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袁收李通

這幾日孔伷正爲樑國的失守而心煩不已,然而若是論治理州郡,孔伷是一把好手,但是在行軍打仗上,孔伷卻是一個絕對的門外漢,對於目前的局面,孔伷雖有心卻是沒有絲毫的辦法,只能指望李通,但是李通也是一樣,沒有很好的辦法。

這一日,李通突然過來找孔伷,並將袁紹勸降之事告之孔伷,連袁紹的書信也一併給孔伷看了。

孔伷看過書信之後,勃然大怒,將書信撕得粉碎,口中道:“袁本初,雖有四世三公之名,卻是一亂臣賊子耳,我孔伷豈能降他。公達若是想去,伷決不阻攔,要想讓伷投降卻是萬萬不能,我孔伷雖不會舞刀弄斧,卻也誓與袁紹周旋到底。”

孔伷的這一番話說得義正嚴詞,令李通不禁暗暗佩服,李通道:“主公誤會了,通跟隨主公多年,又豈是那賣主求榮之人,袁紹能勸降了別人豈能勸降的了通。只是以通來看,此乃我軍大敗袁軍,扭轉戰局的大好時機。”

孔伷也知道李通的爲人,剛纔說那番話時有點激動,現在心中也後悔剛纔的話說得有點重了,正要解釋,聽到李通此言,孔伷再傻也明白了李通的意思,不禁大喜道:“公達莫非是要……詐降?”

李通點了點頭道:“如今高幹降袁,樑國已失,我軍的三面防線已經徹底瓦解,汝南凌操與文丑軍相持之中,勢均力敵,但是譙縣卻將陷入袁紹和顏良兩路大軍的夾攻之中,形勢堪憂,而且一旦譙郡有失,主公只能退守汝南,但是也將會被袁軍四面包圍,不能久守。”

雖然孔伷不懂行軍打仗,但是李通說得這些情況,孔伷還是心中很清楚的,所以在李通說的時候,孔伷不住點頭。

“所以,袁紹的這次勸降乃是主公的一次絕好良機,只要能將袁紹騙入城內,此戰必勝,即使不能殺得了袁紹,卻也能將袁紹的這四萬大軍吃掉,袁紹也必然會夾着尾巴逃回司州,短期內決不敢再動干戈。”李通甚是自信。

孔伷大喜,道:“豫州有公達在,何懼袁紹。”

拿着李通的書信,沮授的笑容更加自信:“主公,授現在可以更加肯定地說,李通必是詐降。但是,即便如此,我軍仍然不可掉以輕心,畢竟譙縣的軍隊比我軍還要多出一萬,而且李通更是豫州名將,我軍之中除了現在留守司州的鞠義將軍之外無人可敵。”

袁紹點了點頭,道:“以仲平看,我軍該當如何?”

沮授道:“主公,李通在信中約定三日後,由其斬殺孔伷,並將其首級高掛在城頭爲信號,然後主公可率大軍入城,其實是想將我軍誆入城內,然後進行剿殺。主公也給李通回一封書信,說四萬大軍入城甚是繁瑣,只需由主公親率三千軍馬入城即可。”

袁紹不解道:“仲平既知李通詐降,爲何還只要三千軍馬入城,三千兵馬對五萬大軍,豈不是白白送死,又豈能將譙縣拿下。”

沮授道:“主公有所不知,李通接到主公的這封書信,必然會改變方案,派出大軍伏擊我城外大軍,而譙城之內最多隻留五千軍馬。我軍正可將計就計,反擊李通埋伏在外的大軍,何況若是授猜得不錯,李通必會親率大軍在城外伏擊,一旦譙城的主力被我軍擊潰,李通受擒,無論其降與不降,譙城都再難堅守。”

袁紹大喜道:“好,就依仲平之計。”

三日後,譙城的城頭果然高豎了一根長杆,杆上掛着一個人頭,遠遠看去,卻是有幾分像孔伷,而且城頭的大旗全部被拔起,換成了清一色的白色降旗,而且城門大開,列隊站了兩派士兵,個個都是手無兵器,李通向袁紹發出了投降的信號。

袁紹和沮授此刻正在大營之中對飲,此刻所有的一切都在袁紹和沮授的掌控之中,袁紹的大營之內現在只剩下了一千軍軍士,而且都是老弱病殘。此時倘若孔伷率領城內的五千守軍殺出,定會真的要了袁紹的性命。

但是,孔伷又豈能猜到袁紹竟然大膽到只在大營內留守一千老弱病殘,況且孔伷此時在城內正在等着李通的捷報,只不過孔伷做夢都想不到現在李通正在陷入袁軍的包圍之中,李通死戰都無法逃脫,因爲他遇到了袁紹手下的頭號大將顏良。

這次爲了擒住李通,袁紹暗中命令高幹暫時顏良統帥左路軍,讓顏良快馬來到譙城。

李通率領四萬五千大軍出外伏擊袁紹的大軍,卻不想竟然中了袁紹的埋伏,四萬五千大軍在袁軍的一陣箭雨之後,能夠再戰的便只剩下三萬人了,而且豫州軍的士氣也在這場箭雨之後消失殆盡,更令李通魂飛天外的是他看到了袁紹手下的頭號大將顏良。

李通的武藝在豫州僅次於凌操,但是和顏良比起來卻是差了許多,凌操可與文丑大戰四十回合不分勝負,但是李通卻是不能在顏良手下走出四十個回合。由於心中膽怯,本來三十個回合之後,李通就應該人頭落地的,因爲有了袁紹的授意,只能擒不能殺,所以顏良和李通大戰了五十回合纔將李通擒下。

李通被擒之後,豫州軍不戰自潰,四萬五千人被殺一萬,投降三萬,剩餘五千人在大戰的時候四散逃走,其中有數百人逃回了譙城向孔伷報信去了。

孔伷在城內聽到李通兵敗的消息,大驚失色,城內守軍僅剩五千人,如何能敵袁紹的數萬大軍,譙郡危矣。此時手下有人勸孔伷趕緊棄城逃往汝南,與凌操的大軍匯合,整頓軍馬再和袁紹一決高下。

孔伷仰天長嘆道:“公達尚且不敵袁紹,伷又豈是袁紹之對手,即使再到汝南只會徒增傷亡,也不能擋住袁紹南下,袁紹之意志在豫州,如今大勢已去,若是將豫州拱手相送,也是爲豫州百姓作了一件好事。”於是,孔伷橫劍自殺,譙城落入袁紹手中。

袁紹得知孔伷自殺的消息,心下慨嘆,對沮授道:“孔公緒剛烈,乃漢之忠臣。”遂命人將孔伷厚葬。

孔伷死後,袁紹派人將李通帶來,準備親自勸降李通。

李通在自己被俘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譙城不久便會落入袁紹的手中,只是尚且不知孔伷身死的消息,待到袁紹跟前的時候仍然是仰首站立,根本不正眼看袁紹一眼。袁紹強自忍住心中的怒火,對李通道:“公達可願降否?”

李通傲然道:“不用多言,李通豈是貪生怕死之人,快快將我殺了,我決不投降。”

袁紹見李通忠義,心中雖然怪他傲慢,卻也是十分欽佩,嘆了一口氣道:“公達乃是豫州第一將,只是孔公緒胸無大志,公達在其手下太過於屈才了,如今孔公緒已然身死,公達何必再效愚忠呢。”

“什麼”,李通大驚道,“主公,他……他死了。”

“是的,死了”,沮授接道,“孔豫州聽說公達兵敗的消息,明知不敵,也不願再多作反抗,徒增傷亡,便自殺身亡了。所以,公達何不歸降我主,南下勸降凌操,也可使豫州的戰火早日平息,百姓早日恢復安居樂業的日子。”

李通聽了沮授的話,歇斯底里道:“安居樂業的日子?你們既然知道豫州的戰火是你們造成的,爲何還要侵犯豫州?”

沮授微微一笑,道:“公達錯了,即便這一次我主沒有率軍進犯豫州,公達可敢保證周圍的諸侯無人打着豫州的主意,孔大人可爲父母官,不可爲霸主。如今諸侯爭霸,弱肉強食,這一天遲早都要到來的,公達又能怪誰?”

李通聽了默默不語,向沮授問道:“先生何人?”

沮授微微一笑道:“在下廣平沮授。”

李通聽了長嘆一聲:“原來是沮先生,如此,李通敗得一點都不冤枉了。也罷,既蒙袁公看得起,李通願降。但是李通有兩個條件,不知袁公能否答應?”

袁紹聽到李通願降,心中大喜,忙問道:“公達有何要求?”

李通道:“孔豫州對李通有知遇之恩,還請袁公能夠對其厚葬;第二,還請袁公不要爲難孔豫州的家人。這兩點要求,還望袁公能夠應允。”

袁紹以爲是什麼難題,沒想到竟然是這樣的兩個條件,大喜道:“孔公緒忠義,紹甚爲欽佩,入城之後早已下令厚葬,至於公緒的家人,紹絕對不會爲難,公達旦請放心。”得到了袁紹的允諾,李通便跪下向袁紹高呼主公。

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2)第二百九十章 小將卞秉第一百四十五章 糜府驚變第一百二十九章 盡釋前嫌第四十五章神箭立威(1)第一百四十三章 曹豹命危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1)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2)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1)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顏禍水(2)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3)第二百八十四章水淹平陽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2)第三十五章啤酒換將(1)第二百六十一章 涼州雙雄第二百八十章再添三妃第一百六十三章奇襲壽春第一百四十七章 糜竺“通敵”第二百四十一章張繡攻襄第一百二十三章 毒士賈詡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1)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A獻計第二百一十二章避禍之策第二百零九章益州生變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3)第一百七十六章家中劇變第一百七十七章亂上添亂第二百一十九章靜璇公主第一百九十五章復國之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小二橋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1)第一百六十三章奇襲壽春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2)第六十六章廣宗易帥(1)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1)第二百四十一章張繡攻襄第二百二十四章 再收猛將第七十章皇甫兵敗(1)第一百一十六章甄宓心思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2)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1)第二百六十六章太史西征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1)第三十二章 內政人才(1)第九章四門絕技(2)第二百八十三章曹之攻略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2)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小二橋第五十六章戰局變化(2)第二百二十六章奇兵殺出第二百七十九章韓氏三姝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2)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3)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2)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1)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里送計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2)第九章四門絕技(2)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2)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1)第十二章進山報仇(3)第六十二章四面攻城(1)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里送計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1)第一百三十五章兩處求救第一百五十一章將計就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諾力歸心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2)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小二橋第六十章張角後手(2)第一百七十一章兩敗俱傷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2)第一百八十二章退兵藉口第一百九十章辰國政變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1)第一百九十三章忽悠徐庶第二百一十五章擾民事件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3)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2)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3)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1)序章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1)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1)第一百六十二章發兵壽春第二百一十八章求親之計第二百四十六章 陰謀敗露第二百一十三章不打自招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1)第六十一章濮陽僵持(2)第一百五十一章將計就計第二百一十二章避禍之策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1)第一百一十五章救孫一命第一百九十章辰國政變第一百六十二章發兵壽春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2)
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2)第二百九十章 小將卞秉第一百四十五章 糜府驚變第一百二十九章 盡釋前嫌第四十五章神箭立威(1)第一百四十三章 曹豹命危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1)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2)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1)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顏禍水(2)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3)第二百八十四章水淹平陽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2)第三十五章啤酒換將(1)第二百六十一章 涼州雙雄第二百八十章再添三妃第一百六十三章奇襲壽春第一百四十七章 糜竺“通敵”第二百四十一章張繡攻襄第一百二十三章 毒士賈詡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1)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A獻計第二百一十二章避禍之策第二百零九章益州生變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3)第一百七十六章家中劇變第一百七十七章亂上添亂第二百一十九章靜璇公主第一百九十五章復國之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小二橋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1)第一百六十三章奇襲壽春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2)第六十六章廣宗易帥(1)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1)第二百四十一章張繡攻襄第二百二十四章 再收猛將第七十章皇甫兵敗(1)第一百一十六章甄宓心思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2)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1)第二百六十六章太史西征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1)第三十二章 內政人才(1)第九章四門絕技(2)第二百八十三章曹之攻略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2)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小二橋第五十六章戰局變化(2)第二百二十六章奇兵殺出第二百七十九章韓氏三姝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2)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3)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2)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1)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里送計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2)第九章四門絕技(2)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2)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1)第十二章進山報仇(3)第六十二章四面攻城(1)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里送計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1)第一百三十五章兩處求救第一百五十一章將計就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諾力歸心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2)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小二橋第六十章張角後手(2)第一百七十一章兩敗俱傷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2)第一百八十二章退兵藉口第一百九十章辰國政變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1)第一百九十三章忽悠徐庶第二百一十五章擾民事件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3)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2)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3)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1)序章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1)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1)第一百六十二章發兵壽春第二百一十八章求親之計第二百四十六章 陰謀敗露第二百一十三章不打自招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1)第六十一章濮陽僵持(2)第一百五十一章將計就計第二百一十二章避禍之策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1)第一百一十五章救孫一命第一百九十章辰國政變第一百六十二章發兵壽春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