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受封

隔日裡正就接到了縣衙的通知,激動的不知所措。還是族長見多識廣站出來主持了接待事宜。

古代能得到皇帝的敕封那是足以上族譜的大事,村裡的人都在議論,不知趙家走了什麼運,年前小兒子才攀上了千機門,現在小女兒立馬受到皇上的封賞。難道是老天爺顧念焦家壩生活不易,才讓趙家如此嗎?村裡好些老人已經開始腦補了。

村長則是害怕村民們不懂事不小心得罪了來的貴人,因而挨家挨戶的通知大家注意事項。

和別的封建大家長不同趙父和焦氏在得知這一消息的時候不是喜悅而是擔憂,因而教訓了趙玲玲姐妹好久還是在子軒的勸慰下才放了二人。

趙玲玲的爺爺現在是一家之主,遇事趙父習慣性的會去找這位大家長商量。對於皇上對趙玲玲的封賞聖旨放在哪成了趙父的心頭事兒(頭等大事),按說趙玲玲現在還是趙家的姑娘,那把聖旨放趙父家還是祠堂趙父很是猶豫。

“你好生準備把,畢竟是聖旨,可怠慢不得,否則會被聖上責罰的,還是放祠堂吧。”最後還是老爺子拍板定案。

宣旨這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換上了最好的衣服,這是焦家壩建村以來,最大的一件事。這即將到來的聖旨雖是宣給趙玲玲家的,但是整個村裡的人都與有榮焉。很多村裡的人都從家裡走出來,站在不遠處觀望,卻不敢上前。

軒轅浩知道趙家人不懂這些禮節,就安排丸子帶着縣衙的衙差先到一步準備接旨事宜。

趙父看到這些差役手裡都沒空着,有的抱着大紅的地氈,還有的抱着香案、香爐等物,忙上前去見禮。

“伯父,趕緊的吧,一會宣旨的大人們就要到了,在哪接旨?”丸子怕趙父客套耽誤正事向趙父鞠躬說道,趙父看見丸子卻有點摸不着門路了,這不是在自己家住了兩月的公子的小廝嗎,怎麼會出現在這兒貌似這些衙役還對他很恭敬?

“祠堂,我們趙家的祠堂,請跟我來。”雖然今天趙玲玲是主角,但不到接旨的時候是不能出現的,這就是男女大防,在農村也不例外。因兒子軒忙就上前說道,並作了個請的手勢。

丸子本來就是照顧趙家的,順勢就接下了趙子軒的邀請。祠堂只有自家的後代纔可進去,別人是忌諱的。

“屋子裡收拾收拾,宣旨就不用進屋子裡了。就那外面就挺好。世子爺的意思,萬歲爺的恩典,也能讓大傢伙都聽聽。”鍾管事就道。聽他話裡的意思,是周圍的百姓,都可以過來聽宣讀聖旨。

一會兒工夫。焦氏已經回了一趟屋裡,封了幾個鼓鼓的紅包。紅包拿出來,交給趙父,分發給丸子和衆差役。

“世子爺在後頭,一會就到。爺想的周全,知道你們這,怕是沒有這些東西。因此。就打發我先一步過來,將一應所需的物事都準備好。”丸子抓住空檔悄悄地和子軒說道。

軒轅浩不放心吩咐他提前趕來,這一應所需的事物,都是從縣衙徵用的,這些差役,也是帶過來幫忙佈置的。

簡單地說了幾句話,趙家衆人,丸子、幾個差役就忙活了起來。但然趙家人負責屋裡,丸子現在是院子裡的總指揮。

先是將院門大開,整個院落又打掃了一遍,然後,就開始鋪設的大紅的地氈和香案、香爐。

這期間,吳家父子、里正、村裡的衆位村老,並村裡在家的老老少少,幾乎都來了。

里正、村老等負責組織來看熱鬧的村中百姓,不能隨意亂戰,要排列好了隊伍,迎接欽差、並聆聽聖旨。

等這邊忙忙碌碌地,將一切都準備妥當了,就聽見了官道上傳來鳴鑼開道的聲音,一隊車轎浩浩蕩蕩地朝焦家壩而來,知縣在最前面做引導,後面還有兵士護衛。

隊伍中間,是一輛豪華的馬車。緊隨其後的,是知府等衆官吏車馬、轎子。

走到紅地氈前,馬車才紛紛停下來。軒轅浩從中間那輛豪華馬車上走了下來,今天的他頭戴樑冠,腳下登的是粉底朝靴,身着一件寶藍色蟒袍玉石腰帶寄腰身,他身後的衆官吏也都各自穿了全套的朝服。

衆官吏簇擁這軒轅浩走上紅氈,都在香案前站定了。站在最前面的是趙玲玲,各級官吏紛紛按照品級排列。然後就是趙老爺子帶着趙家衆人。

最後,纔是里正、族長、族老,以及吳家父子等與趙玲玲家交好的人家,以及所有村中的百姓。

軒轅浩看就走到前面,有人唱了一聲“跪”,包括知府的衆人就都紛紛跪倒,聽軒轅浩宣讀旨意。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有趙氏女玲玲,聰慧敏捷,無怠遵循,克佐壺儀,軌度端和,敦睦嘉仁。且有功於社稷着即冊封爲惠敏縣主,並賜一百兩黃金。欽此!”

“瑤瑤,那聖旨啥說啥?”焦氏就在趙瑤瑤的旁邊着急,低低的聲音問着。

“玲玲被封爲縣主了。”瑤瑤自從讀書以來已經懂得了須多,所以這聖旨還是能聽懂的,所以輕輕地告訴了焦氏。

“哎呦。真的?”張氏喜的,一把攥住了瑤瑤的手,說不出話來。

一百兩金子,那就相當於是一千兩銀子。趙玲玲心裡想的高興,連前面的官吏叫起來也沒聽見,還是在軒轅浩踢踢衣服把她驚醒。“民女接旨謝恩。”

聖旨宣讀完了,軒轅浩就讓知府等人先回去,然後里正也帶着衆村民紛紛散去。只剩趙氏一族的族長和族老。

軒轅浩也沒有急着走,而是被趙父請進屋子的正廳,趙玲玲忙沏了熱茶送上來。

御賜的百兩黃金,都用大紅的綢子蓋着,堆在正廳上。

“怎麼不掀開看看。”軒轅浩接過趙玲玲送上來的熱茶,只稍微抿了一口,目光四下打量了一番,就落在那御賜的黃金上。

趙玲玲正巴不得他這樣說,就忙走過去,和五郎一人抓住綢布的一個角,將紅綢揭了開來。綢布下面,大錠大錠的金元寶整整齊齊地堆放着,那金色的光芒真是又溫暖、又耀眼、又美麗。

若不是顧忌到族長還在場,趙玲玲就想撲到金子堆上,打一個滾。許是她的表情太過明顯,軒轅浩竟噗的一聲笑出了聲。趙玲玲趕緊摸了摸自己的臉。

第86章 冷飲店第108章 小瑾兒的身世第67章 安排第70章 帶着鄉親一起去第86章 冷飲店第61章 天花第17章 買地第15章 田掌櫃的到來第22章 豬下水第140章 兒童樂園第90章 中秋忙第130章 救人第3章 其樂融融第97章 過年第127章 哥哥的親事第72章 春耕第72章 春耕第115章 逃亡也賺錢第144章 隱族傳承第106章 豐收第96章 鋪子開張第12章 蘇繡第94章 使臣到來第124章 醫谷事落第35章 醬油醬油第112章 大禹皇宮的生第12章 蘇繡第130章 救人第21章 竹筍計劃第57章 大旱前兆第3章 其樂融融第37章 賣西瓜第26章 省城之行小錢大用第65章 下山第70章 帶着鄉親一起去第140章 兒童樂園第14章 發家第一步第121章 再次驚豔第132章 人間慘劇第122章 風雲起第24章 料酒的出路第62章 救人第125章 春闈第144章 隱族傳承第143章 隱族聖子第121章 再次驚豔第56章 硝石製冰第58章 大旱(一)第17章 買地第6章 趕集之市場調查第69章 受封第147章 大結局第30章 家規第127章 哥哥的親事第68章 軒轅浩歸第139章 回門第57章 大旱前兆第53章 端午(二)第113章 大禹皇后第79章 撿了個大便宜第3章 其樂融融第67章 安排第130章 救人第80章 奶牛第5章 吃上肉了第59章 乾旱(二)第一百四十二章第77章 迎客樓第41章 建房忙第23章 吳家大少到訪第12章 蘇繡第122章 風雲起第41章 建房忙第147章 大結局第60章 離開第109章 意外第93章 覲見第139章 回門第24章 料酒的出路第58章 大旱(一)第68章 軒轅浩歸第7章 大哥歸家第110章 火鍋第123章 初現第51章 開張第137章 下聘第144章 隱族傳承第30章 家規第一百二十八章第122章 風雲起第144章 隱族傳承第1章 初入異世第23章 吳家大少到訪第80章 奶牛第109章 意外第125章 春闈第19章 童生第99章 雙喜臨門第89章 收地瓜第12章 蘇繡
第86章 冷飲店第108章 小瑾兒的身世第67章 安排第70章 帶着鄉親一起去第86章 冷飲店第61章 天花第17章 買地第15章 田掌櫃的到來第22章 豬下水第140章 兒童樂園第90章 中秋忙第130章 救人第3章 其樂融融第97章 過年第127章 哥哥的親事第72章 春耕第72章 春耕第115章 逃亡也賺錢第144章 隱族傳承第106章 豐收第96章 鋪子開張第12章 蘇繡第94章 使臣到來第124章 醫谷事落第35章 醬油醬油第112章 大禹皇宮的生第12章 蘇繡第130章 救人第21章 竹筍計劃第57章 大旱前兆第3章 其樂融融第37章 賣西瓜第26章 省城之行小錢大用第65章 下山第70章 帶着鄉親一起去第140章 兒童樂園第14章 發家第一步第121章 再次驚豔第132章 人間慘劇第122章 風雲起第24章 料酒的出路第62章 救人第125章 春闈第144章 隱族傳承第143章 隱族聖子第121章 再次驚豔第56章 硝石製冰第58章 大旱(一)第17章 買地第6章 趕集之市場調查第69章 受封第147章 大結局第30章 家規第127章 哥哥的親事第68章 軒轅浩歸第139章 回門第57章 大旱前兆第53章 端午(二)第113章 大禹皇后第79章 撿了個大便宜第3章 其樂融融第67章 安排第130章 救人第80章 奶牛第5章 吃上肉了第59章 乾旱(二)第一百四十二章第77章 迎客樓第41章 建房忙第23章 吳家大少到訪第12章 蘇繡第122章 風雲起第41章 建房忙第147章 大結局第60章 離開第109章 意外第93章 覲見第139章 回門第24章 料酒的出路第58章 大旱(一)第68章 軒轅浩歸第7章 大哥歸家第110章 火鍋第123章 初現第51章 開張第137章 下聘第144章 隱族傳承第30章 家規第一百二十八章第122章 風雲起第144章 隱族傳承第1章 初入異世第23章 吳家大少到訪第80章 奶牛第109章 意外第125章 春闈第19章 童生第99章 雙喜臨門第89章 收地瓜第12章 蘇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