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宮內宮外(三)

慈禧太后微微詫異,“這話是怎麼說的?”她看了看光緒皇帝,“這個年紀也應該是成婚的時候了,怎麼,還不想大婚嗎?”

“是,兒臣還年輕,古人云成家立業,兒臣自覺還不夠好,自然不能夠就這樣大婚,”光緒皇帝連忙解釋道,“還想着在親爸爸膝下多侍奉您老人家幾年。”

“這話說的不通,”慈禧太后微微一笑,她轉過臉,對着麗皇貴太妃說道,“看看,皇帝真是孝順。”

“這是自然的,”麗皇貴妃點頭說道,“皇帝從小入宮,娘娘又要打理前朝的事兒,又要每天注意咱們皇上的起居,說句不尊敬的話,那真是如同外頭老百姓講的,是又當爹又當媽,這麼多年操持下來的,宮裡頭,宮外面,誰不清楚,大傢伙嘴上不說,心裡是明鏡似的,皇上長大了,自然懂得孝順,古往今來的明君都是這樣的。”

慈禧太后點點頭,“你們也是辛苦多年了,還有瑛皇貴妃,也是幫了大忙,現如今,皇帝終於長大了,那麼接下去咱們就可以好好享福了,好好讓皇帝孝敬咱們,一味的聽戲玩樂逛園子罷!這個大婚是一定要的,”慈禧太后撿了一個蜜汁櫻桃慢慢的吃了,“世祖聖祖都是十幾歲都大婚,那個年紀似乎早了些,皇帝今年二十歲了,讀書讀的不錯,論起勤學,先帝是連你的一個腳趾頭都比不上的,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你如今行萬里路還沒有,萬卷書是達到了,成家立業成家立業,自然是一起的,你大婚了之後,有了皇后,有了媳婦,就有了責任,就自然是大人了,大人就要有大人該做的事兒,將來的朝政,這一副千鈞重擔就交給你了。”

顯然慈禧太后聽懂了皇帝不願意這麼早大婚的真正原因,皇帝又連忙站了起來,“兒臣沒有經驗,也不怕親爸爸笑話,兒臣心裡實在膽怯的很。”

“坐下,坐下,”慈禧太后慈祥的笑道,“我知道你的孝心,可外頭的言官上了好幾年的摺子,說盡快奏請皇帝大婚,我想着也不錯,再者也要顧及到外面臣子的意思,總不能說是讓正牌的皇帝在邊上看着,我這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太后還垂簾聽政,妹妹你說是吧。”

說到朝政的事情,麗皇貴太妃就不敢隨意插嘴了,只是微微一笑,低頭喝起了茶來,假裝沒有聽到這句話,“外頭人這麼說,總是有些人有這個意思的,這是自然,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就連軍機大臣也要時常換,我垂簾這麼多年,估摸着許多人也厭倦了,倒不是說他們討厭我,只是大約有一種膩歪的樣子,這太正常不過了,再好看的角兒,再好聽的戲,****唱,也會膩的。”

“中法之戰後這麼些年,事兒辦的不多,但是都這麼平平穩穩的過下來了,左宗棠在外面,得罪了不少人,算是急流勇退了,八旗的事兒,料理的差不多了,原本這開始的試點,一部分人有了差事,可還有許多,眼巴巴的看着前頭這些人,然後想着自己今後如何,所以這需要慢慢做,別的事兒,都料理的差不多了,和西洋各國如今關係也不賴,外面風平浪靜,國內呢幾年了都沒有大的災害,算的上風調雨順,如今交給你,我也放心。”

“再者,我年紀也大了,再怎麼說,累了這麼多年,也要好好休息,好好玩幾年,這纔是晚年生活嘛,”慈禧太后笑盈盈的說道,“你若是真的有孝心,那麼就別讓我再繼續這麼累着咯。”

皇太后這麼說,皇帝也無法,只好站起來垂着手聽吩咐,這個時候膳房的太監前來稟告,說是午膳的時候到了,太后也站了起來,“你們兩個今日倒是有口福,”她拉着麗貴妃,“知道來我這裡蹭吃蹭喝的。”

三個人一起到了體仁殿,這裡是慈禧太后吃飯的地方,慈禧太后面西而坐,光緒皇帝和麗貴妃南北對坐,朱執義在殿門外,拍拍手,一溜的太監就捧着食盒進來了,當着帝后的面,把盒子一一打開,將一碗碗菜端了出來,今天的菜式大部分都是蘇式的,櫻桃肉,松鼠桂魚,這兩樣是乾隆皇帝最喜歡的菜,昔日有一名蘇州來的御廚喚作冬官者,發明了櫻桃肉,就是一大塊五花肉,只是在肉皮上劃出一個個小方塊,等到煨爛之後澆上醬汁,看上去猶如一顆顆的櫻桃放在碗中,十分鮮豔,這兩樣都是有些酸甜口味的,還有一樣蟹粉獅子頭,用陽澄湖的大閘蟹蟹粉加上豬肉打上勁,搓製成肉丸,再用雞湯燒熟,放在盅內,配上清脆的綠葉子,讓人忍不住食指大動,別的菜式有太湖二白,太湖二白是銀魚和鴨蛋白燴的羹,味道也是很清淡,除了蘇式菜外,乾燒鹿筋,琵琶大蝦,白果燒羊肉,掛爐鴨子,這是北方的菜了,主食有韭黃盒子和薺菜肉絲銀絲面,慈禧太后喜歡吃米飯,又上了一份胭脂米飯,這是從越南的田裡出產的,比北京莊子裡的紅米飯顏色更深。慈禧太后是不太講究食不言,寢不語的,三個人說說笑笑,其樂融融,慈禧太后問光緒皇帝,“今日的課上的如何?王愷運講的好不好啊?”

“好的很,兒子很感激親爸爸把王師傅撥給兒子,讓兒子可以聽他的高見,王師傅今日講了史書,實在是讓兒子大開眼界,”光緒皇帝說起了王愷運,原本有些拘謹的樣子,頓時來了興致,他把今日的授課內容簡單的說了一說,“兒子還不知道這六國之敗,居然是各有不同,且各自都可以參照當今世界各國,這樣中外比較,兒子對於政治得失看得更清楚了。且王師傅看世界大勢,猶如掌上觀紋,許多以前不明白的事兒,他這麼一說,兒子就明白了。”(未完待續。)

四十、禍起蕭牆(三)三十八、南軍勤王四十六、壯志凌雲(四)十五、倡議垂簾(二)十二、英人來華(二)四十二、巾幗英雄(上)三十五、勤政親賢(一)九、寶鍔棣華(上)二十四、一波已平(三)二十五、白雲蒼狗(七)四十二、同文館事(六)二十六、同治元年(續)四十六、壯志凌雲(完)四十八、艱難唯死(三)十一、離間之計(四)四十、秋獮熱河(中)二十七、先公後私(八)給sosoyin!八、撤簾風波(四)慶祝書友CBC生日快樂!四十二、同文館事(五)三十六、當陽橋頭(一)四十三、檢閱三軍(五)推書。三十四、科場弊案(六)四十二、巾幗英雄(中)七十二、攘外安內(二)十、江南江北(三)三十五、輪船飛渡(三)一、眼前大敵(四)六、法人之請(二)三、東北總督(四)二十七、先公後私(五)給sosoyin!四、閔妃來朝(三)三、趁火打劫(五)十七、非洲有土(一)二十一、鼎湖弓箭(完)三十一、磨刀霍霍(四)十九、有客來兮(二)二十七、壓力動力(三)四十二、同文館事(上)七、含笑帷帳(四)三十、同治立後(四)二十八、日月分明(二)七十七、上海風潮(二)十二、北國七月(四)十、萬壽節誕(二)三十三、北圻金鼓(一)二十五、康慈太后(一)三十六、北狩爭議(一)二十五、天京天京(中)七十七、彼此呼應(四)十六、兒女情長(四)七十七、彼此呼應(二)十三、金明暗滅(四)三十四、科場弊案(二)五、北京條約(一)二十、醇酒婦人(一)二十、福禍相倚(三)六、金色大廳(三)五、訪華儀注(一)二十八、鏖戰江西(一)三十九、血染鳳闕(四)三十六、當陽橋頭(四)四、閔妃來朝(五)八十四、風雲再變(八)二、遇見榮祿三十、項莊舞劍(三)三十一、歲在龍蛇(一)十八、五馬進京(一)三十五、一瀉千里(一)三十七、通州和談(十)三十二、楊柳依依(完)一、春風花草(四)四十三、冷月無聲(三)七、江東才俊(下)八十八、大戰前夕(四)四十九、一進一退(一)八十九、大幕拉開(五)四十二、巾幗英雄(中)七、天津兵備(二)六十二、無妄之災(二)三十、萬事俱備(三)七、歌舞昇平(上)二十九、顧此失彼(二)五十六、風聲鶴唳(四)十三、大漠孤煙(一)八、撤簾風波(三)五十三、火上澆油(二)八十二、大勝之後(一)四十、禍起蕭牆(四)一、六年之後(一)九、阻礙重重(三)二十四、一波已平(四)七、天津兵備(四)四十三、冷月無聲(二)五、白蓮教主(四)五、北京條約(二)十七、所謂禮儀(二)八十三、兩處齊發(十)八、中樞之事(四)十六、香腮豔雪(四)
四十、禍起蕭牆(三)三十八、南軍勤王四十六、壯志凌雲(四)十五、倡議垂簾(二)十二、英人來華(二)四十二、巾幗英雄(上)三十五、勤政親賢(一)九、寶鍔棣華(上)二十四、一波已平(三)二十五、白雲蒼狗(七)四十二、同文館事(六)二十六、同治元年(續)四十六、壯志凌雲(完)四十八、艱難唯死(三)十一、離間之計(四)四十、秋獮熱河(中)二十七、先公後私(八)給sosoyin!八、撤簾風波(四)慶祝書友CBC生日快樂!四十二、同文館事(五)三十六、當陽橋頭(一)四十三、檢閱三軍(五)推書。三十四、科場弊案(六)四十二、巾幗英雄(中)七十二、攘外安內(二)十、江南江北(三)三十五、輪船飛渡(三)一、眼前大敵(四)六、法人之請(二)三、東北總督(四)二十七、先公後私(五)給sosoyin!四、閔妃來朝(三)三、趁火打劫(五)十七、非洲有土(一)二十一、鼎湖弓箭(完)三十一、磨刀霍霍(四)十九、有客來兮(二)二十七、壓力動力(三)四十二、同文館事(上)七、含笑帷帳(四)三十、同治立後(四)二十八、日月分明(二)七十七、上海風潮(二)十二、北國七月(四)十、萬壽節誕(二)三十三、北圻金鼓(一)二十五、康慈太后(一)三十六、北狩爭議(一)二十五、天京天京(中)七十七、彼此呼應(四)十六、兒女情長(四)七十七、彼此呼應(二)十三、金明暗滅(四)三十四、科場弊案(二)五、北京條約(一)二十、醇酒婦人(一)二十、福禍相倚(三)六、金色大廳(三)五、訪華儀注(一)二十八、鏖戰江西(一)三十九、血染鳳闕(四)三十六、當陽橋頭(四)四、閔妃來朝(五)八十四、風雲再變(八)二、遇見榮祿三十、項莊舞劍(三)三十一、歲在龍蛇(一)十八、五馬進京(一)三十五、一瀉千里(一)三十七、通州和談(十)三十二、楊柳依依(完)一、春風花草(四)四十三、冷月無聲(三)七、江東才俊(下)八十八、大戰前夕(四)四十九、一進一退(一)八十九、大幕拉開(五)四十二、巾幗英雄(中)七、天津兵備(二)六十二、無妄之災(二)三十、萬事俱備(三)七、歌舞昇平(上)二十九、顧此失彼(二)五十六、風聲鶴唳(四)十三、大漠孤煙(一)八、撤簾風波(三)五十三、火上澆油(二)八十二、大勝之後(一)四十、禍起蕭牆(四)一、六年之後(一)九、阻礙重重(三)二十四、一波已平(四)七、天津兵備(四)四十三、冷月無聲(二)五、白蓮教主(四)五、北京條約(二)十七、所謂禮儀(二)八十三、兩處齊發(十)八、中樞之事(四)十六、香腮豔雪(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