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激戰白馬義從

在三國的征戰中,出現過“虎豹騎”、“青州軍”、“丹陽兵”、“西涼鐵騎”等著名的精銳部隊,和他們相比,“白馬義從”似乎只是歷史長河之中的一顆一閃即逝的流星而已,並沒有留下太過顯眼的成就。

白馬義從是幽州公孫瓚的精銳騎兵部隊,可惜的是它在經歷過短暫的輝煌之後,就在界橋戰役中,被袁紹的大將鞠義給殲滅了。白馬義從的統帥,就是幽州的前將軍公孫瓚,公孫瓚在和北方胡人的作戰中,以勇猛豪邁而著稱。他善使雙頭鐵矛,《後漢書》中如是記載:瓚常與善射之士數十人,皆乘白馬,以爲左右翼,自號白馬義從。烏桓更相告語,避白馬長史。

隨着公孫瓚勢力的擴大,白馬義從後來逐漸擴充成相當規模的部隊,一時間也是威震塞外,烏桓“乃畫作瓚形,馳馬射之,中者輒呼萬歲,虜自此之後,遂遠竄塞外,烏桓人對白馬義從以及公孫瓚的忌憚,就可見一斑了。

可惜的是,在界橋之戰中,公孫瓚碰上了他一生的剋星鞠義,白馬義從就此一戰敗北,甚至是一蹶不振。當時鞠義設伏,瓚見其兵少,便放騎欲陵蹈之。義兵皆伏於盾下不動,未至數十步,乃同時俱起,揚塵大叫,直前衝突,強弩雨齊發,所中必倒,臨陳斬瓚所署冀州剌史嚴綱甲首千餘級。瓚軍敗績,步騎競相奔走,不復還營。經此一役,鞠義的先登死士踩着白馬義從的屍體,威名大振。

這一戰雖然規模不是很大,但是在戰法上,卻是一個典型的用弓弩擊破騎兵的戰例,以至於後世的軍事專家經常以之作爲典型來分析。當然了,雖然這一戰戰敗,但是並不能就此認爲白馬義從不中用,界橋之戰更多的是因爲公孫瓚麻痹大意。戰術錯誤所導致的。因此雖然這一戰他敗了,但還是無人敢小覷白馬義從。

時隔多年,早已經埋身黃土的白馬義從。忽然猶如鬼魅一般出現在這河南大地上,打的還是公孫的旗號,饒是趙雲一向膽識過人,一時間也不禁有些感覺頭皮發麻。就在這時。一路奔騰氣勢洶洶的白馬義從,已經是衝到了距離荊州軍的軍陣大約800步的地方,忽然一陣號角聲響起,止住了自己前進的步伐,大地的呻吟顫抖。也在這一瞬間就停止了。

雖然不再奔騰了,但是靜止下來的15000多的白馬義從,密佈在黃河之濱這遼闊的平原上,一眼下去望不見盡頭,給人造成的精神壓力依舊是很大的。馬謖雖然感到緊張,但還是集中精力注視着敵軍。仔細一打量,敵軍似乎還是以輕騎兵居多,自己這一次運氣總算沒有背到姥姥家。

這時一騎快馬從西面疾馳而至。馬上騎士不及行禮就急聲道:“軍師。趙將軍讓我通知您——來襲的敵軍是幽州的白馬義從,人數約在15000騎上下!”

“白馬義從?”馬謖聞言也是大吃一驚,沒想到幽州的人也是在這個時候插了一手。就在這時,敵軍的軍陣突然分開,當先一員大將出列之後,在百餘名親衛的護衛下。大喇喇地走到陣前,對着馬謖軍中高聲道:“荊州之人。我乃鎮北將軍公孫康,爾等中了魏公妙計。已被我軍團團圍困,何不趁早投降!”

公孫康?!馬謖聽了他的自我介紹之後,也是大吃一驚,萬萬沒想到這位老兄也是會在這個時候,跑過來摻這一趟渾水。

公孫康是公孫度的兒子,公孫度,字升濟,遼東襄平人氏。少時隨父遷居玄菟郡。漢末年間,中原地區戰亂,各軍閥無暇東顧。公孫度山高皇帝遠,便自立爲遼東侯、自領平州牧。氣候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桓,向南取山東半島,開疆擴土;又招賢納士,設館開學,廣招流民,威行海外,儼然以遼東王自居。

由於公孫度的銳意進取和苦心經營,使遼東地區在漢末的戰亂年代,獲得了暫時安寧,推動了當地發展。曹操爲了安撫地方,因此以朝廷的名義表公孫度爲武威將軍、永寧鄉侯。公孫度倒也知趣,並不和曹操爲敵,只是在自己遼東那一畝三分地折騰,過自己的小日子。

公孫度沒有嫡子,因此繼位的是他庶出的兒子公孫康。公孫康繼位之後,便即割斷中央與東夷的來往,儼然以中央的東北代理人自居,獨斷東北之地,公孫家族的霸業也是達到鼎盛。

公孫康於曹魏文帝黃初二年(公元221年)病死之後,他病逝的時候,二子公孫晃、公孫淵年紀還小。於是由弟弟公孫恭繼任。曹丕稱帝后,拜公孫恭爲車騎將軍,假節,封平郭侯,可謂恩寵之至。

後來公孫恭年老病弱,公孫淵兄弟張大之後便即奪取其位,並且是對外依孫權,結曹睿。繼而在遼東造反,自稱燕王,改元紹漢。魏國派司馬懿前往遼東征討,公孫淵不敵,最終被司馬懿擒殺。卒於238年。至此,公孫家族纔算是徹底地退出了歷史舞臺。

馬謖做夢也沒想到,一直在東北窩着的公孫康,居然會在這個時候出來插一手。而且看這架勢,來的人數着實不少,遼東地廣人稀,想來這裡已經是公孫康半數以上的兵馬了。究竟曹操許下了什麼籌碼,能夠讓這位老兄不遠千里來中原戰場助戰,而且還是傾巢出動,稍一思索就能讓人爲之側目。

饒是如此,面對公孫康的挑釁,馬謖也是一點投降的意思都沒有。這一戰自己其實並沒有必勝的把握,但是不戰而降也從來不是自己的風格。馬謖只能再賭一把,那就是賭這個公孫康是不是一個狂妄自大的人。

史載公孫康繼承其父嗣位之後,公孫家族的權勢發展到了巔峰。但是相比較其父,公孫康更像是一個守成之主。而且公孫康的對手,大部分都是高句麗、三韓、扶余那些烏合之衆。自己的部下都是自己招募的丹陽精兵,真要和他們開戰的話,只要自己的鬥志夠堅強,能夠堅守住陣型,那麼就算不能擊退他們,讓他們投鼠忌器並且撤退,應該還不是問題的。

因此對於公孫康的叫囂。馬謖的回答也很簡單:直接張弓搭箭一箭射去。公孫康急忙閃避,利箭將將從他身邊掠過。

“這狗賊!”公孫康低聲咒罵了一句,打馬回到自己的軍陣。

“大哥。開始進攻吧!”公孫康剛一回到自己的軍陣,一個相貌和他有七八分相似的將領走上前低聲道,正是公孫康之弟公孫恭。

聽了兄弟這話,公孫康擡頭看了看敵人。但是又搖了搖頭,一時間甚是躊躇。

“大哥,怎麼了?”看自己兄長猶豫不決,公孫恭有些奇怪地問道。

“唉——!二弟,你還沒看清楚嗎?”公孫康搖了搖頭。右手的帥旗輕輕地垂下來,深邃的眼眸看着敵人的軍陣,這才嘆了口氣道:“敵人擺出的這個陣型,我們要是強行進攻的話,一旦不能擊潰敵人的拒馬陣,那麼兩側的敵騎軍一旦殺將過來,我們難免就有後顧之憂,這可就不妙了!”

“兄長。不如分一部分人馬。去攔住敵人的騎軍,然後全力殲滅他們的步卒如何?”公孫恭想了想之後,卻是提出了一個意見。

公孫康想了想之後,卻是搖了搖頭道:“敵人的騎軍雖然不多,但是畢竟也還是有7、8000人左右。我們若是分兵,兵少則不足以壓制。兵多則無法集中兵馬擊退敵人的軍陣。而且據細作探知,敵軍在官渡、虎牢關都有守軍。一旦他們得知消息之後殺來,那麼我們兄弟恐怕難逃一敗了。”

“來了更好。正好把他們一舉擊潰,大哥,難道我們還怕了他們不成?”面對兄長的擔憂,公孫恭卻是有些不以爲然。

“若是在遼東,我會毫不猶豫地放手一搏。可是現在是在這裡,曹操的地盤上。曹操此人何等狡詐,一旦我們的損失過於慘重,又是在他的地盤上,只怕到時候只能任人魚肉了!而且你沒注意到,我們的敵軍也不是等閒之輩啊!”

“不是等閒之輩?”公孫恭有些意外地道:“兄長,您是怎麼知道的?”

“這不是明擺着的事嗎,這裡地勢平坦,在這樣的地形上,絕對不會有人敢於用步卒和騎軍正面交鋒。敵軍肯定是沒有料到我軍會來,否則他們定然不會出現在這裡!”公孫康嘆了口氣道,雖然是嘆息,但是語氣卻是頗爲肯定。

“兄長,你的意思是說,他們也是剛剛纔察覺我軍到來的?”公孫恭聽了自己兄長的話,驚疑不定地道。

“多半是如此!你看,他們以騎軍分佈左右兩翼,震懾我軍。步卒卻是果斷列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能夠有如此迅速的反應,如此正確的應對,實在是令人驚歎!”公孫康嘆了口氣道:“若非迫不得已,真不想和這樣的敵人交手啊!常山趙子龍,荊州馬謖,難怪曹操在他們手裡吃了這麼大的虧!”

事實上,趙雲這一手,不僅是讓公孫康有所忌憚,更是讓他的游擊戰術無法實施了。白馬義從乃是輕騎軍,一旦對着已經結成陣勢的敵軍強攻猛打的話,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難免自己也難免死傷慘重。最爲實際的辦法,還是繞着敵人的步軍軍陣遊擊,發現破綻再一擊致命。但是現在趙雲在側,自己一旦拉長陣型隊列遊擊,很可能就被他從中截斷,到時候可就自作自受了。

“言之有理!”公孫恭雖然自負才智不凡,但是論到見識深遠,卻還是不如自己的兄長了。想了想之後,公孫恭也是問道:“既然如此,兄長意欲如何?”

公孫康低頭想了想之後,再擡起頭來之後,眼神已經是極爲堅定。深吸了一口氣之後,公孫康這纔開口道:“二弟,不必管趙雲了,集中所有的人馬,對準敵軍的軍陣給我衝下去,務必一擊致命!”

“怎麼,兄長,你還是要開戰,那我們的後軍怎麼辦?”公孫恭沒想到繞了一圈之後,自己大哥居然還是準備要和對手硬碰硬,並且不顧自己的身後。

“若是就此不戰,曹操那邊不好交代還是其次,也難免損了我們白馬義從的威風,此番良機千載難逢。若能盡殲這萬餘敵軍,則關羽就不足爲道了!”公孫康似是在回答自己的兄弟,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語:“就算是有一成把握,怎麼也要試一試才行!至於趙雲,他要是不想見死不救的話,就只能乖乖地把腦袋伸到我的馬蹄子底下來。二弟,傳令下去,準備擂鼓進攻!”

“諾——!”

第97章 算計張遼(上)第182章 大戰將近第25章 成都風雲(中)第228章 陸遜的反擊第59章 關門打狗第157章 攻守的謀略第121章 終於來了第43章 馬謖真正的意第52章 初聞司馬第四十八 掌聚殲三第47章 混亂的局勢第244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65章 更大的追求第51章 故人重逢第8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199章 打落門牙活血吞第20章 被困陳倉第142章 夜深沉第140章 圍點打援第58章 風雲變幻的大勢第15章 指點劉琦第20章 混戰第314章 兵臨城下第85章 又來事了第190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11章 西涼有事第16章 初戰告捷第105章 曹操的算盤第3章 狹路相逢第82章 又生波瀾第34章 最後的商議第151章 借力打力第6章 心理障礙第295章 不要高興得太早第18章 自信的代價第256章 禍不單行第19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41章 再和稀泥第12章 江東局勢第18章 混戰第67章 鬱悶的那個人第258章 無毒不丈夫(二)第310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44章 誘敵第177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16章 趕一塊兒來了第5章 天上掉下個餡兒餅第135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73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21章 自信非凡之人第60章 開胃小菜第311章 抓緊時間第99章 人事之爭第29章 皆大歡喜第220章 突發事件第58章 風雲變幻的大勢第6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55章 危急存亡之秋第86章 孤注一擲第20章 被困陳倉第49章 江東局勢第114章 故人相逢第100章 冒險的計劃第179章 徐庶的反擊第137章 不要高興得太早第150章 遊刃有餘的局勢第265章 更大的追求第6章 長阪坡死戰(下)第129章 並非背水一戰第132章 順勢而爲第257章 龐統的毒計第89章 都不容易第47章 再赴江東第1章 壯志凌雲曹丞相第25章 成都風雲(中)第265章 更大的追求第17章 天大的誤會第293章 賈詡毒計第143章 防不勝防啊!第111章 熟女誘惑第143章 防不勝防啊!第60章 突襲南郡第81章 機會來了第21章 混不下去了第61章 沉重的打擊第153章 早有準備第32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5章 存亡一知己第48章 冰山一角第235章 大勢去矣第280章 各懷心思第131章 首戰告捷第24章 兩面做好人第133章 初露鋒芒第160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28章 返回荊襄第145章 另有所圖的阻擊第271章 出人意料的結局第14章 開罵(上)第11章 火燒新野
第97章 算計張遼(上)第182章 大戰將近第25章 成都風雲(中)第228章 陸遜的反擊第59章 關門打狗第157章 攻守的謀略第121章 終於來了第43章 馬謖真正的意第52章 初聞司馬第四十八 掌聚殲三第47章 混亂的局勢第244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65章 更大的追求第51章 故人重逢第8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199章 打落門牙活血吞第20章 被困陳倉第142章 夜深沉第140章 圍點打援第58章 風雲變幻的大勢第15章 指點劉琦第20章 混戰第314章 兵臨城下第85章 又來事了第190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11章 西涼有事第16章 初戰告捷第105章 曹操的算盤第3章 狹路相逢第82章 又生波瀾第34章 最後的商議第151章 借力打力第6章 心理障礙第295章 不要高興得太早第18章 自信的代價第256章 禍不單行第19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41章 再和稀泥第12章 江東局勢第18章 混戰第67章 鬱悶的那個人第258章 無毒不丈夫(二)第310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44章 誘敵第177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16章 趕一塊兒來了第5章 天上掉下個餡兒餅第135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73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21章 自信非凡之人第60章 開胃小菜第311章 抓緊時間第99章 人事之爭第29章 皆大歡喜第220章 突發事件第58章 風雲變幻的大勢第6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55章 危急存亡之秋第86章 孤注一擲第20章 被困陳倉第49章 江東局勢第114章 故人相逢第100章 冒險的計劃第179章 徐庶的反擊第137章 不要高興得太早第150章 遊刃有餘的局勢第265章 更大的追求第6章 長阪坡死戰(下)第129章 並非背水一戰第132章 順勢而爲第257章 龐統的毒計第89章 都不容易第47章 再赴江東第1章 壯志凌雲曹丞相第25章 成都風雲(中)第265章 更大的追求第17章 天大的誤會第293章 賈詡毒計第143章 防不勝防啊!第111章 熟女誘惑第143章 防不勝防啊!第60章 突襲南郡第81章 機會來了第21章 混不下去了第61章 沉重的打擊第153章 早有準備第32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5章 存亡一知己第48章 冰山一角第235章 大勢去矣第280章 各懷心思第131章 首戰告捷第24章 兩面做好人第133章 初露鋒芒第160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28章 返回荊襄第145章 另有所圖的阻擊第271章 出人意料的結局第14章 開罵(上)第11章 火燒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