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武漢上空的鷹(八)

就在周至柔下令拉響空襲警報、戰鬥機中隊起飛半個小時後。日軍第一波空襲機羣抵達武漢。

駐守漢口機場的空軍28中隊隊長陳瑞鈿少校,祖籍廣東省台山縣大江村,父親是華裔,母親是秘魯人。1913年,陳瑞鈿出生於美國俄勒崗州的波特蘭市,高中畢業後進入當地華人開辦的美洲航空學校學習,畢業後取得了美國的飛行執照。“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他與來自俄勒崗州、華盛頓州、加利弗尼亞州的13位華僑愛國青年一道參加了志願軍,回國參戰。不料到上海後,國軍空軍沒有收留他們,只好南下廣東,參加了陳濟棠的空軍,任廣東空軍第六飛行隊少尉。

1935年,陳瑞鈿被派往德國學習空戰技術。歸國後,晉升爲中尉。在“兩廣事變”中陳瑞鈿和戰友們一起駕機北上,加入中央空軍,擔任杭州筧橋中央航校戰鬥機飛行教官,後擔任17中隊少校中隊長。

淞滬抗戰的第二天,陳瑞鈿就和戰友們一起參加了著名的“八一四”大捷空戰,兩天後他駕駛自己的霍克雙翼戰鬥機,擊落一架日軍先進的單翼96式轟炸機。首開自己的殲敵記錄。在接下來的淞滬抗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陳瑞鈿越戰越勇,又擊落日機兩架,用機尾撞毀日機一架。他的座機也兩次被被擊中,幸虧跳傘得救。

這個時候,陳瑞鈿已經是空軍26中隊中校隊長了。

要按說,陳瑞鈿的戰績應該是非常輝煌了,他的知名度應該直追中國空軍四大天王纔對,但不知道怎麼回事,國軍宣傳空軍英雄時總是沒有他。陳瑞鈿本人從小受的是美式教育,講究的是公平競爭,不懂得中國官場陋習,加上他一心殺敵報國,對宣傳不宣傳自己也不在意。但其他人卻看的非常清楚,原因就是陳瑞鈿出身於廣東空軍,不是中央空軍嫡系,在個別當權人看來,宣傳他會有負面效應。因此,陳瑞鈿的戰績就被雪藏起來了。

當然,這些事情也是好事之徒心裡想想而已,陳瑞鈿本人沒有想過,也來不及想。成天都在緊張的戰鬥中度過,哪有時間去想這些虛名啊!

接到緊急起飛迎敵的命令時,陳瑞鈿和戰友們正在機艙待命。聽到廣播裡喊敵機來襲、所有戰鬥機緊急升空迎敵,陳瑞鈿馬上命令自己中隊的全部十架伊爾15型戰機緊急升空,然後就點火發動飛機,滑向跑道。迅即拉起升空。

等戰機依次順利升空後,陳瑞鈿指揮全中隊爬高,搶佔有利位置,準備攔截日機。

早上5點半,日軍第一批機羣抵達武漢上空。

小鬼子多次轟炸武漢,對武漢三鎮的地形和佈防情況已經很熟悉了。在他們想來,這是偷襲,中國空軍一定沒有防備,正是打掉武昌、漢口機場的最佳時機。因此,日機一上來就撲向了漢口機場。

那個年代的軍用簡易機場,很少有水泥硬化的,基本上都是把地直接平整、用碎石鋪跑道。機場雖然簡陋,但修復也快。這也是中日雙方空軍機場被炸後均能快速修復的根本原因。

陳瑞鈿他們部署好後,日機到了漢口機場上空。

此時,天逐漸轉明,能見度提高。陳瑞鈿往下一看,下方3000米左右高度,日機黑乎乎一片,還真的和情報吻合,戰鬥機護着轟炸機,看樣子馬上就要開始轟炸了。

當然。陳瑞鈿是老資格飛行員,和日機打仗打老了,他知道日軍飛機之所以處於3000米高度,一方面是他們自認爲偷襲十拿九穩,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日軍戰鬥機只有在3000米左右高度才能飛出最高的航速。

現在的情況對陳瑞鈿他們很有利,日軍以爲偷襲十拿九穩,不但沒有發現已佔據有利位置的中國戰機,而且護航的戰鬥機高度也不夠,陳瑞鈿他們只要出手,就一定有戰果。

陳瑞鈿作了個手勢,命令發起攻擊。

雖然日軍轟炸機已完成編隊,馬上就要開始降低高度開始投彈,但陳瑞鈿還是指揮全中隊撲向了日軍的戰鬥機,他的意圖很明顯,先敲掉幾架日軍戰鬥機,然後再攻擊日軍轟炸機。

伊爾15型戰鬥機速度一般,但靈敏度較高,空中格鬥時操作比較方便。陳瑞鈿帶着自己的僚機一發起攻擊,26中隊的其它8架戰機也都兩機一組,對鬼子戰鬥機羣發起了攻擊。

還別說,小鬼子還是很警覺的。轟炸機即將降低高度投彈的時候,發現漢口機場上竟然沒有停放飛機,這一下讓帶隊的日軍指揮官大吃一驚,以爲偷襲的秘密泄露,中國軍隊在武漢佈置了個陷阱,馬上下令戰鬥機準備戰鬥,轟炸機快速轟炸機場設施。

鬼子驚醒快。陳瑞鈿他們的攻擊來的更快。眼見着戰機上空突然鑽出來了中國戰鬥機,日軍指揮官直接就罵開了巴嘎,一邊罵一邊吼叫着命令機羣散開,戰鬥機拉昇,搶佔有利位置。

但是這個時候再散開隊形已經有點晚了。

陳瑞鈿瞄準的是一架95式戰鬥機。這種戰鬥機是由川崎公司在1935年研製成功的,硬鋁桁架雙翼型,帶風擋的開放式座艙,代整流罩的固定式起落架,全金屬乘力蒙皮。陳瑞鈿不知道的是,這種飛機是日軍最後一款雙翼戰鬥機,到1938年底就停止了生產。

在以往的戰鬥經驗中,中國空軍原來裝備的霍克2型不是它的對手,霍克3型比它略差一點,但從蘇聯引進的伊爾15和伊爾16要比它略強一點。最主要的原因是這種飛機速度慢、靈敏度低,而且火力較弱,只裝備了兩挺機槍。

上了戰場人人都會高度警惕的,被陳瑞鈿瞄準的鬼子飛行員又不是菜鳥,在發現機場沒有發現飛機時,這個飛行員馬上就開始準備拉昇,等日軍指揮官下達散開搶佔有利位置的命令時,這個鬼子飛行員猛踩左舵,飛機向左一滑,與其它飛機拉開距離。然後一拉操縱桿,機頭就向上昂起,眼見就要爬升了。說時遲那時快,陳瑞鈿帶着僚機從高處撲了下來,機槍噴吐着火舌,直接打在了鬼子飛機的正中間,硬生生地把小鬼子打成了一團火球。

首戰告捷,陳瑞鈿豪氣頓生,帶着僚機轉身就撲向了鬼子的那架僚機。

這個時候,武漢機場發生空戰的情報敵我雙方都已知道。日軍方面通訊相對先進,後續機羣從第一波飛機的通話中已經知道了偷襲失敗。急於往戰場趕,想增援第一波機羣。我軍方面,周至柔已經下達了死命令,武漢周邊各機場的空軍三、四、五大隊和蘇聯空軍志願隊的戰機也在往武漢趕,意圖擊退來襲的日機,保衛大武漢。雙方都在你爭我趕,馬上就要把這場空戰演化成武漢保衛戰中規模最大的空戰了。

第一波攻擊中,陳瑞鈿和他的戰友們擊落四架日機、擊傷一架日機,戰績驕人。但是接下來日機就反應過來,剩下的七架日軍戰鬥機拼死纏鬥,拖住陳瑞鈿他們不能去追擊日軍轟炸機。而日軍轟炸機在發現漢口機場沒有油水後,只對漢口機場進行了一波轟炸,把爲八路軍航空大隊加油裝彈後沒有來得及運走的殘餘的油桶、彈藥炸得彈片四下橫飛,火光沖天,然後日軍轟炸機在機場地面防空火力猛烈開火中順利逃逸,開始去轟炸武漢其它目標。

這武漢因長江、漢江穿城而過,自然分割爲武昌、漢陽、漢口三鎮。不過,歷史上沒有武漢三鎮的稱呼。

武漢築城始於東漢末年,在今漢陽築有卻月城、魯山城。熟悉三國曆史的人都知道,當時劉表據荊州,派黃祖爲江夏太守,郡治就設在漢陽龜山上的卻月城中。三國初,孫權爲了與劉備爭奪荊州,在今武昌蛇山修築夏口城,並在城內黃鵠磯處修築瞭望樓,取名黃鶴樓。不料,這卻月城和夏口城一築成,就顯示出了重要的戰略地位,歷朝歷代不斷加強,而且經濟交通地位也日益上升,象漢陽,在唐代就成了長江中游商船集散的中心,有“東南巨鎮”之譽。大詩人李白到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優美詩句,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南宋詩人陸游經過武昌時,寫下“市邑雄富,列肆繁錯。城外南市亦數裡,雖錢塘、建康、不能過,隱然一大都會也”來描寫武昌的繁華。

明代以前,武漢只有武昌、漢陽兩個城鎮,而漢口不過是緊連漢陽的荒洲。元代詩人詩歌中就把武漢稱爲“雙城”。明代成化十年,也就是公元1474年,漢江改道從龜山北麓入江,這樣就把漢口與漢陽割裂開來,到嘉靖年間在漢江新河道北岸形成漢口鎮。這一下,商賈雲集,漢口竟然後來居上,成爲全國性水陸交通樞紐和中國內河最大的港口。到明末,漢口與朱仙鎮、景德鎮、佛山鎮同稱天下“四大名鎮”,與北京、蘇州和佛山並列,稱爲“天下四聚”,真真是“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被譽爲“楚中第一繁盛處”。商人們口口相傳,“貨到漢口活”,足證當年漢口商業的發達。

鴉片戰爭爆發後,漢口開埠,英國率先在漢口開設租界,隨後德國、法國、俄國、日本都在漢口開設租界,把漢口變成了中國內陸最大的通商口岸,形成了現代意義的武漢三鎮。加上張之洞在漢陽興辦工廠,武漢又成爲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到清末的1908年,僅漢口一鎮,貿易額就高達一億三千萬兩白銀,被外國人稱爲東方芝加哥。

武昌辛亥首義、滿清謝幕後,漢口成了中華民國特別市,武昌成了湖北省會,漢陽也變成了漢陽市。一直到1927年,中華民國政府遷都至武漢,將武漢三鎮合併,成立京兆區,總稱武漢。

民國年間,武漢搞了市政改革,城市規模進一步擴大,洋房洋樓比比皆是。特別是上海、南京淪陷後,武漢就成了中國的中心城市,許多淪陷區青年知識分子參加抗戰提的口號就是“到武漢去”。可惜,日軍經常轟炸,國民政府爲了長期抗戰又一門心思轉移武漢的工業,繁華的大武漢現在已經風光不再了。

一見日軍轟炸機逃出地面防空火力的火網,去轟炸清晨的大武漢,陳瑞鈿的眼都紅了,急忙命令四架戰鬥機去追擊日軍轟炸機,自己帶着剩下的六架戰機與日軍戰鬥機纏鬥。

日軍戰鬥機一上來吃了虧,但現在已經反應過來了,和26中隊的戰鬥機在空中翻翻滾滾,搏殺開來。

日軍經常轟炸,武漢人已經習慣了。雖然防空警報早已拉響,警察、憲兵都在組織民衆疏散,但許多人更關心的是空戰的結果,有的乾脆就站在街道上向空中張望,任憑警報一陣陣響、警察的哨子一陣陣吹,就是不肯離去。

日軍轟炸機在機場沒有撈到什麼大油水,就準備再去轟炸武漢其它軍事目標和工業目標,這一見街道上觀戰的老百姓,小鬼子喪心病狂,直接就朝人羣丟開了炸彈、打開了機槍。

血,流淌在武漢三鎮的街道上。

四架追趕來的中國空軍戰鬥機見日軍轟炸機屠殺平民,馬上就開火了。一架日軍轟炸機的飛行員只顧着獰笑了,沒有想到報應來的這麼快,油箱被打爆,飛機當即凌空爆炸。這一下,地面上觀戰的老百姓竟然不懼死亡威脅,衝上街道,揮動着手臂歡呼了起來。

可惜,日軍96式轟炸機性能好,遇到數量相等或數量差距不大的中國空軍戰鬥機,他們會害怕的逃命。但現在追擊的只有四架戰鬥機,日軍損失一架轟炸機還有17架呢,小鬼子竟然返身與戰鬥機纏鬥起來,企圖消滅這四架戰鬥機。

陳瑞鈿沒有數量優勢,也沒有了先機優勢,和日軍戰鬥機打的很艱苦,這個時候他最盼望的是援軍趕快趕到,圍剿這些偷襲的鬼子戰機。結果,援軍沒有盼來,日軍第二波機羣又到了。

日軍第二波機羣戰鬥機是一色的97式戰鬥機,這是一款與日軍96式艦載攻擊機相對應的戰鬥機,單座單發單翼,空中格鬥性能良好,是日軍針對95式戰鬥機航程短、火力弱、格鬥能力差的缺點研製的新機種,也是日軍的一線機種。

前一階段戰鬥中,中國空軍對付97式戰鬥機的辦法是用伊爾15纏鬥,用伊爾16配合偷襲,這樣下來日機也很少佔到便宜。但現在陳瑞鈿的26中隊是清一色的伊爾15,沒有伊爾16配合,高下立判。

日軍第二波機羣一到,就形成了幾架日機打中國空軍一架戰機的局面,形勢空前惡化。

陳瑞鈿剛剛從三架日機的包圍中突出來,就看到自己的僚機被日軍擊中,一架日機正追着跳傘的飛行員射擊。陳瑞鈿大怒,一按機頭就衝了下去,直接就朝着鬼子飛機開火了。那架鬼子飛機的飛行員正獰笑着追殺中國跳傘飛行員,做夢都沒有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陳瑞鈿的戰機從他身邊掠過,子彈在他的飛機一側打出一溜彈洞,直到把他打死在飛機駕駛艙的座椅上。

陳瑞鈿剛把飛機拉出來,就感覺飛機一震,擡頭一看,剛纔包圍他的那三架日機圍了上來,機上的機槍噴吐着火焰,不用說,自己的座機是被這幾個小鬼子給打傷了。

陳瑞鈿知道已經沒有機會再突出包圍圈了,血一下子就涌了上來,架着戰機直接那架鬼子97式戰鬥機撞了過去。

小鬼子見陳瑞鈿的飛機已經冒煙,知道這架動作最老練、戰果最大的中國飛機完了,正洋洋得意地追擊着,想把陳瑞鈿的飛機打成凌空爆炸,萬萬沒有想到這個中國飛行員一不跳傘、二不駕機逃跑,反而玩開了撞機拼命的遊戲。情急之下,鬼子飛行員急忙加速閃避。眼看着就要閃過去了,就在這一剎那間,陳瑞鈿左腳猛踩左舵,戰機向左一飄,機翼狠狠地撞向了日機的腰部,象一把鋒利的鋼刀,一下就把日機切割成了兩截。

這個時候,陳瑞鈿的戰機沒有了機翼,飛機徹底失去平衡,控制不住,歪歪扭扭朝武漢西邊落去。

陳瑞鈿的兇猛嚇住了其餘兩架日機,這兩架飛機上的小鬼子竟然沒敢再來追擊,眼睜睜地看着陳瑞鈿搖晃着墜落。結果,陳瑞鈿還真的跳傘成功,後來又重上藍天,繼續與日機搏殺。

空軍26中隊隨着中隊長陳瑞鈿中校撞機跳傘,與日軍的搏殺也基本接近了尾聲。這個時候,魔鬼一樣的日軍轟炸機狂鳴着、肆虐着,不要說軍事目標和工業目標了,小鬼子連長江邊、漢江邊停放着的小木船都不放過,不停地投彈、俯衝掃射,直把大武漢當成了修羅場。

各位書友:新年好!新年吉祥!在和親人團聚、走親訪友的時候,儘量少喝酒。山人喝酒不行,一喝多什麼事情都幹不成。山人期盼着朋友們少喝點酒,能保留一絲清醒,給本書投票支持。謝謝大家!(!)

第1370章 五個堅持第304章 年畫第278章 地獄焰火(三)第470章 冷槍冷炮運動(一)第815章 對日貿易禁運第1039章 內鬼第412章 浩劫(四)第709章 血沃冀魯邊(一)第806章 下餌第20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第1581章 番外三、日本新秩序第184章 第一槍第1379章 深尾淳二(續)第1227章 寺內壽一發威第1441章 覆滅(一)第180章 發展(四)第893章 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第1377章 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第1040章 內鬼(續)第682章 安丘事變(四)第429章 黃河夜話(三)第624章 沈鴻烈第339章 寺內壽一的困惑第79章 古鎮茅臺第1413章 肥豬拱門第1425章 大潰退第971章 總司令來了第1065章 楊靖宇第784章 《論共產黨員修養》第573章 摘桃子第359章 橫掃魯東南(二)第642章 梅花陣第542章 寺內壽一橫插一槓(續)第844章 不一樣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上)第1137章 撲朔迷離第179章 發展(三)第350章 應對第1517章 一戰定華北(三)第193章 襲取太原(七)第563章 破城(二)第1418章 鰲龍河邊第1437 山田乙三第1409章 奪橋第812章 思念第300章 詭譎(三)第144章 談判(四)第606章 彙報(續)第180章 發展(四)第1487章 照妖鏡第883章 落荒而逃(續)第212章 晉祠(五)第17章 兵臨通道(二)第232章 襲取天津(四)第1175章 蘇聯英雄第823章 用肩膀搭建的浮橋第1208章 白菜白,蘿蔔青第807章 又見道格先生第12章 彭總的笑容(二)第1247章 席捲關東州第778章 國共合作新模式第289章 臨清保衛戰(八)第544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二)第793章 裝甲突破第921章 官邸槍聲第617章 心裡話第197章 襲取太原(十)第798章 樋口季一郎第864章 糾結的多田駿(續)第1572章 四國五方會議(續)第596章 喜極而泣第1070章 新戰略思維(上)第203 察哈爾派遣兵團的輓歌(五)第1370章 五個堅持第299章 詭譎(二)第733章 喋血贛江(六)第671章 南下,南下(續)第171章 紅軍大學校長(二)第549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七)第1091章 神仙妹子第1464章 東北發展規劃第1502章 心惶惶第789章 於、沈來訪第253章 一九三八年的元旦(二)第1526章 一戰定華北(十二)第77章 鷸蚌(一)第439章 周村血戰(五)第1511章 青黴素換艦隊第345章 提前到來的大捷(一)第1394章 人才薈萃第592章 盲狙(續)第1432章 追窮寇第700章 南打北拉(六)第1148章 大潰敗(中)第391章 東望青島(一)第1250章 死守待援第681章 安丘事變(三)第1098章 漫長的一天(下)第48章 席捲黔東南(一)第845章 不一樣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中)第1570章 偃旗息鼓
第1370章 五個堅持第304章 年畫第278章 地獄焰火(三)第470章 冷槍冷炮運動(一)第815章 對日貿易禁運第1039章 內鬼第412章 浩劫(四)第709章 血沃冀魯邊(一)第806章 下餌第20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第1581章 番外三、日本新秩序第184章 第一槍第1379章 深尾淳二(續)第1227章 寺內壽一發威第1441章 覆滅(一)第180章 發展(四)第893章 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第1377章 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第1040章 內鬼(續)第682章 安丘事變(四)第429章 黃河夜話(三)第624章 沈鴻烈第339章 寺內壽一的困惑第79章 古鎮茅臺第1413章 肥豬拱門第1425章 大潰退第971章 總司令來了第1065章 楊靖宇第784章 《論共產黨員修養》第573章 摘桃子第359章 橫掃魯東南(二)第642章 梅花陣第542章 寺內壽一橫插一槓(續)第844章 不一樣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上)第1137章 撲朔迷離第179章 發展(三)第350章 應對第1517章 一戰定華北(三)第193章 襲取太原(七)第563章 破城(二)第1418章 鰲龍河邊第1437 山田乙三第1409章 奪橋第812章 思念第300章 詭譎(三)第144章 談判(四)第606章 彙報(續)第180章 發展(四)第1487章 照妖鏡第883章 落荒而逃(續)第212章 晉祠(五)第17章 兵臨通道(二)第232章 襲取天津(四)第1175章 蘇聯英雄第823章 用肩膀搭建的浮橋第1208章 白菜白,蘿蔔青第807章 又見道格先生第12章 彭總的笑容(二)第1247章 席捲關東州第778章 國共合作新模式第289章 臨清保衛戰(八)第544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二)第793章 裝甲突破第921章 官邸槍聲第617章 心裡話第197章 襲取太原(十)第798章 樋口季一郎第864章 糾結的多田駿(續)第1572章 四國五方會議(續)第596章 喜極而泣第1070章 新戰略思維(上)第203 察哈爾派遣兵團的輓歌(五)第1370章 五個堅持第299章 詭譎(二)第733章 喋血贛江(六)第671章 南下,南下(續)第171章 紅軍大學校長(二)第549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七)第1091章 神仙妹子第1464章 東北發展規劃第1502章 心惶惶第789章 於、沈來訪第253章 一九三八年的元旦(二)第1526章 一戰定華北(十二)第77章 鷸蚌(一)第439章 周村血戰(五)第1511章 青黴素換艦隊第345章 提前到來的大捷(一)第1394章 人才薈萃第592章 盲狙(續)第1432章 追窮寇第700章 南打北拉(六)第1148章 大潰敗(中)第391章 東望青島(一)第1250章 死守待援第681章 安丘事變(三)第1098章 漫長的一天(下)第48章 席捲黔東南(一)第845章 不一樣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中)第1570章 偃旗息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