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湖匪

劉一民並不知道日軍陰謀發動大掃蕩,他之所以下令對日軍發動全線襲擾攻擊,一是爲了掩護他在蘇皖地區的軍事行動,二是爲了保護夏收。

就在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杉杉元大將哀嘆“遍地八路”的時候,讓華中派遣軍頭疼的事情發生了。

按照劉一民的命令,高原、程翠林指揮教一旅、新一旅特戰二中隊,兵分數路,以摧枯拉朽之勢,開始橫掃淮河以北的皖東北地區。與此同時,胡老虎率領騎兵旅和特戰一中隊偷越津浦路,龐大的騎兵集羣呼嘯着殺向了遂寧,攻擊箭頭射向宿遷、沭陽。新三旅、新七旅分別指揮工兵團一團、特戰三中隊、狙擊一、二大隊,從南北兩面殺向洪澤湖地區。劉一民命令他們肅清洪澤湖地區日僞勢力後,殺向兩淮地區,他要把蘇皖邊區的指揮中心設在淮陰城。

大軍出動後,劉一民給主席和總部發了密電,電文只有一句話:“風起蘇皖邊”。

發完電報,劉一民離開雙溝鎮,率領指揮部和警衛一營、狙擊三中隊,護着野戰醫院和輜重一團,向東進發,抵達洪澤湖西岸的半城鎮。

半城鎮是一個有着2000年曆史的古鎮,爲春秋時徐國國王徐偃王所建徐國都城所在地,古稱徐城。到了南北朝時期,這裡設置了半城鎮,因古徐城牆猶存少半,始稱半城。

歷史上半城鎮是淮北蘇皖邊區抗日根據地領導機關所在地,是名符其實的紅色熱土。

到了半城鎮後,劉一民暫時不走了,他要在這裡設立指揮部,指揮部隊經略蘇皖地區,還要在這裡等候東進的中原局。少奇同志發來了電報,說他已經離開竹溝,正往皖東北趕來。

7月的洪澤湖,藍天白雲下面碧波盪漾,天連水,水連天,浩瀚無涯,一望無際的蘆葦蕩猶如綠色的氈幕,浩浩蕩蕩向遠方鋪開,初綻的荷花兒宛似一盞盞燈籠,把滿湖渲染成了粉紅色。魚兒啊、蝦兒啊、蟹兒啊在水裡自由自在地徜徉漫步。成羣的沙鷗時而在天空翱翔,時而繞船盤旋,還不停地引吭高歌,把個流光溢彩、日出鬥金的洪澤湖,演奏得風光綺麗、美色無邊。

一艘船兒從蘆葦蕩裡劃出,向着蘆花深處劃去。

一會兒功夫,船上就響起了女孩子們戲水時發出的嬉笑聲。原來,隨軍抵達半城鎮的唐星櫻、趙小曼、晶晶、黃薇,耐不住天熱,到洪澤湖邊戲水來了。

划船的是一個十七八歲的漁家姑娘,可能是常年在湖上生活的緣故,臉龐微現黑紅色,長長的辮子搭在胸前,隨着划槳的動作擺動,看上去健美幹練,引得晶晶和黃薇都拿出照相機給她照相。

唐星櫻已經是兩個兒子的母親了,年齡雖然比晶晶、黃薇小一點、與趙小曼相仿,但相對老成一點。見晶晶和黃薇在船上給漁家姑娘照相,引得漁船左右搖晃,生怕船翻了,就告訴晶晶和黃薇不要照了,玩一會兒趕緊上岸,免得警衛戰士們着急。

黃薇現在的心情極好,文匯報開辦的軍事論壇專欄十分火爆,引得報紙銷量大幅增加,甚至銷到了東南亞等地。老闆高興之下,給黃薇發了一大筆獎金。雖然劉一民當初交待她不能對人說軍事論壇的事情,但她女兒心性,一想起到山東後撰寫《戰地通訊》和建議開辦軍事論壇取得的成績,臉上的酒窩就盛滿了笑意,襯上她不同於八路軍戰士的短袖、長裙,整個人都顯得青春靚麗。

人就是這麼奇怪,原來黃薇留的是齊耳短髮,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現在也留起了長髮,似乎是照着唐星櫻、倪華、趙小曼、晶晶學的,好像劉一民喜歡長髮一樣。

今天的遊湖就是黃薇提議的。這丫頭有錢了,想請客了。當然她最想請的是劉一民,不過劉一民忙得很,根本就不見她。她只好去找晶晶,讓晶晶約上趙小曼和唐星櫻,趁着部隊在半城鎮駐紮的機會,遊覽洪澤湖風光,嚐嚐湖鮮。

唐星櫻本來是不想跟着晶晶她們來的,一來她的工作責任大,忙的很。二來還有兩個兒子需要照顧,特別是平兒太小,光靠母親一個人照顧不過來。三來她也不想和這三個姑娘在一起,她知道這三個姑娘對劉一民的情意,雖然現在已經和劉一民離婚了,劉一民已經成了倪華的丈夫,但女人的心思就這麼奇怪,她仍然不願意別人多看劉一民一眼。還是李韻心疼閨女,晶晶一去找她,李韻就勸她跟着出來散散心。就這樣,四個人帶着警衛一營一連趕到了湖邊,讓戰士們部署警戒,上了船,在湖邊玩開了。

唐星櫻一說,晶晶和黃薇不再給漁家姑娘照相了,開始用手划水,在荷花中穿梭,欣賞湖上風光。

時間不長,不知道是誰先提議的,四個女戰士就讓漁家姑娘把船兒劃到一處靠近蘆葦蕩的淺水處,兩個人在船上持槍警戒,兩個人脫掉衣服下水游泳了。

等輪流游完,唐星櫻就說:“小曼,唱首歌吧,我好久沒聽過你唱歌了。”

趙小曼對劉一民用情極深,最後劉一民還是選擇了唐星櫻。現在劉一民唐星櫻離婚與倪華結婚,趙小曼的心思又有誰知道?聽唐星櫻說讓她唱歌,趙小曼張口就是一首陝北民歌:“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兒高。那春風它搖擺,楊呀麼楊柳梢。”

柔婉悽美的歌聲飄蕩在湖面上,連荷花兒都受到了感染,一朵朵隨風輕輕搖動,似乎在應和着歌聲的韻律和情思。

一曲唱完,趙小曼又唱了首《蘭花花》。

趙小曼唱完兩首歌,唐星櫻、晶晶和黃薇都不說話,一個個撫摸着溼漉漉的長髮,兩眼望着遠處的湖上風光出神。

漁家姑娘哪裡知道她們的心思,笑着說八路軍姐姐唱的太好了,比來鎮子上演出的戲班子唱的好聽多了。

半天,唐星櫻才說唱的不好,太傷感,唱一個歡快的、符合眼前景色的。

趙小曼心裡愁苦,哪裡有心情唱歌。只不過眼前景色實在是好,也不能拂了大家的心意。趙小曼想了想,就唱起了劉一民在駱馬湖邊會見高敬亭時唱的《清清的駱馬湖》:

“清清的駱馬湖啊,一望無窮,站在那湖岸上,從西望不到東。秋水養肥蝦和蟹,碧波懷抱菱和藕,豐收的漁歌一聲聲唱到我心中。

無窮無盡萬頃愛,我的故鄉情總是這樣濃,無窮無盡水連着天,盼你明天更加繁榮。

清清的駱馬湖啊,一望無窮,站在那湖岸上,從西望不到東。萬代長流天上水,春天送來八面風,歡樂的笑聲一陣陣,飄進我心中。

無窮無盡萬頃愛,我的故鄉情總是這樣濃,無窮無盡水連着天,明天你會更加繁榮。明天會更繁榮”

除了名字不對,這歌倒是和洪澤湖的美景相符。一曲唱完,黃薇忍不住問趙小曼這首歌是誰寫的,她怎麼從沒有聽過國內音樂界有誰唱過這首歌呢?

黃薇一問,唐星櫻和晶晶都把目光轉向了趙小曼。

趙小曼臉色紅了一下,然後說是從政治部的一個幹事哪裡學來的。

見趙小曼臉色微紅,黃薇雖然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她能寫那麼好的文章,心思靈動,就趕緊說時間不早了,上岸吃魚去。

唐星櫻她們做夢都沒有想到,距離她們幾百米遠的地方,一片荷葉下,一雙貪婪淫邪的眼睛一直在盯着她們。

此時的洪澤湖,蝦肥蟹美,魚兒成羣,一網下去,活蹦亂跳的魚蝦螃蟹就撈上來了,而且是絕對的野生綠色食材。在唐星櫻她們在湖上游玩的時候,一連的戰士們在十幾個漁民的配合下,已經在捕撈魚蝦、支起鍋來,開始生火做飯了。

唐星櫻也好,趙小曼和晶晶、黃薇也罷,都是學生出身,對做飯都不在行。也正因爲這樣,劉一民和唐星櫻婚後,除了和戰士們一起吃飯,偶爾做一次飯,也都是劉一民動手。

教導師繳獲大,現在又控制着那麼大的根據地,做飯的油鹽醬醋什麼都不缺,時間不長,鍋裡就傳出了魚蝦的清香味。

幫忙的漁民見這支隊伍紀律嚴明,除了自己動手捕撈外,還給幫忙的漁民發工錢,知道遇到了真正的八路軍,忍不住就誇耀開了洪澤湖。

按照漁民的說法,洪澤湖水清澈得可以當鏡子使用,湖裡的魚兒有上百種,蘆葦、荷花等水生植物七、八十種,鳥類怕有一、二百種,湖裡的其它動物也有六、七十種。說日出鬥金一點都不爲過。最有名的湖鮮是大閘蟹、龍蝦和銀魚,因爲水質好,沒有土腥味,所以味道鮮美異常。可惜的是,光景不太平,湖匪多,漁霸多。湖裡出產的再多,也經不起這些傢伙的搶奪。漁民們打撈的大閘蟹、龍蝦、銀魚、鯉魚、鯽魚、鱅魚、青魚、草魚、鰱魚除了孝敬那些湖匪大爺,剩下的得給漁霸交租稅,可以拿到集市上去換錢、買點油鹽和藥品的,少之又少。漁民們真正能夠吃到的都是雜魚,還要依靠蓮藕、芡實、菱角來補充食物不足。因此,洪澤湖船家早就有“雞頭、菱角半年糧”的說法。

一聽湖匪二字,唐星櫻就警覺了,馬上叫過一連長,要他派偵查員多瞭解湖匪情況,回去向一號報告,並組織戰士們多捕撈一些湖鮮,也可以打一些野鴨,找一些野鴨蛋,回去交給野戰醫院。幾個旅一起行動,仗的規模不會小,傷員多,用湖鮮野味給傷員補身子,可以讓他們早點恢復,吃完飯,警衛一連的戰士們帶着捕撈的魚蝦、大閘蟹和打來的野鴨、獐雞以及野鴨蛋、野雞蛋興高采烈地返回了大半鎮。

這天晚上,洪澤湖西岸淺灘成子窪蘆葦蕩的一個窩棚裡,一支支火把在輕微的夜風中搖曳,忽明忽暗,就象老百姓說的鬼火一樣。

坐在椅子上的老人是洪澤湖周邊赫赫有名的土匪頭子高鑄九。此刻,他正在待客,客人就是白天在洪澤湖邊偷窺唐星櫻等人的另一支湖匪頭目劉五練子。

這個時候的洪澤湖,土匪很多。就拿洪澤湖西岸來說,有溧河窪、安河窪與成子窪等三大窪。溧河窪一帶,是匪首魏友三的地盤。湖邊居民把魏友三喊爲“老位三”,說的是這傢伙殺人如麻。民國十四年農曆十月十五,魏友三夥同劉金然、潘結巴子三股土匪千餘人,血洗泗縣孫園鄉劉大德莊,焚燬房屋400多間,搶走糧食5萬多公斤,殘殺村民280餘人,其中18家絕戶;1民國22年農曆八月初四夜,魏友三又血洗了泗縣界集鎮呂集村,268人被殺。湖區老百姓賭咒時常說:“誰要是幹壞事,就是老位三的種!”

安河窪是匪首孫乃香等人的天下,湖邊居民的吉凶禍福就決定在他的槍口下,因而人們稱他爲“兇三爺”。自從有了八路軍,井底之蛙孫乃香就把自己的匪幫叫做“十路軍”,意思是要和八路軍並列。

成子窪的尚咀、羅咀、高咀附近是高鑄九、陳佩華的匪窩,這高高鑄九、陳佩華比孫乃香還狂,明明就是幾百人的湖匪,硬要稱爲“九路軍”。

除了這三大股湖匪外,湖上還有王乃漢、張文博、劉四亂子、劉五練子、劉清揚等匪幫,勾結日僞軍,長期潛伏於沿湖蘆葦、草灘之中,在湖上設立關卡盤剝和欺壓百姓。

日出鬥金的洪澤湖,養肥了這些湖匪,他們不但有輕重機槍,還有迫擊炮、小鋼炮,並都備有鋼板划子(一種船頭豎塊防彈鋼板的木製戰船)。總共有幾百條木船、五十隻鋼板划子,實力頗大。上次日軍重兵掃蕩時,這些湖匪一看日軍開着巡邏艇進了洪澤湖,馬上就一頭撲進了日軍的懷抱,成了僞軍,配合日寇禍害沿湖百姓。

第598章 卻敵第1488章 對決第1341章 河邊正三第503章 襲佔安丘(一)第768章 鐵拳第113章 涪嘉戰役(八)第959章 狠辣的多田駿(續)第1121章 石灰包vs跳騷第1472章 遲到的中途島大戰(續)第261章 冀南風雲(一)第973章 檢閱第1281章 攻克錦州(續)986 驅虎入籠第49章 席捲黔東南(二)第1214章 無恥的一個日子第528章 四方震驚第80章 古藺(一)第949章 魯西南之戰(七)第663章 聚殲(一)第448章 大鬧濟南城(三)第446章 大鬧濟南城(一)第1271章 風掃殘雲(續)第610章 求字第440章 周村血戰(六)第579章 公審(續)第591章 盲狙第1285章 暗夜驚魂(續)第653章 向前、向前、向前(一)第893章 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第1047章 全身而退第189章 襲取太原(三)第765章 亂起諾門坎(續)第249章 沸騰的天津(八)第232章 初到冀魯邊(二)第513章 橫掃(三)第1532章 選擇第462章 詭異第962章 攻佔石門(二)第842章 九月會議(續)第1018章 徜徉在鬼子重兵中(下)第1334章 鬆遼戰役(九)第291章 冀中大突圍(一)第629章 老子第一個不放過他第1010章 雷霆萬鈞第396章 相見歡(一)第683章 當機立斷第491章 武漢上空的鷹(七)第299章 詭譎(二)第992章 葬禮第1088章 動向第452章 功與罪(續)第1092章 智取柴溝第1312章 昂昂溪第970章 黃雀在後第1077章 前度王郎又重來第531章 來的早,死的快第118章 會師風雲(三)第1486章 炸癱了!第854章 佈局第1294章 大起義(續)第430章 隴海路之夜(一)第987章 驅虎入籠(續)第586章 行前第1354章 激戰長春(五)第1059章 血染漢水(三)第1453章 錐子第1009章 新年禮物(續)第1070章 新戰略思維(上)第1235章 春風沉醉的晚上第1132章 日照境第635章 下王埠第1571章 四國五方會議第713章 血沃冀魯邊(五)第244章 沸騰的天津(四)第1022章 鬼、鬼、鬼(續)第740章 論黨內民主(續)第990章 冰火兩重天第480章 蓄勢第1158章 關東計劃第1535章 晉綏一統(續)第255章 一九三八年的元旦(四)第356章 龍廷會議(續)第1087章 用市場辦法解決市場問題第1261章 蛙跳戰術第886章 統一指揮第199章 察哈爾派遣兵團的輓歌(一)第177章 發展(一)第1152章 蘇德戰爭爆發第662章 北線警訊第122章 會師風雲(七)第1355章 激戰長春(六)第588章 截殺第41章 餘韻(一)第665章 聚殲(三)第73章 遵義會議(四)第715章 血沃冀魯邊(七)第1339章 亂了方寸(續)第546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四)第1339章 亂了方寸(續)第1315章 夜的眼
第598章 卻敵第1488章 對決第1341章 河邊正三第503章 襲佔安丘(一)第768章 鐵拳第113章 涪嘉戰役(八)第959章 狠辣的多田駿(續)第1121章 石灰包vs跳騷第1472章 遲到的中途島大戰(續)第261章 冀南風雲(一)第973章 檢閱第1281章 攻克錦州(續)986 驅虎入籠第49章 席捲黔東南(二)第1214章 無恥的一個日子第528章 四方震驚第80章 古藺(一)第949章 魯西南之戰(七)第663章 聚殲(一)第448章 大鬧濟南城(三)第446章 大鬧濟南城(一)第1271章 風掃殘雲(續)第610章 求字第440章 周村血戰(六)第579章 公審(續)第591章 盲狙第1285章 暗夜驚魂(續)第653章 向前、向前、向前(一)第893章 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第1047章 全身而退第189章 襲取太原(三)第765章 亂起諾門坎(續)第249章 沸騰的天津(八)第232章 初到冀魯邊(二)第513章 橫掃(三)第1532章 選擇第462章 詭異第962章 攻佔石門(二)第842章 九月會議(續)第1018章 徜徉在鬼子重兵中(下)第1334章 鬆遼戰役(九)第291章 冀中大突圍(一)第629章 老子第一個不放過他第1010章 雷霆萬鈞第396章 相見歡(一)第683章 當機立斷第491章 武漢上空的鷹(七)第299章 詭譎(二)第992章 葬禮第1088章 動向第452章 功與罪(續)第1092章 智取柴溝第1312章 昂昂溪第970章 黃雀在後第1077章 前度王郎又重來第531章 來的早,死的快第118章 會師風雲(三)第1486章 炸癱了!第854章 佈局第1294章 大起義(續)第430章 隴海路之夜(一)第987章 驅虎入籠(續)第586章 行前第1354章 激戰長春(五)第1059章 血染漢水(三)第1453章 錐子第1009章 新年禮物(續)第1070章 新戰略思維(上)第1235章 春風沉醉的晚上第1132章 日照境第635章 下王埠第1571章 四國五方會議第713章 血沃冀魯邊(五)第244章 沸騰的天津(四)第1022章 鬼、鬼、鬼(續)第740章 論黨內民主(續)第990章 冰火兩重天第480章 蓄勢第1158章 關東計劃第1535章 晉綏一統(續)第255章 一九三八年的元旦(四)第356章 龍廷會議(續)第1087章 用市場辦法解決市場問題第1261章 蛙跳戰術第886章 統一指揮第199章 察哈爾派遣兵團的輓歌(一)第177章 發展(一)第1152章 蘇德戰爭爆發第662章 北線警訊第122章 會師風雲(七)第1355章 激戰長春(六)第588章 截殺第41章 餘韻(一)第665章 聚殲(三)第73章 遵義會議(四)第715章 血沃冀魯邊(七)第1339章 亂了方寸(續)第546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四)第1339章 亂了方寸(續)第1315章 夜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