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未來暢想

石莫拿着設計圖來到書房,見石振國沒有坐在大辦公桌後面,而是在一旁的茶几邊上坐着,泡了一壺茶喝着。

石莫直接到其對面坐下,拿起設計圖遞給石振國,說道:“爸,這是新的玩具設計圖,你看看”。然後自顧自的拿起杯子喝起了茶。

“哦,你小子又想出什麼好東西啦!”,石振國驚喜道,有點激動,公司現在進入穩定期,正在找下一個的利潤增長點,現在看來是不用愁了,連忙接過看了起來。

過了一會,石振國看完後面帶笑容,說道:“這個設計很好啊,推出後肯定能火起來,起碼能爲公司帶來十幾億的利潤,對了,這是你自己發明的,還是你的那個小公司發明的?”

石莫答道:“這是我自己想出來的,那個公司現在在研發其他的東西。對了,滑板車現在還沒申請專利,你注意一下”。

在78年初跟石振國要了2000萬的零用錢,除了創建安保公司,還開了一個小遊戲公司,只招了10個研發人員,軟件和硬件工程師各5個,以及幾個做後勤的,行政財務等,按照他的指示在研發一款遊戲機,現在已經研發有半年多時間了,還沒有出成果,但石莫現在不着急。該急的是接下來就要做的事,現在已經是11月12號了,世界局勢風雲突變,在拖下去可就沒有肉吃了。

石振國說道:“好,專利的事我會搞定,你小子又立了一大功啊,說說想要什麼獎勵?能做到的都給你辦好。”

這幾年商界鬥爭下來,自然知道專利的重要性,有專利在手都這麼難搞,沒專利的話分分鐘就會被其他盜版公司給擠出市場,到時候可沒有後悔藥可以吃。

ωwш☢тt kān☢¢ O

石莫答道:“獎勵的事待會再說,元朗區“衛星城”的事也待會再談,我想先問問你對太陽玩具公司未來有什麼規劃,以後公司走什麼路線?”

太陽玩具廠在石莫的助力下發展起來後就成立了公司,開始經營品牌,招聘有才能的職業經理人,完善公司的規章制度,梳理財務體系,建立專業的營銷團隊以及自己的研發團隊,開闊銷售渠道,打開歐美市場等。

石振國饒有深意的看了石莫一眼,想了想,組織了一下語言,緩緩答道:“現在公司除了你之前給的兩個新玩具,並沒有研發出其他讓人眼前一亮的新玩具,公司的研發團隊只是圍繞着你的那兩個玩具開發周邊產品,都是類似的玩具,並沒有多少市場競爭力。”

石振國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現在公司雖然盈利可觀,但如果不能繼續創新發展,也就到頂了,這樣下去狀況令人擔憂啊。我看這幾年香江地產業和金融業火爆,我不懂股票,就想着能否投資房地產,或許這次開發新界會是一個好的切入點,你覺得行不行?”

石莫聽到後,暗攢一聲:“確實有眼光”。

玩具行業的發展潛力小,格局也小。現在有新產品出來,盈利是不錯,但跟未來那些搞地產的公司相比,財富差距只會越來越大。自78年起,香港的地產市道已開始脫離正常的發展軌道,如火箭般上升。以尖沙咀東部爲例,地價在3年內上升了六七倍,樓價亦上升了3倍。地價、樓價的攀升,刺激了大量熱錢的涌入,南洋資金更是大舉入市。

當時,香港“賣樓花”制度大行其道,只要繳付5%至10%的訂金,便可購得樓花,進行投機,而炒家對政府限制樓花的種種政策,諸如對樓花轉讓加重抽稅等,並不理會,投機炒樓風空前熾熱。熾熱的炒樓風進一步推動地價、樓價上升。到後來房價已遠遠脫離當時香港市民的承受能力。

列如:1972年長江實業剛上市只有1.26億港幣市值,到了1981年已經增加到78.77億,成長性驚人。

炒樓風最熾熱時,炒家索性整棟大廈炒賣,形成“炒大廈”、“炒酒店”熱潮。當時中環、灣仔、尖東等各繁華商業區頻頻傳出整幢商業大廈以高價易手的消息,其中最爲人津津樂道的就是金鐘的金門大廈,中環的聯邦、國際兩棟大廈的炒賣。金門大廈在1978年12月至1980年9月期間3次轉手,售價從7.15億元增加到16.8億元,短短不到2年時間內升幅高達135%。聯邦、國際兩棟大廈在1980年8月至1981年1月期間2次轉手,售價從10.89億元升至22.35億元,短短半年間升幅逾1倍。1981年,銀行和財務公司貸款買樓的增長率相當驚人,分期付款買樓的貸款達155.56億元,比上一年度增加30%,香江樓價就此達到巔峰,然而。

到1982年底,香港樓價比1981年下跌60%,1983年房地產市場全面崩潰。直到1984年9月,“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市場才重新復甦。

確實有先見之明,畢竟石莫不可能一直能拿出新的玩具設計,且這是最後的一次了,以後怎麼辦?靠公司的研發團隊?想想就不靠譜,流行玩具可不是那麼好創造的,要不然其他那麼多玩具公司也不會半死不活的,破產倒閉的更多。

未來香江大多數富豪的財富都來源於地產業,而如果太陽玩具公司進軍地產業,就算沒有石莫的提點,石振國如果謹慎一些,最後的結果也不會太差。

石莫答道:“地產業是一個好方向,從1970年到現在,港英政府頒佈了“抵壘政策”,凡是成功偷渡進入香港市區的民衆,都可以成爲合法香港居民,導致了大量內地移民涌入香江。現在香江與內地兩岸收入相差約80倍,吸引了無數想憑雙手賺取溫飽的普通人,導致香江人口以每年十幾萬的增速狂飆,預計到明年香江人口就會超過500萬,這些新增人口會帶來住宅需求的井噴。我們家已經賺取了第一桶金,現在進入地產業正合適。”

其實香江富豪在商業生涯早期,從事的都是各類各色的實業,如李加誠的塑膠花,李照基的兌金鋪,鄭與彤的周大福,包宇剛的船運業等,這些實業爲他們賺取了第一桶金。

現在是78年底,憑着石莫給的滑板車新玩具,如果推出市場,肯定大受歡迎,太陽玩具公司再順勢敲鐘上市,定能股價大漲,圈到大量資金,就能玩一些新花樣了。

石莫繼續說道:“爸,你知道地產業有一種玩法叫‘反週期’嗎?可保證你穩賺不賠。”

石振國表示不信,責怪道:“做生意那有穩賺不賠的,少聽別人的忽悠。啥叫‘反週期’?”

石莫解釋道:“是真的,有心的話在報紙上都可以查到,以長江實業和新鴻基爲例,它們都在1972年上市,並在72-73年的大牛市期間瘋狂增發募資,長實僅在1973年就發行新股5次。等到1975年香港經濟低迷期,現金儲備雄厚的兩家公司大量購入土地。待到現在1978年香江經濟回升,長實如果兌現利潤的話可以達到8億左右,是1972年的25倍,新鴻基如果兌現利潤也有3億左右,是1972年的6倍,而且預計過兩年香江經濟就會重回巔峰,到時再出手的話,賺的更多。然後再次鉅額增發募資,重複上述過程。這樣幾個回合下來,公司實力將呈倍數增長。”

“爸,我們也可以這麼玩,現在是牛市,可以利用股市的募資便利,讓公司上市集巨資,然後買地操作。具體就是:在樓市高漲期間(一般也是股市景氣期間)拋售樓盤,兌現利潤推高股價,利用高股價大量募資儲備現金,等到樓市低潮時(一般也是股市低迷期),一邊瘋狂購入土地物業,一邊收購擁有大量土地的非地產上市公司,這些公司在股市低迷期都異常便宜。”

石振國聽後一臉驚訝道:“房地產還能這麼玩,不會出什麼問題吧?”

石莫知道地產公司的“反週期”玩法之所以能夠玩得轉,背後是香港樓市的超級牛市:一方面五六十年代的嬰兒潮將在80年代進入結婚買房階段,另一方面是源源不斷的新移民涌入。

石莫肯定道:“不會有問題,只要熟悉香江地產的運行週期,自己再謹慎操作,就能賺錢。”

石振國現在也是有幾十億身家的人,該有的魄力還是有一點的,現在知道了房地產的週期規律,頓時下定決心,語氣堅定的道:“好,我們就進軍地產業。準備好後就去跟港府商談投資‘衛星城’的相關事宜。”

石莫爲什麼極力推薦石振國進入地產行業,是因爲除了能賺到錢也不想看到他未來破產或者財富縮水太多,在香江沒有錢也就意味着沒有話語權。石莫可不想父母受了別人的委屈,金錢有時候是能夠金光護體的,也能保證父母以後就算沒有石莫也能衣食無憂。

對於石莫來說,房地產真的是太沒挑戰性了。如果石莫去做房地產的話,以後最大的成就也就是跟李加誠一樣,到老了守着所謂的一大堆財富,不過就是一個數字,又能怎麼樣呢?對世界對人類對社會有什麼貢獻?有什麼意義呢,所以還不如讓石振國去做房地產。

而石莫現在已經是衣食無憂了,在世俗這個維度上已經達到了頂峰,至少以後父母給的錢十輩子也花不完。

石莫就想做點有挑戰性的事,試試以後能不能爲人類文明做點貢獻,試試能否在有生之年解決人類的根本性問題,能否躋身成爲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個人物之一!

什麼是人類社會的根本性問題?

人類的本質問題是“生存和發展”,只有解決了這兩個問題,才能避免地球人類文明走向滅亡,也能減少很多戰爭,以及未來地球70億人口的饑荒和病痛問題。

人類文明會滅亡嗎?世界末日,可能使人類文明滅亡的20種方式:可能1.隕星撞擊。這就是最老生常談的末日電影題材。可能2.冰川時代,如果冰川時代真的到來,預計最初幾十年內將有數千萬人死去,所造成的後果是有可能使人類回到石器時代。可能3.超級火山噴發。以及伽馬射線暴等等。

又比如:古巴導彈危機,讓整個人類世界推向毀滅的邊緣,差一點核塵埃就會佈滿天空,隔絕太陽,世界陷入一片黑暗,想想都讓人覺得頭皮發麻,渾身冰冷刺骨。

石莫一個人能做什麼呢?能否改變世界,逆轉未來?石莫現在能做的只有發展科技,唯有科技才能使人類走出地球,走向星辰大海。

還可以發展新型清潔能源,減少地球污染,以及其他的高新技術帶給人類文明的好處。

最少也要在未來構建一個低成本的太空平臺,比如月球,以將人類文明擴展到太空,拯救未來。第二步是去火星,但去火星移民難度實在太大,是有生之年系列,先老老實實做好第一步吧。

第107章 佈局日國房地產1第13章 秘密組織第32章 後續計劃第3章. 未來暢想第108章 佈局日國房地產2第6章. 學校日常第19章 港島遊記1第7章. 第一次割羊毛收穫驚人第78章 XOS系統1第15章 人才收集計劃第101章 看日落第86章 害人的消費主義第73章 視察晶圓廠2第100章 遊中大第78章 XOS系統1第51章 制定軟件發展方向第75章 方舟芯片1第96章 石振國的決斷第26章 掀起風潮第80章 準備變革組織架構第74章 抓安全生產工作第7章. 第一次割羊毛收穫驚人第22章 遊戲機研發成功第91章 神州電腦第3章. 未來暢想第113章 新世界東京研發中心第20章 港島遊記2第25章 銷售火爆第83章 定位理論第44章 偶遇周潤發第12章 加強安保力量第60章 奪取港燈集團第67章 投資核電第5章. 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機第95章 收購銀行和電視臺第46章 《中國計算機1990》戰略第25章 銷售火爆第32章 後續計劃第42章 小聚第91章 神州電腦第84章 潛龍別墅第83章 定位理論第79章 構建工資分配製度第56章 怎樣才能富過三代、五代、十代?第85章 “暴花戶”第86章 害人的消費主義第47章 2012實驗室第29章 黃金市場動態第5章. 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機第6章. 學校日常第113章 新世界東京研發中心第81章 新世界技術有限公司第103章 新世界金融集團第33章 投資教育第5章. 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機第101章 看日落第3章. 未來暢想第106章 收購道亨銀行第87章 日常第47章 2012實驗室第106章 財富殺手第38章 新世界科技園規劃第100章 遊中大第15章 人才收集計劃第104章 銀行那些事兒第26章 掀起風潮第3章. 未來暢想第95章 收購銀行和電視臺第100章 遊中大第34章 買地準備“種田”第72章 視察晶圓廠1第65章 佈局新能源第74章 抓安全生產工作第23章 準備發售第60章 奪取港燈集團第76章 方舟芯片2第28章 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第29章 黃金市場動態第29章 黃金市場動態第37章 家常第15章 人才收集計劃第83章 定位理論第103章 新世界金融集團第29章 黃金市場動態第14章 光照會第81章 新世界技術有限公司第97章 爲建設美麗香港做貢獻第23章 準備發售第57章 被盯上的巴士公司第17章 收購期貨公司第33章 投資教育第48章 制定硬件發展方向第36章 風雲涌動第96章 石振國的決斷第77章 走上ASIC(專用芯片)之路第27章 下一個佈局第50章 計算機研發集羣第87章 日常第34章 買地準備“種田”
第107章 佈局日國房地產1第13章 秘密組織第32章 後續計劃第3章. 未來暢想第108章 佈局日國房地產2第6章. 學校日常第19章 港島遊記1第7章. 第一次割羊毛收穫驚人第78章 XOS系統1第15章 人才收集計劃第101章 看日落第86章 害人的消費主義第73章 視察晶圓廠2第100章 遊中大第78章 XOS系統1第51章 制定軟件發展方向第75章 方舟芯片1第96章 石振國的決斷第26章 掀起風潮第80章 準備變革組織架構第74章 抓安全生產工作第7章. 第一次割羊毛收穫驚人第22章 遊戲機研發成功第91章 神州電腦第3章. 未來暢想第113章 新世界東京研發中心第20章 港島遊記2第25章 銷售火爆第83章 定位理論第44章 偶遇周潤發第12章 加強安保力量第60章 奪取港燈集團第67章 投資核電第5章. 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機第95章 收購銀行和電視臺第46章 《中國計算機1990》戰略第25章 銷售火爆第32章 後續計劃第42章 小聚第91章 神州電腦第84章 潛龍別墅第83章 定位理論第79章 構建工資分配製度第56章 怎樣才能富過三代、五代、十代?第85章 “暴花戶”第86章 害人的消費主義第47章 2012實驗室第29章 黃金市場動態第5章. 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機第6章. 學校日常第113章 新世界東京研發中心第81章 新世界技術有限公司第103章 新世界金融集團第33章 投資教育第5章. 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機第101章 看日落第3章. 未來暢想第106章 收購道亨銀行第87章 日常第47章 2012實驗室第106章 財富殺手第38章 新世界科技園規劃第100章 遊中大第15章 人才收集計劃第104章 銀行那些事兒第26章 掀起風潮第3章. 未來暢想第95章 收購銀行和電視臺第100章 遊中大第34章 買地準備“種田”第72章 視察晶圓廠1第65章 佈局新能源第74章 抓安全生產工作第23章 準備發售第60章 奪取港燈集團第76章 方舟芯片2第28章 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第29章 黃金市場動態第29章 黃金市場動態第37章 家常第15章 人才收集計劃第83章 定位理論第103章 新世界金融集團第29章 黃金市場動態第14章 光照會第81章 新世界技術有限公司第97章 爲建設美麗香港做貢獻第23章 準備發售第57章 被盯上的巴士公司第17章 收購期貨公司第33章 投資教育第48章 制定硬件發展方向第36章 風雲涌動第96章 石振國的決斷第77章 走上ASIC(專用芯片)之路第27章 下一個佈局第50章 計算機研發集羣第87章 日常第34章 買地準備“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