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四、大捷大捷(四)

“瞧見了沒有?我說什麼來着?”世鐸攤攤手,“我現在是巴不得把兵部的事兒交出去,什麼戰事,咱們都別管,將來有了紕漏,不是咱們的首尾,不至於和恭親王那樣的下場,有了戰績,自然是咱們的功勞,筱山你說是不是?”

額勒和布對於這些有些不解,他爲人的操守甚佳,這些年,世風日奢,大臣們居家用度分外奢靡,不用多說,自然都是各處孝敬來的,但是額勒和布從來都是對這些拒之,所以他對於當差之道,還算熟稔,但是對於爲臣之道,特別是爲宰輔之道,還是很糊塗的,景壽最是清楚明白,他搖搖頭,把話挑明瞭,“筱山,我且問你,雖然是六王爺下野了,可六部九卿大部分的堂官都是他的人,這總是沒錯兒的吧?”

這話不能算對,但也不算錯,其實如今朝堂之上最多的應該是洋務黨人,除卻部分極爲保守的衙門之外,不管是否真心,開口閉口說的就是洋務的事兒,辦的是洋差事,說的是洋話。但是洋務黨人大部分是恭黨,這是毫無疑問的。“可眼下沒有準備換這些人,第一個,自然是爲了求穩,現在南邊要打仗,法國人可不是鬧着玩的,昔日,”景壽有些唏噓,“文宗皇帝就是爲了避英法兩國的鋒芒,而北狩熱河,國內一下子把軍機處的大臣盡數罷黜,時局已經很動盪了,如果這時候再把六部九卿的人盡數換了,只怕是一時半會,幾個月內把,朝廷的事兒,就要陷入癱瘓,西聖行事大部分時候還是求穩爲上的。”

“第二個,說句不好聽的,王爺您別見怪,”景壽先是朝着禮親王告罪,才繼續說道,“咱們能不能在這軍機處上太太平平的幹下去,要看西聖的聖意。”

“這是自然。”額勒和布說道。

“還要看越南的戰局,之前北寧大敗,朝中已經換了軍機,如果接下去,還有大敗,誰負責?自然是如今當政的軍機處大臣們,這黑鍋就輪不到恭親王他們背了。”

世鐸依舊是笑眯眯的,顯然這一層他也早就想到了,所以才能夠面不改色,相比較之下,額勒和布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了,“筱山,你是知兵的,若是御前有什麼好的意見,說出來無妨,西聖只會讚揚,但是別的事兒,就別插手了,免得底下的人,會錯了意,做出什麼壞事來,到時候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廟,還是要問責咱們軍機處。”

恭親王冤枉嗎?又是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世鐸是清楚的,北寧大敗,有蠢貨會錯了意,牽連到恭親王,若是真的兩人無矛盾,也不會至於有這樣天崩地塌的事兒發生,說到底,還是因爲兩者不和,但又是實力懸殊,並非敵體可以對抗之,故此這樣簡簡單單的罷黜了恭親王。

禮親王清楚自己的斤兩,這是他難得是自知之明,何況慈禧太后對付宗室的手段多的很,盛京流放兩個,宗人府圈禁了一個,菜市口殺了兩個,這是血淋漓的教訓,不能不當真,“我原本是不想當這個差的,但是當了這個差,也不希望灰頭土臉的下臺。”旗人最重視的就是臉面,恭親王這樣被慈禧太后毫不留情的拋棄,實在已經是顏面盡失了。“我不懂那個事兒,就不管了,橫豎太后她自己有成見,左長沙是老軍務了,萬萬錯不了,咱們只要盡心盡力的安排好銀子,給着人手,別的事兒調度好,就不會有板子打在咱們身上,”世鐸這樣說道,“今個我是真高興,是因爲鎮南關大勝,這個大勝,起碼保住了咱們,也保全了西聖,咱們剛剛當差的時候,太原、諒山失守,若是再丟了鎮南關,咱們憑啥都別說了,直接上摺子請罪此職就完了,保住了鎮南關,咱們這些人算是都保住了,而西聖,也證明了,換了老六這件事兒,是再正確不過的了。”

光緒十年二月初一,馮子材率領一羣初出茅廬的新兵蛋子,取得了鎮南關-諒山大捷,雖然殺的法軍不算多,遠遠沒有劉永福在紙橋大捷所勸諫法軍的人數之多,但是這是一次正面的對戰,不僅鼓舞了士氣,更是將法軍在正面戰場上不可戰勝的神話給扯破了,報紙上自然不會說萃軍所面對的不過是一千人的法軍前鋒,也不會說明之後是趁着法軍主力夜間在諒山指揮混亂而把法軍趕出諒山,只會說馮子材以近七十的高齡,帶着兩個兒子身先士卒,在鎮南關外殺的血流成河,硬生生用人命拼出了這鎮南關-諒山大捷。

說來實在是諷刺,中法兩國雖然政體不同,但是行事的原則倒是差不離兒,法國的議會,中國的太后都需要一個替罪羊來對難以接受的失敗負責。北寧大敗,致使大清國恭親王爲首的軍機處盡數被開除,是爲“甲申易樞”之變;而鎮南關大捷,使得法國國內輿論譁然,他們的感覺好像是被人狠狠的甩了一個巴掌,感到了空前的恥辱,素來十分扯皮的法國兩個一會迅速而快捷的通過了對於茹費裡內閣的不信任案,超過百分之八十的贊成票讓茹費裡引咎辭職,這位堪稱是第二共和國裡面頗有手腕和政治才能的總理遭遇到了和他最崇拜的偶像拿破崙皇帝一樣政治生涯中的滑鐵盧,他從此離開了巴黎的政治圈,被中國打敗之後,他再也沒有爬起來,他成爲了巴黎人民的笑柄,並且在老死之前悽慘的說道,“這些該死的中國人,毀了我的一生,葬送了法蘭西的一切。”

新的總理還沒有就任,但是驕傲的法蘭西已經發飆了,他絕不能忍受一個東方的二流國家對於世界強國的不敬,從巴黎鄉間的舞女,再到聖母院的神父,三教九流,無論是誰都在瘋狂的叫囂着,要給法蘭西母親的兒子們報仇,“議會通過了二億法郎的軍費撥款,用於在對中國的戰爭!”(未完待續。)

十五、五年瑣事(一)十八、五馬進京(六)三十九、直抒胸臆(六)四、內外諸事(一)十四、武昌大戰(三)八十七、越南新主(六)十一、離間之計(四)二十五、白雲蒼狗(六)三十七、英雄末路(一)十一、銓選部閣(三)四十一、立後封妃(六)三十四、科場弊案(八)大家七夕快樂。六十三、天崩地坼(二)八十八、大戰前夕 (九)二十八、皆爲一事(四)三十五、勤政親賢(六)六十五、即日宣戰(四)三十六、北狩爭議(四)十二、顧命大臣(三)三十三、天津條約(五)一百零二、升龍大典(八)三十一、意在沛公(二)四、五千貂錦(五)五十九、利來利往(三)十、江南江北(六)十三、問計寧壽(三)五十七、一觸即發(二)十八、追封哀榮(四)一、眼前大敵(五)四十、禍起蕭牆(二)八十九、大幕拉開(二)四、宮內宮外(四)三十四、青山隱隱(一)二十七、有意無意(四)二十七、英烈長存(續)三十五、輪船飛渡(七)十四、雷霆雨露(三)十五、香腮豔雪(三)十二、巍巍宮闕(四)二十五、一波又起(三)七十七、彼此呼應(三)四十四、前度劉郎(一)十七、所謂禮儀(四)三十五、一瀉千里(三)十八、君有意乎(三)八十六、尷尬之人(五)十九、一馬當先(三)二十五、一波又起(三)十六、南轅北轍(一)一、春風花草(四)十、江南江北(一)四十四、前度劉郎(一)四十七、永通橋戰(三)四十七、永通橋戰(六)二十七、先公後私(九)給sosoyin!九十五、英國出手(四)二十、兩廂比較(一)我不信今天的月票沒了!二十七、先公後私(六)五十二、山高水長(二)三十二、禮儀利益(二)二十七、大捷之後(一)十四、武昌大戰(四)十七、燈前笑語(二)十四、雷霆雨露(二)二、宗親衆人(一)二十九、顧此失彼(三)四十二、同文館事(七)十、隨風入夜(三)十六、生死茫茫(四)十四、武昌大戰(八)十五、玉蘭之會(三)二十一、襄王有夢(七)二十一、佈局奧匈(四)三十六、獨佔剛果(二)七十、壯心不已(三)二十六、北海之水(五)八十四、風雲再變(四)二十九、兵臨廬州(二)五十一、南北水火(二)二十六、北海之水(五)二十七、先公後私(三)二十六、一元復始(四)楔子、一、夢迴百年七十五、股掌之間(三)三十七、同治立後(八)二十四、開邊興兵(六)二十九、顧此失彼(一)十四、偶現麟角(二)三十五、一瀉千里(五)三十一、中宮皇后(四)四、閔妃來朝(五)二十三、三家分晉(四)三、雲龍半現(四)九十八、割地賠款(三)十二、北國七月(一)八十二、大勝之後(二)二十一、襄王有夢(三)三十八、峰迴路轉(三)
十五、五年瑣事(一)十八、五馬進京(六)三十九、直抒胸臆(六)四、內外諸事(一)十四、武昌大戰(三)八十七、越南新主(六)十一、離間之計(四)二十五、白雲蒼狗(六)三十七、英雄末路(一)十一、銓選部閣(三)四十一、立後封妃(六)三十四、科場弊案(八)大家七夕快樂。六十三、天崩地坼(二)八十八、大戰前夕 (九)二十八、皆爲一事(四)三十五、勤政親賢(六)六十五、即日宣戰(四)三十六、北狩爭議(四)十二、顧命大臣(三)三十三、天津條約(五)一百零二、升龍大典(八)三十一、意在沛公(二)四、五千貂錦(五)五十九、利來利往(三)十、江南江北(六)十三、問計寧壽(三)五十七、一觸即發(二)十八、追封哀榮(四)一、眼前大敵(五)四十、禍起蕭牆(二)八十九、大幕拉開(二)四、宮內宮外(四)三十四、青山隱隱(一)二十七、有意無意(四)二十七、英烈長存(續)三十五、輪船飛渡(七)十四、雷霆雨露(三)十五、香腮豔雪(三)十二、巍巍宮闕(四)二十五、一波又起(三)七十七、彼此呼應(三)四十四、前度劉郎(一)十七、所謂禮儀(四)三十五、一瀉千里(三)十八、君有意乎(三)八十六、尷尬之人(五)十九、一馬當先(三)二十五、一波又起(三)十六、南轅北轍(一)一、春風花草(四)十、江南江北(一)四十四、前度劉郎(一)四十七、永通橋戰(三)四十七、永通橋戰(六)二十七、先公後私(九)給sosoyin!九十五、英國出手(四)二十、兩廂比較(一)我不信今天的月票沒了!二十七、先公後私(六)五十二、山高水長(二)三十二、禮儀利益(二)二十七、大捷之後(一)十四、武昌大戰(四)十七、燈前笑語(二)十四、雷霆雨露(二)二、宗親衆人(一)二十九、顧此失彼(三)四十二、同文館事(七)十、隨風入夜(三)十六、生死茫茫(四)十四、武昌大戰(八)十五、玉蘭之會(三)二十一、襄王有夢(七)二十一、佈局奧匈(四)三十六、獨佔剛果(二)七十、壯心不已(三)二十六、北海之水(五)八十四、風雲再變(四)二十九、兵臨廬州(二)五十一、南北水火(二)二十六、北海之水(五)二十七、先公後私(三)二十六、一元復始(四)楔子、一、夢迴百年七十五、股掌之間(三)三十七、同治立後(八)二十四、開邊興兵(六)二十九、顧此失彼(一)十四、偶現麟角(二)三十五、一瀉千里(五)三十一、中宮皇后(四)四、閔妃來朝(五)二十三、三家分晉(四)三、雲龍半現(四)九十八、割地賠款(三)十二、北國七月(一)八十二、大勝之後(二)二十一、襄王有夢(三)三十八、峰迴路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