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銀行那些事兒

袁天帆得到了他想要的職位,心裡很開心,臉上笑逐顏開,神采飛揚。他咧着嘴笑道:“老闆,您還有其他吩咐嗎?”

“我想提高新世界商業銀行的存款利率,以此吸引人來大量存款,你看怎麼樣?”石莫想大量吸收民衆存款後自己搞投資,而袁天帆是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系畢業生,專業的金融業人士,於是石莫向他詢問。

石莫雖然不是專業人士,但也知道一點銀行是怎麼賺錢的。

銀行最傳統的盈利模式就是靠低“買”高“賣”,從而賺取利息差。

比如,普通人去銀行辦理五年期存款,銀行只給他2.75%的年化利息。接着銀行把他這筆錢放貸出去,收取對方4.9%的利息。就這樣空手套白狼賺到2.15%的利息差了。

按貸款對象,一般分爲商業貸款、不動產貸款、消費貸款、同業貸款等。

而如果新世界商業銀行提高了存款利率,雖然新世界銀行支付的利息變多了,但石莫相信依靠他優勢可以投資賺到更多的錢。

以3年期存款來對比,大型銀行一般利率是2.75%,股份制銀行能夠達到3%,中小型銀行能夠達到3.5%,而民營銀行能夠達到5%左右。

而石莫想提高到8%,這樣提升自己銀行的存款利率,就可能有很多人過來存款啦。

袁天帆聽了石莫的話撇撇嘴,知道石莫對香港的金融業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於是他解釋道:“老闆,道亨銀行是一個持牌銀行,所以你這樣做是不行的。

香港雖然在73年解除了外匯管制,74年放開了黃金進出口,78年放開了銀行牌照,到現在82年徹底實現資本進出自由,香港就此成爲名副其實的‘自由港’,但這並不意味着香港持牌銀行的利率也放開了,我跟你說……”

說着說着,袁天帆忍不住就向石莫說起了現在香港的銀行制度。

爲了香港銀行體系的穩定和發展,不搞惡意競爭的“利率戰”,港府在1981年4月對《銀行業條例》和《接受存款公司條例》進行了重大修訂。

目前香港實行的是銀行三級制或稱金融三級制,即將接受存款機構劃分爲持牌銀行,有限制持牌銀行和接受存款公司三類,統稱爲認可機構。

就其經營業務範圍看,持牌銀行屬於通常所稱的商業銀行。

持牌銀行:最低實收資本金爲1億港元,業務範圍廣泛,可向公衆接受任何期限和數量的各類存款,可進行抵押放款,建築放款,信用透支,進出口押匯,樓字信貸,海外匯兌,證券投資,信託和保險代理等等;但必須加入銀行同業公會,接受利率協議的約束,也就是說銀行自己不能隨意提高存款利率。

持牌接受存款公司:最低實收資本爲7500萬港元,只能接受50萬港元以上任何期限的存款,其業務屬“批發性”,主要有包銷,財務服務與諮詢,集團貸款和可轉讓存款證買賣。就其業務範圍看,持牌接受存款公司屬於通常所說的商人銀行或投資銀行.

註冊接受存款公司:最低實收資本爲1000萬港元,只能接受不少於5萬港元,期限爲3個月以上的定期存款(1986年調整爲10萬港元),其業務屬“零售性”,主要有各類抵押貸款,股票,債券,外匯,黃金,可轉讓存款證的買賣,保險代理,信貸財務和消費者信貸等.

持牌接受存款公司和註冊接受存款公司都不受利率協議的約束,可以大幅提高利率吸引客戶存款。

但註冊接受存款公司不能吸收5萬港元以下的存款,這實際上起到了間接保障存款者尤其是小額存款者利益的作用.

但儘管如此,香港的銀行,破產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如果破產之後,儲戶在銀行的存款,一分錢都拿不到,香港銀行的信用級別並不太高。

爲什麼香港的銀行會比較容易破產?

實際上在上世紀30年代之前還沒有投資銀行這樣一個稱呼,那時候都叫銀行。

比如人們熟悉的老J.P.摩根,他當時旗下控制着摩根財團,摩根財團就是一個既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又做證券承銷業務的金融寡頭。

當時還有很多其它像洛克菲勒、第一花旗銀行財團,都對美國政經兩界有很大的影響力。這些金融寡頭,一方面吸收儲戶的資金,一方面又拿這些資金去做證券承銷,甚至參與到股票的交易中間。

然後就產生問題了,儲戶的錢和證券市場中間是沒有防火牆的,這裡面會產生很大的風險,爲什麼呢?因爲儲戶存款要求一個固定回報,我的錢要投到很安全的地方。而股票是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投險投資。

但是當時沒有人注意到這裡面的風險,所以很多儲戶的錢流入的股市,然後也助長了股市泡沫的滋生。緊接着美國股市的崩盤,就發生了大蕭條,幾年之內,股票的價格掉了90%,然後美國大概有三分之一的銀行破產,很多儲戶當時在股市裡面的錢變得血本無歸了。

大蕭條之後,羅斯福政府就頒佈了一個叫《格拉斯.斯蒂格爾》的法案,這個法案奠定了後來半個多世紀全球金融監管的制度。

直到美國在九十年代放開了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的混業經營限制。英國則在1986年10月通過了《金融服務法案》,衝破了英國商人銀行和商業銀行嚴格的業務界限,允許英國的商業銀行直接進入投資銀行領域。

《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其中最著名的一條就是說,商業銀行的業務和證券業務要嚴格分開,實施分業經營。

搞吸儲放貸的,就不能搞證券承銷。所以在這種壓力下,摩根財團就把自己的業務一分爲二,摩根斯坦利就做投行,另一家J.P.摩根就做商業銀行。

而香港的銀行是支持投資股票的,容易發生上述情況,所以香港的銀行會比較容易破產。

中國內地又不一樣,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等都受到嚴格的劃分和限制。

歐洲的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一般都是混業經營,所以形成了許多所謂的“全能銀行”或商人銀行,如德意志銀行、荷蘭銀行、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等等。

混業的優點是相對高的效率,缺點是利益衝突和風險控制,1933年之後的的60多年裡,金融業應該混業還是分業的觀點一直未能得到高度統一,到美國在九十年代開放了混業以後,混業的觀點依然未能在全球範圍得到一致認可。

在商業銀行體系裡面,由於它有一個信貸擴張的機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特別的重要,就是政府要嚴格監管的對象,而政府的首要任務是要保護普通老百姓的儲蓄安全。

所以,在監管的層面,大家對商業銀行的要求特別高,比如,存款保險制度,要求銀行資金和證券市場隔絕,還有銀行的自有資本率、銀行的槓桿率,從此以後都受到特別嚴格的監管。

反觀證券投資業務,它不一樣。只要是炒過股的人都知道,叫入市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證券市場的投資者需要自己承擔風險的,正因爲此,投資銀行受到的監管一直比較寬鬆,這樣就給投資銀行家很多“開腦洞、搞創新”的機會。

世界各國對證券公司的劃分和稱呼都不盡相同,美國的通俗稱謂是投資銀行,英國則稱商人銀行。

以德國爲代表的一些國家實行銀行業與證券業混業經營,通常由銀行設立公司從事證券業務經營。

日國等一些國家和中國一樣,將專營證券業務的金融機構稱爲證券公司。

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有什麼區別呢?

投資銀行是指傳統商業銀行以外的金融服務機構,區別於商業銀行的特徵是風險不隔離。

投資銀行多見於歐美等發達國家,是證券市場發展到高級階段的產物,是綜合性的證券公司。

平時炒股,要去券商開個戶。中國的券商在國外就叫投資銀行,當然不僅中國叫券商,在RB、德國等地投資銀行也被稱爲證券公司。

國內平時所謂的投行是指券商的投行部,對應的則是歐美投資銀行內的投行部。

投資銀行做的事情,和普通的商業銀行完全不同。

商業銀行的主營業務,即收取存款,放出貸款,一個吸儲放貸的機構,基本和投行的主營業務完全不搭邊。

投資銀行(證券公司)的主營業務,主要可以分爲兩大類,證券承銷業務和投行業務。

承銷業務說白了就是證券公司利用其在交易所的席位,炒股的通過該證券公司的交易平臺買賣股票,所需要扣留的手續費。

而投行業務主要是以IPO、發債、資產重組、資產證券化等業務爲主。

第11章. 新世界掌趣遊戲公司第110章 香港賀歲煙花第56章 怎樣才能富過三代、五代、十代?第36章 風雲涌動第99章 香港“硅谷”計劃第77章 走上ASIC(專用芯片)之路第90章 個人電腦研發成功第66章 港燈新能源公司第14章 光照會第26章 掀起風潮第17章 收購期貨公司第20章 港島遊記2第15章 人才收集計劃第27章 下一個佈局開個單章感謝您第56章 怎樣才能富過三代、五代、十代?第101章 看日落第6章. 學校日常第22章 遊戲機研發成功第41章 校園設計圖第79章 構建工資分配製度第80章 準備變革組織架構第79章 構建工資分配製度第8章. 科技城計劃第42章 小聚第6章. 學校日常第86章 害人的消費主義第100章 遊中大第32章 後續計劃第15章 人才收集計劃第27章 下一個佈局第6章. 學校日常第114章 我們要擔負起引領世界的責任第41章 校園設計圖第63章 科技園項目進展第61章 掀起收購風潮第106章 收購道亨銀行第110章 香港賀歲煙花第94章 佈局RB第71章 總部基地第25章 銷售火爆第80章 準備變革組織架構第34章 買地準備“種田”第85章 “暴花戶”第99章 香港“硅谷”計劃第28章 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第72章 視察晶圓廠1第63章 科技園項目進展第9章. 香江大學城計劃第66章 港燈新能源公司第67章 投資核電第97章 爲建設美麗香港做貢獻第29章 黃金市場動態第89章 石莫主持召開經發委第六次會議,定了這些大事第60章 奪取港燈集團第41章 校園設計圖第68章 默默發展第22章 遊戲機研發成功第58章 收購中華巴士第20章 港島遊記2第2章. 狂野時代第90章 個人電腦研發成功第22章 遊戲機研發成功第75章 方舟芯片1第57章 被盯上的巴士公司第16章 組建團隊與TUP計劃第78章 XOS系統1第25章 銷售火爆第11章. 新世界掌趣遊戲公司第77章 走上ASIC(專用芯片)之路第65章 佈局新能源第37章 家常第29章 黃金市場動態第19章 港島遊記1第114章 我們要擔負起引領世界的責任第67章 投資核電第77章 走上ASIC(專用芯片)之路第38章 新世界科技園規劃第9章. 香江大學城計劃第97章 爲建設美麗香港做貢獻第98章 失落的香港經濟第87章 日常第54章 香港春節第7章. 第一次割羊毛收穫驚人第69章 兩年後第101章 看日落第48章 制定硬件發展方向第18章 準備第二次割羊毛第42章 小聚第48章 制定硬件發展方向第106章 財富殺手第97章 爲建設美麗香港做貢獻第104章 銀行那些事兒第35章 拿下250公頃土地,轟動全港第23章 準備發售第94章 佈局RB第99章 香港“硅谷”計劃第6章. 學校日常第59章 收購成功,改革中巴
第11章. 新世界掌趣遊戲公司第110章 香港賀歲煙花第56章 怎樣才能富過三代、五代、十代?第36章 風雲涌動第99章 香港“硅谷”計劃第77章 走上ASIC(專用芯片)之路第90章 個人電腦研發成功第66章 港燈新能源公司第14章 光照會第26章 掀起風潮第17章 收購期貨公司第20章 港島遊記2第15章 人才收集計劃第27章 下一個佈局開個單章感謝您第56章 怎樣才能富過三代、五代、十代?第101章 看日落第6章. 學校日常第22章 遊戲機研發成功第41章 校園設計圖第79章 構建工資分配製度第80章 準備變革組織架構第79章 構建工資分配製度第8章. 科技城計劃第42章 小聚第6章. 學校日常第86章 害人的消費主義第100章 遊中大第32章 後續計劃第15章 人才收集計劃第27章 下一個佈局第6章. 學校日常第114章 我們要擔負起引領世界的責任第41章 校園設計圖第63章 科技園項目進展第61章 掀起收購風潮第106章 收購道亨銀行第110章 香港賀歲煙花第94章 佈局RB第71章 總部基地第25章 銷售火爆第80章 準備變革組織架構第34章 買地準備“種田”第85章 “暴花戶”第99章 香港“硅谷”計劃第28章 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第72章 視察晶圓廠1第63章 科技園項目進展第9章. 香江大學城計劃第66章 港燈新能源公司第67章 投資核電第97章 爲建設美麗香港做貢獻第29章 黃金市場動態第89章 石莫主持召開經發委第六次會議,定了這些大事第60章 奪取港燈集團第41章 校園設計圖第68章 默默發展第22章 遊戲機研發成功第58章 收購中華巴士第20章 港島遊記2第2章. 狂野時代第90章 個人電腦研發成功第22章 遊戲機研發成功第75章 方舟芯片1第57章 被盯上的巴士公司第16章 組建團隊與TUP計劃第78章 XOS系統1第25章 銷售火爆第11章. 新世界掌趣遊戲公司第77章 走上ASIC(專用芯片)之路第65章 佈局新能源第37章 家常第29章 黃金市場動態第19章 港島遊記1第114章 我們要擔負起引領世界的責任第67章 投資核電第77章 走上ASIC(專用芯片)之路第38章 新世界科技園規劃第9章. 香江大學城計劃第97章 爲建設美麗香港做貢獻第98章 失落的香港經濟第87章 日常第54章 香港春節第7章. 第一次割羊毛收穫驚人第69章 兩年後第101章 看日落第48章 制定硬件發展方向第18章 準備第二次割羊毛第42章 小聚第48章 制定硬件發展方向第106章 財富殺手第97章 爲建設美麗香港做貢獻第104章 銀行那些事兒第35章 拿下250公頃土地,轟動全港第23章 準備發售第94章 佈局RB第99章 香港“硅谷”計劃第6章. 學校日常第59章 收購成功,改革中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