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戴孝

連老爺子已經過世,就不能繼續再放在炕上,而是要進行小殮。發送老人,也就是給老人治喪這種事,一般很多事情都不要自家人動手,而是要親朋幫忙。

這是一種需要,也是一種風俗。說它是需要,因爲這種時候,喪家一般都是悲傷過度,哪裡會有精神去理會雜事那。說它是一種風俗,是因爲古往今來都是如此。這也是鄉鄰們互幫互助的一種優良傳統,裡面滿溢着濃濃的人情味,以及生者對於死者,對於死亡這件事情本身的尊重。

不用人說,吳玉昌就主動地做起了知客。旁邊還有吳玉貴、管事韓忠等,還有村裡久經世故的老人們,比如春柱爹等幫着張羅。

首先第一件事,就是要給連老爺子淨身,換上裝老的衣裳。這件事情還不能拖,因爲人剛嚥氣的時候,身體還是柔軟的,這個時候穿衣比較容易。如果時間拖長了,就不好辦了。蔣氏已經在知客等人的提醒下,燒了一大鍋的溫水,用盆子裝了送進來,放在炕上。

連蔓兒、小七、連葉兒幾個小孩子就先被打發了出去。

給連老爺子淨身、穿衣這件事情,自然是由周氏來主持。不過,只有她一個還不行,還得有人幫忙。

“我、我來給爹洗身子、穿衣裳。”連蘭兒就自告奮勇地道。

“不用你。”一直當連蘭兒是空氣的連守信突然開口,他伸手攔住要上前的連蘭兒。“你那邊屋裡待着去吧。這邊……”

連守信說着話,就朝張氏看了一眼。

“有五郎他娘那,還有葉兒她娘。繼祖媳婦也幫把手。”連守信一句話,就定下了給連老爺子洗身子和穿衣裳的人選。

在民間,這個人選是有講究的。丈夫死了,如果妻子還活着,那麼這件事理所當然要由妻子來完成,親生兒女們幫手。而能夠爲老人做這件事情的兒女,自然是平常家裡有出息。被老人所喜愛,同時也是孝順老人的。

在這個重視孝道的年代,能夠爲老人做這種事。是非常有面子的,而且算做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孝行。

本來,連蘭兒作爲大閨女,是可以做這件事的。但是現在。她卻沒有了這樣的資格。顯然。連守信已經認定,連老爺子的死與連蘭兒有關。作爲氣死連老爺子的元兇之一,連蘭兒已經沒有這個盡孝的臉面了。

連蘭兒神色惶然,她當然知道連守信是怎麼想的。連守信一回家,沒有跟她發作,只是因爲要先緊着辦連老爺子的事,這並不代表,連守信會不追究。所以連蘭兒就更希望。能夠通過爲連老爺子淨身、穿衣,來爲自己增添砝碼。同時淡化連守信對她惡感。她可憐巴巴地朝周氏看了過去,希望這個時候周氏能爲她說話。作爲未亡人,在這個時候,周氏的話是相當有分量的。

但是,出乎人意料的,周氏這次卻沒有爲連蘭兒說話。周氏似乎是沒有聽見連守信和連蘭兒之間的爭執,她根本就沒擡頭往這邊看。

連蔓兒在外屋聽見裡屋說話,就忙低聲囑咐了小慶兩句。小慶就轉身又進了屋,一會的工夫,就有兩個媳婦半扶半拖地將連蘭兒從屋裡帶了出來,奔西屋去了。

又一會,何氏也被打發了出來。顯然,她也被剝奪了給連老爺子淨身、穿衣這項榮譽。

屋裡面,別人都走了,就只有周氏、連守仁、連守義、連守禮、連守信,還有張氏、趙氏和蔣氏,這是連家將送連老爺子最後一程的所有人。

雖說是讓兒媳婦們伺候,但是有這麼多的兒子,給連老爺子擦身的活計,就不會真的讓兒媳婦們來做。

周氏坐在炕上,帶着四個兒子給連老爺子脫了衣裳,一邊就用溼帕子給連老爺子仔細地擦拭身體,用梳子給連老爺子梳理頭髮。張氏、趙氏和蔣氏則聚在炕梢整理連老爺子的裝老衣裳。

裝老衣裳從內到外一共好幾套,普遍的做法是先都一件件套好了,再給連老爺子穿上,而不是從裡到外一件件地穿。三個人都是做慣了活計的利落人,一會工夫,就將衣裳整整齊齊地整理好了,周氏又帶着幾個兒子,趁着連老爺子身體還軟和,將整套的裝老衣裳給連老爺子穿上了。

之後,一衆人又放聲大哭。這個時候,等在外面的人才將靈牀擡進屋裡,衆人相幫着,將連老爺子的屍身擡到靈牀上,整理了一番。又有人擺設好香案等一應用具,小殮這纔算完成。

小殮之後,便是接受弔唁了。

莊戶人家,消息口耳相傳,哪家有人沒了,轉眼十里八村的人就知道了。不用人報喪,有禮往的人就會自動前來弔唁。不過在莊戶人家的俗語裡,一般不說弔唁這樣文縐縐的話,他們一般稱之爲弔紙。

辦喪事,不同於辦其他的事情。莊戶人家,非常重禮,但是因爲物力所限,拿不出重禮來,一般弔唁,只要拿上一紮大紙就可以。一般的莊戶人家,也都是拿這種禮,所以稱之爲弔紙。

當然,也有送白布,還有送禮金的。只不過一般的莊戶人家非常少,只有富有的人家,或者關係非常親密,且走動的特別近的親戚纔會這麼做。

近處的鄉親們是不用去報喪通知的,但是遠處的親戚,卻得打發人去報喪。

吳玉昌和吳玉貴就來問連守信,有什麼親戚需要去通知。

“我岳父那邊得打發人去說一聲,這個讓韓忠去安排。”連守信就說道,至於別的親戚,連守信想了想,就去問周氏。

“都死絕了,沒人!”周氏硬邦邦地道。

衆人就都面面相覷。

“大哥,有要去報一聲的親友沒?”吳玉昌就問了連守仁一句。

連守仁就不說話,只看連守信。連守信也沒說話,僵了一會,連守仁就搖頭。

“那就這樣吧。”吳玉昌就做了主。

連老爺子那邊是沒有老親來往的,周氏來往的只有大周氏和小周氏兩家,都在村裡不用特別告訴,至於連守仁、連守義和連守禮的岳家,卻都是早就沒了來往的。

吳玉昌和吳玉貴兄弟雖主動承擔了知客,可有些事,還是要主家來立章程。

“二姨,”吳玉昌小心地跟周氏說話,“我二姨夫沒了,這個大事,咋個辦法,還得你老發話。”

吳玉昌是周氏所有的晚輩裡頭,包括她衆多的兒孫,除了連蘭兒和連秀兒之外,唯一一個能夠親近周氏,並能夠讓周氏與之心平氣和地說話的人。吳玉昌的精明和八面玲瓏,由此可見一斑。

“我一個孤老婆子,我能說哈。”周氏沉思了一會,說道,“手裡一文錢都沒有了,都讓四郎那個小崽子給偷走了。要幹啥,你找他們說。”

這話說完,周氏就不吭聲了。

吳玉昌只好轉向連守仁、連守義、連守禮和連守信四兄弟。孫兒輩的連繼祖、二郎、五郎、六郎、七郎雖然也都在場,在這種事上的發言權,卻要排在父輩們的後頭。

一陣靜默,連守仁、連守義和連守禮都不說話。

“這件事,就勞煩兩位兄弟了,儘管鋪排。發送老爺子,要用銀錢,都是我這股出。”連守信就道。

“四弟,我就知道,你的爲人,真是沒的說。”吳玉昌就道,“弟妹也是爽快人,剛纔我說了一聲要布,這已經打發人給送來了。”

不只是吳玉昌和吳玉貴,大傢伙早就都猜到,連老爺子發喪的一應費用都要連守信承擔的。吳玉昌特別地問了問,是依着規矩,不能想當然,也是給連守信做臉。

這樣一件大事決定了,吳玉昌和吳玉貴就更加放開手腳鋪排。

將門簾子摘下來,凡是顏色的事物都收起來,按着莊戶人家的習俗佈置靈堂,大門的門垛上掛起了白幡,西廂房被打開,收拾了,燒了炕,又攏了火盆,好幾個來幫忙的媳婦坐在炕上,快手快腳地剪裁白布,縫製孝衣孝帽。

這白布,自然就是剛纔吳玉昌提到的,張氏打發人從家裡拿來的。

莊戶人家的習俗,老人沒了,兒子、媳婦、閨女們一律是披麻戴孝,也就是要穿整套的孝衫和孝帽,孫兒輩們則是每人穿孝帽、男孫再扎一條白布帶,長孫則和兒子輩的一樣,要穿整套的孝衫和孝帽,至於關係再遠一些的,則只有一頂孝帽,更遠的,就只有一條白布帶。

幾個媳婦不停手的忙活,一會,就將連家直系兒孫的孝衣孝帽都縫製好了,大家一一穿上。連蘭兒本也要穿孝衫,不過卻只得到一頂孝帽。羅寶財和金鎖、金鎖媳婦、銀鎖則只得一條白布帶。

這還是連守信一貫不肯將事做絕,若換做厲害的,就是這些怕都是沒有的。

周氏按照規矩,也要戴孝。

自打連老爺子嚥了氣,周氏就坐在炕上,一直都沒下地。此刻,小周氏和大周氏早就趕到了,一左一右地陪着周氏。兩個人就要幫着周氏戴上孝,卻被周氏一把扯了下來。

周氏也不說話,只是不肯戴孝,就做平常的裝束。

今天的更新,求粉紅。

第342章 金玉米第361章 惠及第339章 入伏第274章 學業第716章 深秋第375章 揭露第609章 將軍第322章 傾吐實情第677章 服軟第244章 工具第808章 戲酒第195章 孝心第120章 大房的新姑爺第761章 回禮第375章 揭露第273章 喜上加喜第436章 誰騙了誰第778章 回門宴第247章 買地的選擇第823章 財富來第149章 賣酒第847章 撕破臉第796章 決斷第128章 連家辦事情第389章 捷足先登第585章 少年心事第932章 約定第672章 整治第125章 又一個財迷第825章 上元夜宴第746章 冬寒第980章 連蔓兒的安排和張氏的震動第774章 串門第828章 特別的禮物第383章 連蔓兒的勸說第509章 夏末第695章 田莊第622章 牧場第839章 四郎相親第150章 賺了第710章 沈城新宅第847章 撕破臉第491章 初夏第839章 四郎相親第92章 鬥法第881章 大風波第14章 大腳和小腳第385章 書第238章 趙秀娥的如意算盤第195章 孝心第772章 擔憂與歡喜第930章 無名谷第29章 閒言第290章 被逼出來的法子第711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343章 財源滾滾第312章 糉子第988章 閨中第432章 秀兒出嫁第728章 浪子回頭?第155章 喪事第594章 佈施第261章 沾親帶故第173章 開業大吉第67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27章 逆襲第434章 五香驢肉第515章 當機立斷第353章 洋辣子第972章 親疏第370章 勸第173章 開業大吉第173章 開業大吉第424章 加急信第127章 小本生意能賺錢第186章 吐血第359章 嶄露頭角第202章 拆骨肉番外二第88章 禮尚往來第158章 叫子第770章 剩菜第951章 義憤第1章 重生第358章 豐收第623章 書信第153章 再動家法第845章 堅持第752章 葫蘆第327章 因果第410章 上眼藥第264章 槐花和榆錢兒番外三第174章 萬事開頭難第131章 偷吃第929章 楓林第449章 回信第317章 節禮風波第659章 喜事
第342章 金玉米第361章 惠及第339章 入伏第274章 學業第716章 深秋第375章 揭露第609章 將軍第322章 傾吐實情第677章 服軟第244章 工具第808章 戲酒第195章 孝心第120章 大房的新姑爺第761章 回禮第375章 揭露第273章 喜上加喜第436章 誰騙了誰第778章 回門宴第247章 買地的選擇第823章 財富來第149章 賣酒第847章 撕破臉第796章 決斷第128章 連家辦事情第389章 捷足先登第585章 少年心事第932章 約定第672章 整治第125章 又一個財迷第825章 上元夜宴第746章 冬寒第980章 連蔓兒的安排和張氏的震動第774章 串門第828章 特別的禮物第383章 連蔓兒的勸說第509章 夏末第695章 田莊第622章 牧場第839章 四郎相親第150章 賺了第710章 沈城新宅第847章 撕破臉第491章 初夏第839章 四郎相親第92章 鬥法第881章 大風波第14章 大腳和小腳第385章 書第238章 趙秀娥的如意算盤第195章 孝心第772章 擔憂與歡喜第930章 無名谷第29章 閒言第290章 被逼出來的法子第711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343章 財源滾滾第312章 糉子第988章 閨中第432章 秀兒出嫁第728章 浪子回頭?第155章 喪事第594章 佈施第261章 沾親帶故第173章 開業大吉第67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27章 逆襲第434章 五香驢肉第515章 當機立斷第353章 洋辣子第972章 親疏第370章 勸第173章 開業大吉第173章 開業大吉第424章 加急信第127章 小本生意能賺錢第186章 吐血第359章 嶄露頭角第202章 拆骨肉番外二第88章 禮尚往來第158章 叫子第770章 剩菜第951章 義憤第1章 重生第358章 豐收第623章 書信第153章 再動家法第845章 堅持第752章 葫蘆第327章 因果第410章 上眼藥第264章 槐花和榆錢兒番外三第174章 萬事開頭難第131章 偷吃第929章 楓林第449章 回信第317章 節禮風波第659章 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