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罪昭天下

“好好好,李好義,武博沒有讓朕失望,銀子找到了,楊桂枝和趙洵也一併抓到,不錯。”看罷李好義和沈復的奏摺,顧同一面叫好,一面對旁邊的陳季常說道:“擬旨,着李好義即刻押解楊桂枝、趙洵以及千兩白銀入京,朕要給他、給西南軍的將士們也犒賞一番!”

“陛下說的是,有功則賞,有過則罰,只是不知陛下打算怎麼處置楊桂枝和趙洵二人?”陳季常不能不問清楚對此二人的處置,畢竟二人都是大宋王朝最親近的繼承者,要是不除掉,必定會釀成大禍。

陳季常的擔心,顧同心知肚明,儘管他不喜歡一言之下,就有人命葬送,不過爲了帝國的長治久安,顧同又不得認真思考對楊桂枝和趙洵二人的處理。

尋思了一陣之後,顧同嘆了口氣,低聲說道:“密令沈復,在來京城的路上,命錦衣衛的人除掉趙洵,手腳做幹盡,不要給人口舌。”

“陛下聖明。”陳季常微微一笑,他倒沒有顧同那麼多的想法,只覺得趙洵的命是千萬不能留下來的,要是趙洵活着進入長安城,指不定那些舊臣們會有什麼謀動,是以,只有死了的趙洵纔是對於帝國最有利的趙洵。

“關好楊桂枝,這個女人一定要讓她活着進入長安城,這樣,也算是給舊臣們一些緩和的空間,如此,朝廷之上也能平穩一些。”對於朝堂之上各種勢力掌握的越加如魚得水一般的顧同,瞬間就將楊皇后和趙洵的命運做了區別對待。

建元元年四月初九,就在鎮南侯李好義押解前朝皇后楊桂枝和前朝太子趙洵進入長安城的路途之上,突然有黑衣刺客企圖‘解救’楊桂枝、趙洵,不料亂軍之中,趙洵中箭,當場死亡,所幸的是楊桂枝受了些驚嚇,倒是無礙。

消息傳到長安城,皇帝顧同大怒,一面命令刑部以及天下各衙門,‘捉拿’刺殺趙洵的刺客,一面將禁軍指揮哲別派出,命哲別親自帶領禁軍神武營出長安‘保護’楊桂枝安全進京。

雖然誰都明白,最有可能殺死趙洵的人是誰,可是眼見着宋王朝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已經被連根拔了起來,一些舊臣們,心中哀嘆憤怒之餘,也不得不接受事實;不過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當朝天子能夠派遣禁軍‘保護’前朝皇后入京,明顯是有恩有義之人,一時之間,百姓心目之中,顧同的聖君形象,又深入人心了幾分。

有人說政治就是演戲,一代代的君王將相們,人後各種陰謀,人前各種仁義,不過有的時候,演戲也是必要的,就看演的戲是不是可以利國利民、爲國爲民的好戲。

經過了最初的心理適應期之後,顧同已經可以坦蕩蕩的面對密令處死趙洵的事情了,當然,其中也不乏他連着處理對一系列反抗帝國和反抗他本人的勢力的案子分了一些他的心神。

“李遵頊、成千林、木青璇蓄意對抗朝廷,在西夏國主投降之後,出爾反爾,陰謀勾結各方,企圖恢復西夏社稷````夏震、林一官先是槌殺伐金之臣韓侂冑,後又臨安宮變,綁架前朝皇后、太子,在倭國之時,更是威脅、褻瀆前朝皇后,以下犯上,後勾結前刑部尚書陸從權,刺殺前朝寧宗皇帝,罪不容赦`````王淮之、盛章、陸從貴、鄭士鐸、吳有良,於帝國初建之時,公然對抗朝廷,對抗聖命,聚集兵將,公然反叛朝廷,危害江南穩定,當罪誅九族,其中王淮之,更是猥褻前朝皇后楊桂枝,與之暗中****,其心更惡`````前朝皇后楊桂枝,乃是前朝寧宗皇帝欽封正宮,但在臨安宮變之後,不能恪守婦道,褻瀆皇家威儀,當賜死`````”

一樁樁,一件件,當江南局勢徹底平定之後,壓在刑部大牢之中的一個個蓄意和顧同對抗的人全部被揪了出來,看着這些人的所作所爲,顧同都覺得憤怒,不僅僅是因爲這些人公然反對他,更加重要的是因爲這些人,多少的男兒死在了戰場,多少的家庭失去了希望,一切一切,都是爲了一己之念!

“李遵頊、夏震、王淮之三人乃是各案之中的首罪,當千刀萬剮,以泄天下百姓之憤,其餘人,隨三人陰謀造反,罪亦不容誅,一併問斬,不過誅殺九族`````”顧同稍微斟酌了一下之後,對新任的刑部尚書宋鞏和刑部侍郎劉哲說道:“誅殺九族,牽扯太廣,對於首罪,誅三族,從犯者,一人伏法,家人流放嶺南,嚴加看管就是。”

“陛下仁慈。”宋鞏一面恭維着顧同,一面又不解的問道:“那麼楊桂枝該怎麼`````?”

“楊桂枝畢竟是寧宗皇帝的正宮,儘管她的作爲,讓人嫌棄,不過也是不得已爲之。朕在微末之際,多逢寧宗皇帝提拔,朕今日在位,又豈能讓他在九泉之下不能瞑目。楊桂枝,她的事情一概不許外露,夏震、王淮之二人案中牽扯到楊桂枝的罪條都去了吧,給她一個體面的死法,去吧!”顧同不想在一個女人身上浪費太多的精力,是以決定給楊桂枝一個‘好’的結局。

顧同如此一說,不僅是宋鞏,就連劉哲也十分動容。二人不禁爲顧同的心胸之寬廣感到佩服,同時,二人也爲大宋能夠保全最後的面子感到高興,二人畢竟也都是受過趙宋皇恩的舊臣,覺得楊桂枝有這樣的下場,對於已經終結的趙宋皇室來說,實在是最好不過了。

“陛下,臣代一衆老臣們,謝謝陛下的大恩大德了!”宋鞏流着兩行感動的歌淚水,叩頭謝了恩,就和劉哲去下達顧同的旨意去了。

看着宋鞏和劉哲感動的離去的背影,顧同搖頭笑了笑。或許,在有些臣子看來,對於前朝餘孽,當重重處罰,可是隻有顧同明白,刑罰是永遠不能讓人有畏懼之心的。

如果刑罰、高壓可以讓時政穩定,那麼秦帝國也就不會二世而亡。

更何況,殺戮太重,對於天下來說,實在是百害無一利,在人口增長緩慢的古代,死一個人可比生一個人容易得多,沒有人口,想要將這樣大的一個帝國撐起來,實在是癡心妄想。是以,有時候能夠不殺人,顧同是堅決不容殺得。

建元元年(公元1209年)五月初一,建元帝顧同下詔,向天下臣民昭告自去歲冬天以來的一系列危害國家和百姓利益的大案、要案,同時也將李遵頊、夏震、王淮之三個對抗朝廷的謀逆勢力集團的罪行一條一條的告知天下百姓,在詔書的最後,也宣示了對於三個謀逆集團的處決決定。

三日之後,長安城的菜市口,人山人海,前來觀看問斬的人,不僅有長安城的百姓,就連附近的縣鄉百姓以及其他地方得到消息的人也都趕了過來,人們想要看看帝國初建之後的第一場問斬是個什麼樣子。

不過在百姓們的臉上,我們可以看到的不是麻木,不是在看笑話,不是一個個‘看客’,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他們對於謀逆集團的強烈憤恨,同時也能看得出來,百姓們對於帝國的支持和期盼。

秦國公、太傅、右丞相陳季常代表皇帝顧同親自主持處決,朝堂之上,各位國公、侯爺,以及六部衙門尚書侍郎和五品以上的官員們,也都紛紛前來觀刑。

當關押着李遵頊、王淮之、夏震等衆人的囚車從刑部大牢之中緩緩的行進到刑場的時候,人聲鼎沸,百姓們斥責這些人利慾薰心、危害社稷的同時,也不忘給這些人增加一些狼狽。

李遵頊、夏震、王淮之等人走下囚車的時候,身上滿是臭雞蛋、爛菜葉,有些人更是被打的頭破血流,不過沒有人會同情他們,畢竟,他們違逆了衆生之願,也違逆了天下大勢。

陳季常命令刑部、大理寺、御史臺將一干人犯的身份驗明之後,就當着數萬百姓的面,將衆人的罪責一一宣昭。

等記載着李遵頊等人罪責的詔書宣讀完畢之後,陳季常命令將人犯壓上斷頭臺,然後在午時三刻到達之時,就立即將判令下達,“午時三刻已到,行刑!”

劊子手們手起刀落,只聽咔嚓一聲,一顆顆頭顱應聲落地,曾經叱吒一方的各路‘梟雄’,此時,用死亡演繹了每個人生最終會走向的終點。

歷史,會記載着他們的罪責,他們造下的殺戮,不過他們的過往,卻將永遠的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死亡,無情的將他們的一切消散,他們的鮮血,將鑄就帝國的輝煌和榮光!

“成王敗寇,歷史,最終是由勝者書寫的。諸位,一路之上,走好!”顧同在皇宮的宮樓之上,遙望着宮外的問斬,心緒萬千,當即,用一杯清酒,來祭奠這些曾經的對手們。

當喧囂落定,天下平穩之時,顧同一手創建的帝國,卻纔真正的進入到自己的發展軌道,對於顧同,對於帝國的將軍們,文臣們來說,帝國的歷史,也纔剛剛開始。

第73章 大比武(上)第308章 王蓉的哀求第62章 傻姑娘第575章 大軍圍城,各懷鬼胎第125章 大戰闊亦田(四)第199章 聚將鼓第378章 除賊(八)第281章 辛密第442章 奪權(五)第145章 平叛(下)第431章 刺韓(三)第11章 沈大官人(下)第360章 佈網(上)第92章 佈局(上)第100章 何方第499章 女中諸葛第535章 捷報頻傳第77章 新年第568章 追敵千里,劍指黃龍第330章 投靠第409章 老爺,抱緊我(上)第357章 鏖兵長安(完)第486章 關於元朝行省制度(二)第555章 掖庭賜宴第136章 沈復心思第67章 再會沈復第190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504章 滅國(中)第361章 第三白五十六章 佈網(下)第72章 練兵(五)第198章 驚天變故第273章 驚喜第429章 刺韓(一)第179章 遊說(上)第21章 籌建餘慶堂(五)第259章 各自應對第217章 活着回來第93章 佈局(中)第473章 關於元朝行省制度第261章 朝野震動第332章 宋使第276章 比拼(下)第458章 追擊第198章 驚天變故第621章 瘋狂第97章 琪琪格第118章 夜幕下的隱秘第496章 兵臨城下(六)第133章 暗衛第614章 第六百靈四章 祁連,決勝之望(上)第213章 世間事第454章 戰淮(三)第126章 大戰闊亦田(五)第622章 部署第407章 目光邪惡第321章 南下第558章 魚兒上鉤第623章 進逼(一)第457章 血戰盤龍嶺第70章 練兵(三)第165章 關於經濟的構想(下)第442章 奪權(五)第490章 潰敗第39章 師師心思第630章 遇刺第500章 兵不血刃(上)第610章 錦衣,踏血前行第293章 憤怒第386章 財富(下)第195章 羣芳吐蕊,會於一庭(上)第411章 杏林高手第381章 夜話第490章 潰敗第607章 西行,彰顯武威第25章 大雪、災禍第336章 最後的準備(下)第467章 新的開始第100章 何方第301章 幫我帶幾句話第23章 樓蘭女第183章 快刀斬亂麻第132章 暗流第98章 兀立特部第84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上)第55章 無間道第271章 發展第184章 苦難歷盡,良緣始解第458章 追擊第347章 戰前(上)第136章 沈復心思第245章 人肉第451章 遷都(下)第250章 攻城(中)第484章 示弱第297章 炙手可熱第484章 示弱第147章 紅燭舞第558章 魚兒上鉤第590章 快刀斬亂麻第12章 送你一份大禮
第73章 大比武(上)第308章 王蓉的哀求第62章 傻姑娘第575章 大軍圍城,各懷鬼胎第125章 大戰闊亦田(四)第199章 聚將鼓第378章 除賊(八)第281章 辛密第442章 奪權(五)第145章 平叛(下)第431章 刺韓(三)第11章 沈大官人(下)第360章 佈網(上)第92章 佈局(上)第100章 何方第499章 女中諸葛第535章 捷報頻傳第77章 新年第568章 追敵千里,劍指黃龍第330章 投靠第409章 老爺,抱緊我(上)第357章 鏖兵長安(完)第486章 關於元朝行省制度(二)第555章 掖庭賜宴第136章 沈復心思第67章 再會沈復第190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504章 滅國(中)第361章 第三白五十六章 佈網(下)第72章 練兵(五)第198章 驚天變故第273章 驚喜第429章 刺韓(一)第179章 遊說(上)第21章 籌建餘慶堂(五)第259章 各自應對第217章 活着回來第93章 佈局(中)第473章 關於元朝行省制度第261章 朝野震動第332章 宋使第276章 比拼(下)第458章 追擊第198章 驚天變故第621章 瘋狂第97章 琪琪格第118章 夜幕下的隱秘第496章 兵臨城下(六)第133章 暗衛第614章 第六百靈四章 祁連,決勝之望(上)第213章 世間事第454章 戰淮(三)第126章 大戰闊亦田(五)第622章 部署第407章 目光邪惡第321章 南下第558章 魚兒上鉤第623章 進逼(一)第457章 血戰盤龍嶺第70章 練兵(三)第165章 關於經濟的構想(下)第442章 奪權(五)第490章 潰敗第39章 師師心思第630章 遇刺第500章 兵不血刃(上)第610章 錦衣,踏血前行第293章 憤怒第386章 財富(下)第195章 羣芳吐蕊,會於一庭(上)第411章 杏林高手第381章 夜話第490章 潰敗第607章 西行,彰顯武威第25章 大雪、災禍第336章 最後的準備(下)第467章 新的開始第100章 何方第301章 幫我帶幾句話第23章 樓蘭女第183章 快刀斬亂麻第132章 暗流第98章 兀立特部第84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上)第55章 無間道第271章 發展第184章 苦難歷盡,良緣始解第458章 追擊第347章 戰前(上)第136章 沈復心思第245章 人肉第451章 遷都(下)第250章 攻城(中)第484章 示弱第297章 炙手可熱第484章 示弱第147章 紅燭舞第558章 魚兒上鉤第590章 快刀斬亂麻第12章 送你一份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