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3章 摘桃子問題

劉一民接見完包瑞德少將後,向中央報告了會見情況。

中央回電通報劉一民,第十二軍和山西僞軍確實已經全線收縮,我陝西黃河河防部隊也已渡過過黃河參戰,山西我軍抓住日軍收縮的機會,全線反攻,山西戰場形勢一派大好。

中央的指示電外,主席給劉一民發來一封要他親譯的密電,內容是商量如何處理傅作義部和閻錫山部的問題。

傅作義部自從太原會戰結束後,退到綏遠後套地區。傅作義在這裡勵精圖治,興修水利,擴大糧食生產,認真實行減租減息政策,部隊實力增長很快。而且,傅作義部堅持抗戰,經常主動攻擊日軍,特別是發動了奇襲包頭、會戰綏西、血戰五原的戰鬥,歷時150天,取得了豐碩戰果。這次,傅作義部主動配合賀龍率領的晉綏主力攻擊日軍駐蒙軍佔領的包頭,那是全力以赴,打的很勇敢。

閻錫山自從發動十二月事變後,落了個裡外不是人。這老漢,又開始了二的哲學,站在三個雞蛋上跳舞了。等到衛立煌集團中條山大敗,退過黃河,閻錫山勢單力孤,不自覺地又和小鬼子開始了明裡暗裡的談判。當然,這纔剛剛開始接觸。閻錫山開出的條件是要日本人給他裝備100個團,日本人承諾給40個團的裝備。

這種談判都是秘不示人的,小鬼子特務也好,閻錫山的代表也罷,也都是秘密接觸。而且,閻錫山知道八路軍的勢力大的超出了他的想象,根本就不敢走漏半點風聲,悄悄的進行。華北日軍被劉一民整的就差當褲子了,哪裡能給閻錫山裝備100個團麼?別說100個團了。40個團的裝備都沒有。如果有,小鬼子還去發展華北治安軍呢!華北治安軍戰鬥力雖然不怎麼樣,忠誠度還是相當高的,比閻錫山的晉綏軍要可靠多了。

小鬼子手裡沒貨還想釣魚,玩的是空手套白狼的把戲。閻錫山呢。抱的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老主意。日本人的裝備不到,他是不會有任何動作的。就算日本人給他100個團的武器彈藥和糧餉,想讓閻錫山公開投敵當漢奸,那也是不可能的。這老漢。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小鬼子根本就琢磨不透。

這種買賣,買家、賣家都沒有誠意,本來就很難談成。

小鬼子也不是完全的兩手空空,自從十二月事變至今。包括中條山大戰,閻錫山的晉綏軍就再也沒有主動向小鬼子發起大的進攻性戰役了。閻錫山同樣有收穫,他的晉綏軍不向日軍主動攻擊,就基本沒有損失,慢慢的,實力也有了恢復。

日軍的緊急收縮,我軍是有預計的。因爲東野主力揮師入關後戰局可能發生的變化,中央和各大戰略區首長都已經通過電報反覆討論了。爲了掩護和配合東野揮師入關,我山西、山東、蘇北各部隊都已經提前發起反擊。岡村寧次一下令山西日軍收縮,山西我軍全部投入了追擊,日軍撤離一個地方我軍就佔領一個地方,動作迅速。

閻錫山就不同了,他事先不知道劉一民會突然揮師入關。也不知道日軍會突然緊急收縮。但是,閻錫山曾經發動過中原大戰,很善於觀察風向。我軍消滅關東軍、收復外東北地區、外蒙古地區這麼大的事情,他自然是知道的。而且一直盯着。這老漢,心裡有數。沒有了關東軍,沒有了東北的武器彈藥,小鬼子怕是兔子尾巴長不了了。

認識到鬼子兔子尾巴長不了,不等於馬上就下令晉綏軍投入反攻。閻錫山要等一等、看一看,等華北戰場分出勝負了再出手。

閻錫山曾留學日本,抗戰初期從忻口會戰打到日軍佔領太原,晉綏軍、中央軍、八路軍與日軍血拼,沒能阻擋住日軍攻佔太原的步伐。在閻錫山心裡,其實是十分的畏懼日軍的。劉一民能打敗日軍,讓閻錫山佩服不已。這也是他不敢象歷史上那樣把十二月事變搞的很大的根本原因。

今天上午我軍攻佔北平和劉一民的《敦促岡村寧次投降書》在電臺廣播後,閻錫山徹底迷過來了。當年,閻錫山坐鎮北平,那也是吆五喝六、威風八面的大人物,知道我軍攻佔北平意味着什麼,而且他還能預測到天津也要很快落到我軍手中,更知道華北平原漫無際涯、無遮無擋,小鬼子再也阻擋不了我軍解放這個華北平原的步伐了。這和七七盧溝橋事變發生後,日軍一攻佔北平、天津,華北平原就迅速淪陷、貴軍一潰千里是一樣的道理。因爲華北平原無險可守!

明白了這個道理的閻錫山,總算是行動起來了,一邊命令晉綏軍各部追擊日僞軍,光復失地,一邊以第二戰區長官部的名義,給八路軍總司令、副總司令發報,先是感謝八路軍支援山西抗戰,接着就要求八路軍配合晉綏軍反擊,最後竟然說將日軍趕出山西后,第二戰區長官部和山西省政府遷回太原,將籌措錢糧,支援八路軍出娘子關抗戰。

這個閻老西兒,日軍第一軍和山西的僞軍只是緊急收縮,尚未撤離山西呢,他就打開了算盤,把八路軍當客軍看待,要攆八路軍出山西了。

可能是閻錫山給朱老總、彭老總髮報前向蔣介石報告過了,這邊朱老總、彭老總剛守住閻錫山的電報,那邊軍委會的電報也到了,了無新意,竟然是重申新四軍撤銷番號、八路軍作戰範圍限定在黃河以北,中共不能私自建立地方政權、任命地方官員。中共必須停止這種威力一黨之私而破壞團結抗戰、破壞國家軍政統一的行爲,八路軍必須服從第二戰區長官司令部的指揮,服從閻司令長官的命令。

最讓我黨不能接受的是,國民政府行政院給中共中央發來祝賀我軍收復北平的電報,其中竟然說什麼綏遠、察哈爾戰役結束後,政權交歸綏遠省主席兼察哈爾省主席傅作義,所有在上述兩省的中國軍隊統一整編爲綏遠、察哈爾駐軍。通歸傅作義指揮;山西光復後,由山西省政府負責全省行政管理,第二戰區長官部承擔山西防務並指揮八路軍出晉抗戰。

這是赤裸裸的摘桃子、搶佔勝利果實!

也正因爲此,主席纔給劉一民發來密電,商討如何處理閻錫山、傅作義問題。

小鬼子還沒有投降呢。摩擦就又要開始了。搞不好就會和歷史上一樣。國共雙方都忙着打內戰了,連日本應該賠償中國戰爭損失的事情都忘了,甚至還會搞出讓畑俊六、岡村寧次這些傢伙當顧問、指導中國內戰的醜劇、怪胎!

主席在電報中說的很清楚,那就是還應該堅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反摩擦方針,不理會蔣介石和閻錫山,只要閻錫山和傅作義敢於與我軍發生武裝衝突,就把他們直接打趴下。這樣,黃河以北就再無國民黨勢力。我黨我軍可以迅速控制黃河以北地區,然後再進而南下,飲馬長江。

主席這種想法,是建立在我軍實力的基礎上的。因爲我軍的實力遠超歷史上抗戰勝利後的實力,中央的政策發生變化是很正常的。

利用閻錫山、傅作義搶奪勝利果實的機會,一勞永逸地解決閻錫山、傅作義部,應該說是個很不錯的辦法。但是,閻錫山的晉綏軍總的說在抗戰問題上表現的還是堅決的。傅作義就更突出了,打鬼子沒二話。那是標準的抗日英雄、抗日名將。日軍尚未投降,就拿閻錫山、傅作義開刀,這事不能這樣做。

劉一民是穿越者,知道歷史上閻錫山和我軍在山西激戰,他的部隊裡還充斥着日軍教官、甚至還有日軍成建制的部隊參與對我軍作戰。只不過閻錫山最後打敗了而已。傅作義解放戰爭時期也充當了國民黨打內戰的先鋒,由於表現突出,戰績顯赫,才當了國民黨的華北剿總總司令。要不是他最後選擇了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光明大道。那也是一個戰犯的結局。

這是大政治,事關會不會爆發國共內戰。容不得婦人之仁。但是,劉一民還夢想着去收復臺灣、琉球、登陸日本呢,怎麼能讓這個時候爆發內戰?

實際上,閻錫山發動十二月事變時是我軍解決晉綏軍的最佳時機。那個時候解決了也就解決了,蔣介石出於不得不維持團結抗戰大局的考慮,就象我軍消滅朱懷冰部一樣,時候也只能埋頭把苦酒喝了。因爲那個時候日軍勢力強大,國共兩黨不得不共患難。現在不同了,我軍實力太強大了,佔領的地盤也太大了,蔣介石膽寒了,這個時候我軍如果解決閻錫山、傅作義部,蔣介石說不定就不再打小鬼子了,集中力量和我們打內戰。那樣子的話,日軍說不定還能多苟延殘喘一段時間。

現在說什麼都晚了,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

劉一民知道,閻錫山怕日軍,晉綏軍好久都沒有主動進攻過日軍了,但是他不怕我軍。因爲閻錫山是第二戰區司令長官,是八路軍的上級,自以爲我軍不能拿他怎麼樣的。他這是要藉着第二戰區司令長官的名頭嚇唬人,赤裸裸的訛人、搶奪勝利果實。

思考再三,劉一民給主席回了封電報,建議中央派人多做閻錫山、傅作義的工作,給晉綏軍和傅作義部出路,去留自便。華北方面軍覆滅後,如果閻錫山、傅作義願意率部南下,與國軍主力一起在華中、華南發起反攻,則我軍歡送,給發必要的軍費,並提供軍糧。如果閻錫山、傅作義願意留在華北,三條路任二人選擇:一、接受我軍整編,閻錫山、傅作義想擔任地方領導或領兵打仗均可。二、暫時劃定閻錫山、傅作義部駐防地區,互不侵犯,待抗戰勝利後再解決此事。三、如果閻錫山、傅作義夢想重新佔據山西、綏遠,驅逐我軍、我抗日政權,勒兵與我作戰,我軍應迅速調集大軍,將其繳械整編。但要避免事態擴大,儘量不要發生第三條所稱情景。

電報最後,劉一民寫到:閻錫山軍閥作風、土皇帝思想嚴重,但確實對山西的發展做出過貢獻;傅作義在抗日戰場上浴血奮戰,對民族立有大功。一般情況下,我黨我軍不應採取當即解除其武裝的激烈行動,以攻心爲上。閻錫山影響力大,對發展經濟有一套辦法,應當發揮他這個專長,讓他繼續主政山西,或者在未來的中央政府中承擔重要工作;傅作義善於帶兵,能與士兵同甘共苦,是國軍系統中不可多得的良將,應當鼓勵其立功邊疆、揚威異域。比如將來我軍收回琉球、登陸日本後,可以讓他駐守日本等。也就是用人之長,避人之短。當然,閻錫山、傅作義部碰得頭破血流,是很難與我黨我軍合作的。對他們,武力解決是最後的手段,暫時間不宜使用。

這封電報,劉一民的核心意思是我黨我軍絕不開第一槍,絕不發動內戰,而是以政治思想工作爲主,說服閻錫山、傅作義加入我們的陣營,和平解決國共兩黨在華北的衝突。

發完電報,劉一民忽然就想得再見見閻錫山,見見傅作義。他還沒有見過傅作義呢,說不定和這兩個人見見,就會有奇效,避免刀兵相向。

有了這個想法後,劉一民又給主席發去了一封電報,說是等華北戰事告一段落後,請中央與閻錫山、傅作義聯繫,請周副主席、朱老總到石門來,劉一民和周副主席、朱老總一起見見閻錫山、傅作義,做二人的工作,力爭兵不血刃解決問題。

第1011章 雷霆萬鈞(續)第1573章 西貢宣言第757章 葉挺軍長第798章 樋口季一郎第754章 重合第1015章 粉飾第1011章 雷霆萬鈞(續)第1201章 猶太人才第503章 襲佔安丘(一)第30章 三戰小水(二)第11章 彭總的笑容(一)第1266章 旅順之戰第854章 佈局第1028章 誰的拳頭更硬第992章 葬禮第713章 血沃冀魯邊(五)第69章 烏江邊(二)第88章 成都風雲(二)第181章 希望在西安第202章 察哈爾派遣兵團的輓歌(四)第218章 紐約的聲音(二)第713章 血沃冀魯邊(五)第1120章 茶館(續)第814章 參議院演講第756章 葉挺軍長(續)第365章 靜靜地大汶河第738章 槍下留人(續)第1340章 倉惶之間第445章 周村血戰(十一)第259章 南宮(二)第1137章 撲朔迷離第1325章 血染五里臺(續)第567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一)第768章 鐵拳第186章 誓師第1331章 鬆遼戰役(六)第1160章 目標上海第333章 滕縣之殤(四)第1161章 借勢第486章 武漢上空的鷹(二)第11章 彭總的笑容(一)第309章 公祭(二)第686章 小年夜(續)第1010章 雷霆萬鈞第695章 南打北拉(一)第1416章 見死不救第1208章 白菜白,蘿蔔青第441章 周村血戰(七)第1281章 攻克錦州(續)第1155章 天皇決斷第476章 大戰序幕(一)第1147章 大潰敗(上)第1191章 繳獲第129章 新年快樂(五)第686章 小年夜(續)第390章 坊子夜戰(三)第一一 0涪嘉戰役五第1076章 聞風而逃第143章 談判(三)第354章 沂蒙春深(續)第910章 屁滾尿流(續)第56章 烏江飛渡(三)第606章 彙報(續)第965章 攻佔石門(五)第51章 席捲黔東南(四)第775章 沱河夜航第36章 溪口之戰(五)第365章 靜靜地大汶河第313章 揮師東進(四)第1035章 沐猴而冠第1314章 山田乙三的決心第1470章 塵埃落定第1138章 撲朔迷離(續)第1144章 博弈(續)第951章 張灣軼事第1420章 春雷(續)第1178章 遠東遺恨(續)第1031章 遍地僞軍第902章 磁窯殲敵(續)第349章 匹馬入徐州第972章 總司令來了(續)第439章 周村血戰(五)第875章 魯南戰役(八)六四七章 北線風雲再續第219章 紐約的聲音(三)第329章 徂徠會議(續)第1472章 遲到的中途島大戰(續)第870章 魯南戰役(三)第1341章 河邊正三第1319章 日軍第六軍的輓歌第1357章 激戰長春(八)第1315章 夜的眼第80章 古藺(一)第1467章 喬巴山第807章 又見道格先生第1098章 漫長的一天(下)第923章 反摩擦方針第628章 汪精衛跑了第1527章 岡村寧次,久聞大名!第353章 沂蒙春深
第1011章 雷霆萬鈞(續)第1573章 西貢宣言第757章 葉挺軍長第798章 樋口季一郎第754章 重合第1015章 粉飾第1011章 雷霆萬鈞(續)第1201章 猶太人才第503章 襲佔安丘(一)第30章 三戰小水(二)第11章 彭總的笑容(一)第1266章 旅順之戰第854章 佈局第1028章 誰的拳頭更硬第992章 葬禮第713章 血沃冀魯邊(五)第69章 烏江邊(二)第88章 成都風雲(二)第181章 希望在西安第202章 察哈爾派遣兵團的輓歌(四)第218章 紐約的聲音(二)第713章 血沃冀魯邊(五)第1120章 茶館(續)第814章 參議院演講第756章 葉挺軍長(續)第365章 靜靜地大汶河第738章 槍下留人(續)第1340章 倉惶之間第445章 周村血戰(十一)第259章 南宮(二)第1137章 撲朔迷離第1325章 血染五里臺(續)第567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一)第768章 鐵拳第186章 誓師第1331章 鬆遼戰役(六)第1160章 目標上海第333章 滕縣之殤(四)第1161章 借勢第486章 武漢上空的鷹(二)第11章 彭總的笑容(一)第309章 公祭(二)第686章 小年夜(續)第1010章 雷霆萬鈞第695章 南打北拉(一)第1416章 見死不救第1208章 白菜白,蘿蔔青第441章 周村血戰(七)第1281章 攻克錦州(續)第1155章 天皇決斷第476章 大戰序幕(一)第1147章 大潰敗(上)第1191章 繳獲第129章 新年快樂(五)第686章 小年夜(續)第390章 坊子夜戰(三)第一一 0涪嘉戰役五第1076章 聞風而逃第143章 談判(三)第354章 沂蒙春深(續)第910章 屁滾尿流(續)第56章 烏江飛渡(三)第606章 彙報(續)第965章 攻佔石門(五)第51章 席捲黔東南(四)第775章 沱河夜航第36章 溪口之戰(五)第365章 靜靜地大汶河第313章 揮師東進(四)第1035章 沐猴而冠第1314章 山田乙三的決心第1470章 塵埃落定第1138章 撲朔迷離(續)第1144章 博弈(續)第951章 張灣軼事第1420章 春雷(續)第1178章 遠東遺恨(續)第1031章 遍地僞軍第902章 磁窯殲敵(續)第349章 匹馬入徐州第972章 總司令來了(續)第439章 周村血戰(五)第875章 魯南戰役(八)六四七章 北線風雲再續第219章 紐約的聲音(三)第329章 徂徠會議(續)第1472章 遲到的中途島大戰(續)第870章 魯南戰役(三)第1341章 河邊正三第1319章 日軍第六軍的輓歌第1357章 激戰長春(八)第1315章 夜的眼第80章 古藺(一)第1467章 喬巴山第807章 又見道格先生第1098章 漫長的一天(下)第923章 反摩擦方針第628章 汪精衛跑了第1527章 岡村寧次,久聞大名!第353章 沂蒙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