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計算機研發集羣

敲定芯片設計研究所的相關事項後,石莫又相繼在2012實驗室設立了多個研究所,形成一個以計算機爲主的研發集羣,精細化分工合作來整體推進計算機項目。

計算機研發集羣爲芯片設計研究所,半導體研究所,半導體設備研究所,電子元器件研究所,超級計算機研究所,前沿技術研究所,計算機系統研究所,計算機應用軟件研究所,網絡設備研究所。

2012實驗室半導體研究所:是集半導體物理、材料、器件及其應用於一體的半導體科學技術的綜合性研究所,研究所主要的研究方向和領域有半導體物理、材料、器件、工藝、電路及其集成應用研究等。主要負責人有馬佐憑、施銘、崔奇和胡正民。

馬佐憑,微電子科學家。1945年11月生於GS省LZ市。1974年獲得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學位。後任美國耶魯大學教授、耶魯大學電機系系主任、耶魯大學微電子研究中心共同主任、天津大學名譽教授。是美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

馬佐憑做芯片上主要器件的研究,晶體管,CMOS等。馬佐憑對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OS)的科學認知及技術發展,尤其是在MOS柵介質(包括高介電常數的柵介質)的科技領域做出重要貢獻。

施銘,1957年畢業於臺灣大學,之後赴美留學;1960年獲得華盛頓大學碩士學位;1963年獲得斯坦福大學電機博士學位後進入貝爾實驗室工作,1967年發明了非揮發性記憶體,第一次闡述了閃存存儲數據的原理技術;1994年當選爲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1995年當選爲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1998年當選爲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施銘主要研究微電子科學技術與半導體器件,在電子元件領域做出了基礎性及前瞻性貢獻。

崔奇,1957年從香港培正中學畢業,1958年赴美國深造,就讀於伊利諾伊州奧古斯塔納學院。1967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此後到著名的貝爾實驗室工作。1982年起任普林斯頓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科院榮譽教授。199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佈把1998年諾貝爾物理獎授予崔奇與德國科學家霍斯特?施特默和美國科學家羅伯特?勞克林,主要表彰他們發現並解釋了電子量子流體這一特殊現象。

崔奇主要從事電子材料基本性質等領域的研究,主要學術興趣是研究金屬和半導體中電子的性質。他的這些研究將可應用於研製功能更強大的計算機和更先進的通信設備。

胡正民,微電子學家。1968年臺灣大學電機系畢業,獲學士學位。1969年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留學,1970年獲碩士學位。1973年獲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是美國工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傑出講座教授。

胡正民是鰭式場效晶體管(FinFET)的發明者,解決了晶體做薄後的漏電問題,並向上發展,使晶片內構從水平變成垂直,從而打破了原來英特爾對全世界宣佈的將來半導體的限制,並且在學術領域屢創高峰,在電晶體尺寸及性能研發上屢次創新世界紀錄,也爲積體電路設計訂定出第一個國際標準電晶體模型。

2012實驗室半導體設備研究所:主要研發半導體生產過程中用到的相關設備,有單晶爐、氣相外延爐、分子束外延系統、氧化爐、低壓化學氣相澱積系統、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澱積系統、磁控濺射臺、化學機械拋光機、光刻機、反應離子刻蝕系統、ICP等離子體刻蝕系統、離子注入機、探針測試臺、晶片減薄機、晶圓劃片機、引線鍵合機等。這個研究所由林本間負責。

石莫要建立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裝備產業將是重要環節,其中需要更多的創新,才能引領世界半導體設備的發展,並推動公司的芯片工藝製程和技術跨越式提升。

2012實驗室電子元器件研究所:主要研發電腦主板上的各種電子元器件,以後還會研發一些其他電子產品的元器件,需要研發的元器件有電阻、電容器、電位器、電子管、晶體管、散熱器、機電元件、連接器、半導體分立器件、電聲器件、激光器件、電子顯示器件、光電器件、傳感器、電源、開關、微特電機、電子變壓器、繼電器、印製電路板、集成電路、各類電路、壓電、晶體、石英、印刷電路用基材基板等。這個研究所由卓以何和蔡少堂負責。

卓以何,1955年赴美,1960年畢業於美國伊利諾斯大學,1961年、1968年先後獲該校碩士、博士學位。美國科學院院士(1985)、美國工程院院士(1985)、美國科學與藝術院院士(1989)、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96)。

卓以何教授是國際公認的分子束外延、人工微結構材料生長和在新型器件研究領域的奠基人與開拓者。對Ⅲ-V族化合物半導體、金屬和絕緣體的異質外延和人工結構的量子阱、超晶格及調製摻雜微結構材料系統地開展了大量先驅性的研究工作。

蔡少堂,1959年在菲律賓Mapúa理工學院獲得電氣工程學士學位,1961年和1964年分別在麻省理工學院和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尚佩恩分校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1964-1970年在普度大學任教,1971年加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提出了憶阻器、Chua電路和細胞神經網絡等理論。

2012實驗室超級計算機研究所,其宗旨是研究和開發公司自主的高性能計算機系統。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高性能計算機系統結構、系統軟件、高性能並行算法、高性能計算應用、可重構加速計算等幾個方向。這個研究所由陳世青負責。

陳世青,1972年獲得碩士學位,隨後進入美國伊利諾大學攻讀博士,師從美國太空總署第一部超級計算機的首席設計師戴維?庫克教授。1979年,他進入當時處於超級計算機市場壟斷地位的世界超級計算機之父克雷的公司。是後世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全球著名的超級計算機專家。研

陳世青研發了世界上第一臺科學用的並行向量超級計算機;研發了使用通用性CPU的大型企業服務器系統;研發了世界第一臺128個刀片式的超級計算機;研發了世界上第一個以互聯網爲基礎、應用對應用、動態的成本效率高的企業協同作業中間軟件;研發了世界上第一個以超級計算機爲基礎、全球聯網形成類似電腦網格的信息網絡。

超級計算機是高科技發展的要素,也是一個國家在國防和經濟方面的必爭利器。美國軍事密碼破譯,航天太空艙和風洞仿真實驗,氫彈、核彈、飛彈、航空母艦、戰機和戰車等各種新式武器研製,以及美國經濟重點企業諸如能源、航空、汽車、氣象、化工、材料等方面都會大量使用超級計算機技術,可以說,超級計算機的價值日益重要,能夠作爲一個國家高科技水平的關鍵衡量標準,掌握這個技術的重要性自不待言,石莫這是在提前佈局。

然後石莫讓汪正評負責建立公司的晶圓廠,用於生產CPU芯片等。還讓馬佐憑、施銘、崔奇、胡正民、林本間、蔡少堂、卓以何等人協助汪正評解決晶圓廠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技術問題。

汪正評, 1975年汪正平從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博士畢業後到斯坦福大學作博士後研究。1977年加入貝爾實驗室工作,先後擔任研究員、首席科學家、傑出科學家。2000年當選爲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2010年全職回國,被聘爲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院長,電子工程講座教授;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2015年當選爲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

汪正平長期從事電子封裝研究,在封裝材料領域發表學術論文1000多篇,申請美國專利60餘項,被IEEE授予電子封裝領域最高榮譽獎-IEEE元件、封裝和製造技術獎。

2012實驗室前沿技術研究所,是一個“創新實驗室”,也叫“創意工廠”。此研究所會招募大量高端人才,研究世界上最前沿的技術,目標是系統化挑選出有前途的技術。這些技術它們必須是解決能夠影響數百萬甚至數十億人的大問題。設立項目時必須提出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必須有突破性的技術來解決問題。前沿技術研究所能夠讓公司一直處於時代前沿,不會落伍。

石莫還敲定了幾個項目,打印機、超市收錢櫃、液晶顯示器和鋰電池項目。

80年現在絕大部分電視機和電腦都是採用CRT顯示器,液晶顯示器的技術現在還不成熟,以及製造成本高昂抑制了液晶顯示器的發展之路。要到21世紀時液晶顯示器纔會全面取代笨重的CRT顯示器成爲主流的顯示設備。石莫這是在提前佈局。

80年現在的充電電池還是以鎳鎘電池爲主流,但隨着人們環保意識的日益增加,鉛、鎘等有毒金屬的使用日益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尋找新的可代替傳統鉛酸電池和鎳鎘電池的可充電電池。鋰離子電池就成爲了有力的候選者之一。1990年前後發明了鋰離子電池,1991年鋰離子電池實現商品化。電池在21世紀已經成爲人類社會必不可少的便捷能源,擁有巨大的市場價值,石莫這是在提前佈局。

第109章 負利率時代第63章 科技園項目進展第74章 抓安全生產工作第87章 日常第46章 《中國計算機1990》戰略第104章 銀行那些事兒第113章 新世界東京研發中心第29章 黃金市場動態第84章 潛龍別墅第36章 風雲涌動第111章 逗利是第57章 被盯上的巴士公司第104章 銀行那些事兒第56章 怎樣才能富過三代、五代、十代?第111章 逗利是第51章 制定軟件發展方向第26章 掀起風潮第10章. 風雲始動第75章 方舟芯片1第24章 正式開賣第113章 新世界東京研發中心第61章 掀起收購風潮第80章 準備變革組織架構第38章 新世界科技園規劃第104章 銀行那些事兒第3章. 未來暢想第100章 遊中大第87章 日常第17章 收購期貨公司第68章 默默發展第86章 害人的消費主義第37章 家常第32章 後續計劃第11章. 新世界掌趣遊戲公司第93章 硬剛Intel和微軟公司第91章 神州電腦第81章 新世界技術有限公司第107章 佈局日國房地產1第26章 掀起風潮第91章 神州電腦第31章 第二次割羊毛收穫喜人第55章 拜訪世界船王第78章 XOS系統1第55章 拜訪世界船王第95章 收購銀行和電視臺第54章 香港春節第49章 自主研發CPU第104章 銀行那些事兒第107章 佈局日國房地產1第54章 香港春節第89章 石莫主持召開經發委第六次會議,定了這些大事第21章 少年的夢想第91章 神州電腦第112章 出征海外第89章 石莫主持召開經發委第六次會議,定了這些大事第65章 佈局新能源第81章 新世界技術有限公司第8章. 科技城計劃第73章 視察晶圓廠2第62章 職工小區項目進展第75章 方舟芯片1第56章 怎樣才能富過三代、五代、十代?第31章 第二次割羊毛收穫喜人第58章 收購中華巴士第94章 佈局RB第57章 被盯上的巴士公司第70章 新世界經濟體發展委員會第31章 第二次割羊毛收穫喜人第31章 第二次割羊毛收穫喜人第13章 秘密組織開個單章感謝您第93章 硬剛Intel和微軟公司開個單章感謝您第33章 投資教育第109章 負利率時代第34章 買地準備“種田”第89章 石莫主持召開經發委第六次會議,定了這些大事第76章 方舟芯片2第37章 家常第59章 收購成功,改革中巴第10章. 風雲始動第50章 計算機研發集羣第58章 收購中華巴士第19章 港島遊記1第97章 爲建設美麗香港做貢獻第91章 神州電腦第73章 視察晶圓廠2第51章 制定軟件發展方向第10章. 風雲始動第83章 定位理論第39章 新世界職工小區規劃第6章. 學校日常第36章 風雲涌動第56章 怎樣才能富過三代、五代、十代?第30章 當今世界經濟體系第56章 怎樣才能富過三代、五代、十代?第98章 失落的香港經濟第8章. 科技城計劃第66章 港燈新能源公司
第109章 負利率時代第63章 科技園項目進展第74章 抓安全生產工作第87章 日常第46章 《中國計算機1990》戰略第104章 銀行那些事兒第113章 新世界東京研發中心第29章 黃金市場動態第84章 潛龍別墅第36章 風雲涌動第111章 逗利是第57章 被盯上的巴士公司第104章 銀行那些事兒第56章 怎樣才能富過三代、五代、十代?第111章 逗利是第51章 制定軟件發展方向第26章 掀起風潮第10章. 風雲始動第75章 方舟芯片1第24章 正式開賣第113章 新世界東京研發中心第61章 掀起收購風潮第80章 準備變革組織架構第38章 新世界科技園規劃第104章 銀行那些事兒第3章. 未來暢想第100章 遊中大第87章 日常第17章 收購期貨公司第68章 默默發展第86章 害人的消費主義第37章 家常第32章 後續計劃第11章. 新世界掌趣遊戲公司第93章 硬剛Intel和微軟公司第91章 神州電腦第81章 新世界技術有限公司第107章 佈局日國房地產1第26章 掀起風潮第91章 神州電腦第31章 第二次割羊毛收穫喜人第55章 拜訪世界船王第78章 XOS系統1第55章 拜訪世界船王第95章 收購銀行和電視臺第54章 香港春節第49章 自主研發CPU第104章 銀行那些事兒第107章 佈局日國房地產1第54章 香港春節第89章 石莫主持召開經發委第六次會議,定了這些大事第21章 少年的夢想第91章 神州電腦第112章 出征海外第89章 石莫主持召開經發委第六次會議,定了這些大事第65章 佈局新能源第81章 新世界技術有限公司第8章. 科技城計劃第73章 視察晶圓廠2第62章 職工小區項目進展第75章 方舟芯片1第56章 怎樣才能富過三代、五代、十代?第31章 第二次割羊毛收穫喜人第58章 收購中華巴士第94章 佈局RB第57章 被盯上的巴士公司第70章 新世界經濟體發展委員會第31章 第二次割羊毛收穫喜人第31章 第二次割羊毛收穫喜人第13章 秘密組織開個單章感謝您第93章 硬剛Intel和微軟公司開個單章感謝您第33章 投資教育第109章 負利率時代第34章 買地準備“種田”第89章 石莫主持召開經發委第六次會議,定了這些大事第76章 方舟芯片2第37章 家常第59章 收購成功,改革中巴第10章. 風雲始動第50章 計算機研發集羣第58章 收購中華巴士第19章 港島遊記1第97章 爲建設美麗香港做貢獻第91章 神州電腦第73章 視察晶圓廠2第51章 制定軟件發展方向第10章. 風雲始動第83章 定位理論第39章 新世界職工小區規劃第6章. 學校日常第36章 風雲涌動第56章 怎樣才能富過三代、五代、十代?第30章 當今世界經濟體系第56章 怎樣才能富過三代、五代、十代?第98章 失落的香港經濟第8章. 科技城計劃第66章 港燈新能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