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沐猴而冠

89.089 下船

1940年初的形勢稱得上是變幻莫測,就象萬花筒一樣,晃得眼花。

就在劉一民指揮山東我軍對日軍發動除夕攻擊前後,冀察戰區部隊在二月初分三路進攻我太行根據地。冀察戰區副總司令、政治部主任兼九十七軍軍長朱懷冰攻擊態勢積極,矛頭指向了八路軍總部和129師師部。八路軍第129師主力和南下增援的獨立師、115師部隊在3月初發起磁武涉林戰役,短短几天時間,把朱懷冰打了個稀里嘩啦,活捉了朱懷冰。蔣介石偷雞不着反蝕一把米,不得不授意閻錫山、衛立煌出面和八路軍談判,劃分防地。蔣介石發動的第一次反共高潮算是徹底劃上了句號。

桂南前線,日軍攻佔南寧後,在崑崙關留下一個大隊守備,主力返回南寧。國軍趁機調動20多萬大軍發動全線反擊,動用第五軍血戰崑崙關,以國軍頭等精銳第五軍喪失戰鬥力爲代價,奪回了崑崙關、威脅南寧。

眼見中國軍隊攻勢兇猛、第五師團和臺灣獨立旅團勢單力孤,又被殲滅危險,日軍緊急調集近衛第一師團、第六師團船運南下增援,採取兩路分進合擊的戰法,集中主力迂迴包抄中國軍隊主力。偏偏這個時候桂南前線頭等主力第五軍因傷亡過大撤回後方補充休整,負責前線指揮的小諸葛白崇禧又誤判敵情,沒有察覺日軍的戰略企圖,指揮部隊迎了去。等到日軍主力迂迴包抄部隊突然出現在國軍後方,整個南線國軍就亂L了,再次上演了一幕潰逃鬮劇。崑崙關也重新陷落。蔣介石一怒之下撤銷了桂林行營,命令張發奎率第四戰區司令長官部移駐桂林,統一指揮兩廣戰事。

就在中日雙方軍隊打的難分難解、國共雙方內訌不斷之時,汪精衛之流成立僞中華民國中央政府的醜劇的大幕拉開了。

梅思平和張裡元一樣,都是北大政治系畢業的,文學學士學位。只不過梅思平比張裡元混的好…當了中央大學、中央政治學校教授,國民黨法制專門委員會委員,屬於汪精衛的親信。

就在梅思平跟在汪精衛屁股後面賣國求榮、乾的熱火朝天的時候,他的13歲的女兒梅愛文在《浙甌日報》上刊登了一篇800字的文章…題目是《我不願做漢奸的女兒,我要打倒我的爸爸》。文章裡寫道:“我的年紀雖小,對於在艱苦戰鬥中的祖國,我是懷着最熱情的愛的。而對我那做了漢奸的父親,我卻懷下了切齒的仇恨。今天我要公開宣佈同梅思平脫離父女的關係,我要公開宣佈我父親梅逆思平的漢奸罪狀,我要打倒我的爸爸。”緊接着…緊接着,《浙甌日報》又連續3天刊出梅思平的繼母梅王氏和兩個異母妹妹鶴鄰、鶴春與之脫離一切關係的《啓事》,稱其“附逆作賊,害國辱祖。”一時間,梅思平成了臭狗屎。

這個時候,汪精衛和日本人關於成立僞中央政府的談判卻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負責談判的還是以周佛海爲主任的談判小組,成員是梅思平、高宗武、陶希聖、周隆癢。這個談判小組從去年10月份都開始和日本特務影佐禎昭多次進行談判了。

這個時候,日本興亞院已經於1939年10月份制定了一個《日華新關係調整要綱》…裡面把中國分解爲東北、內蒙、華北、華中、華南五大塊區域。日方就以這個《日華新關係調整要綱》爲基礎,與汪精衛進行談判。

汪精衛實際上就是個異想天開的書呆子,是一個當了漢奸還不願意承認自己是漢奸的貨…也就是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骨子裡已經成了賣國求榮的頭號漢奸,最裡面還喊着和平解決中日爭端。這樣的人,無論是在朋友還是敵人的心目中,都是不可靠的。

日本人就是這樣,現在既急於讓汪精衛成立僞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又對他不信任。畢竟汪精衛不是梁鴻志和王克敏,有一定危險性。

日本人的態度強硬,除了《日華新關係調整要綱》外,還有八個附件…核心內容就是徹底肢解中國。

汪精衛一看日本人的《日華新關係調整要綱》裡規定把滿洲國徹底劃出中國版圖,把長城以北化爲蒙疆地區,實行在中國主權名義下的獨立自治,把華北定義爲日滿華高度結合地帶,並且華北僅僅包括山西、河北、山東,實行日軍駐兵防共辦法…華中華南重要港口、島嶼由日軍駐軍,腦子登時就懵了。因爲日本人僅僅是想在華中、華南實現和平,而且也沒有說什麼時候撤兵,這與汪精衛代表原來與日本談判的和平條件差距太大了。

汪精衛雖然是個異想天開的書呆子,但他不傻,知道這一趟賣國賣的不值。要是按照日本人的條件,他的和平運動就是赤裸裸的滅亡中國運動,沒有人會相信他是爲國爲民的了。

關鍵時候,汪精衛使出了自以爲是殺手鐗的招數,向影佐禎昭提出結束和平運動,他本人避居上海租界的私宅。這傢伙想以進爲退,威脅日本人。

影佐禎昭是老狐狸,巔着汪精衛的面掉了幾點眼淚,說了幾句同情汪精衛、批評《日新關係調整要綱》是對《重光堂密約》的倒退之類的鬼話,並表示返回日本向陸相彙報。

小日本哪裡會照顧汪精衛的情緒?影佐禎昭通知汪精衛的是必須按照《日華新關係調整要綱》的原則簽約。只不過日本人現在需要汪精衛這條狗,答應和汪精衛在協議書上籤一個《絕密諒解事項》,加進一些汪精衛提出的無關大局的要求。其中,日軍答應不向汪政府派中央政治顧問,改爲聘請軍事顧問。另一條就是日本把在駐軍分爲防共駐軍和治安駐軍兩大類,防共駐軍駐紮正太路以北地區和膠濟路沿線。治安駐軍另行協定。其它地區駐軍在恢復和平兩年後撤走。

什麼時間算是恢復和平?汪精衛沒提、日本人沒說。

汪精衛就是以這樣的條件、打着反共救國的名義把中國給賣了。不過,汪精衛自己也說了,中國不是他能夠賣得了的,他所能出賣的就是他自己。

梅思平鬧的臭名遠揚,日、汪秘密協定剛剛簽訂,身爲汪精衛對日談判的委員高宗武、陶希聖又演繹出了“高陶事件”。

高宗武這人啊自負聰明,一心要施展外交才華創造奇蹟,想憑自己妁三寸不爛之舌說動日本人停止侵華戰爭。

他也不想想,那能行麼?因此當蔣介石看透日本人意圖命令他停止與日本人談判的時候,他轉而投向了汪精衛,揹着蔣介石和日本人談判。最後乾脆跟着汪精衛跑了。

陶希聖嚴格意義上講是個教書先生,由於和汪精衛相交日久…成了莫逆,也被世人視爲汪派文人。後來就跟着汪精衛逃離重慶,成了汪精衛的骨幹。

這兩個人天性未泯。

高宗武代表汪精衛前往日本談判時遇到了避居長崎的民國名人黃溯初黃是高宗武父親的摯友,視高宗武如子侄,高宗武對他非常敬重。結果,黃溯初正色警告高宗武“你要救國.必先從自救開始′你跟汪精衛走是絕對錯誤的。”

現在,談判來談判去,最後竟然談出了個地地道道的賣國條約,高宗武總算是明白自己幹了件多麼愚蠢的事情。可惜,無論他怎麼勸汪精衛不要在協定上簽字汪精衛都置之不理。於是,高宗武決心回頭是岸了。用高宗武的話說,就是比如飲酒發現是毒酒,他喝了一半不喝了,而汪精衛非要把整滿杯毒酒喝完不可。

高宗武決心反正,黃溯初也隨後趕到上海救他。考慮到高宗武想離開上海的困難很大,黃溯初找到中央銀行常務理事、青幫大亨杜月笙和浙江財閥在上海的高級代表徐寄,請求幫助。

徐寄是金融界的傳奇人士,腦袋靈光,一聽就知道這事必須得請杜月笙幫忙。於是,徐寄寫了個“高決反正′請向渝速洽”的字條,找到杜月笙的駐滬代表徐採丞要他立即轉達遠在香港的杜老闆。

杜月笙接到字條馬上就飛往桂林,面見正在桂林指揮作戰的蔣介石,蔣介石大喜,只是杜月笙秘密營救高宗武。

杜月笙返回香港後,黃溯初趕往香港去見他,把日汪密約要點說了個一清二楚。杜月笙又帶着黃溯初乘飛機飛往重慶面見蔣介石,詳細報告。蔣介石對黃溯初慰勉有加。

這下,高宗武得到了軍統駐上海人員和杜月笙在上海的大弟子萬墨林的幫助。

陶希聖情況和高宗武不同,他的夫人萬冰如是個識事明理的女人,如何能願意丈夫當漢奸?天天以淚洗面,逼陶希聖回頭。其實,陶希聖此時腸子都悔青了,他是大文人,透過紙面就知道日本人要的是從黑龍江一直到海南島的領土,以及地上地下的物產,知道籤這樣的協定就是標標準準的投降和賣國,根本就不是什麼孤僻的和平運動。可惜,任憑他怎麼勸說,汪精衛鐵了心要當漢奸。

結果就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1939年12月30日日汪簽訂密約的時候,提前已經將密約全部內容秘密拍照的高宗武和陶希聖都藉故沒有參加。

1940年元月3日,高宗武、陶希聖在軍統和萬墨林的掩護下,分頭化裝躲過七十六號特務的監視,登上美國遊輪“胡佛總統號”,揚長而高、陶二人的突然失蹤,讓汪精衛大驚失色,但是,陶希聖是孤身一人走的,妻子和兒女都還在上海,汪精衛不怕,決定靜觀其變,仍然按照他費墨登場的時間表往下走。

這個時候,這羣狗漢奸不知道自己已經被盯上歷史恥辱柱了,反而象羣狗搶骨頭一樣,開始爭權奪利,演出了一幕幕醜劇。

這中間最精彩的醜劇是“七十六號”兩個特務頭子丁默、李士羣的爭鬥。

李士羣在日本特務支持下建立七十六號的時候,想利用丁默在中統的聲望,便於他快速發展特務隊伍。結果,丁默搭上了周佛海,把能撈錢的、能當大官的活兒全攬到了自己身上,沒有李士羣什麼事了。而且,丁默把一批中統特務引七十六號,這幫人根本不買李士羣的帳。現在又面臨着誰當僞警政部長的問題,丁默和李士羣矛盾就不可避免的爆發了。

兩隻惡狗爭來爭去,最後李士羣將丁默一腳踢出了“七十六號”,自居特工總部主任。但警政部長一席卻變成了“敲破狗食盤,大家吃不成”,由周佛海以僞特務委員會主任的名義兼任,李士羣任政務次長。

丁默只撈到了一個僞中央社會部部長,到處發泄不滿情緒。

爭搶一番後,汪僞中央人事安排總算塵埃落定。

3月20日,汪僞中央政治會議在南京中山北路“國際聯歡社大會堂”正式開幕出席會議的正式代表,除汪精衛外,國民黨的十名代表是陳公博、周佛海、褚民誼、林柏生、梅思平、丁默、曾醒、劉鬱芬、李聖五、葉蓬;僞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五名,他們是王克敏、王揖唐、齊燮元、朱深、殷同;僞中華民國維新政府代表五名,他們是梁鴻志、溫宗堯、陳羣、任援道、高冠吾;合法政黨領袖及社會賢達八名,他們是:諸青來、李祖虞、趙毓鬆、張英華、趙正平、楊毓、岑德廣、趙尊嶽;僞蒙疆自治政府代表二名,他們是:卓特巴札布、陳玉銘;另有二名列席代表,他們是僞湖北政府代表何佩、僞廣東維持會代表彭東原。

汪精衛主持會議並致開幕詞再次鼓吹和平建國,用“結束訓政、實現憲政”的謊言,掩蓋其投放賣國的罪行。

這羣漢奸賣國賊還真把自己當成代表,裝模作樣地討論通過了僞中央政府樹立大綱,中央政治委員會、軍事委員會及華北政務委員會組織條例,僞國民政府及五院組織法,僞五院所屬各部會組織法,僞國府委員、五院正、副院長、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國府文官長、各軍長的人選案,僞政院各部會長及秘書長、立法院立法委員、司法院所屬的最高法院、行政法院院長和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選案,僞監察院監察使、監察委員和審計部長人選案,僞考試院所屬銓敘部部長及考選委員會委員長人選案等提案。

同時,根據僞中央政治會議組織條例組織中央政治委員會,作爲“全國最高之指導機關”。

汪僞中央政治委員會設六名當然委員、四名列席委員、十九名指定委員、十一名延聘委員。其中,六名當然委員由僞政府五院院長及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擔任;四名列席委員由除立法院外的四院副院長充任;十九名指定委員由汪精衛指定的國民黨中央執行和監察委員充任;十一名延聘委員由所謂“合法”選舉人士及社會知名人士充任:主席:汪精衛當然委員:汪精衛、陳公博、溫宗堯、梁鴻志、王揖唐、王克敏列席委員:褚民誼、朱履、顧忠深、江亢虎。

指定委員:周佛海、褚民誼、陳壁君、梅思平、陳羣、林柏生、劉鬱芬、任援道、焦瑩、陳君慧、陳耀祖、李聖五、葉蓬、丁默、傅式說、鮑文樾、蕭叔萱、李士羣、楊揆一。

延聘委員齊燮元朱深趙毓鬆趙尊嶽諸青來岑德廣趙正平纓斌卓特巴札布殷同高冠吾僞中央政治委員會還根據該會組織條例,決定了正副秘書長、各專委員會正副主任委員。

汪精衛這狗漢奸,也不嫌寒磣人,竟然遙尊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老人爲僞國民政府主席自己當了代理主席兼行政院長,讓陳公博當了立法院長,溫宗堯當了司法院長,梁鴻志當了監察院長,王揖唐當了考試院長,唐蟒二當了參軍長,又任命了一大幫部長、政務次長、常務次長,成立了軍事委員會。

汪精衛之所以把僞國民政府主席一職讓給遠在重慶的林森老人,是要標榜“還都南京”。目的是要讓國人相信,他是爲了和平建國,只要重慶國民黨也實行“和平”,二者馬上可以合流,政府仍由林森任主席。

汪精衛集團終於完成了組織僞政權的全部程序,就要費墨登場、沐猴而冠了。

不等汪精衛沐猴而冠,平地一聲雷,香港《大公報》與3月22日發表了高宗武、陶希聖致該報的信,以及他們帶出的《日支新關係調整要綱》暨附件全文。同一天,重慶、昆明、上海及國內外許多報紙也刊載了這一賣國條約全文。

看看香港《大公報》1月22日的頭條新聞吧:高宗武陶希聖攜港發表汪兆銘賣國條件全文:集日閥多年夢想之大成!極中外歷史賣國之罪惡!從現在賣到將來從物資賣到思想!

這下,汪精衛傻眼了!他的和平反共建國旗幟掩蓋下的投降嘴臉被徹底揭穿了!

各位書友:這一章引用資料比較多,目的是讓書友們記住那幫漢奸賣國賊的姓名和嘴臉!謝謝大家!

第1410章 十四師團覆滅第147章 天水會戰(一)第356章 龍廷會議(續)第286章 臨清保衛戰(五)第1074章 火燒雲第744章 零敲碎打(續)第1024章 虎穴覓蹤(續)第604章 歡迎回家第320章 夜過津浦路第779章 皖東北新政第5章 鐵流後衛尖兵連第985章 黃河夜渡第556章 別了,尾高龜藏第346章 提前到來的大捷(二)第48章 席捲黔東南(一)第901章 磁窯殲敵第188章 襲取太原(二)第1279章 瀋陽之夜(續)第1340章 倉惶之間第446章 大鬧濟南城(一)第1251章 死守待援(續)第701章 南打北拉(七)第716章 毒計第1473章 燃燒的海洋第1065章 楊靖宇第1502章 心惶惶第1262章 瀋陽,久違了第637章 黎明的焰火第1438章 山田乙三,繳槍不殺!(續)第1109章 勢如破竹(續)第829章 該來的都來了第1510章 津門鏖兵(下)第938章 火箭炮VS飛機場(續)第1243章 花園口登陸第800章 天上星,亮晶晶(下)第1520章 一戰定華北(六)第1195章 四大行第11章 彭總的笑容(一)第1117章 契入點第459章 連雲港(六)第982章 給多田駿來記狠的第712章 血沃冀魯邊(四)第1252章 死守待援第999章 三件大事第671章 南下,南下(續)第761章 湯溝擒頑第802章 心傷(續)第1151章 心潮難平第410章 浩劫(二)第900章 潰逃第397章 相見歡(二)第1561章 南進,南進第931章 不同意見第497章 喜憂交加(二)第306章 子洪口(二)第1505章 心惶惶(續)第537章 青州戰記(四)第535章 青州戰記(二)第660章 亂了陣腳第1572章 四國五方會議(續)第754章 重合第508章 襲佔安丘(六)第1464章 東北發展規劃第992章 葬禮第256章 一九三八年的元旦(五)第99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開始第1032章 驚聞第1456章 三千里江山(續)第55章 烏江飛渡(二)第1582章 番外 四、日本總督第327章 津浦路之戰(五)第906章 槍打出頭鳥第1566章 金蘭大戰(續)第813章 羅斯福總統第631章 日軍的宣傳戰第663章 聚殲(一)第1210章 文化精英第1342章 狗皮膏藥第163章 美國來信(續)第1053章 憂心如焚第1417章 大追殲第847章 一泄如注第1585章 番外七、日本戰後重建(續)第746章 高敬亭事件第1078章 夜掃第400章 青島博弈(三)第383章 魯中戰役(六)第1522章 一戰定華北(八)第36章 溪口之戰(五)第220章 不一樣的南京保衛戰(一)第1448章 又是一個陷阱第1461章 一億國民齊上陣第1583 番外 五、黯然銷魂者第508章 襲佔安丘(六)第990章 冰火兩重天第167章 煤田(一)第676章 青龍集(續)第844章 不一樣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上)第1012章 雷霆萬鈞第930章 山東軍區司令員
第1410章 十四師團覆滅第147章 天水會戰(一)第356章 龍廷會議(續)第286章 臨清保衛戰(五)第1074章 火燒雲第744章 零敲碎打(續)第1024章 虎穴覓蹤(續)第604章 歡迎回家第320章 夜過津浦路第779章 皖東北新政第5章 鐵流後衛尖兵連第985章 黃河夜渡第556章 別了,尾高龜藏第346章 提前到來的大捷(二)第48章 席捲黔東南(一)第901章 磁窯殲敵第188章 襲取太原(二)第1279章 瀋陽之夜(續)第1340章 倉惶之間第446章 大鬧濟南城(一)第1251章 死守待援(續)第701章 南打北拉(七)第716章 毒計第1473章 燃燒的海洋第1065章 楊靖宇第1502章 心惶惶第1262章 瀋陽,久違了第637章 黎明的焰火第1438章 山田乙三,繳槍不殺!(續)第1109章 勢如破竹(續)第829章 該來的都來了第1510章 津門鏖兵(下)第938章 火箭炮VS飛機場(續)第1243章 花園口登陸第800章 天上星,亮晶晶(下)第1520章 一戰定華北(六)第1195章 四大行第11章 彭總的笑容(一)第1117章 契入點第459章 連雲港(六)第982章 給多田駿來記狠的第712章 血沃冀魯邊(四)第1252章 死守待援第999章 三件大事第671章 南下,南下(續)第761章 湯溝擒頑第802章 心傷(續)第1151章 心潮難平第410章 浩劫(二)第900章 潰逃第397章 相見歡(二)第1561章 南進,南進第931章 不同意見第497章 喜憂交加(二)第306章 子洪口(二)第1505章 心惶惶(續)第537章 青州戰記(四)第535章 青州戰記(二)第660章 亂了陣腳第1572章 四國五方會議(續)第754章 重合第508章 襲佔安丘(六)第1464章 東北發展規劃第992章 葬禮第256章 一九三八年的元旦(五)第99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開始第1032章 驚聞第1456章 三千里江山(續)第55章 烏江飛渡(二)第1582章 番外 四、日本總督第327章 津浦路之戰(五)第906章 槍打出頭鳥第1566章 金蘭大戰(續)第813章 羅斯福總統第631章 日軍的宣傳戰第663章 聚殲(一)第1210章 文化精英第1342章 狗皮膏藥第163章 美國來信(續)第1053章 憂心如焚第1417章 大追殲第847章 一泄如注第1585章 番外七、日本戰後重建(續)第746章 高敬亭事件第1078章 夜掃第400章 青島博弈(三)第383章 魯中戰役(六)第1522章 一戰定華北(八)第36章 溪口之戰(五)第220章 不一樣的南京保衛戰(一)第1448章 又是一個陷阱第1461章 一億國民齊上陣第1583 番外 五、黯然銷魂者第508章 襲佔安丘(六)第990章 冰火兩重天第167章 煤田(一)第676章 青龍集(續)第844章 不一樣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上)第1012章 雷霆萬鈞第930章 山東軍區司令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