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反摩擦方針

張學良的傷勢雖重,但是彈頭沒有傷及心臟,讓他術後過了幾個個小時人就清醒了。

張羣急於知道事情真相,張學良一清醒,就和宋子文進了病房,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怎麼就敢向委員長開槍、惹下如此大禍?

張學良在病牀上先問蔣委員長怎麼樣、傷重不重?

等張羣回答說傷不重,子彈在胳膊上穿了個洞,張學良這才放心,閉着眼睛休息了一會兒,斷斷續續告訴張羣和宋子文,蔣介石拿着周復、張裡元、吳化文告于學忠的電報辱罵東北軍,辱罵完東北軍又辱罵自己,到最後連先父都馬上了,罵先父是鬍子、怕〖日〗本人、窩囊廢,自己一氣之下就拔槍射擊了。

張羣和宋子文一下子就愣住了,原來如此!

張學良接下來就開始斷斷續續地說蔣介石拆分東北軍,只要部隊一拼光就撤銷番號。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東北軍就會煙消雲散,學良無能,愧對先父,愧對東北軍弟兄們。

張羣是蔣介石最核心決策圈內的人物之一,宋子文是蔣介石的妻哥,又當過很長時間的財政部長,兩個人又是剛從蔣介石辦公室出來的,對蔣介石怎麼對付東北軍的方略清楚的很,只不過不能對張學良說而已。

事情清楚了,張羣和宋子文也就放心了。他們兩個都與張學良交好,不願意看着張學良倒黴。現在既然知道了內情就覺得事情沒有原來想的那麼嚴重,只要張學良向蔣介石低頭認錯,事情可能也就過去了。

張羣委婉地對張學良說,論公,委員長是國家領袖:論私,委員長是兄長。無論他怎麼發火,張學良都不應該目無領袖、兄長,拔槍相向。戕害領袖是什麼罪?怎麼能那樣幹?

張學良說不管他是誰,罵自己打自己都行就是不能罵父母!蔣委員長整日裡滿口忠孝,談話裡怎麼能辱及先人呢?

最後,張學良說的很清楚:“我沒罪。我丟失先父打下的基業已經對不起他老人家了,再讓人侮辱他,那張學良還有什麼面目活在世上?”

張羣和宋子文苦口婆心勸了半天,張學良都沒有認罪的意思。這樣就僵持住了,再往下說什麼交出東北軍的事情就更說不通了。

張羣和宋子文不急他們有的是時間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非要磨得張學良認罪不可!

遠在平邑集的劉一民是不可能看見大後方霧重慶德安裡101號蔣介石官邸裡的刀光劍影的。此刻,他的心情就像重慶的天氣一樣,陰雨綿綿。

〖主〗席的電報和老總的電報措辭都很嚴厲,批評他行婦人之仁,放跑了于學忠部,又沒有全殲張裡元部和吳化文部留下了尾巴,令他立即調動主力,進逼臺兒莊,驅逐于學忠部出山東。蔣介石做的更絕,把他從中將師長一下子擼到了少尉見習排長。

劉一民是個穿越者思想觀念基本上都來自於後世所學,知道抗戰時期〖中〗國人最大的悲哀就是國共內鬥、摩擦。不然的話,抗戰是不可能打八年時間的。因此,部署增援臨沂的時候,他從心底裡就沒有打算消滅于學忠部。如果羅榮桓、曾中生、蔡中任何一個人單獨指揮,有這麼強大的部隊于學忠部都是不可能逃出生天的。這一點,被〖主〗席、

老總他們一眼看透。只不過〖主〗席和老總他們沒有劉一民來自後世的那種閱歷和眼界,以爲劉一民之所以不對於學忠部做殲滅部署是對蔣介石反動性認識不足,惋惜之餘就不客氣了給予了嚴厲批評。他們哪裡知道,劉一民不是對蔣介石反動性認識不足,相反,全〖中〗國現在可能就劉一民一個人知道,〖中〗國〖革〗命必勝,蔣介石和他的中華民國要不了多少年就會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劉一民只是不願意讓內鬥延遲抗日戰爭早一天勝利而已。

更讓劉一民寒心的是,陝西、山西各根據地報紙上對他和山東黨政軍工作的批評,那些文章字裡行間都充斥着濃濃的戴帽子、打棍子意味,完全是一種不指名道姓的批判。

〖主〗席和老總的嚴厲批評,根據地報紙上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鬥爭氣息,加上蔣介石撤銷教導師番號、取締山東各級抗日〖民〗主政權、組織、

出版物和撤銷劉一民師長職務的命令以及從中將降到少尉的羞辱,讓劉一民心裡一片冰涼,對〖中〗央和總部宣佈成立山東局、山東軍區和公開任命他爲山東局〖書〗記、山東軍區司令的事也就少了幾分興致。

雖然提不起興致,但身爲山東我黨我軍的最高領導人,工作不能耽誤。現在,日軍第五師團、第一一四師團都已經分別抵達責島和連雲港,並以進入防禦狀態。北線日軍也已完成集結,隨時可能發起大規模進攻。劉一民需要調整山東我軍戰略態勢,以便迎擊日軍。

這一次,劉一民不打算再南下蘇皖地區了。因爲他知道,即使他再率主力南下蘇皖地區,日軍也會跟着屁股追到蘇皖邊區的。結果就是日軍再把蘇皖邊區荼毒一遍。必須得想法在山東挫敗鬼子的重兵集團進攻,捍衛勝利成果。

劉一民甚至設想,爲了不影響小鬼子發動太平洋戰爭,我軍可以示弱於敵,讓小鬼子再次打通津浦路,恢復到魯南大捷前的格局。

此時劉一民雖然還不知道關東軍主力正在緊急動員,很快就要南下參戰,但是他心裡清楚,日軍的伎倆絕對不止是把第五師團和第一一四師團調回山東這麼簡單,光是山東戰場現有兵力,解決不了八路軍教導師。日軍一定會有更惡毒的招數。

羅榮桓見劉一民對〖主〗席和老總的電報不理不睬誤以爲劉一民鬧思想情緒,在和〖主〗席老總他們頂牛。

之所以有這個想法,是因爲羅榮桓心裡清楚,武力解決于學忠部的時機已經錯過,〖主〗席和老總他們電令集中主力威逼于學忠部出山東有點不合當前山東戰場實際。于學忠本身堅決抗戰。現在又只開往臺兒莊一線,八路軍沒有任何理由向可以團結的抗日友軍施壓。

就算是于學忠部曰軍榮子恆旅派部隊參與了臨沂事變,那也不能揪住不放。因爲于學忠已經來電說明,此事他不知情,分明是蔣介石繞過他直接給周復等人下的密令,是蔣介石把于學忠賣了。

羅榮桓提醒劉一民道:“司令員,應該馬上給〖中〗央和總部回電,表明我們對公開宣佈成立山東局和山東軍區的態度。”〖中〗央的命令已經通過新華社向全國公佈了,雖然山東局和山東軍區還沒來得及舉行成立儀式,但羅榮桓已經開始改變對劉一民的稱呼了。

劉一民正拿着尺子在地圖上比劃,聽了羅榮桓的話,頭都沒擡,回答說:“不用。〖中〗央那是公開宣佈讓蔣介石看的,山東局和山東軍區早已成立,只是沒有對外公開宣佈而已。”羅榮桓聽了劉一民的回答,知道他心情不好,耐心地勸道:“還是給〖主〗席和總部回個電報吧!〖主〗席和總部命令我們集中主力迅速南下,威逼于學忠退出山東,這個命令我也知道和山東實際不是很符合,但是我們得回婁闡明我們的理由和想法。就是個人有什麼委屈,也可以給〖主〗席和老總他們說說麼!不要造成誤會,那就不好了。”劉一民擡起頭來,看着羅榮桓,悶聲說道:“我有什麼委屈?〖主〗席和老總他們都清楚,我不稀罕蔣介石的官職,也不稀罕榮華富貴。

別說是中將了,蔣介石就是給我個一級上將我也不稀罕。我參加紅軍是爲了抗日,是爲了跟着共產黨打江山。蔣介石算什麼東西?我從來就沒把他當回事兒!”羅榮桓笑了:“知道你不稀罕。不過,蔣介石這招也確實夠狠的了,撤銷番號也就算了,還要把中將變成少尉。這一點,別說你感覺不舒服,我們都覺得是蔣介石有意羞辱我軍。你說的對,我們是共產黨人,和蔣介石根本就是兩股道上跑的車,走不到一塊的,早晚都有散夥的時候。早散比晚散好!”劉一民的夢想就是團結動員〖中〗國所有力量,早點把小鬼子趕出〖中〗國去,儘早結束抗日戰爭,讓〖中〗國人少少受一點小鬼子的禍害。說實話,蔣介石做的如此決絕,大出劉一民意料。在劉一民原來生活的時代,對蔣介石的評價已經趨於公正,蔣介石和國民黨在抗戰中的作用得到了比較公正的評價。在劉一民想來,有他持之以恆的宣傳引導,人都思想都會發生變化,蔣介石應該比歷史上更進步一點,不會再象歷史上那樣,邊打鬼子邊反共。最起碼,他應該能更清晰地認清抗戰形勢,領導全國軍民團結抗戰。

臨沂事變已經給劉一民敲響了警鐘,可他怎麼也想不到,蔣介石會這樣羞辱他。

劉一民摸出一根菸,吸了兩口,這才說道:“蔣介石,唉,這個蔣委員長,就喜歡幹這種上不得檯面的事情。想想也不錯,蔣委員長還是很給我面子的,沒有下令通緝我、審判我,也沒有不讓我當兵打仗,只是讓朱老總和彭老總對我進行軍法軍紀教育,還給了個少尉見習排長的職位,已經不錯了,什麼時候我得掂上兩罐茅臺酒,好好請他一頓,感謝感謝!”羅榮桓見劉一民的情緒有所緩和,就接着問道:“那給〖主〗席和老總的回電呢?…,

劉一民想了想,苦笑一下,說道:“以山東局和山東軍區的名義給〖中〗央總部發電,堅決完成〖中〗央和總部賦予的各項任務,請〖中〗央派工作組到山東來指導工作。至於〖主〗席和老總要求集中主力威逼于學忠部出山東,就以劉、羅名義回電,申明我們的看法。那就是處理臨沂事變應該政治上取攻勢、軍事上見好就收。以後我軍反摩擦,都應該以這兩句話爲原則。不管怎麼說,團結抗戰的局面不能破壞,我們要推着蔣介石、拉着蔣介石和我們一起抗日。如果我軍現在威逼于學忠部出山東,就會失去各黨派、民衆對我們的支持,臨沂事變的性質也會轉化,得不償失。就是其它山東國軍地方武裝,也翻不起大浪。我們不怕他們搞摩擦,就怕他們不搞。誰搞摩擦我們就消滅誰,誰堅持團結抗戰我們就支持誰。等那些搞摩擦的、準備投降日僞軍的壞蛋現形了,我們再收拾他們也就名正言順了。特別是日軍重兵集團掃蕩在即,不是趕于學忠出山東的時候。請〖主〗席和老總放心,不用我們趕,要不了多長時間,于學忠部就會分化,他們會自動離開山東的。”劉一民前面說的羅榮桓都同意,特別是“政治上取攻勢、軍事上見好就收”的反摩擦原則,讓羅榮桓忍不住擊節讚賞。但是劉一民說的于學忠部會自動離開山東,聽在羅榮桓耳朵中,簡直就是跳大神的神漢在囈語。他不由說道:“太武斷了吧?、,

劉一民搖搖頭:“不是我武斷,而是我們在山東打的太好了,小鬼子不會和我們罷休的。這一次啊,1小鬼子不發動則罷,一旦發動,必然是傾盡全力,橫掃山東。山東抗戰最艱苦的時候就要到了。到時候,山東的國軍地方武裝勢必發生分化,紛紛投敵是可以想見的。包括于學忠部,也會出現分化,個別意志不堅定的,就會投敵。這樣一來,發生什麼情況就很難說了。很可能蔣介石怕于學忠部被日軍消滅或是被我軍吞併,下令讓他離開山東。,…

劉一民是按照歷史上的山東局勢變化說的。當然,他不知道重慶發生了官邸之變,蔣介石已經調整對於學忠部的使用方針了。不過,山東戰場的實際在那裡放着,蔣介石就算使盡渾身解數,也不可能扭轉總的發展趨勢。!。

第658 重炮傳奇(續)第422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八)第621章 南嶽軍事會議第51章 席捲黔東南(四)第113章 涪嘉戰役(八)第232章 初到冀魯邊(二)第1072章 錘與砧第1296章 到工廠去,到農村去第899章 驚變(下)第158章 閻老西低頭了第578章 公審第569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三)第1067章 化整爲零第1428章 建川美次第1331章 鬆遼戰役(六)第141章 談判(一)第1238章 乘風而來第133章 東風第一枝(一)第207章 無能的板垣(二)第1248章 膽大的左葉第738章 槍下留人(續)第1291章 吳健雄第467章 駱馬湖畔(二)第700章 南打北拉(六)第1350章 激戰長春(一)第1338章 亂了方寸第759章 惡人先告狀第1396章 飲馬河畔第906章 槍打出頭鳥第1434章 神兵天降第1108章 勢如破竹第102章 波瀾(六)第572章 藏勢第551章 呼呼啦啦掉鐵鳥(續)第727章 惜別第125章 新年快樂(一)第551章 呼呼啦啦掉鐵鳥(續)第476章 大戰序幕(一)第239章 倒黴蛋寺內壽一(一)第335章 大汶口(一)第145章 談判(五)第207章 無能的板垣(二)第455章 連雲港(二)第5章 鐵流後衛尖兵連第1212章 救命情報第89章 成都風雲(三)第1396章 飲馬河畔第34章 溪口之戰(三)第750章 湖匪第721章 戰略反思第374章 危局(三)第550章 呼呼啦啦掉鐵鳥第768章 鐵拳第698章 南打北拉(四)第303章 拜年第810章 紐約(下)第276章 地獄焰火(一)第11章 彭總的笑容(一)第1158章 關東計劃第1575章 西貢宣言第1336 夜色沉沉第289章 臨清保衛戰(八)第664章 聚殲(二)第268章 提前到來的大掃蕩(一)第556章 別了,尾高龜藏第660章 亂了陣腳第66章 血戰羊坪鎮(五)第868章 魯南戰役(一)第995章 狂瀾(續)第1494章 垂死掙扎第515章 一九三八年的斬首戰(二)第303章 拜年第982章 給多田駿來記狠的第35章 溪口之戰(四)第1585章 番外七、日本戰後重建(續)第481章 蓄勢(續)第511章 橫掃(一)第42章 餘韻(二)第1197章 四大行第474章 冷槍冷炮運動(五)第1146章 覆滅(六)第1057章 血染漢水(一)第234章 襲取天津(五)第1507章 天津無秘密第618章 擴軍方案第950章 多田駿也要剖腹第1414章 嚇傻了的國琦登第1113章 抗日有罪第237章 冀東的一個冬夜(一)第1289章 帥府軼事第1577章 越南三分而治第38章 溪口之戰(七)第343章 血色臺兒莊(三)第1136章 哈爾濱火車站第1084章 沂蒙小調第1201章 猶太人才第813章 羅斯福總統第1502章 展望第1421章 春雷第1473章 燃燒的海洋
第658 重炮傳奇(續)第422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八)第621章 南嶽軍事會議第51章 席捲黔東南(四)第113章 涪嘉戰役(八)第232章 初到冀魯邊(二)第1072章 錘與砧第1296章 到工廠去,到農村去第899章 驚變(下)第158章 閻老西低頭了第578章 公審第569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三)第1067章 化整爲零第1428章 建川美次第1331章 鬆遼戰役(六)第141章 談判(一)第1238章 乘風而來第133章 東風第一枝(一)第207章 無能的板垣(二)第1248章 膽大的左葉第738章 槍下留人(續)第1291章 吳健雄第467章 駱馬湖畔(二)第700章 南打北拉(六)第1350章 激戰長春(一)第1338章 亂了方寸第759章 惡人先告狀第1396章 飲馬河畔第906章 槍打出頭鳥第1434章 神兵天降第1108章 勢如破竹第102章 波瀾(六)第572章 藏勢第551章 呼呼啦啦掉鐵鳥(續)第727章 惜別第125章 新年快樂(一)第551章 呼呼啦啦掉鐵鳥(續)第476章 大戰序幕(一)第239章 倒黴蛋寺內壽一(一)第335章 大汶口(一)第145章 談判(五)第207章 無能的板垣(二)第455章 連雲港(二)第5章 鐵流後衛尖兵連第1212章 救命情報第89章 成都風雲(三)第1396章 飲馬河畔第34章 溪口之戰(三)第750章 湖匪第721章 戰略反思第374章 危局(三)第550章 呼呼啦啦掉鐵鳥第768章 鐵拳第698章 南打北拉(四)第303章 拜年第810章 紐約(下)第276章 地獄焰火(一)第11章 彭總的笑容(一)第1158章 關東計劃第1575章 西貢宣言第1336 夜色沉沉第289章 臨清保衛戰(八)第664章 聚殲(二)第268章 提前到來的大掃蕩(一)第556章 別了,尾高龜藏第660章 亂了陣腳第66章 血戰羊坪鎮(五)第868章 魯南戰役(一)第995章 狂瀾(續)第1494章 垂死掙扎第515章 一九三八年的斬首戰(二)第303章 拜年第982章 給多田駿來記狠的第35章 溪口之戰(四)第1585章 番外七、日本戰後重建(續)第481章 蓄勢(續)第511章 橫掃(一)第42章 餘韻(二)第1197章 四大行第474章 冷槍冷炮運動(五)第1146章 覆滅(六)第1057章 血染漢水(一)第234章 襲取天津(五)第1507章 天津無秘密第618章 擴軍方案第950章 多田駿也要剖腹第1414章 嚇傻了的國琦登第1113章 抗日有罪第237章 冀東的一個冬夜(一)第1289章 帥府軼事第1577章 越南三分而治第38章 溪口之戰(七)第343章 血色臺兒莊(三)第1136章 哈爾濱火車站第1084章 沂蒙小調第1201章 猶太人才第813章 羅斯福總統第1502章 展望第1421章 春雷第1473章 燃燒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