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溝通(中)

葉梓思考起來。

應該說,澹臺文慧的意見非常中肯,既肯定了葉梓在風格上求變求新的這種寶貴銳氣,也說出了非常妥善的解決方案,作爲葉梓的經紀人她已經盡到了自己的職責。

接下去,那就要看葉梓自己的選擇了。

在這一點上,澹臺文慧當初在簽約的時候就曾承諾過一定會支持葉梓的選擇,所以葉梓並沒有太多的顧慮,他現在要考慮的就是哪一種方案更加合適。不僅要適合自己現在的情況,也要適合目前的這個時代和這個時代的歌壇潮流。

如果參照這樣的要求來考慮,那麼澹臺文慧的建議顯然更加合適一點。混搭專輯的方案兼顧到了絕大多數的因素,包括葉梓已經取得的成績,包括葉梓自己的意願,也考慮到了香江歌壇和華夏大陸歌壇不同情況的分別處理,這樣的一個方案極有針對性,可謂面面俱到。

澹臺文慧的能力就體現在這個方案裡面,“混搭”二字極見功力。

按照這樣的方案實施,葉梓的再次成功是完全可以預見的,而且他會博得華夏大陸和香江兩地市場的高度讚揚,因爲他在自己已經成功的風格基礎上突破了自己。這一點,估計就連那些最苛刻的香江評論也會投上讚許的一票,華夏大陸媒體那就更不用說了。

但是……

但是這樣的方案也不是無懈可擊毫無缺點的,這個方案的優點在於“混搭”,缺點同樣在於“混搭”。

混搭專輯的做法……怎麼說呢,這就有點像燴菜的感覺,看上去品種豐富,各有各的味道,但是這種五彩繽紛卻失去了一張專輯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純粹。

音樂是需要純粹的。

試想一下一首歌曲,前奏是民謠的風格,等到開始演唱了卻又變成了布魯斯藍調的味道,唱到副歌部分再搖身一變唱起了搖滾,這樣的歌曲一定不會爲大多數的歌迷喜歡。普通歌迷還是喜歡一首歌曲就是一種風格到底,節奏可以變化,風格的隨意變化那就是在玩火了。當然話說回來,這樣的歌曲肯定也會有人喜歡甚至狂愛,每個人的欣賞口味不同,這沒什麼好說的,我們只說正常的情況。

做專輯跟做單獨的歌曲並不完全相同,但是有類似的地方。

有人也許會質疑,葉梓的第一張專輯裡面除了pop類型,還有接近民謠的《朋友請你跟我來》,也有帶點爵士味道的《江南路上》,這也叫純粹嗎?

這當然還是純粹的。

這兩首不同風格歌曲的加入,起到的作用是豐富專輯的色彩,而不是與專輯的主要風格搶風頭。一張風格純粹的專輯並不是一點都不能加入其他的風格,而是要看起到的作用和所佔的比例。十首歌曲的專輯裡面放上一兩首其他類型的歌曲,只會豐富專輯的色彩,絕對不會影響到專輯的整體風格。

然而混搭就不是這個樣子了,從起到的作用和所佔的比例來看,混搭專輯是沒有一種主要風格的,它就是一盤兒燴菜。

這就是區別。

在葉梓看來,混搭專輯並不是不能製作,而是要看時機。這種專輯更適合在歌手進行階段總結的時候製作,將歌手前一階段擅長的風格融匯在一張專輯裡面,以飱歌迷。

這就是一種類似於歌迷福利的專輯。

澹臺文慧提出這種方案更多的是出於一種妥協,跟葉梓、跟歌迷、跟媒體、評論以及市場之間的妥協。這種妥協能夠取得商業上的成功,這一點可以預見,但是在藝術上卻是並不可取的。

商業和藝術之間的矛盾,往往出現在這樣的時候。

……

按照自己的心意,葉梓當然會選擇製作一張純粹的民謠專輯。這不僅因爲民謠是葉梓非常喜歡的歌曲類型,而且這也是大勢所趨--葉梓“知道”的大勢。

這是他得天獨厚的優勢所在。

從明年開始,一股民謠風潮將會席捲整個華夏大陸,掀起一波演唱民謠歌曲、出版民謠專輯的流行趨勢,更會涌現出一批閃耀在華夏歌壇星空的響噹噹的人物。這樣的大勢,葉梓不僅想要跟從分一杯羹,更想由自己親手掀起親自引領,那樣的話,他在華夏流行音樂的發展歷史上將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樣的機會,葉梓是絕對不會錯過的,哪怕因此失去第二張專輯在香江歌壇商業上的成功。

這也是華夏流行歌壇僅有的兩次機會之一。

在流行音樂的領域裡,“流行”當然是流行音樂最核心的標準,但是一個時期的流行音樂如果無法提供一種文化祭奠的意義,那麼這種流行註定只是功利的、浮躁的以及泡沫化的。(ps:很喜歡網絡上對於流行音樂潮流的這番定義,借用一下。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不過深合我心。)

歷數華夏流行歌壇十幾年來的歷程,真的可以說一句乏善可陳。臺海歌壇有著名的“新民歌”運動,後輩歌手無不承惠餘澤;香江歌壇80年代那一段“譚章之爭”,幾十年後仍然膾炙人口;你可以不喜歡近年來如日中天的劉黎郭張“四大天王”,但是沒有人可以否定他們給香江歌壇帶來的輝煌。

上述這些都已經成功成爲香江、臺海兩地顯著的流行文化符號,一說起來可以掰着手指頭如數家珍。

那麼華夏歌壇呢?

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成績嗎?

有什麼可以成爲一道文化風景線的人、物、事件嗎?

目前來看,暫時只有近年來漸呈狂飆突進之態的華夏搖滾浪潮可以算是半個--唐超樂隊、魔眼三傑等人的專輯還未出版,浪潮的聲勢還在醞釀之中,不過那種滾滾而來的潮流已經讓人隱約聽到了巨浪的咆哮。

至於其它的,那就真沒什麼好多說的了。

88年開始“西北風”歌曲一時大興,放出一副橫掃的架勢,但是僅僅兩三年時間便頹勢盡顯,時至今日早已成爲明日黃花;目前的粵省聚集了全華夏最精銳、最有想法的一批音樂人和製作人,好歌金曲、實力唱將層出不窮,但是同樣要不了兩三年這些音樂人、製作人、歌手們就幾乎集體北遷,上演一幕令人扼腕痛惜的《傷離別》,曾經無比輝煌的粵省音樂羣就此煙消雲散;年初那張名爲《紅太陽》的紅.歌大聯唱專輯,甫一出版便成狂瀾之勢,街頭巷尾人人傳唱人人購買,當然還有葉梓的第一張專輯在半年後完美的複製了這一幕。但是就連葉梓自己也知道這一切絕對成不了真正的文化符號,那僅僅只是兩張銷量駭人的專輯而已,幸運的因素佔了不小的比例。

還有什麼嗎?

嗯,晚會歌曲倒是華夏的特色,可是……這跟文化符號絕對搭不上邊兒啊!

……

所有這些,包括“西北風”歌曲,包括粵省音樂羣以及《紅太陽》專輯等等,都只是華夏大陸流行歌壇上的曇花一現而已。

葉梓不想做那偶爾一現的曇花,也不想僅僅只做一個唱唱口水歌的商業歌手,哪怕名聲和影響力再大,商業歌手就是商業歌手,這是歌手層次上的絕對差別。葉梓想要成爲的是雪友哥、梅姐、譚校長、哥哥章國榮這樣超越了商業性質的歌手,自成一派。

那麼趁着民謠風潮的即將來臨,將自己的名字永遠的鐫刻在華夏流行音樂的歷史當中,肯定就是目前的葉梓最好的選擇了。爲此,犧牲一些商業上的利益,葉梓絕對是捨得的。現在他又不差錢,更何況這一點還不一定呢。

在音樂上,葉梓的野心可是很大的。

而且就算從歌迷的角度來考慮,葉梓的選擇也不會是個錯誤。一位歌手在一張專輯成功之後轉向另一種風格,即使失敗,那些忠實歌迷仍然會接受歌手的這種選擇,這是一種勇者的選擇。而那些就此離開的只不過是一些僞歌迷而已,大浪淘沙之後沉澱下來的,纔是真正屬於葉梓的最爲寶貴的歌迷財富。

所以對於現在的葉梓來說選擇並不難做,他寧可做一張純粹的民謠專輯來引領華夏大陸即將到來的這股民謠風潮,承擔自己的名聲和影響力在香江歌壇受損、香江市場不能接受民謠風格的潛在風險。

至於混搭專輯?

這樣的妥協絕對不是葉梓的選擇!

(。)

第266章 資金來源第888章 內因第826章 第一場巡演第883章 請注意是classical,不是classic(中)第552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乜?第249章 公司規定第458章 東大的決議第932章 結伴同行第665章 接機第847章 壓力第213章 白金唱片第570章 瓦倫丁的拜訪第343章 朱漢文的奇怪表現第504章 《最後的輝煌》第271章 夜談第737章 開場——《同唱這首歌》(上)第74章 採訪第929章 林文傑的邀請第29章 鬥琴(2)第148章 開胃菜第817章 布魯斯口琴第343章 朱漢文的奇怪表現第614章 道賀第726章 道歉第339章 小土豆,你又輸了第323章 再見梅姐第30章 鬥琴(3)第924章 UKE李林第223章 通關第762章 新聞發佈會(中)第927章 餓肚子第635章 這,就是我的專輯!第856章 臨門(下)第638章 老陳醋第815章 全真樂隊錄製第805章 《那麼愛你爲什麼》(上)第343章 朱漢文的奇怪表現第145章 總決賽即將到來第838章 再赴香江第265章 別借錢了,那不行第796章 老毛病第631章 休憩第564章 天上掉餡餅第600章 不務正業?第733章 忐忑第965章 陳義臣的1993第188章 道歉?絕不可能!第413章 難以複製的奇蹟第346章 金髮大漢第876章 所謂……藝術價值(上)第39章 混音第543章 分析與總結第360章 拒絕第523章 新任務和學校獎勵第888章 內因第156章 接下去,纔是真正的開始第685章 章傳捷第180章 第二首歌(下)第393章 忙碌的四月開始了第822章 溝通(上)第952章 出局第434章 朱辰在行動第568章 司馬明輝的報道第358章 接二連三的電話第331章 完成錄製第508章 逐條對質第473章 開場白第153章 這纔是團體配合(下)第610章 封存的評價和預測第723章 抱怨引起的衝突第612章 崔正光的電話第722章 達成第224章 夜?晨第542章 初步磨合第415章 奇蹟還在繼續第419章 十強爭霸即將呼嘯而來第32章 鬥琴(5)第531章 澹臺文慧第424章 現場考驗第911章 閒聊(上)第496章 《星光燦爛》第408章 最後一張底牌第731章 進場第513章 最後衝刺第96章 走穴(2)第311章 大師的第一堂課第219章 探脈第679章 一頭霧水第389章 鐵檀木文明棍第66章 推薦第352章 你們有酒喝了第303章 忙 忙 忙(13)第834章 勒索第208章 夜半風高第433章 形勢嚴峻第527章 一個壞消息第435章 電話第560章 訓練、宣傳和歌迷第879章 惡毒第241章 除夕(3)
第266章 資金來源第888章 內因第826章 第一場巡演第883章 請注意是classical,不是classic(中)第552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乜?第249章 公司規定第458章 東大的決議第932章 結伴同行第665章 接機第847章 壓力第213章 白金唱片第570章 瓦倫丁的拜訪第343章 朱漢文的奇怪表現第504章 《最後的輝煌》第271章 夜談第737章 開場——《同唱這首歌》(上)第74章 採訪第929章 林文傑的邀請第29章 鬥琴(2)第148章 開胃菜第817章 布魯斯口琴第343章 朱漢文的奇怪表現第614章 道賀第726章 道歉第339章 小土豆,你又輸了第323章 再見梅姐第30章 鬥琴(3)第924章 UKE李林第223章 通關第762章 新聞發佈會(中)第927章 餓肚子第635章 這,就是我的專輯!第856章 臨門(下)第638章 老陳醋第815章 全真樂隊錄製第805章 《那麼愛你爲什麼》(上)第343章 朱漢文的奇怪表現第145章 總決賽即將到來第838章 再赴香江第265章 別借錢了,那不行第796章 老毛病第631章 休憩第564章 天上掉餡餅第600章 不務正業?第733章 忐忑第965章 陳義臣的1993第188章 道歉?絕不可能!第413章 難以複製的奇蹟第346章 金髮大漢第876章 所謂……藝術價值(上)第39章 混音第543章 分析與總結第360章 拒絕第523章 新任務和學校獎勵第888章 內因第156章 接下去,纔是真正的開始第685章 章傳捷第180章 第二首歌(下)第393章 忙碌的四月開始了第822章 溝通(上)第952章 出局第434章 朱辰在行動第568章 司馬明輝的報道第358章 接二連三的電話第331章 完成錄製第508章 逐條對質第473章 開場白第153章 這纔是團體配合(下)第610章 封存的評價和預測第723章 抱怨引起的衝突第612章 崔正光的電話第722章 達成第224章 夜?晨第542章 初步磨合第415章 奇蹟還在繼續第419章 十強爭霸即將呼嘯而來第32章 鬥琴(5)第531章 澹臺文慧第424章 現場考驗第911章 閒聊(上)第496章 《星光燦爛》第408章 最後一張底牌第731章 進場第513章 最後衝刺第96章 走穴(2)第311章 大師的第一堂課第219章 探脈第679章 一頭霧水第389章 鐵檀木文明棍第66章 推薦第352章 你們有酒喝了第303章 忙 忙 忙(13)第834章 勒索第208章 夜半風高第433章 形勢嚴峻第527章 一個壞消息第435章 電話第560章 訓練、宣傳和歌迷第879章 惡毒第241章 除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