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色誘(二)

一民和羅榮桓剛出了辦公室,就看見一羣人在纏着~扮,應該就是上海來的記者了。

劉一民和羅榮桓不動聲色,從一邊出門,直接去見主席了。

到了主席那裡,見桌上放着一疊文稿,紙張卻是大小不一、質地也不同。

劉一民瞟了一眼,知道這就是方誌敏的從監獄裡帶出來的手稿了,心裡一陣輕鬆。那麼好的文章,相信主席看了,也會激賞不已的。再一端詳,毛澤東的眼睛有點溼潤。劉一民知道,主席必是已經看過手稿了,看來,自己的擔心可能是多餘的了。

劉一民報告說西安警備區新組建的三個團缺乏幹部,想請總部從紅二十五軍、紅二十七軍、一軍團、三軍團、五軍團、九軍團、四方面軍調整一部分,還想着是不是從這次解救回來的同志中,挑一些身體恢復較快的,直接分配入這三個團中工作。

毛澤東聽後,問一民爲什麼不從七軍團調整幹部?

劉一民忙說七軍團幹部身就缺乏,而且大部分幹部提拔過快,許多幹部都還需要經受處於逆境時的考驗。現在解救回來的這部分同志,都是在國民黨嚴刑拷打和威逼利誘下挺過來的,是真正的紅軍英雄,相信把他們用在這三個團中,很快就會把部隊帶出來的。

毛澤東點頭,想了想說,爲了以防萬一,必要的審查還是需要的,不過,審查方法上可以改一改,讓李克農他們多聽聽方誌敏的意見。另外,審查時間可以短一點、快一點。

劉一民聽了就知道中央不會審方誌敏了,心放下了,也不再多說和羅榮桓向主席告辭。

澤東想了想,把方誌敏的手稿交給劉一民,讓他回去看一看,多學習學習老同志的革命情懷和革命意志,可能對他有所助益。

劉一民趁勢當就看了起來然是《清貧》和《我地中國》。看完後。劉一民就說:“報告主席。方誌敏同志地這兩篇文章。充分展示了我們共產黨人爲國爲民地情懷。我要逐字逐句認真研讀。並請主席批准我們地軍團報發表。讓同志們都受受教育。”

毛澤東了一聲。然後交待劉一民注意休息。現在紅軍大學和七軍團兩攤子事。下來那些設備也要到了得忙。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要把自己累着了。

告別主席後。劉一民和羅榮桓又回到了軍團部。兩個人一起又看了方誌敏地文稿。連聲讚歎。

劉一民讓黃文虎去請晶晶過來。當面交待晶晶快把文稿發出來。讓部隊學習。

交代完這些事情後。劉一民又和羅榮桓商量了一下部隊屯墾農場秋收問題。等羅榮桓走後。劉一民想。這又忙了幾天家看看。也不知道唐星櫻這段時間忙什麼身體怎麼樣。自己這個丈夫當地有點不稱職。

正要出門中就又進來了。說是那羣記者非要見見軍團長請示總政治部了。總政治部答覆林軍團長、彭軍團長都不在西安。由劉軍團長代表我軍高級將領接受記者採訪。

劉一民無奈,只好說請他們進來吧。想了想又說:“請政委也過來,我們三個一起接受採訪。”

等羅榮桓過來的時候,記者們也進來了。蔡中介紹了一下,有《申報》的、《新聞報》的、《大公報》的,等等,總共9個記者,五個男的四個女的。幸虧劉一民的辦公室是原來楊虎城的辦公室,幾個開間,很寬敞,坐這麼多人也不嫌擁擠。

劉一民讓黃文虎和李小帥給客人們倒上水,然後就對各位記者到陝西採訪表示歡迎,請大家提問。

這個採訪持續時間很長,一直到了晚上9點,內容和前幾次劉一民的記者會大同小異,不過多了些發展生產、改善民生、華北危急、團結抗日的內容。

最後,劉一民邀請記者朋友們多到陝西民衆中去,多聽聽老百姓的意見,多向全國人民宣傳報道事實真相。

和記者們見過面後,劉一民讓蔡中妥善安排他們的生活,儘量爲他們的採訪提供幫助,自己就離開辦公室回家去了。

唐星櫻已經從警衛員那裡知道今天劉一民回軍團部辦公了,想着他一定要回來,就不讓母親開飯,一直等着他。

劉一民到家後,一看唐星櫻和李韻都沒有吃飯,還在等他。就埋怨唐星櫻傻,應該先吃飯,把他的飯留下就好了。要是讓岳母餓着了,豈不是過分?

李韻忙說自己不餓,還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飯好,有氣氛。這些天老是隻有她們娘們兩個吃飯,家裡都有點冷清了。

吃過飯,劉一民躺到牀上,忍不住用手去摸唐星櫻的肚子,涎着臉問兒子有動靜沒有?

唐星櫻臉紅了一下,拿開劉一民的手,嗔到:“你啥都不懂,早着呢,哪裡就會有動靜了?”

劉一民一臉笑意:“我這不是想當爹想得有點急麼?”然後就問唐星櫻這些天都在忙什麼?累不累?

唐星櫻見劉一民神情疲憊,知道他很累,急需休息,就簡單說了一下最近自己的工作,也是兩頭跑,婦聯那邊主要是跟着幾個大姐去發動婦女,組織辦婦女識字班、婦女夜校;後勤司令部這邊,因爲製藥廠到現在沒有派政委,吳徵讓她先負責着,主要做工人的思想工作。

劉一民怕唐星櫻太累,身體受不了,就提出不行的話,婦聯那邊先不去了,如果大姐們需要人手,就讓趙小曼從文工團挑兩個女戰士去給她們幫忙。這兩頭跑,實在是太忙。

唐星櫻倔強地說:“我不累,跟着大姐們能學許多東西。鄧大姐、蔡大姐水平很高,你既然給了我這種學習機會,我不能辜負你的希望。”

劉一民見這丫頭如此好強,也不再說什麼,就休息了。

次日,劉一民照常到紅軍大學去辦公。現在大學基本走上了正軌,雖然教員少了一點,但兼職教員多。除了中央領導和

領導外,劉一民讓羅榮桓、蔡中、曾中生、黃蘇、來兼課,還準備命令胡老虎抽時間來講騎兵課程。特戰大隊的李凌風、王同生、則被抽來做了專職教員講授特種戰術。加上教務長肖勁光本身就是我黨派到蘇聯留學的科班人才,把蘇軍教程和紅軍的戰術結合一下,再加上融合劉一民的辦學思想,這教學就安排得井井有條了。

學校的後勤也沒有問題,程翠林的能力不用說了,現在紅軍在資金上比較充裕西安市場穩定,紅軍大學的供應自然沒有問題。

劉一民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上好自己承擔的合同戰術課程,傳授先進的戰術理念,決心要用一年的時間,把這些指揮員培訓成專門剋制日軍的煞星。

忙了一上午下午上課的教案寫好,劉一民站起來活動了身體,就去找程翠林,告訴他蔡中結婚的事情,要他週六休息時,帶上紅8師(原紅34師)的韓偉、蘇達青一起去七軍團喝喜酒,順路去他家吃頓飯見唐星櫻,看看自己給他找的兄弟媳婦行不行。

程翠林自從西延山區十八團歸建後,一直沒有再見過劉一民,但對紅十八團的戰績和發展卻很清楚。眼見着劉一民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地把紅軍帶出了困境翠林和陳樹湘就爲自己當初答應曾春鑑的請求、讓劉一民擔任紅十八團代理團長的決定而高興。這次奉調來擔任紅軍大學後勤處長,程翠林和陳樹湘分析定是中央感覺他和劉一民比較熟悉,好配合工作調他來的,就高高興興上任了。

到紅軍大學報後民只是簡單詢問了紅8師和幾個熟悉的戰友的基本情況,並沒有流露出多少戰友重逢的喜悅,程翠林就想,這劉一民不是過去的劉一民了,承擔的責任大了,人也嚴謹成熟多了,部署工作法度森嚴,看來這以後得實實在在地把他當首長看待了。

一聽劉一民說讓他去參蔡中的婚禮,而且要去家裡吃飯,看看唐星櫻怎麼樣,程翠林心裡就熱乎乎的,知道劉一民在心裡是把他當成領路人、老大哥看待的,只是不說而已,就滿口答應了。

下午上完後,劉一民沒有再在紅軍大學停留,回軍團部去了,馬上就要秋收了,他雖然給羅榮桓交待清楚了,但心裡還是放心不下,畢竟這是實行屯墾的第一季收成,影響很大。他要回去直接督促各部隊做好秋收。

回到軍團部後,劉一民和羅榮桓了頭,就給各師發電報,要求一是做好屯墾農場的秋收準備工作,二是要求把屯墾農場移交給紅二、六軍團的13師和獨四師全體動員,準備在駐地幫助老鄉搞好秋收,切實做到顆粒歸倉。

完後,正準備回家,黃文虎就進來報告說有人找他。

劉一民問是誰?

黃文虎遲疑了下,報告說是昨天見過的兩個女記者,說是還想深入採訪軍團長。

劉一民聽是女的,頭都大了,連說不見、不見,有事讓她們去找蔡主任。

黃文虎出去不久,就聽門口傳來了一句女聲:“當個軍團長有什麼了不起,好大的架子,我們報紙可是有好幾十萬讀者呢?別人想讓我採訪我還沒有心情呢!”

劉一民心裡一笑:對老子使激將法,會有用麼?剛想着得批評李成毅,怎麼讓這兩個女記者堵到了軍團長辦公室門口,就聽一個柔柔的聲音說道:“李潔,別這麼說,可能劉軍團長確實忙,不方便。我們走吧,明天再來。”

那先前說話的女記者又開腔了:“黃薇,都是你,非要採訪他,明顯人家看不起我們報紙,看不起我們上海來的記者,這不是讓我們丟臉麼?不行,我今天就不走了,在這裡等着,我看他能不出辦公室?”

接下來,就聽見李小帥、黃文虎阻止的聲音:“記者小姐,這裡禁止大聲說話,請你們去找蔡主任吧!請不要讓我們爲難。”

劉一民不想再等了天天這麼忙,哪裡有精力應付這些記者,老子是軍團長、紅軍大學校長、陝西軍區司令,不是新聞發言人!馬上就抓起桌上的電話,要蔡中立即把這兩個女記者請走要影響他工作。

蔡中說這兩個記者昨天採訪後,各自都已經寫出了一篇稿子,他看了,確實是在宣傳紅軍,也已經發回上海了。現在她們提出要進一步採訪,下午都來了等了很長時間了,軍團長如果不是很累,最好接受採訪,要知道,上海是中國最發達的地方上海人瞭解我們紅軍,這機會太寶貴了。紅軍總政治部再三要求軍團長接受採訪,就是這個意思。要不,他過來陪着接受採訪?

劉一民氣呼呼地掛了電話,喊李小帥進來,問那兩個記者走了沒有?

李小帥報告說沒有,在門口等着呢!

劉一民想想得自己很好笑,可能是被唐星櫻她們幾個的感情糾葛嚇怕了,一聽說是女的就煩,就想拒之千里之外。這女的也沒有什麼,自己還沒有優秀到人見人愛的程度麼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呢?看來,自己還是面嫩啊!再說了個時候,上海的新聞事業確實還很發達許多新聞隨時都可以傳遍世界,確實是難得的宣傳機會。既然紅軍總政治部要求接受採訪些記者就可能是進步人士,不能冷了她們宣傳紅軍的心。

想到這裡,劉一民就讓李小帥去請兩個記者進來,倒上水,然後去請羅政委和蔡主任也過來。

兩個女記者進來後,劉一民請她們坐下,詢問她們還要採訪什麼事?

起先說話聲音比較大的那個姑娘就說了:“劉軍團長,我是上海《字林西報》的記者李潔,經過這段時間的採訪,我們對共產黨的政策和紅軍北上抗日的目的都瞭解了,對紅軍在陝西發展生產、改善老百姓生活水平的舉措也瞭解了不少。下來,我想提一個問題,請問劉軍團長,日本人

領了東北,長城以外都是日本人的勢力,華北也危紅軍要北上抗日,爲什麼不向東北進軍,而是在陝西停止不前?難道真的象有的報紙宣傳的那樣,紅軍喊的是抗日口號,行的是搶佔地盤之實?”

劉一民看了一眼已經走進來坐下的羅榮桓和蔡中,慢慢說道:“《字林西報》應該是一家英文報紙吧?據說是上海乃至中國創辦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外文報紙了。李小姐能在這家載譽中外的報社供職,說明李小姐是精通中英文、學貫中西的才女了。認識你很高興,我也很願意回答你的問題。”

李潔馬上眉開眼笑:“謝謝劉軍團長的誇獎,也謝謝你如此瞭解我們的報紙,我很高興、很自豪。”

劉一民喝了口水,說道:“我們紅軍爲了北上抗日,8萬人馬離開江西蘇區北上抗日,但蔣先生和國民政府不讓我們北上,一路圍追堵截,導致我們紅軍骨幹部隊傷亡很大。到陝西后,我們需要在這裡休整補充,訓練部隊。這些事情,正常人稍微一想就明白。至於你說的我們爲什麼不向東北進軍,有三個原因:一是陝西周圍都是由國軍駐守,我們紅軍要想向東北進軍,必須得通過國軍防區,這就要發生戰鬥,無論死的是紅軍戰士還是國軍戰士,損耗的都是中國的國防力量。我們紅軍不做這種親者痛仇者快的傻事,所以,我們和國民政府談判,待談判有了結果,國共雙方就會對抗日戰略有明確部署。二是由於中日兩國實力懸殊,雙方軍隊裝備、訓練差距過大,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抗日戰爭是個持久戰,不可能通過一次、兩次戰役解決問題。現在日軍在東北兵力雄厚,擁有大量的飛機、坦克、大炮和堅固的工事,此時,讓我們只有破舊步槍和手榴彈的紅軍去直接進攻東北日軍,無異是讓我們白白送死。到時候,不但東北奪不回來,我們紅軍恐怕也要消耗殆盡,結果是損耗我們持久抗戰的力量,正中日本鬼子下懷。當然,我這樣說,不是說我們就不向東北進軍了,而是要掌握進軍的時機。等我們發展了,東北失地我們是一定要收回來的,一寸土地都不能少,而且是越快越好。三是陝西連年災荒兵亂,人民困苦不堪,我們紅軍來後,實施土改政策,讓人人有地種、人人有飯吃,社會穩定。我敢斷言,要不了三年,陝西就會恢復元氣,成爲我們抗日戰爭的堅強後方。至於一些不顧事實、一味欺騙羣衆的污衊宣傳,我不想再說什麼,相信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我的回答不知道你是否滿意?”

李潔點點頭:“我很滿意劉軍團長的回答,特別是你提的抗日戰爭是持久戰和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兩個論點,讓我很震驚!謝謝劉軍團長!”

另一個聲音柔的姑娘提問了:“劉軍團長,我是上海《文匯報》記者黃薇,我想提一個問題,就是你認爲英美等國在中日戰爭中會採取何種態度?”

劉一民“哦”了一聲,又喝了口茶,眼睛向窗外望去。良久才幽幽一嘆:“《文匯報》那是上海最有影響的外文晚報了,記得是1879年月17日創刊的,創辦人是兩位英國人。黃小姐能在這樣的報紙供職,那顯然和李小姐一樣,都是精通英文,熟悉歐美社會了。”

說完,轉過來繼續說到:“美國是一個講究民主、自由的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國人民就爲世界人民作出了巨大貢獻,現任總統羅斯福先生更是一個偉大的領袖人物。我相信,將來一旦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美國人民一定會站在正義的、反侵略的中國人民一邊。只是日本是強國,我們是弱國,我們希望美國政府和人民能早日支持我們,但日本人也會對美國採取外交攻勢的。

作爲一名紅軍高級將領,一箇中日戰士,我想通過你們,呼籲美國政府和人民,拋棄一切對日本人的幻想,制裁他們,封鎖他們,打擊他們,援助中國人民打敗日本侵略者。我們中國人是重情義的,誰幫助過我們,我們子子孫孫都不會忘記。至於英法等國,我本人學識有限,就不做過多評論了。請諒解!”

完後,見李潔又想提問,劉一民馬上說:“兩位記者朋友,時間不早了,我的夫人有孕在身,行動不便,還等着我去給她做飯呢!這樣,我們紅軍裡許多同志比我參軍時間長、水平高,你們多去採訪採訪其他同志。蔡主任,麻煩你和政委陪兩位小姐吃飯,然後派人送她們到住處休息。”

劉一民剛說完,潔就說:“你纔多大啊,怎麼就有夫人了,不會是不想接受我們採訪,找的推托之詞吧?”

黃薇忙住李潔,笑眯眯地說:“謝謝劉軍團長接受我們的採訪,既然劉軍團長有事,我們就不打擾了。”

李潔有點不情願走,告辭完走到門口,又轉身對劉一民說道:“再次謝謝你接受我採訪,我覺得你的水平完全可以當我的老師。我在西安還要停留幾天,我有許多問題想向你請教,請你有點紳士風度,不要拒絕。”

劉一民沒有一點紳士風度,馬上就拒絕道:“對不起,讓你失望了,我沒有時間,也不可能再接受採訪。多到老百姓中間走走,你會在那裡發現許多外國人感興趣的新聞線索的。”

李潔還要再說,黃薇拉着她就走。李潔邊走邊對黃薇說:“這個軍團長,明明是一個修養很高的紳士,但對我們卻沒有一點紳士風度,氣死我了。”

劉一民見蔡中、羅榮桓和兩個記者走了,才收拾東西,回家去了。

第897章 驚變(上)第815章 對日貿易禁運第324章 津浦路之戰(二)第437章 周村血戰(三)第210章 晉祠(三)第966章 攻佔石門(六)第1324 血染五里臺第160章 鬥敗的公雞第1537章 慶功酒第752章 湖匪第1462章 一億國民齊上陣(續)第374章 危局(三)第1030章 夜色撩人第234章 襲取天津(五)第1458章 兵敗如山倒第1537章 慶功酒第1496章 傘兵突擊第350章 應對第1537章 慶功酒第1044章 乾隆寶劍第168章 煤田(二)第526章 四方震驚第81章 古藺(二)第645章 北線風雲第856章 魯南戰役之動員令第46章 中央警衛師(一)第858章 新安古鎮(中)第1387章 山田乙三憋不住了第478章 東風惡第908章 各懷心機(續)第1184章 戰上海第315章 揮師東進(六)第1276章 匪夷所思第310章 揮師東進(一)第1110章 細菌戰第1558章 樹倒猢猻散第139章 東風第一枝(七)第869章 魯南戰役(二)第37章 子洪口(三)第1137章 撲朔迷離第58章 清溪鎮大捷(一)第3章 新圩上空的焰火第704章 韜光養晦第18章 兵臨通道(三)第1016章 徜徉在鬼子重兵中(上)第1492章 推心置腹第999章 三件大事第784章 《論共產黨員修養》第853章 沈鴻烈走了第566章 破城(五)第450章 大鬧濟南城(五)第422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八)第1585章 番外七、日本戰後重建(續)第648章 大地飛鷹第484章 血染富金山(三)第1475章 散夥會第999章 三件大事第409章 浩劫(一)第1474章 提前部署第27章 再戰小水(一)第406章 坊子夜話(一)第636章 下王埠(續)第1035章 沐猴而冠第560章 陰謀第968章 石門之夜第1431章 聚殲第531章 來的早,死的快第1063章 初到貴地第684章 年貨第71章 遵義會議(二)第974章 老左和老劉第363章 橫掃魯東南(六)第371章 輕取泰安(五)第1213章 救命情報(續)第1018章 徜徉在鬼子重兵中(下)第9章 湘江岸邊(二)第7章 紅十八團代理團長第772章 尹集(續)第321章 初到冀魯邊(一)第1273章 我已進入瀋陽第1169章 八幡制鐵所的大火第1452章 十三省、市第834章 審讀第1269章 矛隼第1382章 中國瀋陽飛機制造廠第513章 橫掃(三)第994章 狂瀾第793章 裝甲突破第114章 涪嘉戰役(九)第1254章 四處開花第1574章 西貢宣言(續)第1111章 防疫第539章 青州戰記(六)第841章 九月會議第763章 湯溝擒頑(續)第917章 從中將到少尉第1567章 金蘭大戰第568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二)第680章 安丘事變(二)第812章 思念
第897章 驚變(上)第815章 對日貿易禁運第324章 津浦路之戰(二)第437章 周村血戰(三)第210章 晉祠(三)第966章 攻佔石門(六)第1324 血染五里臺第160章 鬥敗的公雞第1537章 慶功酒第752章 湖匪第1462章 一億國民齊上陣(續)第374章 危局(三)第1030章 夜色撩人第234章 襲取天津(五)第1458章 兵敗如山倒第1537章 慶功酒第1496章 傘兵突擊第350章 應對第1537章 慶功酒第1044章 乾隆寶劍第168章 煤田(二)第526章 四方震驚第81章 古藺(二)第645章 北線風雲第856章 魯南戰役之動員令第46章 中央警衛師(一)第858章 新安古鎮(中)第1387章 山田乙三憋不住了第478章 東風惡第908章 各懷心機(續)第1184章 戰上海第315章 揮師東進(六)第1276章 匪夷所思第310章 揮師東進(一)第1110章 細菌戰第1558章 樹倒猢猻散第139章 東風第一枝(七)第869章 魯南戰役(二)第37章 子洪口(三)第1137章 撲朔迷離第58章 清溪鎮大捷(一)第3章 新圩上空的焰火第704章 韜光養晦第18章 兵臨通道(三)第1016章 徜徉在鬼子重兵中(上)第1492章 推心置腹第999章 三件大事第784章 《論共產黨員修養》第853章 沈鴻烈走了第566章 破城(五)第450章 大鬧濟南城(五)第422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八)第1585章 番外七、日本戰後重建(續)第648章 大地飛鷹第484章 血染富金山(三)第1475章 散夥會第999章 三件大事第409章 浩劫(一)第1474章 提前部署第27章 再戰小水(一)第406章 坊子夜話(一)第636章 下王埠(續)第1035章 沐猴而冠第560章 陰謀第968章 石門之夜第1431章 聚殲第531章 來的早,死的快第1063章 初到貴地第684章 年貨第71章 遵義會議(二)第974章 老左和老劉第363章 橫掃魯東南(六)第371章 輕取泰安(五)第1213章 救命情報(續)第1018章 徜徉在鬼子重兵中(下)第9章 湘江岸邊(二)第7章 紅十八團代理團長第772章 尹集(續)第321章 初到冀魯邊(一)第1273章 我已進入瀋陽第1169章 八幡制鐵所的大火第1452章 十三省、市第834章 審讀第1269章 矛隼第1382章 中國瀋陽飛機制造廠第513章 橫掃(三)第994章 狂瀾第793章 裝甲突破第114章 涪嘉戰役(九)第1254章 四處開花第1574章 西貢宣言(續)第1111章 防疫第539章 青州戰記(六)第841章 九月會議第763章 湯溝擒頑(續)第917章 從中將到少尉第1567章 金蘭大戰第568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二)第680章 安丘事變(二)第812章 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