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詭異

軍情緊急,于學忠在離開大店時就用隨身攜帶的電臺,通知長官部秘書長兼政分會主任周從政通知51軍、57軍團長以上軍官和新四師師長吳化文、第三區專員兼保安司令張裡元到總部開會。等於學忠趕回駐地,就迅速召開蘇魯戰區作戰會議,講了八路軍決心發動魯南大戰、收復魯南失地的作戰部署。

蘇魯戰區參謀長王敬軒是河南西峽人,黃埔四期步科和中央訓練團軍官研究班畢業。

聽了于學忠說的劉一民魯南大戰的部署後,王敬軒考慮了一會兒,說道:“按照八路軍的部署,魯南大戰定然能取得戰果。最起碼,也可以消滅幾千鬼子,把第十師團趕回鐵路線上去。只是我軍配合八路軍打這一仗,損失恐怕不小。這不利於我們在魯南持久抗戰吧!”

王敬軒歷史上到解放戰爭的時候被我軍爭取,在策反工作時被土匪殺害。但是,那是因爲大勢已去,他才覺悟的。現在,正是抗戰早起,他還沒有那覺悟。

王敬軒這一說,57軍111師師長常恩多不願意了,馬上站起來說道:“報告總司令:卑職認爲王參謀長說的不對。要是沒有八路軍配合作戰,我們現在可能已經被小鬼子趕出魯南了。現在八路軍發動魯南大戰,正是我軍向鬼子報仇的良機。一戰成功後,我軍名揚天下,徹底洗雪東北軍不抵抗丟掉東三省的罵名。我認爲不但要配合八路軍作戰,還要全力以赴、不怕犧牲,在反擊戰中打出我們的軍威,不至於讓八路軍小看。”

這個時候,常恩多已經秘密加入了,和山東局保持着聯繫。

常恩多的話音剛一落地,57軍軍長繆徵流就站了起來,指着常恩多就吼開了:“常師長,參謀長是你可以指責的麼?這裡哪有你說話的份。給我坐下!”

常恩多絲毫不懼,頂撞到:“物不平則鳴!這是作戰會議,關係到大戰勝敗,總司令也是想聽大家的意見。參謀長說的不對,我爲什麼不能說?”

蘇魯戰區政治部中將主任兼及特別黨部執行委員會長、幹部訓練團教育委員、軍委會戰地黨政委員周復,是黃埔三期畢業的,參與組建復興社,是核心領導成員之一,也是蔣介石派到蘇魯戰區司令部的真正“監軍”。蔣介石派周復到蘇魯戰區來,用意不說自明。據說,周復經常偷聽於學忠與部屬談話,惹得於學忠向一干親信訴說周復太欺負人。當然,周復這是在履行他的職責。除了監視於學忠外,周復還致力於部隊的愛國教育,鼓勵官兵抗日殺敵,對激勵官兵士氣起了一定作用。

歷史上,周覆在1943年日僞大掃蕩中犧牲於魯中安丘的城頂山,是著名的抗日烈士。

眼見常恩多和繆徵流吵開了,在主位上端坐的于學忠面色陰沉,周復就開口了:“繆軍長、常師長,稍安勿躁麼!王參謀長說的有道理,八路軍教導師是精銳,這一仗打下來,日軍第十師團必受重創。但是,我軍新敗,傷兵滿營,是得好好商量商量。再說,與八路軍配合作戰,恐怕得報請軍委會批准。沒有蔣委員長的命令,我們就和八路軍配合作戰,恐怕不妥吧?”

周復這一開口,會議室裡馬上就安靜了。

五十一軍軍長牟中珩沉吟了半天,說道:“劉一民是下決心打這一仗了,恐怕此時八路軍的作戰命令已經下達了。實際上,單單是對付第十師團,八路軍不用我們配合就能打。於司令長官剛纔講了,八路軍要出動四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參戰,還要動用兩個炮團支援我軍作戰。我估計,這是劉一民部的全部主力了。魯南是山區,八路軍擅長山地作戰,如果我軍在炮火掩護下從正面發起反擊,吸引鬼子注意力,八路軍從鬼子背後突襲,小鬼子等於是陷入了包圍圈。這仗要是再不打,我怕大家都會後悔終生的。”

于學忠介紹作戰部署時,沒有詳細介紹魯西、魯中、魯南八路軍各集團的兵力。原因是劉一民給他說的時候也沒有說具體的部隊番號和兵力,只是給他說在其它方向的牽制作戰構想。就那,于學忠已經把八路軍教導師的兵力規模判斷了個七七八八,心驚不已。

牟中珩說完,57軍112師334旅667團上校團長萬毅站了起來:“報告於總司令、王參謀長、周主任:我牟軍長、常師長說的有理,此時不打更待何時?如果我軍不與八路軍配合作戰,費縣、蒼山縣何時能夠收復?一旦八路軍主力轉向其它方向,日軍集中力量攻擊我軍,到時,我軍就會孤軍作戰,傷亡恐怕更大!我667團願意擔任此次魯南大戰反擊作戰的先頭部隊,率先發起攻擊。請於總司令長官、繆軍長批准!”

地下黨員萬毅直接請戰了!

繆徵流冷冷地說:“越來越沒有規矩了。剛剛是一個師長指責王參謀長,現在又冒出個團長請戰。我看,57軍首要任務不是打反擊戰,而是應該整肅軍紀!”

于學忠開口了:“主動請戰有什麼不好?軍人麼,就應該有殺敵報國之心。”

于學忠的意思從這句話裡已經表達的很明白了,但是,部隊複雜,蘇魯戰區尤其複雜,蔣介石沒少下功夫。不然的話,蔣介石也不會放心地讓于學忠率領兩個軍到山東來了,萬一投敵怎麼辦?萬一被八路軍拉跑怎麼辦?

果然,一會兒功夫,會議室裡就吵成了一團,大部分人要求立即對日寇發起反擊,小部分人主張先報告軍委會,等待軍委會的命令。

第三區專員兼保安司令張裡元是地方實力派,原來是服從沈鴻烈指揮的。沈鴻烈這一辭職,張裡元覺得於學忠也靠不住,還不如自己單獨幹好。因此,他別出心裁,提出應該給八路軍講條件,此戰過後,讓八路軍讓出臨沂,蘇魯戰區司令長官部和省政府、第三區行政公署移駐臨沂,這樣才能更好地指揮魯南抗戰。

這個張裡元在臨沂保衛戰的時候,曾經與日寇血拼,立下了戰功,寫下了他一生中最光輝的一頁。前一段八路軍橫掃魯南時,張裡元和八路軍合作良好。也正因爲如此,八路軍非但沒有整編他的殘部,還給他派了幾個幹部,幫他整訓部隊。張裡元也了得,硬是憑着他的第三區專員和保安司令的牌子,整合了魯南一些地方武裝,實力膨脹起來。特別是沈鴻烈和他會合後,秦啓榮給他傳達五屆五中全會精神,灌輸了一腦袋的“剿共第一、抗日第二”的思想,讓張裡元的思想發生了很大變化。所以,他纔會提出向八路軍要臨沂的想法。

吳化文是西北軍老人,是隨着韓復渠到的山東。韓復渠被殺後,吳化文的手槍旅基本上成了沒娘孩。沈鴻烈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向蔣介石報告,把吳化文部要到了山東,充當省政府的警衛部隊。現在沈鴻烈走了,國民政府又沒有任命新的省主席,吳化文和他的新四師再次成了沒娘孩。

說起來,沈鴻烈對吳化文有知遇之恩。雖然不知道沈鴻烈是爲什麼通電辭去了山東省主席,但吳化文不傻,他判斷必然和八路軍、于學忠脫不了干係。這個時候,吳化文還沒有投敵,還是堅決抗日的。但是讓他率領弟兄們用血去給攆走沈主席的八路軍、于學忠的功勞薄上添光彩,他是不樂意的。

因此,張裡元一說向八路軍要臨沂,吳化文也激動了,馬上就隨聲附和,說是張裡元說的有理。偌大個蘇魯戰區司令長官部和山東省政府,應該前往魯南中心臨沂辦公。臨沂地形好,易守難攻,相對安全。既然是兩軍配合作戰,八路軍就應該有點誠意,戰後應該讓出臨沂。

臨沂現在是八路軍魯南軍區司令部和教五旅、新五旅旅部所在地。

這兩個人一說,會議室裡的人都覺得匪夷所思,那要是八路軍不讓呢?難道還要和八路軍教導師打一仗麼?這可是商量兩軍配合作戰的作戰會議,不是打內戰的動員會。

會議室裡吵得更兇了。

周復深深地看了張裡元和吳化文一眼。

最後,于學忠惱了,一拍桌子站了起來,大聲吼道:“殺敵報國是軍人本份!八路軍的所有牽制敵人的行動都是爲了在魯南圍殲日軍第十師團,不能因爲我軍配合不力影響整個戰役計劃。八路軍的兩個炮團很快就可以抵達,戰機稍縱即逝。本司令長官身負蘇魯抗戰重任,斷然不會錯失戰機。此次魯南戰役,我軍必須全軍撲上去,用反擊作戰吸引日軍第十師團主力來援,爲八路軍合圍鬼子創造條件。周主任,立即向軍委會報告,我軍即將配合八路軍發起魯南戰役。王參謀長,請你組織參謀處按照八路軍的作戰計劃分解各部隊任務。”

于學忠這個時候纔算是拿出了上將司令長官的氣魄。

由於軍情緊急,于學忠沒有讓軍官們散去,而是一遍遍催促周復給軍委會去電,催促軍委會。

于學忠不知道,周復把經過他簽字的給軍委會的請戰電報發出去後,又給蔣介石單獨發了封密電,把張裡元提議、吳化文附和的向八路軍討要臨沂的事情也報告了蔣介石。

軍委會的電報倒是很快就到了。這個時候,第一次長沙會戰剛勝利結束,蔣介石和軍委會的大佬們都正在興頭上。

蔣介石以爲劉一民起了爭勝之心,不想讓薛嶽專美於前,才決心發起魯南戰役。因此,他對魯南戰役的計劃倒是很讚賞,不管是華中戰場還是華北戰場,能讓小鬼子倒黴,蔣介石都是喜歡的。再說了,八路軍願意和鬼子死拼,蔣介石有什麼不願意的?因此,軍委會的回電指示很明確,命令蘇魯戰區長官部統一指揮山東各部隊發起魯南戰役,務必殲滅日軍重建的第十師團,打開魯南抗日局面。

蔣介石也是高興糊塗了,讓于學忠統一指揮山東各部隊,那不是說胡話麼?說讓于學忠指揮51軍、57軍配合八路軍作戰還差不多。

不過,蔣介石對沈鴻烈被趕出山東耿耿於懷,和何應欽等人爬在地圖上看了好長時間、密議了一會兒後,蔣介石給於學忠發來了密電,讓于學忠兼任山東省主席,並要他在魯南戰役發起後,秘密調動一個師,抓住八路軍各部均在前線激戰的機會,進駐臨沂。

蔣介石告訴于學忠,臨沂地控魯南,戰略地位重要。進佔臨沂,可以與蘇北韓德勤部相呼應,互相支援。因此,蘇魯戰區長官部必須進駐臨沂。同時,蔣介石命令于學忠,八路軍兩個炮團配合作戰結束後,可以考慮命令劉一民將兩個炮團調歸蘇魯戰區長官部指揮。至少要給蘇魯戰區留一個炮團。

于學忠看完電報後哭笑不得,這都是什麼人啊,這邊和八路軍配合作戰,那邊就磨刀霍霍準備搶佔八路軍的地盤、扣人家的炮團。不仗義麼!

如果擱在沒有進山東之前,于學忠也許會執行蔣介石的命令。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于學忠絕對不會執行蔣介石的這個命令的。因爲他知道,一旦執行蔣介石的這個命令,那就等於是和八路軍開戰,于學忠不願意也沒有膽量那樣做。

于學忠馬上給蔣介石回電,陳述利害,並且拒絕擔任山東省主席。

蔣介石一見於學忠不執行命令,還拒絕擔任山東省主席,一邊給於學忠回電,要求于學忠推薦兩名下屬作爲山東省主席候選人,以備挑選;一邊給周復發去了密電,命令周覆在魯南戰役開始後,擇機動員吳化文部和張裡元部進駐臨沂。

蔣介石是權謀高手,說的是進駐而不是攻佔或襲佔。

魯南大戰還沒有開始,就充滿了詭異!

各位書友大大:今晚就到這裡,明日正常更新。請多多訂閱支持!謝謝大家!RO

第448章 大鬧濟南城(三)第1559章 席捲京滬杭第809章 紐約(中)第231章 襲取天津(三)第799章 天上星,亮晶晶(上)第81章 古藺(二)第1206章 姚家宅第181章 希望在西安第218章 紐約的聲音(二)第885章 媽拉巴子是免票第300章 詭譎(三)第833章 華北囚籠政策第1462章 一億國民齊上陣(續)第133章 東風第一枝(一)第365章 靜靜地大汶河第174章 色誘(二)第656章 裝甲突擊(續)第1383章 科爾沁風暴(上)第1515章 一戰定華北(一)第517章 一九三八年的斬首戰(四)第54章 烏江飛渡(一)第1145章 三面圍攻第1473章 燃燒的海洋第519章 一九三八年的斬首戰(六)第795章 血色黃昏(下)第287章 臨清保衛戰(六)第371章 輕取泰安(五)第449章 大鬧濟南城(四)第185章 改編第1311章 敲竹槓敲到美國人頭上了第1143章 博弈第482章 血染富金山(一)第258章 南宮(一)第86章 樂山(二)第1041章 一槍撂倒第241章 倒黴蛋寺內壽一(三)第482章 血染富金山(一)第131章 新年快樂(七)第540章 青州戰記(七)第762章 湯溝擒頑(續)第788章 提前行動第955章 珊瑚壩機場第147章 天水會戰(一)第103章 波瀾(七)第1473章 燃燒的海洋第930章 山東軍區司令員第109章 涪嘉戰役(四)第1254章 四處開花第1288章 東北局第80章 古藺(一)第828章 該來的都來了(續)第347章 徂徠之春(一)第44章 餘韻(四)第720章 一夜三驚(續)第309章 公祭(二)第502章 盲動(續)第924章 回鍋雞第82章 古藺(三)第938章 火箭炮VS飛機場(續)第725章 談藝第1327章 鬆遼戰役(二)第1247章 席捲關東州第1554章 踏上寶島第359章 橫掃魯東南(二)第1216章 重回西安第320章 夜過津浦路第1518章 一戰定華北(四)第999章 三件大事第238章 冀東的一個冬夜(二)第1582章 番外 四、日本總督第872章 魯南戰役(五)第1214章 無恥的一個日子第1242章 長空鏖兵第1516章 一戰定華北(二)第746章 高敬亭事件第1211章 文化精英(續)第297章 冀南一日(三)第1012章 雷霆萬鈞第1402章 紅色英雄城(續)第784章 《論共產黨員修養》第952章 日本鬼子都是紙老虎第320章 夜過津浦路第378章 魯中戰役(一)第887章 統一指揮(續)第1051章 大生產運動第892章 砍頭、破肚、斷尾第910章 屁滾尿流(續)第1569章 關鍵時候掉鏈子第507章 襲佔安丘(五)第371章 輕取泰安(五)第1393章 統一指揮第1261章 蛙跳戰術第156章 授旗第858章 新安古鎮(中)第747章 高敬亭事件(續)第954章 座談(續)第1099章 戰場起義第1190章 海上早晨 爲盟主歐陽&晶晶賀第624章 沈鴻烈第1564章 登陸金蘭灣(續)
第448章 大鬧濟南城(三)第1559章 席捲京滬杭第809章 紐約(中)第231章 襲取天津(三)第799章 天上星,亮晶晶(上)第81章 古藺(二)第1206章 姚家宅第181章 希望在西安第218章 紐約的聲音(二)第885章 媽拉巴子是免票第300章 詭譎(三)第833章 華北囚籠政策第1462章 一億國民齊上陣(續)第133章 東風第一枝(一)第365章 靜靜地大汶河第174章 色誘(二)第656章 裝甲突擊(續)第1383章 科爾沁風暴(上)第1515章 一戰定華北(一)第517章 一九三八年的斬首戰(四)第54章 烏江飛渡(一)第1145章 三面圍攻第1473章 燃燒的海洋第519章 一九三八年的斬首戰(六)第795章 血色黃昏(下)第287章 臨清保衛戰(六)第371章 輕取泰安(五)第449章 大鬧濟南城(四)第185章 改編第1311章 敲竹槓敲到美國人頭上了第1143章 博弈第482章 血染富金山(一)第258章 南宮(一)第86章 樂山(二)第1041章 一槍撂倒第241章 倒黴蛋寺內壽一(三)第482章 血染富金山(一)第131章 新年快樂(七)第540章 青州戰記(七)第762章 湯溝擒頑(續)第788章 提前行動第955章 珊瑚壩機場第147章 天水會戰(一)第103章 波瀾(七)第1473章 燃燒的海洋第930章 山東軍區司令員第109章 涪嘉戰役(四)第1254章 四處開花第1288章 東北局第80章 古藺(一)第828章 該來的都來了(續)第347章 徂徠之春(一)第44章 餘韻(四)第720章 一夜三驚(續)第309章 公祭(二)第502章 盲動(續)第924章 回鍋雞第82章 古藺(三)第938章 火箭炮VS飛機場(續)第725章 談藝第1327章 鬆遼戰役(二)第1247章 席捲關東州第1554章 踏上寶島第359章 橫掃魯東南(二)第1216章 重回西安第320章 夜過津浦路第1518章 一戰定華北(四)第999章 三件大事第238章 冀東的一個冬夜(二)第1582章 番外 四、日本總督第872章 魯南戰役(五)第1214章 無恥的一個日子第1242章 長空鏖兵第1516章 一戰定華北(二)第746章 高敬亭事件第1211章 文化精英(續)第297章 冀南一日(三)第1012章 雷霆萬鈞第1402章 紅色英雄城(續)第784章 《論共產黨員修養》第952章 日本鬼子都是紙老虎第320章 夜過津浦路第378章 魯中戰役(一)第887章 統一指揮(續)第1051章 大生產運動第892章 砍頭、破肚、斷尾第910章 屁滾尿流(續)第1569章 關鍵時候掉鏈子第507章 襲佔安丘(五)第371章 輕取泰安(五)第1393章 統一指揮第1261章 蛙跳戰術第156章 授旗第858章 新安古鎮(中)第747章 高敬亭事件(續)第954章 座談(續)第1099章 戰場起義第1190章 海上早晨 爲盟主歐陽&晶晶賀第624章 沈鴻烈第1564章 登陸金蘭灣(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