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2)

但是,已經恢復鎮定的公孫越並沒有讓楊奉如意,只見他將大刀橫在馬上,搭弓射箭,一箭朝楊奉後心射去。楊奉聽到身後的呼呼的風聲,以爲嚴綱又放了一支冷箭,不得已回身用戟將箭磕飛。但是,就是這麼一緩的功夫,數十名“白馬鐵衛”已經重重壓了上去,再次將楊奉圍在中間,楊奉手中寶戟連刺,雖然奮力殺了數人,但剛剛打開的缺口很快就被趕來支援的兩千白馬騎士堵死了。

楊奉心中長嘆一聲,暗想,想我楊奉,拜師左慈,文精武通,剛起爭霸天下的雄心,並在張角之亂中已經是大放異彩,又在青州剛剛站住了腳,沒想到今日卻要命喪於此,難道這是上天對我改變歷史的懲罰嗎!也罷,既然天不遂人願,索性今天就殺個痛快,拼了這條性命也要把這羣生靈塗炭、殘害無辜的白馬騎士能殺多少就殺多少。想到這裡,楊奉鋼牙一咬,兩腿一夾馬腹,七龍三叉戟舞起一朵朵戟花,殺向白馬騎士。

驚魂未定的嚴綱策馬立在公孫越的身旁,看到楊奉在白馬騎士的團團圍困中依然遊刃有餘,一杆寶戟舞得滴水不漏,每個白馬騎士僅僅是一兩個回合就被楊奉刺下馬來,更堅定了嚴綱要將楊奉圍剿於此地的決心。

楊奉雖然勇武異常,但是白馬騎士畢竟人數衆多,而且長年跟着公孫瓚東征西戰,每個人都是多次血戰沙場後生還下來的□□。雖然楊奉現在還能遊刃有餘的應對,但是人總是有力氣用盡的時候,而公孫越和嚴綱等的就是那個時刻的到來。

果然,當白馬鐵衛全部伏首,白馬騎士倒下大半僅剩八百多騎時,楊奉已經明顯感覺到體力不支了,兩臂發酸,七龍戟在手中越來越沉。公孫越由於是初臨戰陣,沒看出什麼,但是嚴綱畢竟久經戰場,已經看出楊奉體力不支,已是強弩之末,左手一揮,帶領一衆偏將再次加入了戰圈。他們這一加入不當緊,楊奉登時覺得壓力驟增,尤其是嚴綱,不敢同楊奉正面交鋒,只是躲在其他人身後,時不時劈出一刀又一刀。

若是在平時來說,楊奉根本不會在乎嚴綱的這一刀又一刀,但是現在的楊奉幾乎是筋疲力盡,嚴綱揮出的每一刀都對楊奉構成了很大的威脅,直恨得楊奉牙咬的“咯吱咯吱”響,恨不得用七龍戟在嚴綱身上戳幾個大窟窿,只是現在力不能及。

眼看楊奉就要命喪於此,右邊的山坡處忽然有數騎飛奔而來,頃刻間就已將近跟前,當先一人是一名白袍小將,白馬銀槍,楊奉以爲又是白馬騎士來了,心中的最後一點希望也破滅了,現在自己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再來幾個生力軍,如何招架?

想到此處,楊奉不由手中一緩,登時被嚴綱抓住機會,一刀劈向楊奉的背後,幸好楊奉閃開的快一些,沒有砍中要害,卻也被砍了一條五寸長的刀口。這是楊奉來到三國之後的第一次受傷,楊奉不由心中大怒,只想立馬殺了嚴綱,但是已經是力未有所及。

正當楊奉徹底絕望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連公孫越都認爲是自己人的白袍小將卻殺向了白馬騎士。緊接着其身後也有三騎跟着衝進去,一刀一矛兩槍所到之處,白馬騎士無不紛紛落馬。而另有一名書生狀的年輕人和一箇中年文士駐馬外圍觀看,不時還用馬鞭對楊奉指指點點,低聲言談。

楊奉看到這幾個人非但不是公孫越的幫手,反倒是幫自己來了,精神大振,奮起餘力,幾個回合就把身邊五名騎士挑下馬,然後七龍戟一指,楊奉縱馬殺向嚴綱,把剩餘的白馬騎士甩給了這四人。

嚴綱大驚失色,急忙舉刀應戰,本就不是楊奉的敵手,此時更是不敵。戰不至數個回合,楊奉便一戟將嚴綱的頭盔挑落,嚴綱頓時魂飛天外,不敢再戰,撥馬便向後逃去。楊奉豈能讓他逃脫,在身後緊追不捨,待追到十步遠的時候,楊奉將手中的七龍三叉戟奮力朝嚴綱背後擲去,七龍三叉戟貫其胸而出。嚴綱低頭看了看從自己胸膛冒出的戟頭,大叫一聲,翻落馬下,兩腿蹬了幾下,再無動靜。

楊奉下馬將戟拔出,望着身後的廝殺,再看看腳下已經死去的嚴綱,這個本該在袁紹、公孫瓚爭奪冀州之時在界橋之戰中被袁紹大將鞠義生擒,如今卻死在自己戟下的北平太守公孫瓚手下的頭號大將,心有不禁慨嘆萬千,東漢末年的歷史已經因自己的到來改變的太多,以後的發展恐怕也難在自己的預料之中了。

忽然楊奉又想到,管它歷史改變多少,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後不就早想改變歷史嗎,只要自己能在這個喧囂的三國時代站住腳,還怕什麼。自己從小的三國夢想、一統中國的夢想已經正在上演,想到這裡,楊奉頓時豪情萬丈,翻身上馬,七龍三叉戟在半空中舞起幾個戟花,繼續向公孫越殺去。

公孫越已經看到了嚴綱的結局,強烈的恐懼再次泛起上心頭,此刻又看見楊奉挺戟躍馬向自己殺來,公孫越急忙將手中的繩子鬆開,並將槍尖上的人頭甩掉,舉槍招架。公孫越也就該命絕於此,如果以這些女子的性命作爲要挾,楊奉和其他幾個人必然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也許公孫越會撿回一條性命。但是,情急之下的公孫越卻把唯一能保住性命的繩子鬆開了,唯一能夠生還的機會也就失去了,隨之而來的就是死亡。

本身武藝同楊奉相比就差了許多,再加上心中膽怯,僅僅數個回合,公孫越就已經招架不住了。要不是已經廝殺了半天,而且身後還被嚴綱給劈了一刀,楊奉在四五招的時候就可輕鬆將公孫越挑於馬下。

其他偏將見到公孫越有危險,不再和白馬義從一起圍攻那四人,急忙掉頭回救公孫越,八人將楊奉緊緊圍住。雖說已經單槍匹馬血戰了一個多時辰,楊奉此刻仍然是抖擻精神,在八將的圍攻中應付得遊刃有餘。

楊奉一邊打一邊偷偷觀看另外的情形,只見那白袍小將身長八尺,姿顏雄偉,威風凜凜,手持銀槍,所至之處,白馬騎士無人能過兩個回合,楊奉心中暗想,看樣子此人應該就是自己此次來找的趙雲了。

再看其餘的三人,一人二十出頭,身長八尺,面如獬豸,蛇矛在手,左翻右挑,白馬騎士無不紛紛翻身落馬;另一人亦是二十出頭,八尺有餘,繡袍金甲,手持大刀,舞得虎虎生風,還有一人二十歲左右,也是使鋼槍,武藝也都不在白袍小將之下,四個人直殺得白馬騎士個個人仰馬翻。一會功夫,白馬騎士便已經全軍覆沒,全數被殺,場中只剩楊奉同公孫越等人在廝殺。

就在大家都注視着楊奉同公孫越等人廝殺的時候,那白袍小將忽然看到剛纔被公孫越扔到地上的頭顱,急忙翻身下馬,其餘三人都不明所以,也跟着下馬。只見白袍小將把那頭顱緊緊捧在手中,雙膝跪地,虎目含淚,那兩個書生狀打扮的人此時也已將衆女子身上的繩索除下,只見其中一個女子滿面淚流,哭聲不絕,向那白袍小將走去,邊走邊嗚咽道:“子龍,子麟大哥,他……”

楊奉聽到“子龍”這兩個字時,心中又驚又喜,心中的猜想被證實了,這個白袍小將果然就是自己要找的趙雲,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手中七龍三叉戟頓時加力,公孫越等人本就已是苦苦支撐,此時更難招架。七名偏將片刻間被楊奉一一挑落馬下,公孫越魂飛天外,正要掉轉馬頭逃跑,只覺頸間一涼,低頭一看,楊奉的七龍三叉戟已經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公孫越萬念俱灰,閉目等死。

楊奉鐵戟一轉,將公孫越拍下馬,自己也從馬上跳下,將公孫越推到趙雲的跟前,說道:“此人就是這次血洗常山的罪魁禍首,北平太守公孫瓚的弟弟公孫越,請子龍處治。”趙雲聞言,“嚯”地站起,一把抓住公孫越的衣領,咆哮道:“爲什麼,爲什麼,你們爲何要血洗我常山,殺我親人,我和公孫瓚素來無仇,只不過拒絕他的邀請,出山相助於他,他就要殺害我的兄長,滅我常山村。”

言畢,趙雲抽出寶劍,將公孫越的頭顱砍下,一腳將其屍首踢到一旁,之後便雙膝跪地,用手抱着兄長的頭顱號啕大哭起來,衆人莫不動容。楊奉心想:“原來此人便是子龍的兄長,只是不知這個美麗女子卻又是何人。”半晌,趙雲忽然止住哭聲,站起身來向楊奉走去,走到楊奉跟前的時候,趙雲道:“趙雲今日能夠得保滅村殺兄之仇,全賴恩公,恩公在上,請受趙雲一拜。”

說完,趙雲便跪在楊奉面前叩了三個響頭,楊奉連忙將趙雲拉起,道:“子龍莫要如此,在下來遲一步,未能及時救得子龍兄長及全村老幼的性命,着實慚愧,只是這公孫瓚的白馬衛實在是厲害,若非是子龍晚來一步,恐怕我也將死於公孫越之手也。”

趙雲點頭道:“恩公所言甚是,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個個都是身經百戰,此次公孫瓚爲了要取我趙雲的項上人頭,竟然出動了兩千多人,還有其手下第一大將嚴綱,若非恩公武藝高強,一旦公孫越離去,恐怕趙雲今生將無法爲兄長報仇。只是今日差點累及恩公之性命,趙雲心下實在難安,恩公之德,趙雲今生刻骨銘記,請恩公稍待,待趙雲處理完亡兄後事,再與恩公相敘。”

楊奉拱手道:“子龍請便。”

趙雲對那名美麗女子道:“娟姐,請你帶着兩個人幫助恩公包紮一下傷口,我去將這裡的後事處理一下。”

那位被趙雲稱爲“娟姐”的美麗女子看了一眼楊奉的傷口,臉一紅,點了點頭,沒有言語,喊了兩個女子去拿一些絹布去了。

楊奉也是臉一紅,對趙雲道:“且慢,只是些許輕傷,就用不着包紮了,子龍還是讓她們幫助你處理後事吧,畢竟裡面還有她們的家人。”楊奉之所以會拒絕乃是因爲楊奉之傷是在背上,若是包紮的話,必然要褪去上衣,是以楊奉覺得不太方便。

趙雲卻沒想那麼多,聞言道:“恩公背上的刀口至少五寸多長,怎會是輕傷,恩公不要客氣,還是讓她們趕緊爲恩公包紮一下,以免傷口惡化。”這下子,楊奉便不好意思再拒絕了,只得任由她們去衣、塗藥、包紮。

整個村莊已被這場大火毀於一旦,村中數百人,除了樊娟(就是剛纔那名女子)等數女外,其餘衆人無論男女老幼,無一倖免,從衆多女屍的身上,更可看出白馬義從的獸行,簡直是令人髮指。

在衆人的幫助下,趙雲很快就將其兄入土爲安,又將村中其他被殺之人一一入土。處理完畢,已是黃昏時分,子龍便讓那幾個女子略整酒菜,請衆人入席。在酒席上經過趙雲介紹,楊奉才知道隨同趙雲一起來的五人的身份,心中當真是極度震驚,因爲這五人加上趙雲,幾乎是河北所有□□,分別是顏良、文丑、張A、田豐、郭嘉。

這五人當中,若是單以武藝而論,要數文丑、顏良最高,此二人雖然結局並不好,但是其武力卻是不能否認的,只是顏良、文丑雖然勇猛過人,卻是有勇無謀之輩,雖有戰場拚殺斬將之勇,卻無領軍臨機制敵之智。

所以,對於本身就武藝高強、而且手下有衆多猛將的楊奉而言,此二人便不得什麼大才,因爲二人皆是魯莽之輩,可召可不召,當然還是召了好。但是張A可就不一樣了,張A不但武藝了得,更是智勇雙全,曹操生前曾對其極爲器重,並且後來的司馬宣王(司馬懿)也是對其極爲倚重,在魏國名將中張A可以排到頭五名,只可惜被諸葛亮用計射殺,不然當時五虎上將相繼去世後的蜀國的大將之中無人可敵此人。

顏良、文丑、張A三人固然讓楊奉覺得震驚,這是因爲竟然能夠在常山同時遇到此三人,在三國曆史上是不曾有任何記錄的。但是,真正讓楊奉感到極爲震驚的卻不是他們三人,而是另外兩個儒士,其中一個人約三十左右,額頭微突,眉分八彩,兩眼有神,臉夾清瘦,五寸長鬚,確有智者之相,此人名叫田豐。

熟讀《三國志》的人都知道,田豐乃是袁紹手下的首席謀士,只是因其爲人甚是剛烈,不會取悅於袁紹,向來不爲袁紹所重用。官渡之戰中,儘管袁紹在政治上、道義上、地利上均不佔優勢,但是隻要袁紹能將田豐帶在身邊,並能聽從田豐的計謀,以袁紹當時的實力來說,打敗曹操絕對是沒有任何問題,因實力還是最重要的,不然三國的歷史就不是那個狀況了,而中國以後的歷史也會跟着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第九十章曹操夫人(1)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1)第六章殺雞駭猴(2)第二百二十八章如何處置第二百九十六章 潼關失守第一百一十六章甄宓心思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1)第二百五十二章 鄧賢之死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2)第二百八十四章水淹平陽第九十章曹操夫人(1)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1)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應喪命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2)第二百六十九章鮮卑內亂第一百九十五章復國之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二百二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二章青梅竹馬(2)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2)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1)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1)第八十四章北海蟄伏(1)第一百一十六章甄宓心思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1)第一百七十五章進退兩難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1)第二百一十四章四國大戰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1)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3)第二百一十六章兄弟重逢第一百三十章匪夷所思第七章不老神仙(1)第二章青梅竹馬(1)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1)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1)第六十一章濮陽僵持(1)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應喪命第二百六十八章 楊奉稱帝第二百九十八章 袁術起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廣宗爭雄第一百四十一章陳宮上當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1)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1)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1)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1)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2)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1)第一百七十九章幷州劇變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A獻計第六十八章敗局已定(2)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2)第四十六章失之交臂(1)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二百八十一章兩路伐袁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2)第一百五十九章袁收李通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2)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2)第五十二章坑殺俘虜(2)第二百八十九章 攻陷洛陽第二百一十六章兄弟重逢第二百五十章 漢皇死後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二百零二章再失徐州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3)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1)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投袁術第五十二章坑殺俘虜(1)第二百零九章益州生變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A獻計第一章 託身小五(2)第三十四章啤酒問世(1)第一章 託身小五(1)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2)第二百五十五章 馮家嫁女第二百零五章荒唐生活第一百七十五章進退兩難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腳之威第二百五十九章又添一妻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1)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3)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1)第一百七十七章亂上添亂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危機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許之爭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3)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1)第一百五十九章袁收李通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楊”行動第一百一十九章甘寧之妹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許之爭第二百六十二章馬騰被殺第二百五十一章 暗助張魯
第九十章曹操夫人(1)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1)第六章殺雞駭猴(2)第二百二十八章如何處置第二百九十六章 潼關失守第一百一十六章甄宓心思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1)第二百五十二章 鄧賢之死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2)第二百八十四章水淹平陽第九十章曹操夫人(1)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1)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應喪命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2)第二百六十九章鮮卑內亂第一百九十五章復國之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二百二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二章青梅竹馬(2)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2)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1)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1)第八十四章北海蟄伏(1)第一百一十六章甄宓心思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1)第一百七十五章進退兩難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1)第二百一十四章四國大戰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1)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3)第二百一十六章兄弟重逢第一百三十章匪夷所思第七章不老神仙(1)第二章青梅竹馬(1)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1)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1)第六十一章濮陽僵持(1)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應喪命第二百六十八章 楊奉稱帝第二百九十八章 袁術起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廣宗爭雄第一百四十一章陳宮上當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1)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1)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1)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1)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2)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1)第一百七十九章幷州劇變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A獻計第六十八章敗局已定(2)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2)第四十六章失之交臂(1)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二百八十一章兩路伐袁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2)第一百五十九章袁收李通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2)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2)第五十二章坑殺俘虜(2)第二百八十九章 攻陷洛陽第二百一十六章兄弟重逢第二百五十章 漢皇死後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二百零二章再失徐州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3)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1)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投袁術第五十二章坑殺俘虜(1)第二百零九章益州生變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A獻計第一章 託身小五(2)第三十四章啤酒問世(1)第一章 託身小五(1)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2)第二百五十五章 馮家嫁女第二百零五章荒唐生活第一百七十五章進退兩難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腳之威第二百五十九章又添一妻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1)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3)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1)第一百七十七章亂上添亂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危機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許之爭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3)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1)第一百五十九章袁收李通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楊”行動第一百一十九章甘寧之妹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許之爭第二百六十二章馬騰被殺第二百五十一章 暗助張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