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母親做生意咯
回到家,李媽媽已經準備好飯,只等李香雨回來就開飯了。
在飯桌上,李媽媽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家裡也沒個人商量商量自己思考了一上午的事,見李香雨吃得正歡,想到這做生意的事兒還是這個小女兒提出的哩,王秀嫺放慢動作,一副跟李香雨商量的口氣說道:“幺兒,你早上說的做生意的事,我想了一上午,覺得還是蠻要得的,只是這每隔一天才趕集,而且還只是上午,你說媽媽賣點啥做合適哩?這一不能壓貨太多的那種,壓貨多了本來就賺得不多,恐怕最後還要賠本。二又要方便搬運,這每次趕集結束,咱們可不就得搬回來麼?媽想了一上午,這賣零嘴吃食,品種多了吧就重得很,品種少了吧,就沒多少買家。賣針線髮圈這些小東小西的,利潤實在不咋樣,買醬油味精那些,搬起來死沉死沉的。”說罷,又愁眉苦臉的慢慢吃飯。
李香雨聽罷,腦子急轉,之前自己一直想做點什麼小生意賺錢,這些困難之處就想過了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在鎮上租下一個小門面,直接開個雜貨鋪。
現在鎮上還沒有什麼齊全完整點的雜貨鋪,各個攤位店子的貨物都比較單一,雖說有一直只賣螺絲釘螺絲帽賣成全國連鎖的名人名店,但在這樣一個沒有工業建設也還沒有規劃的小鎮,多是爲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的行業纔能有錢途。
到以後雜貨鋪因超市不斷出現在鎮上而退出市場時,那已經是李香雨上初三的零一年左右了,雖然自己不記得什麼彩票中獎號碼或是什麼股市潛力股,不能靠這些賺錢,但市場的大致走向卻是怎麼都知道的的,到時自己搶佔先機,跟上潮流,怎麼都能保證家裡的小康式生活吧。
不過要現在還只想着在農閒的時候賣點東西補貼家用的王秀嫺直接拿出家裡僅剩的積蓄去幹買賣,這也是不怎麼現實的。所以李香雨本來是打算自己一個小孩子就是去賣點小孩子的橡膠花皮圈啦貼紙之類的小玩意兒,雖然這樣浪費時間又收入很低,這也是因爲沒有投入大成本的緣故。而說動李媽媽去做生意吧,前面王秀嫺也說了,那些還是有點困難的,雖說家裡離鎮上只有半小時路程,可要是帶着沉重的貨物,可就同樣不好受了。
李香雨沉默不語,細細的思量着,王秀嫺也沒指望年齡才十歲的女兒拿出主意來,剛纔也是急慌了頭。
飯後,李香雨端起碗筷,準備去廚房洗碗,走出門口,看到屋對面地勢略高於自家旱田的泥面公路上不時有人行色匆匆的走在上面,那是家裡缺了必備品的人去集市裡商店買了東西回來,因爲各個鄉村裡的小賣部商品並不齊全,有些村子甚至好遠都每個小賣部。想到這裡,李香雨卻是想到了一個暫時可以解決王秀嫺困擾的辦法。
這旱田往年都是種稻谷的時候纔會灌水,因爲田埂被螃蟹小龍蝦這些鑽了不少洞,關不住水,每年都要灌很多次水,又因爲地勢較高,沒有辦法直接從旁邊的田裡引水過來,每年種稻谷很是麻煩,就這樣,每次堅持到稻穀不需要水的時候,就土地幹得龜裂了哩。這旱田正好又挨着這唯一的一條公路,在公路下來的小道邊旱田裡搭個簡易的竹篾棚子還是可以的。這樣在趕集日一早,王秀嫺就可以每樣物品帶上一部分去市集擺攤,餘下的日子就可以在這裡賣,或者兩邊都擺上攤,自己和哥哥也可以在週末幫忙看着。這樣至少壓貨的事兒就要緩解一點吧,不過這樣的話,就只能賣日常消耗品了,以後慢慢增加品種也可以。
越想越覺得可行,李香雨匆忙洗好碗,就去跟屋裡的李媽媽如此說了一番,兩人又仔細商量了箇中細節,王秀嫺也覺得可行,這樣平日裡也可以做附近幾個村的生意,應該還是不錯的。
最後決定買點小孩子愛吃的葵花籽米花糖之類的,夾雜點少量的鹽醬醋花椒之類的生活必備品,等段時間看情況再增加種類。
王秀嫺說等幾天兩個孩子都放假了,三個人一起去江內市批發市場拿貨,王秀嫺也不指望兩個孩子幫多少忙,只是自己一個人去,作爲第一次,心中多少忐忑得很,而且現在看來,李香雨點子多,到時自己也不至於單獨一個人被騙了還不自知哩。
敲定主意,兩人都放下了一個煩心事,臉上都鬆快了不少。
“對了,媽,我以後放學以後,都要去彭爺爺那裡。昨天去看病的時候,彭爺爺誇我聰明,要教我學點中醫哩。”李香雨想起還沒跟李媽媽說這事,雖然怕她不同意,瞞着去的話也不現實,只得斟酌好語言說出來。
果然,王秀嫺並沒有一般農村婦女那樣只圖眼前利益,認爲女兒繼承了村醫的位置多好,她和李顯明一樣,跟一般父母的思想完全相反,一般的父母是可着勁的培養兒子,認爲女兒長大了嫁人就是了。
王秀嫺夫婦認爲,兒子只要身體壯實,以後就算種地都能吃飽,可女兒家身體本就不如男子,如果自己再沒點養活自己的本事,以後嫁個漢子,那還不被欺負死?所以他們都堅決希望將女兒培養成大學生,以後好由國家分配個“鐵飯碗”,這樣女兒才能在以後的家庭裡站住腳。
可以說他們這種思想是另類的,卻也是有一定的道理,這些也足以表明,王秀嫺夫婦確實是疼愛李香雨至極。
正如觸龍勸慰趙太后那般,真疼愛子女就應該爲他們的長遠考慮。
王秀嫺皺眉,一臉不贊同:“這學醫是不錯,可你還是要以學業爲重,你以後是要考大學的,畢業了最好是當個教書老師。雖然同情彭老爺子急於收繼承人的心情,可我也是不會贊同你去接彭老爺子的班的。相信你爸也不會同意。”
“哎呀,媽,你誤會了,我不是要專門去學醫,只是看彭爺爺整天憂心忡忡的,怪可憐的啦。我也就是答應彭爺爺平時去他那裡玩兒,學點醫傍身的話也不錯啦,並不是要做他的繼承人,頂多算半個徒弟吧。這事兒爸知道的。而且,就當是我用自己平時玩兒的時間去學醫啦,你不是老擔心我太調皮貪玩兒了麼,這樣不是挺好的?”
李香雨見母親板着臉,真生氣了,連忙把話說完,最後把老爸也提溜出來了,雖然家裡是王秀嫺在管家,卻一向很尊重丈夫的決定。
此時聽說不是以後要在這窮鄉僻壤的小地方當村醫,也就不多阻攔了,只提醒道:“那顆別影響了學習,不然我和你爸都不會再讓你繼續胡鬧了。”
“好啦,媽,那我走了,時間不多了。”李香雨抓起布包,一邊往外跑,一邊腹誹,果然是十幾年的夫妻了,兩個人的思想都快同化咯。
“彭爺爺,我來咯。”
李香雨來到彭老爺子醫館外,還沒進門,就大聲呼喊一聲,把剛吃過正準備靠在太師椅上打回盹兒的李老爺子驚得蓋在臉上的報紙都掀到地上了。
一看,是李香雨這鬼機靈,彭老爺子立馬笑呵呵的撿起報紙。
“哎喲,原來是你這調皮鬼啊,我說是哪個在大呼小叫的哩。怎麼中午就有時間來了?下午你們不是兩點半就要上課麼?”
說罷又擡手看了看左手手腕上的表:“這都一點半了,不睡午覺?小心下午上課打瞌睡哩。”
彭老頭兒清楚如果因爲李香雨來自己這裡而耽誤了學習,恐怕她父母就一定會堅決不許小丫頭來這兒了。
他也知道,李香雨當時說要來自己這裡時她父母沒有堅決反對,恐怕一是因爲不好掃了自己這老頭的面子,一則是李香雨只是說空閒時間來玩兒,並不算拜師學藝,只要不影響娃娃上學,一切就好說。
“沒事兒啦,以前我上課都沒聽什麼,不是一樣考試。以前那樣皮,還不是因爲學校太無聊啦,又沒有其他什麼有趣的事做,不就只能跟大夥去上山下田的耍麼。”
李香雨一副無所謂的態度,上前很自覺的把醫館當自己家那般隨意,把肩上的布包一放,就四處張望打量。
其實這所謂的醫館就是彭老頭兒自己家的房屋向外擴張的一間外室,只有二十幾平米,進門右手方是放的一個櫥櫃式的木質立櫃,裝着推拉式玻璃小門,裡面零零散散的放着各類西藥,這些是給那些追求藥效快的人準備的。
左手邊也就是擺着一張桌子和太師椅的背面,就是一個古樸的專門裝草藥的立櫃,上面分爲許多小抽屜,每個抽屜把手處都貼着毛筆書寫的小楷藥名,也許這還是彭老頭兒爺爺寫的哩。李香雨看得驚奇,湊上前去仔細看那些字跡,對於一個從來沒在生活周圍見識過有人居然真的能用那軟趴趴的毛筆寫出這樣娟秀的小楷,李香雨驚歎極了。
彭老頭兒對於李香雨隨意的舉動並不生氣,反而心中高興。此時看着李香雨一臉驚歎的模樣細細看着那些字,不由小小得意一番:“怎麼樣?這些字寫得漂亮吧?這些可是我那大家閨秀出生的奶奶寫的,嗨,那時候我奶奶可當真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哪裡像現在你們這些女娃娃,比男娃娃都更淘氣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