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1)

“不瞞楊大人,這個閻圃的名聲,下官也是早就聽說過,並且下官還令其出任巴郡郡丞一職,沒想到竟然被他拒絕了”,提起此事何康猶自憤憤不平,看來何康是個極愛面子之人,對於閻圃的斷然拒絕,何康始終是耿耿於懷。

本來何康和楊奉都是太守身份,兩人的官職相同,但是楊奉比何康多了一個雲亭侯的身份,所以何康在和楊奉談話的時候是要自稱下官的。

楊奉聽了何康的話,心中好笑,漢末時代的人太注重這個身份和地位了,以當時的侷限性來說,何康不會,也不可能會想到要降低身份親自上門拜訪,請閻圃出任巴郡郡丞的職務,不但何康不會,三國時代的人都不會。

可能大家會說了,楊老三老弟,你懂不懂歷史,劉備不就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相助的嗎。其實,這件事情是很令人懷疑的,因爲歷史上有兩種說法,一種就是劉備上門去請諸葛亮,另外一種說法便是諸葛亮登門自薦。

而楊老三則認爲第二種說法的正確比較大一些,當然如果確實是劉備上門去請諸葛亮出山,姑且不要問是不是三次,也只能說劉備當時在荊州確實十分落魄,手下空有關羽、張飛、趙雲等絕世猛將,卻沒有一個像樣的謀士,如果再請不來諸葛亮,恐怕就會在漢末羣雄爭霸的舞臺上被清除出場了,所以劉備纔會放下皇叔的高貴身份,也不顧年齡比諸葛亮大了一倍,屈尊降駕,登門請諸葛亮出山。試問,如果讓在面子和天下之間進行選擇,我想劉備先生肯定會毫不猶豫去選擇天下,畢竟劉備的野心一直以來都是三國三巨頭之中最大的。

楊奉道:“奉此來乃是想請閻先生出任漢中郡丞一職,只要何大人能將閻先生所居之地相告,楊奉自當登門拜訪閻先生的。”楊奉對何康這個老古董雖然有點意見,但是畢竟何康是漢末時代的人,思想當然不能和楊奉這個來自未來文明的人相提並論了,但是總的來講,楊奉對何康印象還是相當不錯的,覺得他比自己認識的楊賜、皇甫嵩、盧植,還有自己的父親丁原這些老古董要開明多了。

但是,何康仍然不能接受楊奉要上門去親自請閻圃的想法,聽了楊奉的話,簡直是目瞪口呆,看楊奉的眼神簡直像是在看一隻奇怪的動物一樣,道:“這……那……豈能讓大人屈尊降駕,大人只需一紙相邀,若其再不從,下官自會命人將閻圃帶到,交給大人帶到漢中。”

楊奉還真怕何康會這樣幹,要是這樣的話,恐怕自己就別再想得到閻圃了,只會將其推給以後的張魯,雖然張魯以後可能不會成爲漢中太守了。楊奉急忙解釋道:“漢中的情況,估計何大人也是清楚的。對於那些盜賊,楊奉手下倒是有幾個擅長打仗的武將,用不了一年的時間,必然能夠剿滅漢中所有賊寇;只是楊奉手下無有一人精通內政,奉也是隻能行軍佈陣、領軍打仗,對於內政實在是一竅不通,所以才急着尋找像閻先生這樣的人才,爲了漢中的百姓,別說屈尊降駕去請閻先生出山,就算是去了我雲亭侯的爵位,罷了我漢中太守的職務,楊奉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這一番話說的確實漂亮,何康頓時對楊奉更是肅然起敬,大漢朝能爲老百姓這樣着想的官員實在太少了,何康也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官,但是何康自信做不到像楊奉一樣能夠捨棄名利官職的地步。

告辭了何康之後,楊奉便帶着成廉、龐德二人趕往南川,因爲楊奉已經從何康口中得知閻圃目前就居住在南川縣。

南川在江州的東南方向,大約有一百里地,三人又都是騎乘的幷州好馬,所以只用了一天的時間便趕到了南川縣,到南川縣的時候,天色已晚,楊奉便和成廉、龐德二人找了當地比較大的一家客棧住下。看來閻圃的名聲在南川縣還是很響的,楊奉只是隨便向店主打聽閻圃的住處,店主便能十分詳細的說出閻圃所居之處的準確位置,雖然閻圃居住在南川縣郊區的一個村中。

聽說是漢中太守、雲亭侯親自造訪,閻圃雖然傲慢,卻也不敢怠慢,急忙出門迎接。

大約有二十五六歲,身材短小,體形偏瘦,面貌平庸,但是一雙精光閃閃的小眼卻能夠告訴你此人決不簡單,洪亮的聲音更是和他的身高和體形不相匹配,這便是楊奉見到閻圃的時候的第一印象,若不是知道眼前此人便是閻圃,楊奉絕對不會主動和此人結交的。

漢末時候的人,大都喜歡相貌俊朗的人,但楊奉卻不是這樣,因爲楊奉的長相比閻圃好不了多少,所以楊奉見了閻圃大有同命相憐的念頭,又怎會嫌棄閻圃的長相呢。

第二百零四章兩個信使序章第二百四十一章張繡攻襄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1)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2)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3)第一百四十八章 夏侯兵敗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1)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腳之威第六十九章急功近利(2)第二百零三章終得幽州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1)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2)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1)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1)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2)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二百五十九章又添一妻第一百八十五章 被困黎城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2)第二百一十五章擾民事件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3)第三十五章啤酒換將(1)第五章 機會來到(2)第一百九十八章兵分三路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1)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1)第三十四章啤酒問世(2)第二百九十八章 袁術起兵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1)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2)第一百七十一章兩敗俱傷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2)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2)第二百四十七章 完美演技第二百七十三章圍攻上黨第七十五章局勢變化(1)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1)第一百五十章後院起火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2)第四十六章失之交臂(1)第二百一十二章避禍之策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2)第一百九十六章滅辰之謀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1)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1)第二百七十章攻並之策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1)第二百九十一章 袁紹後宮第一百五十九章袁收李通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1)第二百零九章益州生變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2)第十二章進山報仇(1)第二百四十五章 蔡瑁毒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報仇爲名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2)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1)第三章蛻皮重生(2)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1)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1)第一百二十九章 盡釋前嫌第十二章進山報仇(3)第二百章曹操復活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3)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3)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2)第二百零七章大耳發跡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2)第八章楊喜拜師(2)第一百二十八章親身犯險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2)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2)第一百二十八章親身犯險第一百二十四章 新連環計(2)第二百六十四章 城破之前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1)第一百九十四章橫島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望城興嘆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二百九十二章 詐降之計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2)第九十章曹操夫人(2)第一百三十九章楊奉下套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1)第二百八十八章青州叛亂第二百八十五章鬥智鬥勇第一百章 禁宮驚變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1)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1)第二百三十七章 挹婁滅國第一百八十九章祭奠黃忠第二百八十二章司馬降晉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2)第六十一章濮陽僵持(2)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3)
第二百零四章兩個信使序章第二百四十一章張繡攻襄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1)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2)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3)第一百四十八章 夏侯兵敗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1)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腳之威第六十九章急功近利(2)第二百零三章終得幽州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1)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2)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1)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1)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2)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二百五十九章又添一妻第一百八十五章 被困黎城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2)第二百一十五章擾民事件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3)第三十五章啤酒換將(1)第五章 機會來到(2)第一百九十八章兵分三路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1)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1)第三十四章啤酒問世(2)第二百九十八章 袁術起兵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1)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2)第一百七十一章兩敗俱傷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2)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2)第二百四十七章 完美演技第二百七十三章圍攻上黨第七十五章局勢變化(1)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1)第一百五十章後院起火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2)第四十六章失之交臂(1)第二百一十二章避禍之策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2)第一百九十六章滅辰之謀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1)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1)第二百七十章攻並之策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1)第二百九十一章 袁紹後宮第一百五十九章袁收李通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1)第二百零九章益州生變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2)第十二章進山報仇(1)第二百四十五章 蔡瑁毒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報仇爲名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2)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1)第三章蛻皮重生(2)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1)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1)第一百二十九章 盡釋前嫌第十二章進山報仇(3)第二百章曹操復活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3)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3)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2)第二百零七章大耳發跡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2)第八章楊喜拜師(2)第一百二十八章親身犯險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2)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2)第一百二十八章親身犯險第一百二十四章 新連環計(2)第二百六十四章 城破之前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1)第一百九十四章橫島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望城興嘆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二百九十二章 詐降之計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2)第九十章曹操夫人(2)第一百三十九章楊奉下套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1)第二百八十八章青州叛亂第二百八十五章鬥智鬥勇第一百章 禁宮驚變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1)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1)第二百三十七章 挹婁滅國第一百八十九章祭奠黃忠第二百八十二章司馬降晉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2)第六十一章濮陽僵持(2)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