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其中深意(二)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啊?”禮親王皺眉說道,“難不成這李鴻章是你孫中堂賽馬的下駟嗎?”

“王爺最是睿智不過了,”孫毓汶笑眯眯的說道,“毓慶宮裡頭,比李鴻藻有手段的人,還有,只是我想着自然也是幫着王爺着想,李保定是迂腐,但也是道德君子,這私德極好,若是入閣,他就事論事的居多,管着部務,也妥當,不會給王爺添亂子,可若是別的人也入軍機處,那王爺可是要麻煩,只怕是這軍機處裡頭都要鬧得不可開交。”

禮親王若有所思,孫毓汶這把火燒的正是時候,禮親王又不笨,怎麼會不知道,李鴻藻地位尊貴,行事光明磊落,不會搞那些歪門邪道,就算有什麼難聽的話,權當做聽不見就是了,何況想必皇帝心裡也明白,道德文章想要治理好國家,是不成的,李保定入閣,也不會存着來接替自己這閣揆的心思,雖然禮親王也有這方面的擔憂,畢竟他也已經擔任閣揆十年了,五年一屆,十年一換,這是尚書以下定的規矩,軍機大臣原不在此限制之內,禮親王坐鎮軍機處,外頭的謠言紛爭,或者是御史和清流們的摺子裡頭,都有提議,讓軍機處也搞成十年一換,免得上頭的人除非病退,不然資格夠的人,都無法入閣,這是一種風潮,的確要警惕,加上孫毓汶沒有說出來的話,沒有點明的人,都是值得警惕的。

皇帝的親信,帝師或者他青睞的人物入閣,按照孫毓汶所說,的確是大勢所趨,無法阻攔,那何不順其自然,因勢利導?禮親王點點頭,“你說的不錯,李保定若是不能入軍機處,就沒人能入了,光緒十年前也是如此,若是將來一起在一個鍋子裡頭吃飯,想必他也不會跟着別人拆我的臺。”

額勒和布搖了搖頭,饒是禮親王這樣世1襲罔1替的親王,也要擔憂着聖寵以及權柄的問題,孫毓汶點點頭,“王爺說的極是,若是咱們把李保定擡進來,想必皇上也會滿意,其餘的人若是有什麼意見,也不至於有什麼糾紛可言。”

“那你說說看,”禮親王對着孫毓汶十分佩服,他時常對着外頭的人說恭親王有曹毓瑛孫桂芬,自己也有孫毓汶可以作爲出謀劃策,他又連忙問道,“皇上難道也想着讓他的師傅們當這個戶部尚書?別的尚書倒是也罷了,我就擔心,這管錢袋子的人,務必是要牢靠的,若不然,將來有的鬧饑荒!”

“今個一看,大約也有這樣的可能,”孫毓汶點頭說道,他也是覺得禮親王的想法很是正確,“咱們這幾個人,皇上明擺着不滿意,但是又因爲之前留下來的舊規矩,皇太后寬仁大度,把選人之權放在咱們軍機處,皇上不好即刻改弦更張罷了,若是聖祖仁宗這樣的聖君,只怕早就乾綱獨斷了。”

禮親王有些煩惱,“哎!這些事兒,真是煩,差事難辦!”

靠着猜上頭人的心思,這不就是難辦嘛!何況兩姑之間難爲婦,孫毓汶的話,也要聽進去,有些人只怕也是皇太后屬意的人選。

禮親王雖然不用看孫毓文的臉色,可到底,孫毓文的有些話,他也要聽進去,孫毓文用這樣隱晦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而皇帝也用十分隱蔽的意思來表達,偏偏禮親王不習慣這一套,所以覺得非常的厭倦。

這種感覺這幾年來越發的感覺強烈,禮親王的性子還是喜歡直接了當的辦事當差,昔日慈禧太后從來都是直接了當的下旨,他性子和氣,而且與世無爭,當然了,當官千里只爲財,堂堂親王,又是閣揆,賺點生活費開銷開銷誰也沒什麼理由指責什麼。以前事兒辦的妥當,世人許多的譏諷之言,也無需太在意,可皇太后撤簾歸政,她對於朝政的影響逐漸減弱,皇帝親政大權開始加強,可這一個過程,是需要漫長和持久的,許多的情況下,當差辦事,不僅是要皇太后滿意,更是要讓皇帝滿意,可這兩宮之間,許多時候都是不統一的,真真是應了那句話“兩姑之間難爲婦”了。

禮親王這時候倒是生出了幾分急流勇退之心,“差事難辦,我只怕是幹不了多少年了,”禮親王搖了搖頭,“若是萬歲爺想要撤了我,我是二話不說,即刻拱手讓出的!”

“王爺您就無憂吧!”額勒和布笑道,“您不當這位首輔,誰來當?誰配當?誰都差那一份火候!您的性子和緩,外頭的人不知道瞎咧咧,咱們一起當差的,還能不知道王爺多重要呢?”他轉過頭對着孫毓文說道,孫毓文含笑點頭,“調和鼎鼐,協理陰陽,這是誰都拿不下的,難不成讓我和閻敬銘這樣的暴脾氣來當這個領班軍機大臣?只怕沒幾天就要鬧得滿城烽火了!您是八大王之首,位份尊貴,許多事兒,別人看不穿,也就是您看得穿了,看不穿的人,在軍機處呆不久,皇上就算是再敬愛他那位師傅,也不至於以爲,李保定足夠資格當首輔!”

這話倒是沒錯,一般來說,首輔,也就是領班軍機大臣都是十分和氣之人,之前的怡親王自然不用多說,只是一味高樂就是了;恭親王的性子極好,世人都視爲周公;單單隻有一個左宗棠性子剛烈,處事也不柔和,大開大合之餘殺伐果斷,但是他的位置和別人不同,乾的都是得罪人的事兒,不過是秉政五年,就比恭親王秉政二十年得罪的人還要多,八旗改革,官制改革,和一部分的貨幣改革,都是左宗棠一力推行的,有這樣的鐵腕人物在,下面的部堂尚書,上頭的皇太后都輕鬆許多,可以一味的當好人,讓他來當這個惡人,左宗棠差不多自己的差事辦好,使命完成就功成身退,所以只擔任一屆,禮親王秉政以來,真真是符合了他的封號,“禮”。

(未完待續。。)

三十三、洞在清溪(三)十五、倡議垂簾(一)一、春風花草(四)三十八、峰迴路轉(四)四十六、壯志凌雲(完)十五、大戰餘波(三)二十二、同治之意(中)三十六、當陽橋頭(一)四、東宮西宮(七)七十三、鎮南關外(四)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二)十一、大國小國(六)二十一、慧眼識英(三)三十四、青山隱隱(五)三十三、朝日鮮鮮(三)五、北京條約(三)十三、大漠孤煙(四)十六、香腮豔雪(四)三十、殷鑑不遠(四)六十七、宣室訪逐(二)十三、問計寧壽(四)三、萬里風沙(七)二、中外震驚(二)四十三、桃代李僵(下)三十二、楊柳依依(上)一百、駕御升龍(一)二十三、緩緩圖之(三)十八、五馬進京(四)二十七、大捷之後(一)二十三、緩緩圖之(一)二十二、關鍵棋子(三)三十二、共同撤軍(二)十八、五馬進京(五)六、金色大廳(五)四十六、壯志凌雲(六)九、訓政意向(二)給一羣書友!十八、五馬進京(三)二十、神女無意(五)二十九、兵臨廬州(五)二十五、一波又起(四)十六、生死茫茫(三)二十八、日月分明(三)二十四、開邊興兵(七)三十二、公使北上(五)二十一、各方角力(四)多謝蓋鴻的盟主打賞!六十五、即日宣戰(一)九十八、割地賠款(三)四十五、游擊戰法(六)二十七、先公後私(四)給sosoyin!十一、會議前夕(二)十四、鬢雲欲度(一)三十二、公使北上(五)八十六、尷尬之人(六)四、東宮西宮(八)八、初會貞嬪(上)六十二、無妄之災(二)六十九、老驥伏櫪(二)十七、非洲有土(三)五十、得失之間(一)五、德意志國(二)九十一、圍困法軍(三)給“舞鎖雲霄”的加更!六十五、即日宣戰(二)三十、萬事俱備(一)三十三、朝日鮮鮮(四)二十七、大捷之後(四)二十三、靜極思動(一)三、梨花滿地(一)六十九、老驥伏櫪(三)十一、會議前夕(二)二十七、滿蒙八旗(一)七十二、水陸並進(三)十八、再破大營(一)十六、財源水患(三)十七、燈前笑語(二)十二、英人來華(三)四、東宮西宮(八)十五、玉蘭之會(一)六十九、老驥伏櫪(一)九、阻礙重重(五)一百零三、慶壽賀捷(二)十三、浩罕之亂(一)三十五、兒女心事(六)三十七、輕描淡寫(四)十五、倡議垂簾(二)四十六、不如意者(二)四十三、檢閱三軍(十)二、指點江山(一)二十六、北海之水(三)二十四、圓明三園(六)三十六、臨朝稱制(一)四十四、紙橋大捷(二)二十九、處處籌謀(四)二十九、燦燦萱草(六)四、東宮西宮(六)三十、殷鑑不遠(七)四十三、檢閱三軍(三)十六、爆竹聲中(五)十二、巍巍宮闕(二)五十二、山高水長(一)九、驚雷清風(二)
三十三、洞在清溪(三)十五、倡議垂簾(一)一、春風花草(四)三十八、峰迴路轉(四)四十六、壯志凌雲(完)十五、大戰餘波(三)二十二、同治之意(中)三十六、當陽橋頭(一)四、東宮西宮(七)七十三、鎮南關外(四)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二)十一、大國小國(六)二十一、慧眼識英(三)三十四、青山隱隱(五)三十三、朝日鮮鮮(三)五、北京條約(三)十三、大漠孤煙(四)十六、香腮豔雪(四)三十、殷鑑不遠(四)六十七、宣室訪逐(二)十三、問計寧壽(四)三、萬里風沙(七)二、中外震驚(二)四十三、桃代李僵(下)三十二、楊柳依依(上)一百、駕御升龍(一)二十三、緩緩圖之(三)十八、五馬進京(四)二十七、大捷之後(一)二十三、緩緩圖之(一)二十二、關鍵棋子(三)三十二、共同撤軍(二)十八、五馬進京(五)六、金色大廳(五)四十六、壯志凌雲(六)九、訓政意向(二)給一羣書友!十八、五馬進京(三)二十、神女無意(五)二十九、兵臨廬州(五)二十五、一波又起(四)十六、生死茫茫(三)二十八、日月分明(三)二十四、開邊興兵(七)三十二、公使北上(五)二十一、各方角力(四)多謝蓋鴻的盟主打賞!六十五、即日宣戰(一)九十八、割地賠款(三)四十五、游擊戰法(六)二十七、先公後私(四)給sosoyin!十一、會議前夕(二)十四、鬢雲欲度(一)三十二、公使北上(五)八十六、尷尬之人(六)四、東宮西宮(八)八、初會貞嬪(上)六十二、無妄之災(二)六十九、老驥伏櫪(二)十七、非洲有土(三)五十、得失之間(一)五、德意志國(二)九十一、圍困法軍(三)給“舞鎖雲霄”的加更!六十五、即日宣戰(二)三十、萬事俱備(一)三十三、朝日鮮鮮(四)二十七、大捷之後(四)二十三、靜極思動(一)三、梨花滿地(一)六十九、老驥伏櫪(三)十一、會議前夕(二)二十七、滿蒙八旗(一)七十二、水陸並進(三)十八、再破大營(一)十六、財源水患(三)十七、燈前笑語(二)十二、英人來華(三)四、東宮西宮(八)十五、玉蘭之會(一)六十九、老驥伏櫪(一)九、阻礙重重(五)一百零三、慶壽賀捷(二)十三、浩罕之亂(一)三十五、兒女心事(六)三十七、輕描淡寫(四)十五、倡議垂簾(二)四十六、不如意者(二)四十三、檢閱三軍(十)二、指點江山(一)二十六、北海之水(三)二十四、圓明三園(六)三十六、臨朝稱制(一)四十四、紙橋大捷(二)二十九、處處籌謀(四)二十九、燦燦萱草(六)四、東宮西宮(六)三十、殷鑑不遠(七)四十三、檢閱三軍(三)十六、爆竹聲中(五)十二、巍巍宮闕(二)五十二、山高水長(一)九、驚雷清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