第275章 又來事了

“父王的意思是?”劉禪有些不明就裡地問道。他雖然不乏聰慧,但是畢竟只是一個12歲的孩童而已。對於這些政治謀劃,他還是不太明白的。

“到時候你就明白了!”劉備淡淡一笑道,劉禪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也不再說什麼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正在劉備集團上下羣策羣力,爲最後的一統天下運籌帷幄的時候,從大漢的南疆,卻是傳來了一個意外的消息。

八月二十日,新任交州刺史呂岱來報,交州日南、交趾郡境內的佔族人在佔族首領阮新福的帶領下,殺了象山縣的縣令自立。眼下阮福貴已經自行立國,號稱婆羅國,並自稱國王,立長子阮文爲監國太子,甚至下達了“詔書”,要交州刺史呂岱前來朝拜。呂岱自然是不敢怠慢,一邊厲兵秣馬準備迎戰,一邊派人以八百里加急,向長安這裡的劉備急速稟報。

得知這一消息之後,劉備反應也很迅速,立即讓人將曾經擔任交州刺史、熟悉當地事務的李嚴調來詢問。按照劉備的想法,這些佔族人無非也就和昔日的江東山越,或者南中蠻部一樣。既然作亂,把他們剿滅了也就是了。但是和李嚴交談之後,劉備這才發現,這次的情況卻是和從前有些不太一樣。

“佔族之人,源自南越國,多半都是聚居於九真、日南、交趾等地。這些人往往都以宗族聚居,甚爲排外。又多居住於山林,大漢四百年來,一直都是與漢人衝突不斷。”長安城中,剛剛趕至的原交州刺史、也就是現兗州刺史李嚴。還有昔日交趾太守士燮之弟虎賁中郎將士武,以及曾經客居交州多年的許靖,都被劉備找過來詢問情況。要說劉備的麾下,也就是這三位最熟悉交州事務了。現在出了這樣的事,自然要把他們找過來問個究竟了。

“那這些佔族人一共有多少?”劉備聽完之後,立即就問了這個問題。

“佔族之人未曾造冊登記,無法得知確切的數目。但是在日南、九真和交趾這三郡之中,佔族人比漢人多。卻是可以肯定的!後來朝廷徭役失衡,又有不少漢人爲了逃避徭役,遷往這三郡,亦是自稱佔族人!”李嚴簡單地介紹道。這話當真聽得劉備怦然心動。要知道雖然交州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南海、蒼梧諸郡,但是這三郡的漢人加起來,絕對也超過了十萬之多。要是真的比這還多的佔族人在那裡,若能將其順利收編了,豈不是平添一大助力?

“正方。仲司(士武的字),文休,你們都曾在交州,對於平定這佔族人之亂。你們有何高見?”劉備稍稍壓抑一下自己興奮的勁頭,轉而向二人問道。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之後,最後還是李嚴開口道:“大王明鑑。當日臣在交州之時,這些佔族人也是時常作亂。臣爲防其坐大,往往都是分而化之,使之陷入內鬥而不可自拔,繼而擇其可用者,從而控制大局!”

“哦,正方試言之!”劉備饒有興趣地問道。

“佔族之人不同於我天朝,看似一族,其實亦有許多分支。其中如阮氏、段氏、高氏皆是大族。其劫掠我天朝之時,往往各族會盟齊出。但其內部,各族之間往往也各有摩擦,有時候甚至是仇怨極深。臣在交州之時,都是從中擇選一部以爲己用,對其首領賜以官職,再予以錢糧兵器,並允諾助其一統族中各部!如此一來,異族內部必內鬥不絕。待其內自消耗之後,即可尋機將其收服!”

“李大人所言不差,當日我兄長在交州之時,這些佔族人也是經常與我兄長爲難。因此雖然我們士家號稱雄踞嶺南,但是真正能夠控制的,也就是蒼梧以及南海,高涼這幾個郡而已!”士武也是有些無奈地道。

“正是啊,這些佔族人野性未脫,不服王化,猶如禽獸牲畜一般。臣在交州之時,對他們也是無可奈何啊!”許靖還是加了一句。能夠讓這個老夫子說出這樣的話來,劉備對於這些佔族人,也是有了更深的認識。

“那依你們之見,可否效仿昔日征討山越、南中之法,將這些佔族之人剿滅呢?”劉備想了想之後,卻是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聽了劉備這話,李嚴等三人簡單地商量了一番,最後還是由李嚴開口道:“大王,若是依照先前之法,只怕是也難以盡數平定!”

“哦,這卻是爲何?”劉備有些納悶地問道。

聽劉備這麼發問,李嚴斟酌了一下言辭,這才神情凝重地道:“此番平定佔族之人叛亂,所難者有三。其一,先前佔族漢族之間雖有矛盾,但是由於佔族是一盤散沙,因此我等自可從中取事。可是從現如今看來,阮氏的阮福貴多半已經是一統佔族各部,就算沒有一統全部,至少也是整合了大部。如此一來,想要平定此番的佔族之亂,就要頗費周章了!”頓了一頓,李嚴又道:“其二,這些佔族之人素來是欺軟怕硬,我軍若以大軍進剿,戰勝了還自罷了,就算戰敗了,他們一時間臣服下來,日後一旦有機可趁,還會再度背反;其三,九真、日南、交趾三郡地形複雜,山地橫行,又有瘴氣爲患。這些佔族之人熟悉地形,一旦他們蜷縮深山,大軍也就很難進剿了。凡此種種,此番剿滅佔族之亂,並非易事啊!”

李嚴所說的這三點,以劉備的見識,自然是明白這其中的關鍵所在。和先前的山越以及南中不同,後兩者雖然也不服朝廷的統治,但是歸根結底也就是官逼民反罷了,救他們自己本身而言,也不見得有什麼野心。佔族人則不然。他們自始自終都沒有把自己當做大漢之人,他們和漢人之間的衝突,已經不是簡單的利益衝突或者民族衝突,同時也是爲了獲取自身的政治話語權。

敵人的棘手。也讓劉備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當下第二天朝會的時候,就把這件事情給提了出來。聽聞南疆居然是有人叛變,一衆朝臣都是頗覺意外,一時間也不禁有些譁然。意外之後,也有人從中看到了希望,馬謖就是其中之一。

“陛下,如今這些佔族之人如今既然叛亂,那自然是要進剿的。否則交州一州鬥將爲之不穩。如今中原之地苦戰多年,民生凋敝以致十室九空,若是將他們擊敗之後,大量遷移來中原腹地。打散居住,如此一來豈非一舉兩得?”不需要考慮太多,馬謖立即就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要說這越南和高麗一樣,都挺惹人煩的。華夏民族延續數千年,他們每隔個幾十年。或者上百年,就要不安分一次。馬謖回憶起前世看的一些史書,記得差不多也就是從三國時期,越南纔開始形成氣候的。現在自己來了。最好將這股勢力扼殺在萌芽之中,省得後世之人還要被這些小癟三煩死。就算不行的話。至少也要狠狠地把他們揍一頓。曹操進擊三韓,曹丕進擊扶余、且沃諸國。着實都是撈了一大筆好處,據說曹丕他自己還趁勢弄了兩個高句麗的侍妾。只是這次來惹自己的是越南,這些地方大部分地處亞熱帶,日照時間比較長,女人多是以皮膚黑黃爲美,搞得人看了之後,都免不了要大倒胃口。

越南,棒子,鬼子,這是中國人最討厭的三個民族。鬼子遠隔重洋,實在是太遠了。在自己研製出可靠的海船之前,是沒辦法前去征討小日本的。至於高麗棒子,他們已經被曹操給揍了一頓。將來要真是一統天下了,自己也要去火上澆油。現在越南近在咫尺不說,而且他還惹到自己的頭上來了,要是再不揍他們一頓,實在是對不起自己穿越者的身份啊!

馬謖這般急吼吼的樣子,事實上倒也不出乎衆人的意料。前年他居然把匈奴和鮮卑幾大部族全數滅族,現在他就算是把佔族人金屬屠戮,也不會有人感到奇怪的。不過相比較他一次的激進,卻是有人提出了疑問,當下張昭便是忍不住開口反駁道:“左司馬之言雖然有理,但是佔族之人多達數十萬,若是大量遷移過來中原之地,實在是頗爲費時。再者完成遷移之後,交州民生也就因此荒廢了啊!”

張昭考慮的問題不可謂沒有道理,但是有些情況他還是不知道的。聽他這麼一說,馬謖也是解釋道:“這些佔族人素來是欺軟怕硬,你若稍微示弱了,他們就無所顧忌。縱然是現在被你一時打敗,日後一有機會還會再反。只有將他們徹底打敗了,斷絕了他們的根基,這才能斷絕佔族人反叛的心思。!”

“左司馬言之有理,這些佔族人欺軟怕硬,除此之外卻是再無良法!”李嚴也是贊同道,只是他心裡不免有些奇怪,馬謖並沒有去過交州,怎麼對交州的事情知道的這麼清楚,難道是自己兒子告訴他的?

張昭對此自然不能認同,正準備繼續分辨,這時還是由諸葛亮來做了最後的總結,當下開口道:“幼常所言不無道理,但是張公所言也不可不慮。以微臣之見,如今剿滅交州叛亂勢在必行,在事成之後,將佔族人大半遷移過來之後,再將南中和各處的屯田兵調撥過去一部分,這樣交州民生也可儘速恢復!”

諸葛亮作了總結性的發言,其餘衆人想來想去,也提不出更好的建議了。劉禪也覺得這麼做是最妥善的對策了,當下和一旁的劉備簡單交流了下,看了看一應的羣臣卻是開口問道:“未知何人願統兵,前往交州平定叛亂?”

這話一說出口,滿朝文武都不約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在了馬謖的身上。原因無它,剛纔喊打喊殺的是你老兄,現在真的要打要殺了,你不上誰上?馬謖也感覺當仁不讓,當下也是開口主動請纓道:“微臣不才,願領一支軍馬,平定交州!”

對於馬謖的主動請纓,劉禪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不過想了一想之後,卻是又開口道:“左司馬要去亦無不可,只是左司馬雖然足智多謀,終究是文官,卻並非征戰沙場的勇將,何人願與左司馬同去,平定交州?”

劉禪的話音剛落,就有一人主動出列道:“前番北伐,臣因臥病在牀未能隨軍出征。今番願去交州平定叛亂,以報陛下和大王的知遇之恩!”

衆人循聲看去,卻見說話之人不是別人,正是鎮南將軍魏延。。。)

第57章 功虧一簣第207章 圍困呂岱第75章 混亂的局勢第8章 告別單身生活第59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33章 兩手準備第110章 這種好事更是要做第101章 大殺器第99章 人事之爭第248章 馬謖VS郭淮第40章 前去魯山第12章 送上門來了第91章 雪上加霜第184章 出人意料地開局第281章 人選問題第272章 劉備的難處第53章 得意忘形第157章 攻守的謀略第40章 是戰是和第255章 漸入僵局第153章 早有準備第34章 曲終人散第285章 別有用心的離間計第304章 曹真之死第52章 初聞司馬第280章 各懷心思第119章 忙碌的日子第93章 水淹七軍第185章 真正的較量第273章 接二連三的喜事第45章 ****無邊第70章 悶聲大發財第12章 初戰告捷第51章 意外的相識第60章 突襲南郡第74章 致命的烏龍(二)第288章 激將法第136章 沒搞爽,算了第99章 人事之爭第14章 再幫人一次第201章 各有所得第55章 危急存亡之秋第14章 未雨綢繆第215章 誰比誰狠第162章 激戰白馬義從第71章 迫不及待的那個人第195章 不好說的緣由第81章 幾人歡喜幾人愁第48章 塵埃落定第148章 聚殲(上)第60章 開胃小菜第85章 又來事了第3章 蒯越的算盤第295章 不要高興得太早第83章 回去並不是結束第41章 無題第112章 意外啊意外第132章 順勢而爲第209章 意外的消息第2章 劉琦之死第218章 殺戮第2章 劉琦之死第100章 冒險的計劃第56章 天賜良機第39章 沒錢了第72章 計劃微調第40章 是戰是和第4章 長阪坡死戰(上)第96章 拉郎配第220章 突發事件第51章 故人重逢第141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63章 意外的收穫第204章 江東之事第245章 唯一的隱患第127章 將計就計第170章 兩難的局勢第6章 心理障礙第256章 禍不單行第159章 難熬的日子第67章 街亭攻防第147章 連環計第206章 詭異的敵情第275章 又來事了第19章 唯一的希望第43章 晴天霹靂第24章 兩面做好人第295章 不要高興得太早第93章 世事難料第155章 曹操究竟想幹什麼?第15章 開胃菜第230章 出人意料的打擊第216章 傷逝第117章 突發事件第10章 並非優柔寡斷第307章 又要幫忙第162章 激戰白馬義從第10章 並非優柔寡斷第160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93章 世事難料
第57章 功虧一簣第207章 圍困呂岱第75章 混亂的局勢第8章 告別單身生活第59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33章 兩手準備第110章 這種好事更是要做第101章 大殺器第99章 人事之爭第248章 馬謖VS郭淮第40章 前去魯山第12章 送上門來了第91章 雪上加霜第184章 出人意料地開局第281章 人選問題第272章 劉備的難處第53章 得意忘形第157章 攻守的謀略第40章 是戰是和第255章 漸入僵局第153章 早有準備第34章 曲終人散第285章 別有用心的離間計第304章 曹真之死第52章 初聞司馬第280章 各懷心思第119章 忙碌的日子第93章 水淹七軍第185章 真正的較量第273章 接二連三的喜事第45章 ****無邊第70章 悶聲大發財第12章 初戰告捷第51章 意外的相識第60章 突襲南郡第74章 致命的烏龍(二)第288章 激將法第136章 沒搞爽,算了第99章 人事之爭第14章 再幫人一次第201章 各有所得第55章 危急存亡之秋第14章 未雨綢繆第215章 誰比誰狠第162章 激戰白馬義從第71章 迫不及待的那個人第195章 不好說的緣由第81章 幾人歡喜幾人愁第48章 塵埃落定第148章 聚殲(上)第60章 開胃小菜第85章 又來事了第3章 蒯越的算盤第295章 不要高興得太早第83章 回去並不是結束第41章 無題第112章 意外啊意外第132章 順勢而爲第209章 意外的消息第2章 劉琦之死第218章 殺戮第2章 劉琦之死第100章 冒險的計劃第56章 天賜良機第39章 沒錢了第72章 計劃微調第40章 是戰是和第4章 長阪坡死戰(上)第96章 拉郎配第220章 突發事件第51章 故人重逢第141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63章 意外的收穫第204章 江東之事第245章 唯一的隱患第127章 將計就計第170章 兩難的局勢第6章 心理障礙第256章 禍不單行第159章 難熬的日子第67章 街亭攻防第147章 連環計第206章 詭異的敵情第275章 又來事了第19章 唯一的希望第43章 晴天霹靂第24章 兩面做好人第295章 不要高興得太早第93章 世事難料第155章 曹操究竟想幹什麼?第15章 開胃菜第230章 出人意料的打擊第216章 傷逝第117章 突發事件第10章 並非優柔寡斷第307章 又要幫忙第162章 激戰白馬義從第10章 並非優柔寡斷第160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93章 世事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