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青山隱隱(五)

英國人現在正在和中國在柏林會議上鬧的歡,英國大使是必然不會到的,其餘國家也有的不來,故此今個到的就是俄、德、奧、美、日、葡、挪、丹八國大使而已。

皇太后巴不得這些國家都不要來,皇帝攙扶着太后朝着一處極爲敞亮的樓臺走去,“我巴不得這些人都不要來,今個咱們自己樂呵樂呵就夠了,巴巴的有些洋人湊熱鬧,也實在是不爽利,不過呢,”太后長長的吐了一口氣,“咱們這些人,從來都不可能是自己個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外頭的事兒,想不管就不管的,別的國家倒也罷了,只是素日來的友好,今個算是再聯絡聯絡,但是日本國,倒是不一樣,”太后對着身邊的光緒皇帝諄諄教導,“他們前些日子在日本已經丟了一局了,咱們佔了便宜,那麼今個就要客氣一點,無論如何,要給他們一些面子,免得他們覺得中國不夠尊重他們,故此我要禮親王把他帶來,今個陪咱們吃頓飯,也算是我們請他吃飯。”

不一會就到了這處用膳的地方,各國使節都已經到了,原本坐在位置上,太監一通傳“皇太后駕到,皇上駕到”之後,所有的使節都站了起來以表示尊敬之意,富田洋之雖然是有些不樂意,但也是站的筆直的,在禮儀上來說,日本人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太后面帶微笑和皇帝款款走進了用膳的正殿,她顯然今個心情極好,一個個的打着招呼過去,皇帝在邊上雖然有些拘謹,但是面對着各國的問好,還是從容不迫的用着英文和德文回答,也頗爲流利,太后走到了富田洋之的面前,點點頭,“貴使安好?”

“謝謝殿下詢問,我十分的安好,”富田洋之深深的鞠躬,原本日文裡面也有“臣”一詞,這個“臣”原本應該可以也稱呼到外國的皇帝太后,也就是說,富田洋之可以在皇太后面前自稱“臣”,但是顯然,他沒有這個打算,皇太后也不會和他計較這些小事情,“其他的國家我不敢保證,但是貴大使應該可以看得懂中國人的這些戲劇吧?畢竟貴國的文化和我們大清國,是十分相似的,用句不客氣的話來說,貴國文化就是從中國發源的。”

富田洋之再次鞠躬,“是的,我們十分敬仰清國的文化,但是日本國的確是有了自己不一樣的文化內涵,這和清國的文化不一樣,我對着貴國的戲劇十分的欣賞,但是我個人認爲,我更喜歡的是我們國家自己的劇目。”

“是嗎?這也是尋常的,任何一個人都喜歡看自己國家的東西,我昔日在維也納看《卡門》,也只是這麼偶爾欣賞一番,若是自己個經常看,只怕是無聊死,大使先生這樣的態度,的確是鍾愛自己的國家啊。”

博得了太后的讚賞,富田洋之連忙致謝,“我們兩個國家在長崎港那裡鬧了一些小矛盾出來,實在是太不應該了,前段日子我才知道這一件事情,沒想到給貴國造成了這麼大的困擾,北洋水師真的是太不一樣了。請您放心,大使先生,我已經命令李鴻章一定要懲戒帶頭鬧事的那些士兵,給貴國一個交代。請您相信我這一點。”

“完全沒有必要,”富田洋之鞠躬說道,“貴國上次的行爲已經造成了我們日本國內的不滿,當然,我們天皇陛下因爲存了維護好兩國關係的原因,把這些不滿都壓制了下來,日本人是最講究服從和忍耐的,只要是天皇的命令,一切地方都暢通無阻,所以,皇太后殿下,不需要給我們任何交代,何況,條約已經簽訂,那麼條約我們當然會遵守,就不需要任何的交代了。”

“既然大使你這麼說,那我也就不勉強了,”太后眼神一閃,笑道,“今個設宴,請您無比要努力加餐飯啊。”

於是也不多廢話,太后和皇帝上了寶座,太后面朝南,皇帝面朝西,其餘的都坐在東西兩邊的位置上,李蓮英見帝后已經坐定,於是拍拍手,御膳房的飯菜就一樣樣流水般的遞了上來,太監在邊上報着菜名,不一會各人的桌子前就滿滿當當的放滿了各式佳餚,太監們依次把蓋着的蓋子掀開,候着皇太后和皇帝,水汽升騰,瀰漫在了半空之中,大使們都有些看不清楚皇太后了,今個事急從權,所以,皇帝和皇太后共用一桌,其餘的八位大使共用一桌,清宮飲食的規矩,都是太后看着那碗菜,佈菜的太監就把那碗菜放在太后面前,又讓宮女夾在太后的碗碟內,太后這才用膳,一樣樣的佳餚擺了上來,太后突然悠悠的嘆了一口氣,用手帕擦了擦嘴角,“小李子啊,”

“奴才在!”李蓮英連忙垂着手聽吩咐。

“就這麼點子菜呢?”太后的話語裡有些懶洋洋的不悅,“都叫人沒法子下筷子了!”

李蓮英連忙跪了下來,其餘的大使原本準備大快朵頤也連忙停了下來,看着這邊的動靜,“奴才死罪,請太后責罰。”

太后烏溜溜的眼珠子朝着左右轉了轉,把各國大使的表情看在了眼裡頭,“咱們在宮裡頭吃的比這個好多了,怎麼今個到了外頭,招待起貴賓,還這樣的簡慢了?真真是不應該啊。”

李蓮英連忙謝罪,俄羅斯大使看了看面前放的滿滿當當的山珍海味,不由得站了起來,對着慈禧太后微微鞠躬行禮,“尊敬的太后殿下,請不要責罰他們,在我們看來,面前的這些美食已經夠多了,我們八個人根本吃不了那麼多。”

“哎,話可不是這麼說,雖然你們人少,可吃的菜也沒有許多,不過是三百道而已,這點菜實在是太簡慢了,何況,”太后放下了烏木的銀筷子,“我素日裡頭吃的也不止這些,拿這些招待貴客實在是不夠啊。”(未完待續。)

二十八、鏖戰江西(一)三十六、當陽橋頭(三)三十二、圖窮匕見(二)十、隨風入夜(二)十二、小山重疊(三)十四、營造法式(二)十六、兒女情長(四)三十七、通州和談(七)四、宮內宮外(三)七十二、水陸並進(二)十七、非洲有土(四)二十六、少年之國(四)二十五、康慈太后(三)八十三、兩處齊發(二)三十五、一瀉千里(四)二十三、慈禧慈安(上)十三、浩罕之亂(一)二十七、羣英薈萃(上)三十九、百計迎敵(四)八十九、大幕拉開(三)十、江南江北(二)八十九、大幕拉開(二)三十四、九流賓客(三)二十二、上兵伐謀(三)二十一、何患無辭(三)三十五、一瀉千里(一)五十八、天下熙熙(三)三十六、獨佔剛果(四)十五、玉蘭之會(三)十七、燈前笑語(七)四、內外諸事(一)二十五、夜帶金刀(四)三十六、帝國榮耀(二)九、寶鍔棣華(下)六十三、天崩地坼(一)十六、其樂融融(四)四十四、前度劉郎(四)二、明月孤雲(五)二十四、一波已平(二)三十二、內外皆困(三)七十六、新人舊人(三)三十七、輕描淡寫(二)五、北京條約(五)十八、除夕大宴(六)二十七、英烈長存(續)三十九、禍水東引(四)二十六、少年之國(四)三十二、公使北上(四)六、法人之請(三)四十二、浮萍霜露(一)十四、營造法式(二)十六、財源水患(三)三十八、峰迴路轉(三)一百零一、真正所圖(五)二十七、大捷之後(三)七十一、擡棺出征(二)二十六、一元復始(九)四十一、芳華正茂(中)四十八、艱難唯死(一)四十五、游擊戰法(三)七、天津兵備(四)十七、所謂禮儀(一)六十七、宣室訪逐(二)三十四、又見泉臺(四)十五、大戰餘波(一)二十五、連鎖反應(六)十五、五年瑣事(五)三十二、公使北上(五)六十六、詔書下達(三)八十一、千鈞一髮(一)二、遇見榮祿二、指點江山(四)四十三、檢閱三軍(十一)十一、南海風雲(五)二十八、新幣銀行(一)給sosoyin!十一、會議前夕(三)二、中外震驚(四)二十三、開邊興兵(一)六十二、無妄之災(一)十五、九龍治水(一)四十一、思凡夜奔(三)二十九、燦燦萱草(六)二十八、鏖戰江西(六)三十七、另有所圖(一)十一、威逼利誘(四)四十五、節節敗退(四)三十五、勤政親賢(二)五十二、山高水長(一)四十一、立後封妃(二)二十二、同治七年(一)二十五、康慈太后(三)四十、禍起蕭牆(一)十五、玉蘭之會(一)二十三、緩緩圖之(一)七十一、擡棺出征(四)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三)三十一、中宮皇后(五)一百零三、慶壽賀捷(三)三、以勝求和(三)二十五、萬國大會(三)
二十八、鏖戰江西(一)三十六、當陽橋頭(三)三十二、圖窮匕見(二)十、隨風入夜(二)十二、小山重疊(三)十四、營造法式(二)十六、兒女情長(四)三十七、通州和談(七)四、宮內宮外(三)七十二、水陸並進(二)十七、非洲有土(四)二十六、少年之國(四)二十五、康慈太后(三)八十三、兩處齊發(二)三十五、一瀉千里(四)二十三、慈禧慈安(上)十三、浩罕之亂(一)二十七、羣英薈萃(上)三十九、百計迎敵(四)八十九、大幕拉開(三)十、江南江北(二)八十九、大幕拉開(二)三十四、九流賓客(三)二十二、上兵伐謀(三)二十一、何患無辭(三)三十五、一瀉千里(一)五十八、天下熙熙(三)三十六、獨佔剛果(四)十五、玉蘭之會(三)十七、燈前笑語(七)四、內外諸事(一)二十五、夜帶金刀(四)三十六、帝國榮耀(二)九、寶鍔棣華(下)六十三、天崩地坼(一)十六、其樂融融(四)四十四、前度劉郎(四)二、明月孤雲(五)二十四、一波已平(二)三十二、內外皆困(三)七十六、新人舊人(三)三十七、輕描淡寫(二)五、北京條約(五)十八、除夕大宴(六)二十七、英烈長存(續)三十九、禍水東引(四)二十六、少年之國(四)三十二、公使北上(四)六、法人之請(三)四十二、浮萍霜露(一)十四、營造法式(二)十六、財源水患(三)三十八、峰迴路轉(三)一百零一、真正所圖(五)二十七、大捷之後(三)七十一、擡棺出征(二)二十六、一元復始(九)四十一、芳華正茂(中)四十八、艱難唯死(一)四十五、游擊戰法(三)七、天津兵備(四)十七、所謂禮儀(一)六十七、宣室訪逐(二)三十四、又見泉臺(四)十五、大戰餘波(一)二十五、連鎖反應(六)十五、五年瑣事(五)三十二、公使北上(五)六十六、詔書下達(三)八十一、千鈞一髮(一)二、遇見榮祿二、指點江山(四)四十三、檢閱三軍(十一)十一、南海風雲(五)二十八、新幣銀行(一)給sosoyin!十一、會議前夕(三)二、中外震驚(四)二十三、開邊興兵(一)六十二、無妄之災(一)十五、九龍治水(一)四十一、思凡夜奔(三)二十九、燦燦萱草(六)二十八、鏖戰江西(六)三十七、另有所圖(一)十一、威逼利誘(四)四十五、節節敗退(四)三十五、勤政親賢(二)五十二、山高水長(一)四十一、立後封妃(二)二十二、同治七年(一)二十五、康慈太后(三)四十、禍起蕭牆(一)十五、玉蘭之會(一)二十三、緩緩圖之(一)七十一、擡棺出征(四)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三)三十一、中宮皇后(五)一百零三、慶壽賀捷(三)三、以勝求和(三)二十五、萬國大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