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章 關東計劃

御前會議一結束,受會議上殺氣騰騰的精神鼓舞,首相近衛文磨當即召集總參謀長杉杉元、陸相東條英機、海相及川古志郎、外相豐田貞次郎、老元帥閒院宮載仁親王、軍事參議官寺內壽一、畑俊六、關東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一刻都沒有停留,全部集中到了大本營的作戰室,具體研究如何落實御前會議精神、對蘇秘密備戰的問題。

歷史上,日軍就制定了攻擊蘇聯的《關東計劃》。

歷史上的《關東計劃》,日軍是準備在預定方向對蘇聯軍隊實施一系列打擊,擊潰在濱海邊區、阿穆爾河沿岸和後貝加爾地區的蘇軍,佔領主要交通線、軍工企業和後勤供給基地,摧毀蘇聯軍隊的抵抗,迫使蘇聯軍投降。日軍計劃在6個月內推進到貝加爾地區並結束戰鬥。

根據《關東計劃》,日本於7月5日發佈動員令。

7月7日,日本天皇覈准秘密徵招50萬人並徵用80萬噸的船隻用於向僞滿州國運送軍用物資的計劃,開始以集訓登記和內部例行徵集的名義進行動員。

7月11日,日本天皇向日本關東軍和駐紮在中國北方的日軍下達了專門的506號命令。命令明確指出,在遠東的日軍應做好入侵蘇聯的準備。

7月22日,日軍開始向蘇聯邊境地區集結。日軍通過朝鮮境內各集結點每晝夜就向僞滿洲國派出約1萬名官兵,3.5萬輛馬車。按照計劃,日軍將集結的629支部隊組建了三個方面軍(東部、西部和北部方面軍),其總數量達到了20個師團。此外,日軍最高指揮部還計劃在僞滿洲國再增加5個師團的兵力,部隊主要從華中、華南前線調集。

7月25日,日本海軍部下達命令,組建專門用於對蘇作戰的第五艦隊。準備協助陸軍在堪察加和北薩哈林實施登陸作戰,佔領蘇聯遠東良港海參威,摧毀蘇聯艦隊。

同日,德國駐日大使向柏林報告日本動員情況時指出:日本已經徵招了90萬名24——45歲預備役人員,並向日軍各部隊派出了懂俄語的翻譯人員。

到8月初,日軍進攻蘇聯的所有軍事部署已經完成,關東軍的兵力在短期內由40萬猛增至70萬,並擁有馬匹4萬匹,飛機600多架。日軍大本營將8月10日定爲發動進攻的日期。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等到日本實施第二階段動員後,日軍在蘇聯邊境地區共集結了85萬部隊,這一數量相當於日軍58——59個步兵師團。而此時,蘇聯在遠東和西伯利亞共部署有30個師的兵力。日軍實現了在兵力上保持對蘇聯2倍的優勢。加上北海道的第七師團和在南薩哈林的日軍1個混成旅,在1941年夏天,日軍已經集結了近100萬準備進攻蘇聯的部隊。在集結部隊的同時,日軍還在滿州和朝鮮各地儲備大量彈藥、燃料和食品以及2——3個月的戰備物資。

同時,根據“關東計劃”,僞滿州國和內蒙古的僞軍也將參加對蘇戰爭。蒙古僞軍被編入在內蒙古的日軍,組建了蒙古聯合志願軍。另外,從1938年起,根據關東軍司令部的命令在僞滿州國就組建了一支白匪部隊,他們也被編入入侵蘇聯的日軍中,任務是進入蘇聯境內進行破壞鐵路和交通線、對蘇聯軍後勤供應基地實施打擊、偵察、破壞和進行反蘇宣傳。就這,日軍還怕僅有一支白俄匪軍不夠用,又組建了一支白俄特種部隊,專門負責對蘇聯境內實施破壞活動。

所有這一切都是在“關東軍特種演習”的名義下進行的。

這都是真實的歷史,非小說家言。

此時,歷史已經發生了改變,日軍北進進攻蘇聯的決心更大!

近衛文磨這次顯得異常乾脆利落,指示外相豐田貞次郎立即召見蘇聯駐日大使,再一次申明日本暫時不介入蘇德戰爭的態度,務必使蘇聯人相信大日本帝國無意與蘇聯開戰,掩護關東軍完成動員。同時立即組織談判班子,一旦開戰就介入談判,力爭儘快壓迫蘇聯讓出遠東地區;指示陸相東條英機,立即組織秘密動員,儘快拿出動員令和計劃,報請天皇陛下恩准;指示總參謀長杉杉元立即制定對蘇作戰計劃;指示海相及川古志郎立即編組成立配合對蘇作戰的艦隊,務必確保一舉殲滅蘇聯紅海軍太平洋艦隊;指示梅津美治郎立即在關東軍實施秘密動員,做好作戰準備。

近衛文磨部署完,這些日軍巨頭們又在一起進行了認真研究,逐一落實大的執行措施。

現在和歷史上不同,歷史上日軍大本營認爲發動對蘇戰爭的基本條件是先削弱蘇軍在遠東的軍力,進攻蘇聯的最佳時機是在蘇聯將遠東和西伯利亞的作戰師從30個減少至15個左右時,而航空兵、裝甲兵和炮兵及其他部隊減少三分之二。

這一次,日軍沒有這個想法了,關東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野心勃勃地要將蘇聯遠東紅軍一舉殲滅或全部擊潰,海軍大臣及川古志郎也一反專心研究《論語》、《孟子》的常態,信誓旦旦地要一舉殲滅蘇聯紅海軍太平洋艦隊。因此,近衛文磨要求各部的作戰計劃要突出“快”字,突出“狠”字,要一戰制勝。

梅津美治郎提出,關東軍現在只有第一、第二、第七、第九、第十一、第十二、第二十三、第二十四、第二十八、第五十一、第五十七共十個步兵師團和兩個戰車師團,國境守備隊和幾個獨立旅團需要承擔滿洲防務,兵力不足,需要從中國派遣軍抽調精銳師團加強。

日軍上次擴軍的幾個師團,除了第五十一、五十七兩個師團劃歸關東軍、第四十八師團因是以臺灣獨立混成旅團爲基礎擴編的而歸屬廣東二十二軍指揮外,其它幾個“四”字頭的師團都在日本待命,準備用於南進作戰。本來,這個時候把這幾個師團調歸關東軍指揮正合適,但是日本人向來都是人小鬼大時刻惦記着南下作戰,在準備對蘇開戰的同時,還準備南下攻佔法屬印度支那,也就是越南、柬埔寨、老撾,這些準備南進的部隊是不能動的。

東條英機當即提出,取消常設師團、特設師團的四單位制,改爲三單位制。理由是實戰證明三單位制師團更靈活,減少了指揮層級,更便於發揮戰鬥力。這個問題在畑俊六大將、杉杉元大將、寺內壽一大將赴北支那方面軍督查戰事時,形成的華北治安八條共識中就已經有了結論,只不過由於戰事頻繁,陸軍沒有機會實行。這次因爲關東軍大動員,正好一併執行。

東條英機說話時,一臉沉靜,看不出他內心的真實想法。但是,在座的陸軍首腦們清楚,這個時候東條閣下這個建議提的恰到好處,從四單位制部隊中抽調骨幹聯隊重組新的師團,可以是三個骨幹聯隊組成一個師團,也可以以兩個聯隊甚至一個聯隊爲基礎擴編新的師團。這樣一來,既保證了部隊戰鬥力,又在無形中大大擴大了陸軍編制。就算將來需要將三單位制師團重新變回四單位制師團,也不可能縮編已有的師團。

近衛文磨畢竟是個文官,雖然很清楚陸軍這幫傢伙一貫膽大妄爲,但是東條英機說的情況從正常情況下看確實是正對日軍編制的弊端。想想麼,一個師團下屬兩個旅團、四個聯隊,師團長可以直接指揮聯隊了,卻偏偏還得經過旅團長。這樣一來,純粹多了一道手續。正常情況下,往往是旅團長無所事事。正是考慮這一點,近衛文磨點頭同意了。

首相一同意,事情就好辦了。東條英機緊接着就提出爲了確保對蘇作戰完勝,要動員日本、滿洲24歲到45歲的男子參軍,大日本陸軍要一次性擴編25個到30個師團。

御前會議已經決定對蘇秘密備戰了,天皇陛下正等着陸軍什麼時候開始行動呢,近衛文磨身爲內閣首相只能服從天皇陛下的意志。除非他想讓內閣馬上倒臺。

總參謀長杉杉元也有了腹稿,馬上提出立即組建30師團、31師團,劃歸關東軍建制;從第十一軍抽調第16師團、第116師團立即海運滿洲,從第一軍抽調第14師團,劃歸關東軍建制;第一軍的第20師團歸還朝鮮軍建制。上述抽調的四個師團均留下一個骨幹聯隊,與在華北、華中的獨立混成旅團混編,組建新的師團;第五師團作爲預備機動師團暫時留在連雲港地區進行登陸訓練,承擔增援華北戰場任務。

一會兒工夫,杉杉元就給關東軍增加了五個師團的精銳部隊,而且還給配合作戰的朝鮮軍要回了第20師團,等於是一旦開打,關東軍可以用於野戰的精銳部隊就有15個步兵師團、兩個戰車師團。這樣,北進對蘇開戰的骨幹部隊就全都有了。剩下的就是動員後再增編新部隊和補充的問題了。如果加上朝鮮軍兩個師團和駐南庫頁島的獨立混成旅團,再加上關東軍指揮的國境守備隊、獨立旅團、獨立守備隊和僞蒙軍、僞滿洲國防軍,兵力已經相當龐大了。

閒院宮載仁親王確實是老了,早就該死了。這不,他坐在那裡聽了半天,就蹦出了個主意:“首相閣下,大動員不應該僅僅限於大和民族。滿洲實行的是五族共和制度,而且滿洲早在去年就實行了義務兵役制,成年男子都必須接受軍訓,兵員素質非常優良。還有,朝鮮也已實行兵役制,臺灣也搞了成年男子軍訓。我考慮,應該在滿洲、朝鮮、臺灣實行動員,抽調優質兵員直接編入陸軍各師團。既滿足了陸軍擴軍對兵員的需求,又增加了滿洲人、朝鮮人、臺灣人對大日本帝國的認同感,還可以讓滿洲國、朝鮮、臺灣出部分軍費。”

閒院宮載仁親王一說完,近衛文磨等人就轟然叫好!

實際上日軍在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就動員僞滿軍、朝鮮軍人、臺灣軍人蔘戰,只不過數量不算龐大。閒院宮載仁親王這一提議,日軍就開始公開的大規模從東北、朝鮮、臺灣徵召兵員了。

小鬼子的戰車轟隆隆作響!

負責制定作戰計劃的是日軍參謀本部部長田中新一。

日俄戰爭前,俄國就是日本的頭號假想敵。雖然日俄戰爭早已結束,沙俄政權也早已被推翻,蘇聯早已成立,但是國與國之間可不光是外交官們的滿面春風、推杯換盞,還有軍事上的秘密對抗。到現在爲止,蘇聯依然是日本陸軍的頭號假想敵。

因爲這個原因,日軍參謀本部裡就儲備有多份不同時期的針對蘇聯作戰的戰役預想計劃。田中新一不用多下勁,就很快拿出了作戰計劃。

考慮到蘇聯遠東紅軍除擁有機械化程度較高的步兵部隊和太平洋艦隊外,還擁有60架重型轟炸機、450架戰鬥機、60架攻擊機、80架遠程轟炸機和330架輕型轟炸機、200架海軍航空兵飛機,可以直接轟炸東京,把東京變成一片瓦礫,田中新一制定的作戰計劃首先的打擊目標就是海參威和遠東紅軍各機場,企圖集中陸海軍航空兵,一舉摧毀遠東紅軍機場和太平洋艦隊,奪取海參威,然後再出奇兵截斷西伯利亞鐵路,迂迴包抄遠東紅軍主力,另有一路日軍牽制蒙古防線的蘇蒙軍。待消滅遠東紅軍主力後,再回師西進,直取後貝加爾湖地區。

田中新一把這份作戰計劃取名《關東計劃》。

第1475章 散夥會第870章 魯南戰役(三)第739章 論黨內民主第948章 魯西南之戰(六)第1043章 莫西、莫西第345章 提前到來的大捷(一)第1070章 新戰略思維(上)第1281章 攻克錦州(續)第1189 白旗 爆發求雙倍月票第657章 重炮傳奇第1024章 虎穴覓蹤(續)第1236章 春風沉醉的晚上(續)第445章 周村血戰(十一)第1488章 對決第35章 溪口之戰(四)第746章 高敬亭事件第347章 徂徠之春(一)第1332章 鬆遼戰役(七)第266章 綢繆(二)第1340章 倉惶之間第624章 沈鴻烈第644章 魚兒咬鉤了(續)第806章 下餌第33章 溪口之戰(二)第436章 周村血戰(二)第1406章 頭號罪人第536章 青州戰記(三)第1001章 醞釀第1336 夜色沉沉第917章 從中將到少尉第1197章 四大行第549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七)第311章 揮師東進(二)第1287章 東北局(續)第1281章 攻克錦州(續)第4章 初見陳樹湘第763章 湯溝擒頑(續)第240章 倒黴蛋寺內壽一(二)第1249章 鑽到鐵扇公主肚子裡了一四二五章 一戰定華北十一第1385章 科爾沁風暴(下)第606章 彙報(續)第297章 冀南一日(三)第702章 南打北拉(八)第149章 天水會戰(三)第17章 兵臨通道(二)第576章 偶遇第823章 原來如此第1454章 二葉對調第1241章 長空鏖兵(續)六四七章 北線風雲再續第356章 龍廷會議(續)第369章 輕取泰安(三)第28章 再戰小水(二)第393章 東望青島(三)第157章 又見紅星第1228章 寺內壽一發威(續)第680章 安丘事變(二)第679章 安丘事變(一)第75章 磨合(二)第1340章 倉惶之間第1164章 遠東(續)第761章 湯溝擒頑第1348章 搶先一步第489章 武漢上空的鷹(五)第207章 無能的板垣(二)第432章 烏雲壓頂第1436章 圖們鎮口第1092章 智取柴溝第1014章 隕滅第518章 一九三八年的斬首戰(五)第989章 曾中生殉國第1175章 蘇聯英雄第559章 谷壽夫的對策第431章 隴海路之夜(二)第295章 冀南一日(一)第1029章 誰的拳頭更硬(續)第1249章 鑽到鐵扇公主肚子裡了第238章 冀東的一個冬夜(二)第790章 於、沈來訪(續)第1314章 山田乙三的決心第1324 血染五里臺第230章 襲取天津(二)第1038章 自由攻擊第438章 周村血戰(四)第1286章 東北局第492章 武漢上空的鷹(八)第1231章 中國、中華民族(續)第1404章 空中優勢第1164章 遠東(續)第1540章 大進軍第181章 希望在西安第604章 歡迎回家第1299章 魂兮歸來第1401章 紅色英雄城第1215章 無恥的一個日子(續)第1303章 攻取四平城(續)第81章 古藺(二)第234章 襲取天津(五)第259章 南宮(二)
第1475章 散夥會第870章 魯南戰役(三)第739章 論黨內民主第948章 魯西南之戰(六)第1043章 莫西、莫西第345章 提前到來的大捷(一)第1070章 新戰略思維(上)第1281章 攻克錦州(續)第1189 白旗 爆發求雙倍月票第657章 重炮傳奇第1024章 虎穴覓蹤(續)第1236章 春風沉醉的晚上(續)第445章 周村血戰(十一)第1488章 對決第35章 溪口之戰(四)第746章 高敬亭事件第347章 徂徠之春(一)第1332章 鬆遼戰役(七)第266章 綢繆(二)第1340章 倉惶之間第624章 沈鴻烈第644章 魚兒咬鉤了(續)第806章 下餌第33章 溪口之戰(二)第436章 周村血戰(二)第1406章 頭號罪人第536章 青州戰記(三)第1001章 醞釀第1336 夜色沉沉第917章 從中將到少尉第1197章 四大行第549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七)第311章 揮師東進(二)第1287章 東北局(續)第1281章 攻克錦州(續)第4章 初見陳樹湘第763章 湯溝擒頑(續)第240章 倒黴蛋寺內壽一(二)第1249章 鑽到鐵扇公主肚子裡了一四二五章 一戰定華北十一第1385章 科爾沁風暴(下)第606章 彙報(續)第297章 冀南一日(三)第702章 南打北拉(八)第149章 天水會戰(三)第17章 兵臨通道(二)第576章 偶遇第823章 原來如此第1454章 二葉對調第1241章 長空鏖兵(續)六四七章 北線風雲再續第356章 龍廷會議(續)第369章 輕取泰安(三)第28章 再戰小水(二)第393章 東望青島(三)第157章 又見紅星第1228章 寺內壽一發威(續)第680章 安丘事變(二)第679章 安丘事變(一)第75章 磨合(二)第1340章 倉惶之間第1164章 遠東(續)第761章 湯溝擒頑第1348章 搶先一步第489章 武漢上空的鷹(五)第207章 無能的板垣(二)第432章 烏雲壓頂第1436章 圖們鎮口第1092章 智取柴溝第1014章 隕滅第518章 一九三八年的斬首戰(五)第989章 曾中生殉國第1175章 蘇聯英雄第559章 谷壽夫的對策第431章 隴海路之夜(二)第295章 冀南一日(一)第1029章 誰的拳頭更硬(續)第1249章 鑽到鐵扇公主肚子裡了第238章 冀東的一個冬夜(二)第790章 於、沈來訪(續)第1314章 山田乙三的決心第1324 血染五里臺第230章 襲取天津(二)第1038章 自由攻擊第438章 周村血戰(四)第1286章 東北局第492章 武漢上空的鷹(八)第1231章 中國、中華民族(續)第1404章 空中優勢第1164章 遠東(續)第1540章 大進軍第181章 希望在西安第604章 歡迎回家第1299章 魂兮歸來第1401章 紅色英雄城第1215章 無恥的一個日子(續)第1303章 攻取四平城(續)第81章 古藺(二)第234章 襲取天津(五)第259章 南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