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千里爲媒

連蔓兒見張氏突然來了這麼一句,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張氏是什麼意思,不過,再打量打量張氏的神色,連蔓兒就隱約有些懂了。

張氏這是在說沈六。

連蔓兒忙就扭開頭,假裝做事,並不搭張氏的話茬。

“說啥是路過,要我看,就是打聽到咱們一家出來了,他隨後就來了。”張氏卻兀自一個人繼續絮叨,還一副忍俊不禁的樣子。“說要看啥暖棚,他那麼一個人物,啥好東西沒見過呀。要說小九那孩子稀罕看這些東西,我還相信。他那哪是要看暖棚,那就是個藉口,他就是想……”

“娘,你看這幾樣點心,是不是太平常了,要不要換兩樣。”連蔓兒終於聽不下去了,忙就出聲打斷道。

張氏見連蔓兒說的是安排晌午飯的正事,也就住了嘴。

“別的你看着,想換就換。那個蔥花餅別換。”張氏就道,“這莊子上廚房裡頭的劉興媳婦,就這蔥花餅做的最好吃。比我做的都好吃,就咱家裡的大廚也比不上她。”

莊戶人家的女人,心靈手巧的,往往能將簡單的食材做得非常美味,更有的,還有一兩樣特別拿手的飯菜。其中有一些,堪稱絕活,就是那些數一數二的大廚都未必比得上。不吃不知道,吃了才知道驚豔。這正如俗話裡說的,美人在民間。很多好東西,都存在於民間,默默無聞。

蔥花餅。看似非常家常,可是要做的好吃了,也是需要技巧的。首先用料上面。這個餅所用的蔥必須是小香蔥,而不能用大蔥。

而在這個季節,本來是隻有大蔥,沒有小香蔥的。好在,連蔓兒家建造了暖棚,當時一家人商量着要在暖棚裡種什麼,連守信和張氏都先提議的小香蔥。

小香蔥和大蔥。其實是一個品種,或者說是同出一源。

春天的時候,在田壟裡密密地灑下蔥籽。等到春末夏初,長出來的就是嫩綠的小香蔥。小香蔥眼色嫩綠、長的比較纖長。這個時候,人們就開始拔了香蔥吃了。

這麼吃着吃着,蔥就長大了。但是。這種蔥能長的有限。這個時候。要進行二次移栽。就是將小香蔥連根拔出,另外種植。

經過這次移栽,小香蔥就好像獲得了第二次生命,一天天地長的粗壯起來。如果沒有這次移栽,那些小香蔥只會長老。

經過移栽的蔥,就是大蔥。莊戶人家吃大蔥的時候和吃小香蔥不一樣,一般不再整棵整棵地拔了吃,而是隻摘蔥葉子吃。被摘了蔥葉子的大蔥。還會長出新的蔥葉子來。這樣,一顆蔥可以吃很久。直到秋天。

大蔥蔥白粗壯,蔥葉子也更厚實,比小香蔥的纖維多,水分少,因此也更耐久存。秋天整根拔下來的大蔥,好好地儲存,可以吃到第二年。

但是這種大蔥的味道沒有小香蔥鮮嫩,是萬萬不能做蔥花餅的。

蔥的嫩綠,麪粉的潔白,蔥的香加上小麥粉的香,蔥花餅做好了,可以說是色香味俱全。入冬以來,連蔓兒家的餐桌上時常可以見到它的身影,也頗受一家人的喜愛。

有好東西,張氏自然想讓未來的女婿嘗一嘗。

連蔓兒的本意就是岔開話題,因此張氏說了,她也不反駁。

沒想到,張氏還是意猶未盡,說完了正事,又接着剛纔被岔開的話題說了下去。

“……那眼神就看出來了,他想看的是……”

“咳咳……”連蔓兒就乾咳了兩聲。

“蔓兒,你聽見娘說啥了沒?”張氏就問連蔓兒。

“哦,娘,你說啥那,哦,是說六爺啊,六爺對你是挺好。”連蔓兒就故意說道。

“也是,六爺對咱是沒挑。”張氏聽了,就笑着點了點頭,竟沒再往下說了。想來是想起了沈六對一家人的周到,又擔心再說下去惹急了自家閨女,就點到而止了。

晌午,就在莊子上擺了酒席,前面連守信、五郎和小七陪着沈六和沈九兩兄弟,連蔓兒和張氏在後院內室另擺了一席。至於跟隨兩家來的隨從下人,則是在跨院擺酒招待。

吃過了晌午飯,沈六就說沒什麼事,要去附近圍獵。五郎和小七都說要跟着去。連蔓兒本也有心跟着去逛逛,卻被張氏給攔住了。

“……大冷的天,別出去把臉給吹皴了。……有些活計,還得你自己個做。”張氏告訴連蔓兒道。

連蔓兒也就沒有勉強。就先跟了連守信、張氏回家。倒是傍晚的時候,五郎和小七滿載而歸,沈六將他獵到的東西,送了一半來連家。

連蔓兒這邊也吩咐擡酒和豬羊過去沈府。當晚,跟隨沈六出獵的那些隨從又吃到了一頓特別豐盛的酒席。

……

冬寒日重,沈六一直留在府城,隔三岔五就找機會見上連蔓兒一面,雖大多數時候也說不上話,兩人都覺得還算滿意。而五郎的親事,也終於有了眉目。

對於五郎的婚事,沈六很是用心。對方的家庭背景,甚至姑娘的人品等,連蔓兒家幾乎不用去找別人打聽,沈三奶奶就是個萬事通。就算沈三奶奶自己不太清楚,她也總能找到人打聽出可靠的消息來。

一家人最後,都相中了秦家。秦家那邊幾次表露出來的意思,也很樂意。

秦通判是讀書人,爲官清正端方,很投連守信的緣。張氏和秦夫人來往一天比一天密切,也很說的來,脾氣相投。

對於秦若娟,一家人也很滿意。秦若娟模樣俊秀,又是家中的長女,言談舉止都很穩重溫柔,德容言功都是上上之選。

這些日子,連蔓兒與秦若娟已經成了好朋友。因爲懷着爲哥哥相媳婦的心思,連蔓兒對秦若娟就更留心。秦若娟性情溫柔,心裡卻很有主見。連蔓兒最取中秦若娟的,是她的聰慧、善良、正派。

有這三樣基本的素質,以後就出不了大格,不會走偏。

秦家那邊,對五郎也很滿意。尤其是秦通判和秦夫人,對五郎的看重和喜愛,幾乎是不加掩飾的。

五郎年少有爲,行事端方、穩重。便是隻有這幾點,那也是做姑爺的上上人選。更何況,他還是個英俊的少年,學問、見識都比同齡人要高上一籌。秦通判還曾經考校過五郎的文章,過後雖嘴上只說五郎是可造之材,看樣子心裡是滿意的不得了。

兩家彼此有意,張氏還特意私底下問了五郎,五郎也點了頭。

連蔓兒之後就去了秦家,拐彎抹角地試探秦若娟,得知秦若娟對五郎也有好感。此時,兩家就一些事情都已經是心知肚明,秦若娟能表示出好感來,也就是表明,她也是中意五郎,中意這門婚事的。

“那我明天就上門,跟秦夫人把這層窗戶紙挑明瞭,她點了頭,咱就請媒人過去說和。”聽了連蔓兒帶回來的消息,張氏就對連守信說道。

“也行,這事你們做孃的說最好,咋說都有個緩和。”連守信就點頭道。

兩口子說定了這件事,就商量着該請誰做媒人。

“六爺咋樣,六爺肯定答應。六爺做媒人,秦大人那邊也有面子。”一個就說道。

“我想到的是楚先生。”另一個就道,“秦大人別看是個官,骨子裡還是個讀書人。我看他對讀書人最看重,不是說他不看重六爺啊。”

“要是魯先生在,就好了。”兩口子一齊說道。

這邊正說着話,五郎就拿着一封書信來了。

“……是魯先生的信,剛送到。”五郎將信放在桌上,隨後就在炕下的椅子上坐了。

連蔓兒和小七剛纔去了西屋,這個時候也回來了。

“魯先生來信了?!魯先生還都好吧,信裡也了啥,也不知道魯先生啥時候能回咱這遼東府看看。”連守信就道。

張氏、連蔓兒和小七也都問五郎,魯先生信中也的是什麼。

“魯先生一切都好,也問爹孃好。”五郎只答了這些,餘下的就不說了。

連蔓兒就拿起桌上的信來,見信封已經裁開,顯然五郎已經看過信的內容了。連蔓兒眼珠轉了轉,隱約猜到了些什麼。

“哥,那你把信念念,給咱爹孃聽聽唄。”連蔓兒故意拿了信遞給五郎。

“對,對。”連守信和張氏就都點頭道。

五郎沒有接信,只是看了連蔓兒一眼。這一眼,更讓連蔓兒確定,魯先生這信裡肯定是有什麼事。會是什麼事,讓五郎不好說那。

“我看看。”連蔓兒笑了笑,一邊在椅子上坐下,一邊就將信拿出來細看。

小七也湊過來跟連蔓兒一起看信。

姐弟兩個看着信,就都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真沒想到。”連蔓兒感嘆道。

五郎坐在那,臉色微紅。只有連守信和張氏還悶在鼓裡,就催連蔓兒和小七趕快說。

“魯先生信裡說啥了,你們這幾個孩子,欺負爹孃不認識字是咋地。”

連守信和張氏雖都認了些字,但都不大看魯先生的信。因爲魯先生信中之乎者也,兩人就算將字認全了,那意思卻是不大懂的。

“娘,魯先生來信,要給我哥做媒。”連蔓兒放下信,說道。

第855章 無奈的龍套們第542章 暖冬第920章 微露意第366章 古氏回來了第103章 恢復鬥志的連花兒第849章 背後言第413章 吐苦水第429章 好婚事第616章 熱鬧第449章 回信第950章 爲難事第684章 惡人第241章 鬥爭的藝術第351章 底線第252章 連老爺子說分家第211章 漿洗第895章 奶爸和小舅舅第971章 遠近第771章 回門第715章 禮第930章 無名谷第560章 不要錢第808章 戲酒第278章 說理第584章 宮燈第387章 秋涼第553章 一年更比一年好第108章 烘乾第878章 抱子葬第479章 湖石第804章 身孕第521章 正氣第587章 再置產第718章 婚期第654章 一日不見第230章 入學第395章 分玉米第773章 以心換心第493章 道賀第738章 時機第302章 一反常態第518章 罪名第829章 燈市大街第994章 水落石出第982章 雲開見月明第608章 峰迴路轉第851章 擔心第339章 入伏第631章 被困第161章 勤勞能致富第607章 抽絲剝繭第512章 道賀第865章 意動第120章 大房的新姑爺第702章 農家無閒時第389章 捷足先登第927章 整治第447章 送禮第66章 耮花生第968章 成長第87章 連蔓兒的選擇第885章 絕情第306章 興旺之兆第161章 勤勞能致富第622章 牧場第256章 家庭教師第895章 奶爸和小舅舅第384章 今非昔比第760章 添妝(二)第477章 又到清明第338章 父母心第395章 分玉米第301章 議親第809章 扭秧歌、唱大戲第281章 艱難的決定第782章 不謀而合第404章 秋末第653章 雜音第969章 厲害第602章 蹊蹺第297章 父慈子孝第850章 養不熟第760章 添妝(二)第381章 對症下藥第355章 商議第648章 本性難移第723章 扒皮第943章 分歧第380章 苦盡甘來第624章 浣花箋第715章 禮第833章 盤當鋪第691章 覺悟第一百十一五章 殺雞儆猴第91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851章 擔心第412章 絮棉花第83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52章 借光
第855章 無奈的龍套們第542章 暖冬第920章 微露意第366章 古氏回來了第103章 恢復鬥志的連花兒第849章 背後言第413章 吐苦水第429章 好婚事第616章 熱鬧第449章 回信第950章 爲難事第684章 惡人第241章 鬥爭的藝術第351章 底線第252章 連老爺子說分家第211章 漿洗第895章 奶爸和小舅舅第971章 遠近第771章 回門第715章 禮第930章 無名谷第560章 不要錢第808章 戲酒第278章 說理第584章 宮燈第387章 秋涼第553章 一年更比一年好第108章 烘乾第878章 抱子葬第479章 湖石第804章 身孕第521章 正氣第587章 再置產第718章 婚期第654章 一日不見第230章 入學第395章 分玉米第773章 以心換心第493章 道賀第738章 時機第302章 一反常態第518章 罪名第829章 燈市大街第994章 水落石出第982章 雲開見月明第608章 峰迴路轉第851章 擔心第339章 入伏第631章 被困第161章 勤勞能致富第607章 抽絲剝繭第512章 道賀第865章 意動第120章 大房的新姑爺第702章 農家無閒時第389章 捷足先登第927章 整治第447章 送禮第66章 耮花生第968章 成長第87章 連蔓兒的選擇第885章 絕情第306章 興旺之兆第161章 勤勞能致富第622章 牧場第256章 家庭教師第895章 奶爸和小舅舅第384章 今非昔比第760章 添妝(二)第477章 又到清明第338章 父母心第395章 分玉米第301章 議親第809章 扭秧歌、唱大戲第281章 艱難的決定第782章 不謀而合第404章 秋末第653章 雜音第969章 厲害第602章 蹊蹺第297章 父慈子孝第850章 養不熟第760章 添妝(二)第381章 對症下藥第355章 商議第648章 本性難移第723章 扒皮第943章 分歧第380章 苦盡甘來第624章 浣花箋第715章 禮第833章 盤當鋪第691章 覺悟第一百十一五章 殺雞儆猴第91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851章 擔心第412章 絮棉花第83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52章 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