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針對環球的策略

……

“格魯布曼先生,我想在一家更符合自己職業理想的公司工作要遠勝過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毫無意義的爭吵上,你說是嗎?”

看着身邊笑意盈盈,神色中透着自信的年輕人,理查德·格魯布曼臉上多了一抹深思。

良久之後,“郭先生,如果我說我接手環球公司的話,會減少甚至暫時停止對集裝箱船的投資。另外還要賣掉一些碼頭泊位和貨棧,你會同意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更想知道格魯布曼先生這麼做的理由。”郭守雲道。

理查德·格魯布曼點了點頭,組織一下語言後,“1862年,法國醫生、經濟學家克里門特·朱格拉在《論法國、英國和美國的商業危機以及發生週期》一書中首次提出市場經濟存在着9~10年的週期波動,這種中等長度的經濟週期後來被人稱爲‘朱格拉週期’,也稱‘朱格拉中週期’。”

“…鋼鐵、製造業、航運、電力、金屬礦山、煤炭、港口、建材等在內的重工業產業鏈,其變化週期無疑屬於典型的“朱格拉週期”。正常情況下,其週期變化規律約是10年,上升期與下降期的時間長度比約是4:6。雖然不是絕對,但大致維持10年的週期變化。”

“…上一個航運業的‘朱格拉中週期’是1992年三季度到2001年四季度。而下一個航運業週期,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應該是2001年四季度到2011年四季度或者2012年一季度。按照朱格拉週期4年上升,6年回落的規律,從2001年四季度到2005年四季度,航運業處在快速發展的階段,然後從2006年開始進入下降週期。”

“…現在已經是2004年三季度,再有一年就是朱格拉週期的頂點。如果環球公司大筆投資航運,無疑是趕在了市場的高點,不僅要花費大量不必要的資金,而且還要在航運業進入下行週期後承擔高額的運營成本。所以,如果環球公司真的打算在航運業投資的話,在2009年左右,航運業達到下行週期底部的時候更合適。”

“…根據路透、彭博的調查數據,全球二十家大型航運集團平均每年新增3.7萬個標準箱運力,全球航運業每年新增315萬標準箱運力,年居增速8.6%。而全球運力新增需求爲287萬個標準箱,增速7.9%!雖然運力過剩是航運市場競爭後的常態,但一旦長期化之後,過剩的運力必然會壓垮市場。”

“…環球公司並非是傳統的航運公司,而是一個圍繞着商品交易成立起來的,涉及金融、航運、物流、碼頭運營等業務在內的綜合公司。開放的物流平臺上有大量中小航運公司和貨運公司爲其提供服務,所以除了超大型集裝箱船,超大型液化天然氣船,超大型油輪,以及化學品運輸船等,這些中小型航運公司不會涉及的超大型,以及專業型船舶之外,完全沒有必要投資。這樣環球公司受到航運週期影響更小,利潤率也更高。”

“…另外,伴隨着全球航運業的不斷髮展,船型大型化越來越成爲主流。這樣有利於節省運費,在航運衰退期維持盈利。而伴隨着船型大型化,對碼頭和配套設施的要求也更高,中小碼頭會越來越邊緣化。所以增加碼頭的泊位並不是最優的發展措施。而集中財力對大型碼頭加深投資,優化配套設施纔是長久之策。以美國爲例,環球並不需要在幾十個碼頭投資,只要在東海岸、西海岸和加勒比海集中三個或者四個主要碼頭集中發展就足夠了。這樣不僅能夠提升碼頭的利用了,同樣也能增加碼頭運營的淨利潤。”

“…碼頭運營如此,貨棧的運營也是如此。追求個數沒有意義,而是應該增加核心貨棧的輻射面積,增加使用率,提升利潤率。另外,環球公司在所有物流環節中,航運、空運、碼頭、貨棧,卻缺了鐵路和貨運機場。環球公司想要打造一個橫跨物流產業所有環節的大平臺,鐵路和機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理查德·格魯布曼說完後,吐了口氣。而注意到他的眼神後,郭守雲笑道:“格魯布曼先生的話讓我對物流行業的理解變得更加深入。而且,我也非常認同你的分析。所以,現在我比任何時候都更希望您能夠擔任環球公司CEO的職務。”

“郭先生,除了我之前說的那些。如果我擔任環球公司的CEO,我會削減環球商品交易網站的商品種類。”

“我想知道原因。”

理查德·格魯布曼點頭後,“既然是商品交易網站,就要有商品的買與賣。太平洋能源是全球最大的電力生產和供應商,同時也是全球頂級的天然氣運輸、分銷和零售商,優尼科是美國第四大,全球前二十位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所以,環球商品交易網站上,電力、天然氣和石油的交易量是最大的。這些年隨着郭氏商業集團,在農牧業上的大筆投入,大豆、玉米、生鮮的交易量也越來越多。”

“…相比之下,鋼鐵、銅礦、煤炭、木材等交易種類,因爲郭先生旗下並沒有類似支持的公司,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紐約商品交易所的競爭下,始終無法形成規模。所以,我覺得應該放棄小品類的交易,把主要精力放在電力、天然氣、石油、大豆、玉米、小麥、生鮮這七大品類上,有了足夠的交易量,形成市場,才能形成足夠吸引人的期貨市場,增加我們在金融方面的收入。”

大宗商品交易,自然伴隨着期貨市場的形成。在環球商品交易網站還不大的時候,期貨交易並不引人矚目,甚至沒有開展。但隨着太平洋能源的電力生產規模越來越大,優尼科通過不斷併購在石油和天然氣領域的規模也不斷成長。

還有,郭守雲旗下郭氏慈善基金以及附屬的幾支慈善基金,幾乎把一半都投入在了買地上。

美國有200多萬個農場,166.9萬平方公里的可耕地,世界第一。這些年郭守雲做慈善的方式,除了給斯坦福大學;美國去華夏,或者華夏來美國的留學生;以及自己旗下的幾家慈善學校捐款之外,絕大多數都購買了土地。然後把土地以慈善捐贈的方式交給那些無家可歸而且願意從事農業種植的民衆。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華人,少部分拉美裔和西班牙裔。

爲了照顧更多來自華夏,大字不識只會種地的農村漢子,郭守雲把買來的大農場拆成了一個個十幾英畝的小農場。

美國普遍的狀況是,小農場會精耕細作,種植甜菜、香料等經濟作物獲得較高的收入。但這些需要較高知識水平和經驗,實在不適合初來乍到的華夏農民。所以,一開始乾脆就種植簡單,也是他們經驗豐富的玉米、小麥和大豆。每年,郭氏農場公司都以訂單的方式,讓這些農場種植玉米、小麥和大豆,然後統一收購,在郭氏商品交易網站上售賣。

隨着一年又一年的積累,郭氏慈善基金已經在農業上投入了超過50億美元。同時也讓環球商品交易網站上玉米、小麥和大豆的交易量越來越大,影響力也越來越強。

再加上郭氏農場公司在畜牧業上的投入,環球商品交易網站上牛肉的交易也多了起來。

現如今,電力、天然氣、石油、玉米、大豆、小麥和牛肉,已近構成了環球商品交易網站最大的交易品種。

當然,也許有人會問。土地既然捐贈了,作爲土地的主人想種什麼就種什麼,而且也不必賣給郭氏農場。OK,朋友,如果你不賣給郭氏農場,以後你的孩子讀書就別想再從郭氏慈善基金旗下的子基金獲得捐贈,你生了大病也不要指望在獲得捐贈。

相比之下,嘉吉、邦吉、路易達孚可不會給你提供這些。至於怎麼選擇,就顯而易見了。

“…更少的品類有利於環球在儲藏、運輸、銷售等環節變得更加專業化。進而提高環球的服務水平、市場佔有率和影響力。郭先生資本充沛,爲了加強環球公司在貿易領域,尤其是農業領域的支配地位,應該從ADM、嘉吉、邦吉和路易達孚中選擇一家收購。”

ADM、嘉吉、邦吉和路易達孚是全球鼎鼎大名的四大糧商,它們掌控了全球80%的糧食貿易。每年的交易額上千億美元,如果能夠拿下其中之一,環球商品交易網站在全球農牧業領域將成爲真正的領袖之一。

“…針對物流系統的改造。海運方面,我希望可以賣掉1萬噸TEU以下的集裝箱船;蘇伊士型以下以及所有的單殼油輪油輪;20萬立方米以下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因爲小型和經濟型的船舶雖然是現在海運的主流,但一旦遇到航運週期,也是最容易遭受損失的船型。反而是超大型的船舶,可以憑藉其經濟性在航運低谷時獲得訂單。”

“…空運方面,我希望把所有的貨運飛機都賣掉。我們從事的是大宗商品交易,貨運飛機的價格明顯不適合我們。”

“…碼頭方面,加強樞紐港的股份和利益,通過投資擴充樞紐港的吞吐能力,贏得更多的訂單。”

“…陸路運輸方面,主要是鐵路,公路運輸,以及貨棧和儲運設備的建設。目前美國六家一級鐵路公司中,我們可以收購其中一家。”

美國貨運鐵路公司按年營業額分爲3類,年營業額大於2.5億美元的爲I級鐵路,年營業額在0.2億~2.49億美元的爲Ⅱ級鐵路(地區鐵路),年營業額小於0.2億美元的爲Ⅲ級鐵路(地方鐵路)。

目前一級鐵路公司有六家,分別是太平洋聯合鐵路、北伯靈頓-聖塔菲、CSX公司、諾福克南方公司、伊利諾斯中部海灣公司、密蘇里—堪薩斯—德克薩斯鐵路公司。六家鐵路全部可以全國性的鐵路公司,他們的運輸網絡可以觸及到美國所有的州,以及加拿大和墨西哥。

“…如果這一切能夠實現的話,我們將成爲全球最大的綜合性物流和大宗商品貿易商。”

郭守雲點了點後,沉吟片刻後道:“打造一個全球頂級的綜合性物流和大宗商品交易平臺,也是我對環球公司的期望。不過,你設想的發展規劃中,賣掉航空業務我同意。確實,航空運輸高額的運費相比較大宗商品交易而言太高了,縮減環球交易網站的品類後,不需要繼續保留航空部門。”

“…另外,我不同意賣掉1萬噸TEU以下的集裝箱船;蘇伊士型以下以及所有的單殼油輪油輪;20萬立方米以下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的策略。因爲太平洋能源、優尼科、郭氏商業本身就需要大量的專業化船舶爲其提供物流服務。這是環球公司不會丟掉的業務,沒必要把這筆錢讓給其餘海運公司去賺。”

“關於港口的投資,着重投資核心樞紐港沒問題,投資擴建也是應有之意。只是美國六大鐵路公司的資產巨大,我同意你的收購策略,但要等到明年。”

“明年?”

郭守雲肯定點了點頭,出售eBay和雅虎股份需要時間,今年的已經用來收購蘇格蘭電力公司22.4%的股份。剩下的最起碼要等到明年纔有可能。另外,美國六大鐵路公司每家的資產都高達數百億美元,只靠出售eBay和雅虎的股份回籠的資金顯然不行,就算是賣了達博爾鋼鐵一期40%的股份也不夠。所以,想要收購六大鐵路公司之一,就需要動用擁有1800億美元資金儲備的布魯斯基金。

目前這1800億美元全被郭守雲放在石油期貨和黃金現貨的投資上。每年的3月份會進行一次清算。

清算的目的,就是綜合評估郭氏、太平洋能源、優尼科、矩陣、鳳凰銀行這些隸屬於布魯斯基金旗下的資產的總價值,然後發行一筆新的資產支持證券,覆蓋掉上一批資產支持證券並償還利息。

第五百八十章 失戀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來自中央的徹查第七百五十五章 彭博社第一百二十九章 雅典之旅(中)第二百一十九章 漫威娛樂第六百三十一章 合作第三百九十六章 花~花太歲第二百零九章 金融天才第四百九十六章 提問第一百九十章 郭守雲的算計第三百六十四章 手中的軍刀第四百三十九章 阿里巴巴第七百三十五章 美國金融教父第六百八十四章 四類房地產項目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家的閒聊第一百三十六章 布魯姆斯伯裡第四百六十七章 變化的人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印度玫瑰第五百九十章 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第七百零七章 新聞發佈會第二百一十二章 格雷莊園第一百七十五章 就職演講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崇備至第七百五十一章 美林大變局(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爆倉的網易第十九章 打架鬥毆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大的夢想第三十七章 小說上市第六百零七章 替代方案第四百九十四章 郭守雲的選擇第四十九章 三張塔羅牌第六百九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二百八十九章 奠定勝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錦瑟第八十四章 如願以償第二百八十四章 僵持第五百六十四章 巴西石油競標(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索爾茲伯裡子爵第四百一十八章 倒下的李景偉第三百九十四章 意料之中的選擇第七百五十六章 私下角力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然氣管道第六百四十一章 山城實業第五十九章 AMC院線第二百四十章 荒唐的提議第二百八十章 針對黃金的分析第六十七章 堅定信心第二百四十四章 對未來的考慮第五百七十三章 巴西大家族第一百五十七章 牛津探班第一百一十五章 傳奇工作室第十九章 打架鬥毆第六百三十六章 東方集團第二百一十三章 再到紐約第六百八十六章 外界的誘惑第七百二十一章 關於美林的討論第四百九十六章 提問第四百四十一章 人脈佈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雅典之旅(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聖羅莎的惡龍第二百零五章 再到芝加哥第二百六十七章 雷霆年中會議(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意料之外第五百九十章 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第五百三十八章 分工明確第五百五十二章 時代週刊頭版第六百三十九章 湘火炬第八十八章 救世主第六百二十四章 三支白馬股第九十四章 招納英才第四百六十一章 馬丁的火鍋第二百零五章 再到芝加哥第二百九十一章 整合安然第四百四十七章 女人的野心第六百零一章 2004年春節第二百五十一章 勁爆新聞第六百七十九章 賣掉雅虎和eBay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家殼公司第一百五十一章 經紀人第七百四十九章 美林大變局(上)第一百四十章 紐約時報的評論第七百四十八章 消減風險資產第二百九十六章 郭氏第二百一十章 夏威夷的婚禮第四百八十七章 赫爾曼基金第七百五十四章 CNBC的報道第六百一十六章 湖田窯第二百九十九章 郭氏災害救助基金第六百零五章 雍福會第三百五十三章 達博爾項目第七百零三章 對話弗爵爺第七百零七章 新聞發佈會第二百三十四章 實力對決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心話大冒險第五百五十六章 我要睡老闆第七百三十七章 富達的拒絕第四百四十二章 建福宮會所第十三章 競價排名和側邊廣告第五百零二章 強勢收購
第五百八十章 失戀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來自中央的徹查第七百五十五章 彭博社第一百二十九章 雅典之旅(中)第二百一十九章 漫威娛樂第六百三十一章 合作第三百九十六章 花~花太歲第二百零九章 金融天才第四百九十六章 提問第一百九十章 郭守雲的算計第三百六十四章 手中的軍刀第四百三十九章 阿里巴巴第七百三十五章 美國金融教父第六百八十四章 四類房地產項目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家的閒聊第一百三十六章 布魯姆斯伯裡第四百六十七章 變化的人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印度玫瑰第五百九十章 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第七百零七章 新聞發佈會第二百一十二章 格雷莊園第一百七十五章 就職演講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崇備至第七百五十一章 美林大變局(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爆倉的網易第十九章 打架鬥毆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大的夢想第三十七章 小說上市第六百零七章 替代方案第四百九十四章 郭守雲的選擇第四十九章 三張塔羅牌第六百九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二百八十九章 奠定勝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錦瑟第八十四章 如願以償第二百八十四章 僵持第五百六十四章 巴西石油競標(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索爾茲伯裡子爵第四百一十八章 倒下的李景偉第三百九十四章 意料之中的選擇第七百五十六章 私下角力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然氣管道第六百四十一章 山城實業第五十九章 AMC院線第二百四十章 荒唐的提議第二百八十章 針對黃金的分析第六十七章 堅定信心第二百四十四章 對未來的考慮第五百七十三章 巴西大家族第一百五十七章 牛津探班第一百一十五章 傳奇工作室第十九章 打架鬥毆第六百三十六章 東方集團第二百一十三章 再到紐約第六百八十六章 外界的誘惑第七百二十一章 關於美林的討論第四百九十六章 提問第四百四十一章 人脈佈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雅典之旅(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聖羅莎的惡龍第二百零五章 再到芝加哥第二百六十七章 雷霆年中會議(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意料之外第五百九十章 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第五百三十八章 分工明確第五百五十二章 時代週刊頭版第六百三十九章 湘火炬第八十八章 救世主第六百二十四章 三支白馬股第九十四章 招納英才第四百六十一章 馬丁的火鍋第二百零五章 再到芝加哥第二百九十一章 整合安然第四百四十七章 女人的野心第六百零一章 2004年春節第二百五十一章 勁爆新聞第六百七十九章 賣掉雅虎和eBay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家殼公司第一百五十一章 經紀人第七百四十九章 美林大變局(上)第一百四十章 紐約時報的評論第七百四十八章 消減風險資產第二百九十六章 郭氏第二百一十章 夏威夷的婚禮第四百八十七章 赫爾曼基金第七百五十四章 CNBC的報道第六百一十六章 湖田窯第二百九十九章 郭氏災害救助基金第六百零五章 雍福會第三百五十三章 達博爾項目第七百零三章 對話弗爵爺第七百零七章 新聞發佈會第二百三十四章 實力對決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心話大冒險第五百五十六章 我要睡老闆第七百三十七章 富達的拒絕第四百四十二章 建福宮會所第十三章 競價排名和側邊廣告第五百零二章 強勢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