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我叫劉病己

於祖佳急速往下墜,周圍是無邊無際的黑暗。突然他好象跌到底了一樣,渾身一震,接着就失去了知覺。

好半天,於祖佳醒過來,睜開眼睛。

他看見了什麼?他不相信地再閉閉眼,又睜開。

他看見:他周圍圍了一圈人,穿古裝,一臉關切地望着他。

天呢?我回到過去啦?怎麼回事?於祖佳腦子急速地轉動着"乖兒,你終於醒啦?"一箇中年女子含着眼淚道。”我?我?這是在何處?"於祖佳忍不住問。”裡面哪!"女子拉着他的手:"乖孩兒哪,你昏迷了三天三夜。

不認得老身了嗎?”

“我腦子很糊塗,啥都記不得了。”

於祖佳說:"我爲何昏迷呢?”

“聽說天子要殺你父,你一着急,從馬上跌了下來……"婦人一邊沿眼淚一邊說。

周圍其餘的人,也是女的,估計是丫鬟勤務兵什麼的,各自忙開去了。

就一老一少還立在夫人身後。”哪個天子呢?"於祖佳猜測着自己跑什麼朝代來了。

他畢竟不是專業的歷史研究人員,從服飾上看不出朝代來。”

那個六親不認的大漢天子哪。”

“天啦?漢武帝嗎?"於祖佳靈感一閃,同時也吃了一驚:我咋跑了這麼遠?"孩兒哪,不能這麼叫,當心!"婦人趕緊制止他。”夫人,粥好了!"一丫鬟端了湯進來。

婦人接過來,對於祖佳說:"來,兒哪!先喝點粥。”然後一口一口喂於祖佳"湯也好了"又一丫鬟來報。

於祖佳正奇怪怎麼喝了粥又喝湯,發現幾個中年女子擡着一大桶熱水進來了。

他隱約想起古人說的湯,就是指熱水。

我怎樣才能回去?難道要在這麼一個奇怪的地方生活嗎?還是歷史的選擇讓我回到這裡來,看看最初的情況?於祖佳當然願意接受"歷史的選擇"的說法。

因爲那樣他還有回去的可能。

否則,他難以接受在過去生活之後幾天,於祖佳逐漸瞭解清楚了。

原來他目前的身份是那個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在即位前受過牢獄之苦的皇帝……劉病已!

劉病已爲皇孫劉進之子,號皇曾孫,出生數月,即逢巫蠱之禍。在此之前,徵和二年正月,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被誣告爲巫蠱咒漢武帝,與陽石公主圖謀不軌,公孫賀父子下獄死;閏四月,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皆坐誅。七月,漢武帝命寵臣江充爲使者治巫蠱,江充與太子劉據有隙,遂陷害劉據,並與案道侯韓說、宦官蘇文等四人誣陷劉據謀反,劉據兵敗,攜兩位小皇孫出奔。劉據長子劉進或爲安置僅出生月餘的劉病已而未隨其父亡走。七月庚寅日,皇后衛子夫自盡。八月辛亥日,太子劉據自殺,兩位小皇孫遇害。

這個身體的父親劉進,與其妻子及已出嫁的妹妹也在長安被囚,唯獨襁褓中的劉病已逃過一劫,被收系郡邸獄。巫蠱之禍案發後,邴吉以原來廷尉監的身份被徵召到京城長安,武帝詔令邴吉到郡邸獄追查巫蠱的事。邴吉心裡知道衛太子的罪過並無真正事實,於是更爲皇曾孫無辜收監難過,便讓忠厚謹慎的女囚胡組、郭徵卿住在寬敞乾淨的房間哺育劉病已,並私給衣食,看待甚有恩德。

被輾轉送到了原籍魯國的外外祖母史貞君家裡,外祖母年歲已老,看到這孩子孤苦零仃,心裡非常難過,就親自照看這個孩子。舅舅叫史恭,他正積極尋找希奇玩意和美女,準備獻給漢武帝近臣打點,幫助救劉病已的父親。幾天前,他已經送了一批禮物去進獻,同時打點天朝諸臣。

誰知傳來消息說:"漢武帝要殺劉病已的父親一家人,斬草除根。”他一着急,摔下馬來……醒來,就是於祖佳了。

於祖佳還發現:這些男人在正式場合說話都是子乎者也的,私下裡才說些俚語,他聽起來有點吃力。

女人基本上都說俚語,但很簡練,能說官話的女子,他們都很尊重劉病已……所以他儘量避免說話,基本上都是擺頭和搖頭表達意見。

由此,他們都誇他"皇曾孫老成。”從於祖佳他們失蹤後,老馬和李醫生接觸很多,而且他把莫教授的不少遺稿都收集起來。

有空就整理研究。

他覺得很有意思。

正巧他也看到了關於古代語言研究的一段話:……俚語一直在民間流傳,但上位者總要製造與俚語不一樣的官話來,以區別身份。

但官話的虛禮辭藻太多,妨礙了表達……按現代解剖語言學的理論,女子的語言區比男人發達,語言天賦應強於男人……但秦漢以前,女人學會官話的卻很少……孔子說:"維小人與女子難養也。”其實是說:女人和小人無地位的人一樣,總是不原受教育,說不好官話其實,這正說明了女人的青澀……他們喜歡具有豐富表達力的俚語,而不是呆板的官話。

歷史證明,不被女人選擇的語言總是要被淘汰的。

所以官話堅持了三千多年後,還是向俚語投降了,被歷史拋棄。

於祖佳費了一些心思才知道,和歷史上不同,父親沒有死於巫蠱之亂,而是三年前開始被囚,逃脫了殺身之禍,是因爲壺關三老茂爲戾太子事件上書漢武帝,講武帝父子"孝己被謗,伯奇放流,骨肉至親,父子相疑.何者?積毀之所生也.由是觀之,子無不孝,而父有不察……“帝王世紀記載

孝己是殷高宗武丁的太子."初,高宗有賢子孝己,其母早死,高宗惑後妻之言,放而死,天下哀之。"

而琴操記載:"尹吉甫,周卿也。有子伯奇,伯奇母死,吉甫更娶後妻,生子曰伯邦。乃譖伯奇于吉甫曰:'伯奇見妾有美色,然有欲心。'吉甫曰:'伯奇爲人慈仁,豈有此也?'妻曰:'試置妾空房中,君登樓而察之。'後妻知伯奇仁孝,乃取毒蜂綴衣領,令伯奇前持之,於是吉甫大怒,放伯奇於野,伯奇編水荷而衣之,採楟花而食之。清朝履霜,自傷無罪見逐,乃援琴而鼓之。宣王出遊,吉甫從之,伯奇乃作歌,以言感之於宣王。宣王聞之曰:'此孝子之辭也。'吉甫乃求伯奇於野而感悟,遂射殺後妻。"

這兩個典故都未列入正史,但古人常用來比喻被讒言詭計所離間,因而反目的父子,漢武帝也不禁猶豫,加上期間史家一直沒有停止過打點,包括重金賄賂寵臣宦者蘇文,但是始終只是保得性命,卻不能放出……上次令劉病己跌下馬來的消息系一時之傳,史家的禮物一到朝歌,劉進又沒生命危險了。

但還是繼續囚禁中,繼續鬱悶中,於祖佳心裡很清楚,解決這個難題的關鍵是找到鉤弋夫人……所謂枕邊風一吹就行。

可是他又拿不準當時的歷史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不是又這個劉病己來尋找鉤弋夫人求情的?是什麼時候找到的?如果自己找早了點或者晚了,會不會改變歷史?對後代會不會是災難?於祖佳畢竟來自後代,他更關心他生活並熱愛着的時代,而不是那個他從來沒見過面的"父親他最希望的是:歷史按他本來的面目的發展。

但他不知道歷史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他只知道,他現在的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影響後代。

因爲他現在不是個歷史的旁觀者,而是歷史中人。

如果歷史的某種改變,對他們有利,那都好說,萬一更不利呢?最重要的是,他無法預計後果。

因此他內心壓力巨大。

其他人們都理解爲他是在爲父親憂心伸伸。

於祖佳還有一個巨尷尬的事,就是如何面對劉病己預訂的髮妻和三個妾。

他無法接受自己和遠古女人的親密。

他心裡說:"按輩分,這可都是我祖祖的祖祖祖……哪,那能非禮?"他不是沒有男人生理的需要,但是他面對女人們,真的心止若水。

儘管他們都很美顏。

也許,人們都能理解爲:他是爲父親憂心的緣故。於祖佳很想看看相關的書,瞭解一下這個時代大致的情況……可是那是文字不發達,只找到及少的竹簡和木瀆,而且還看不懂。

消息的傳遞主要還是口耳相傳。

所謂新聞估計都是幾個月甚至一、兩年前的舊聞。

好在他和外祖母還能夠談到一塊。

外祖母這日來到他之處,屏退左右對他說:方士已經測算出:西南方有吉兆。

於祖佳立即來了興趣:方士?咱處有方士?"是哪!"外祖母用手指朝上指指說:"上好方士!我們給奇人異士送的禮物已經無數,亦如此。

只有找到絕色專寵的鉤弋夫人,才能救出你父了。”

“我知道,去找哪!武帝就吃這套。”

於祖佳說:"我要見方士。”

“兒哪,有外人的時候千萬不要叫武帝,這也就他們儒生私下裡說的未來的諡號。”外祖母提醒道。”爲什麼?武爲何意?"於祖佳問。”我也是聽你父說的:剛彊直理曰武。誇志多窮曰武!"外祖母說:"今上就是這樣的。

所以私下裡他們早送他武皇帝之稱區別於前代文皇帝。

但還是不足爲外人道。”

“我明白了。”

於祖佳說:"以後叫上或者王,對哪!我還是先見方士哪。”方士是一個白鬚飄飄的老頭子,於祖佳從他身上看不出自己熟悉的任何面貌,他對於祖佳發表一番複雜的禮儀和辭藻。

於祖佳半懂不懂。

揮手屏退左右後,於祖佳誠懇對方士說:"仙翁,不必多禮,我們俚語相見如何?"仙翁說:"甚善!”

於祖佳說:"我想問仙翁幾個問題。”仙翁:"善!"於祖佳直接問:"仙翁可是聽說過卸嶺門的?"

"卸嶺門?"仙翁擺擺頭說:"沒聽說過。

仙翁看不出撒謊的樣子。”丹道呢?龍虎山呢?"仙翁還是擺擺頭。”那丹道教呢?"於祖佳想起什麼了說。”丹道?"仙翁問:"何謂‘教’哉?”

“恩……!"於祖佳試圖解釋說"教是一種組織,組織裡的人都有同樣的信仰。”

“何謂組織?"仙翁又趕興趣地追問。”這,"於祖佳心想,乾脆我開課講學算了:"就是一羣人在一起,都相信某個事情,或者說,某個神靈什麼的。”

“那吾等都是丹道的。”仙翁說:"吾等都相信天尊、相信天道降臨。”

“吾等?"於祖佳問:"吾等都是誰呢?”

“吾等所有神巫、方士哪!”

“有多少神巫、方士呢?”

“多乎!"仙翁說:"國有卜者、城有城師、私邑處有處師。

天有天師、地有地師……"於祖佳有點暈了,轉換話題又問:"天尊是誰?"仙翁說:"是無上的神哪。

吾等扶鸞施術,都是遵照天尊之意哪。”

“天尊叫什麼名字?"於祖佳問。”愧也!困住吾!"仙翁說。

從此,仙翁陷入了哲學的沉思,他思考的第一哲學問題就是:天尊何名?和別的神巫、方士交流時,他們也老探討這個問題。

經過了解,於祖佳才知道:大漢的神巫、方士非常多,甚至連不少儒臣都是神巫出生,神巫是有文化的表現,人們生、婚、喪、播種、蓋屋……都要問神巫、扶鸞什麼的。想當初前朝坑儒事件使方士力量大受打擊。這也是秦朝和西漢初期神仙信仰在王朝上並不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兩漢時求取長生成仙的方法多種多樣,但實行的難度都較大。這些方術主要分爲以下幾種:服食術、辟穀術與食氣術、導引術與行氣術、雙修身術。服食術所服“不死藥”主要是草本藥物、金玉、丹砂等。這些仙藥可以向仙人求取,也可自己製造。仙人不在深山就在海中,前往尋覓恐有性命之憂;製造仙藥需用金玉、丹砂等礦物,成本太高,一般百姓也難以承受。辟穀食氣術不可食用五穀雜糧,只能進食一些特殊食物,這顯然無法長期施行。導引行氣之術,較易操作並且有強身健體之效,但功效有限,作爲長生成仙之術似乎缺乏說服力。雙修身術在中國的文化環境中只能私相傳授,大規模推行實無可能。方法雖多,可供普通大衆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案還真是難找。在最高上位者熱衷此道時,民衆們可能會頭腦發熱,希望自己也有這樣的好命,但當這些權貴們一命嗚呼時,大家也就逐漸理智清醒起來,對長生成仙的真實性犯起了嘀咕。

然而漢武帝到了老年,最好神仙方術求長生術,“武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漢書?郊祀志上》。他大搞求仙活動是從元光二年,公無前134年時開始,在這一年方士李少君進獻求仙方略。三年前,徵和元年,漢武帝住在建章宮,看到一個男子帶劍進入中龍華門,懷疑是不尋常的人,便命人捕捉。該男子棄劍逃跑,侍衛們追趕,未能擒獲。漢武帝大怒,將掌管宮門出入的門候處死。冬十一月,漢武帝徵調三輔地區的騎兵對上林苑進行大搜查,並下令關閉長安城門進行搜索,十一天後解除戒嚴。這時,方士和各類神巫多聚集在京師長安,大都是以左道旁門的奇幻邪術迷惑衆人,無所不爲。一些女巫來於宮中,教宮中美人躲避災難的辦法,在每間屋裡都埋上木頭人,進行祭祀。因相互妒忌爭吵時,就輪番告發對方詛咒皇帝、大逆不道。漢武帝大怒,將被告發的人處死,後宮妃嬪、宮女以及受牽連的大臣共殺了數百人。

漢武帝產生疑心以後,有一次,在白天小睡,夢見有好幾千木頭人手持棍棒想要襲擊他,霍然驚醒,從此感到身體不舒服,精神恍惚,記憶力大減。

江充便定下奸謀,說漢武帝的病是因爲有巫術蠱作祟造成的。於是漢武帝派江充爲使者,負責查出巫蠱案。江充率領胡人巫師到各處掘地尋找木頭人,並逮捕了那些用巫術害人,夜間守禱祝及自稱能見到鬼魂的人,又命人事先在一些地方灑上血污,然後對被捕之人進行審訊,將那些染上血污的地方指爲他們以邪術害人之處,並施以鐵鉗燒灼之刑,強迫他們認罪。於是百姓們相互誣指對方用巫蠱害人;官吏則每每參劾別人爲大逆不道。從京師長安、三輔地區到各郡、國,因此而死的先後共有數萬人,愈演愈烈。

爲此,神巫、方士,儒臣都告誡漢武帝:國之將危!可惜漢武帝卻是個信神的天子,不理會這些,反而嫌後宮皇后美色不足,只是獨寵封禪歸來訪求的美色鉤弋夫人。

忠心耿耿的田千秋奮不顧身上表諫,但漢武帝身邊寵臣宦者蘇文一直看不慣田千秋,乘機挑撥,漢武帝於是把田千秋逐出長安。

從此朝中,無人再敢直言進諫了。

但江充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因爲他自以爲與太子劉據、衛皇后有嫌隙,而《春秋》之義,立子以貴。一朝天子一朝臣,而王天下者佔據的是什麼地位?繼承者,未來的嗣帝,臣子該如何對待他,還用說嗎?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爲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將平國而反之桓。曷爲反之桓?桓幼而貴,隱長而卑,其爲尊卑出微,國人莫知。隱長又賢,諸大夫扳隱而立之。隱於是焉而辭立,則未知桓之將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則恐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隱之立爲桓立也。隱長又賢,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桓何以貴?母貴也。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

有這樣的聖人教誨,立子要立母親身份貴重的貴子,那麼太子劉據繼續在太子位上,鉤弋夫人的兒子,後來的漢昭帝劉弗陵要坐天下名不正言不順,使父親爲難,又使江充一黨面臨危險,於是,只能是你死我活、魚死網破!

江充窺探出漢武帝的疑懼心理,便指使胡人巫師檀何言稱:“宮中有蠱氣,不將這蠱氣除去,皇上的病就一直不會好。”於是漢武帝派江充進入宮中,直至宮禁深處,毀壞皇帝的寶座,挖地找蠱;又派按道侯韓說、御史章贛、黃門蘇文等協助江充。

江充先從後宮中漢武帝已很少理會的妃嬪的房間着手,然後依次搜尋,一直搜到皇后宮和太子宮中,各處的地面都被縱橫翻起,以致太子和皇后連放牀的地方都沒有了。江充揚言:“在太子宮中找出的木頭人最多,還有寫在絲帛上的文字,內容大逆不道,應當奏聞陛下。”

劉據非常害怕,問少傅石德應當怎麼辦。石德害怕,因爲如果放不下太子之位下場就像孝己/伯奇一樣,被後母陷害最後落得流放/身死,而自己是太子的老師而理所當然的受牽連被殺,便對劉據說:“先前公孫賀父子、兩位公主以及衛伉等都被指犯有用巫蠱害人之罪而被殺死,如今巫師與皇上的使者又從宮中挖出證據,不知是巫師放置的呢,還是確實有,自己是無法解釋清楚的。你可假傳聖旨,將江充等人逮捕下獄,徹底追究其奸謀。況且陛下有病住在甘泉宮,皇后和您派去請安的人都沒能見到陛下,陛下是否還在,實未可知,而奸臣竟敢如此,難道您忘了秦朝太子扶蘇之事了嗎!”劉據說:“我這作兒子的怎能擅自誅殺大臣!不如前往甘泉宮請罪,或許能僥倖無事。”劉據打算親自前往甘泉宮,但江充卻抓住劉據之事逼迫甚急,劉據想不出別的辦法,於是按着石德的計策行事。

秋七月壬午,劉據派門客冒充皇帝使者,逮捕了江充等人。按道侯韓說懷疑使者是假的,不肯接受詔書,被劉據門客殺死。劉據親自監殺江充,罵道:“你這趙國的奴才,先前擾害你們國王父子,還嫌不夠,如今又來擾害我們父子!”又將江充手下的胡人巫師燒死在上林苑中。

長安大亂,劉據派侍從門客無且攜帶符節乘夜進入未央宮長秋門,通過長御女官倚華將一切報告衛皇后,然後調發皇家馬的馬車運載射手,打開武器庫拿出武器,又調發長樂宮的衛卒。長安城中一片混亂,紛紛傳言:“太子造反”。蘇文得以逃出長安,來到甘泉宮,向漢武帝報告說太子很不像話。

漢武帝說道:“太子肯定是害怕了,又憤恨江充等人,所以發生這樣的變故。”因而派使臣召劉據前來。使臣不敢進入長安,回去報告說:“太子已經造反,要殺,我逃了回來。”漢武帝大怒。丞相劉屈氂聽到事變消息後,抽身就逃,連丞相的官印、綬帶都丟掉了,派長史乘驛站快馬奏報漢武帝。漢武帝問道:“丞相是怎麼做的?”長史回答說:“丞相封鎖消息,沒敢發兵。”漢武帝生氣地說:“事情已經這樣沸沸揚揚,還有什麼秘密可言!丞相沒有周公的遺風,難道周公能不殺管叔和蔡叔嗎!”於是給丞相頒賜印有璽印的詔書,命令他:“捕殺叛逆者,朕自會賞罰分明。應用牛車作爲掩護,不要和叛逆者短兵相接,殺傷過多兵卒崐!緊守城門,決不能讓叛軍衝出長安城!”

劉據發表宣言,向文武百官發出號令說:“陛下因病困居甘泉宮,我懷疑可能發生了變故,奸臣們想乘機叛亂。漢武帝於是從甘泉宮返回,來到長安城西建章宮,頒佈詔書徵調三輔附近各縣的軍隊,部署中二千石以下官員,歸丞相兼職統轄。陛下也派使者假傳聖旨,將關在長安中都官獄中的囚徒赦免放出,命少傅石德及門客張光等分別統轄;又派長安囚徒如侯持符節徵發長水和宣曲兩地的胡人騎兵,一律全副武裝前來會合。

侍郎馬通受漢武帝派遣來到長安,得知此事後立即追趕前去,將如侯逮捕,並告訴胡人:“如侯帶來的符節是假的,不能聽他調遣!”於是將如侯處死,帶領胡人騎兵開進長安;又徵調船兵楫棹士,交給大鴻臚商丘成指揮。當初,漢朝的符節是純赤色,因劉據用赤色符節,所以在漢武帝所發的符節上改加黃纓以示區別。

那一日,血流成河。本質理由,只有一個。

母以子貴,子以母貴。

劉據來到北軍軍營南門之外,站在車上,將護北軍使者任安召出,頒與符節,命令任安發兵。但任安拜受符節後,卻返回營中,閉門不出。劉據帶人離去,將長安四市的市民約數萬人強行武裝起來,到長樂宮西門外,正遇到丞相劉屈氂率領的軍隊,雙方會戰五天,死亡數萬人,鮮血像水一樣留入街邊的水溝。民間都說“太子謀反”,所以人們不依附太子,而丞相一邊的兵力卻不斷加強。終於劉據兵敗,南逃到長安城覆盎門。司直田仁正率兵把守城門,因覺得劉據與漢武帝是父子關係,不願逼迫太急,所以使劉據得以逃出城外。劉屈氂要殺田仁,御史大夫暴勝之對劉屈氂說:“司直爲朝廷二千石大員,理應先行奏請,怎能擅自斬殺呢!”於是劉屈氂將田仁釋放。

漢武帝聽說後大發雷霆,將暴勝之逮捕治罪,責問他道:“司直放走謀反的人,丞相殺他,是執行國家的法律,你爲什麼要擅加阻止?”暴勝之惶恐不安,自殺而死。漢武帝下詔派宗正劉長、執金吾劉敢攜帶皇帝下達的諭旨收回皇后的印璽和綬帶,衛皇后自殺。

漢武帝認爲,任安是老官吏,見出現戰亂之事,想坐觀成敗,看誰取勝就歸附誰,對朝廷懷有二心,因此將任安與田仁一同腰斬,漢武帝因馬通擒獲如侯,封其爲重合侯;長安男子景建跟隨馬通,擒獲石德,封其爲德侯;商丘成奮力戰鬥,擒獲張光,封其侯。劉據的衆門客,因曾經出入宮門,所以一律處死;凡是跟隨劉據發兵謀反的,一律按謀反罪滅族;各級官吏和兵卒凡非出於本心,而被劉據挾迫的,一律放逐到敦煌郡。因劉據逃亡在外,所以開始在長安各城門設置屯守軍隊。

漢武帝憤怒異常,羣臣感到憂慮和恐懼,不知如何是好。壺關三老令孤茂上書漢武帝說:“我聽說:父親就好比是天,母親就好比是地,兒子就好比是天地間的萬物,所以只有上天平靜,大地安然,萬物才能茂盛;只有父慈,母愛,兒子才能孝順。如今皇太子本是漢朝的合法繼承人,將承繼萬世大業,執行祖宗的重託,論關係又是皇上的嫡長子。江充本爲一介平民,不過是個市井中的奴才罷了,陛下卻對他尊顯重用,讓他挾至尊之命來迫害皇太子,糾集一批奸邪小人,對皇太子進行欺詐栽贓、逼迫陷害,使陛下與太子的父子至親關係隔塞不通。太子進則不能面見皇上,退則被亂臣的陷害困擾,獨自蒙冤,無處申訴,忍不住忿恨的心情,起而殺死江充,卻又害怕皇上降罪,被迫逃亡。太子作爲陛下的兒子,盜用父親的軍隊,不過是爲了救難,使自己免遭別人的陷害罷了,臣認爲並非有什麼險惡的用心。

《詩經》上說:‘綠蠅往來落籬笆,謙謙君子不信讒。否則讒言無休止,天下必然出大亂。’以往,江充曾以讒言害死趙太子,天下人無不知曉。而今陛下不加調查,就過分地責備太子,發雷霆之怒,徵調大軍追捕太子,還命丞相親自指揮,致使智慧之人不敢進言,善辯之士難以張口,我心中實在感到痛惜。希望陛下放寬心懷,平心靜氣,不要苛求自己的親人,不要對太子的錯誤耿耿於懷,立即結束對太子的征討,不要讓太子長期逃亡在外!我以對陛下的一片忠心,隨時準備獻出我短暫的性命,待罪於建章宮外。”奏章遞上去,漢武帝見到後受到感動而醒悟,但還沒有公開頒佈赦免。

劉據向東逃到湖縣,隱藏在泉鳩裡。主人家境貧寒,經常織賣草鞋來奉養劉據。劉據有一位以前相識的人住在湖縣,聽說很富有,劉據派人去叫他,於是消息泄露。八月辛亥,地方官圍捕劉據。劉據自己估計難以逃脫,便回到屋中,緊閉房門,自縊而死。前來搜捕的兵卒中,有一山陽男子名叫張富昌,用腳踹開房門。新安縣令史李壽跑上前去,將劉據抱住解下。主人與搜捕劉據的人格鬥而死,二位皇孫也一同遇害。

於祖佳瞭解得越多,也痛心地感到:這漢武帝也確實該亡了,實在不象話!這日,於祖佳進門前,他的心突然奇怪地跳了一下。

外祖母和仙翁都在。

於祖佳見過他們,坐定!外祖母等了一會。

他們纔在兩個丫鬟的帶領下,帶去一處宮殿,見到了一個光彩照人的女子,走了出來。

來自現代社會的於祖佳都不禁認爲:太美了。”鉤弋夫人!"於祖佳脫口而出。

之前,外祖母和仙翁正在小心翼翼的打量……此時見到鉤弋夫人沒有橫眉怒目,而微笑點頭,趕緊說了他們的身份和訴求。

鉤弋夫人輕聲細語:"此佳兒甚善!"

於祖佳沒聽見他們的話,心裡琢磨着李醫生的話:大漢初年盛行黃老之道。黃老之道盛行始自漢惠帝,終於漢武帝。黃老道是丹道大道的一個分支,既重治國又重養生。“黃者,黃帝也;老者,老子也。黃老之操,身中恬淡,其治無爲,正身共,恭己而陰陽自和,無心於爲而物自化,無意於生而物白成。在戰國時期,黃帝就已被改造成了仙人。《莊子?大宗師》說黃帝得了“道”,“以登雲之”;《在宥》篇則詳細敘述了黃帝向仙人廣成子問“道”從而由人王一躍爲仙人的過程。至於老子,在大漢初就已變得十分神秘,據說他“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莫知其所終”漢武帝時,不僅黃帝、老子這些年代古遠的人物成了仙,就連二百多年前的黃老學派先師也搖身一變成了世人津津樂道的仙人。

《史記?樂毅列傳》:“太史公日:‘樂臣公學黃帝、老子,其本師號日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樂瑕公,樂瑕公教樂臣公,樂臣公教蓋公。蓋公教於齊高密、膠西,爲曹相國師。’”曹參出生於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爲齊相,從蓋公學黃老之術,到武帝即位,公元前t40年又相距了60年。因此安期生的生活皇朝也就大概比漢武帝早200年左右。就是這位隱士兼學者,在漢武帝時卻變成了一位海外仙人,“食巨棗,大如瓜”,“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黃老學派的宗師們紛紛得道成仙,這表明漢初黃老之學已經和神仙宗旨緊密聯繫,神仙信仰已經成爲其的一部分。黃老之道的盛行對神仙信仰的發展、普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爲它在大漢中期的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從鉤弋夫人以後,儒家黃老、方仙道兩派開始失道。

這是怎麼回事呢?和眼前這個女人有直接的關係嗎?還是僅僅是正巧在我處的時代兩派失道?可是兩派在何處呢?……歷史變化,會現在就把我送走嗎?還是過段時間……原來的歷史是什麼時候改變的?於祖佳看着鉤弋夫人,腦子裡思緒萬千,呆呆地怔在那裡!在鉤弋夫人看來,男人從大到小,癡癡看她的目光我早就習慣了。

但是,眼前這個小男孩,在癡看他的同時,眼裡似乎還有更深的內容,鉤弋夫人有點迷惑。

把史家人帶到這裡時已經早聽到了關於皇曾孫的種種傳聞。

如今,他立在我面前,幽雅不凡的氣度和憂鬱的眼神……瞬間征服了這個爲人母的女子,鉤弋夫人感到那種想疼愛這個男人的感覺,象一把箭一樣,刺中了自己的心。

於祖佳老想着李醫生的話:認爲,鉤弋夫人在獻給漢武帝之前,被帶給背後的人……譬如卸嶺門做了手腳。

可是這卸嶺門此刻還是默默無聞,幕後黑手在何處呢?那麼,在現代社會的推測錯了嗎?於祖佳又不敢肯定。

不過鉤弋夫人到底爲什麼握拳呢?於祖佳決定弄清楚。

所以他假裝小孩子,經常找機會和鉤弋夫人聊一會兒天。

他們兩都說俚語。

他發現鉤弋夫人是個很聰明的女子,能夠理解他說話的跨時代幽默之處,不時發出會心的微笑。

會笑哪!於祖佳心裡琢磨着:而且笑起來很好看!不像是小兒麻痹症什麼的,那進宮的時候爲什麼握拳呢?於祖佳又不理解了。

難道傳說有誤?歷史是另一回事?還是真被誰做了手腳?這段時間,鉤弋夫人一直在甘泉宮裡面,劉病己跟着仙翁等一干人常常進宮,藉口是方士學習宮廷禮儀及到了宮中之處世之道。

於祖佳因爲關心鉤弋夫人是否被"做手腳"等關鍵問題,所以老不放心,經常去觀察鉤弋夫人。

但他沒有發現什麼異常。

他覺得很鬱悶。

有一次和鉤弋夫人聊天,看見笑得開心的樣子,他差點想問我:你怎麼就握拳了呢?即隨他發現這個問題很私人化,又自己笑了起來?"孺子何樂?"鉤弋夫人問。”樂之所以樂!"於祖佳發現自己的俚語也開始有了古代的傾向。

鉤弋夫人更是笑顏如花。

大概是錯誤地理解爲:於祖佳是因爲和我在一起,所以很開心。

所以也沒有追問。

因爲,自己和於祖佳在一起,就是如此感覺。

沒見着他時想見他,見到時滿腹的話不知從何說起,只剩會心的微笑了。

所以發現於祖佳也沒來由的微笑時,自然就理解爲一樣的感覺了。

滿含暗示地鼓勵於祖佳說:"妾身亦樂孺子所樂?”

“是嗎?"於祖佳很清楚鉤弋夫人猜錯了,怎麼可能知道於祖佳想的與現代社會有關的問題。

但一副肯定的樣子,把於祖佳逗得哈哈大笑。

笑完了,於祖佳才問:"汝何知?"鉤弋夫人翹着小嘴說:"吾知!吾知!”

“那汝說說!"於祖佳忍不住逗我。”吾知!吾不說!"鉤弋夫人嬌羞地看於祖佳一眼,故意頭也不回地走了。

心裡希望於祖佳趕過來追。但是,於祖佳楞在了那裡。

剛纔他突然悟出,鑑於古代人和現代人思維方式還是有一定距離,偶鉤弋夫人對他產生了別樣的情感。

他心裡暗暗叫苦!怎麼能跑到這裡來惹事?如何勉強把歷史應付過去,已經讓他夠頭痛了。他當然知道,漢武帝晚年和任何一個老人一樣多疑善變,反覆無常,巫蠱之禍後不久,漢武帝下達輪臺罪己詔,開始反思挑戰其執政策略,減少軍事行動而將注意力更多轉向“富民”。

然而不久之前,他因爲望氣者說長安監獄有天子氣,便派遣內謁者令郭穣把中都官詔獄的犯人一一抄錄清楚,不分罪過輕重一律殺掉。郭穣夜晚到來,邴吉緊閉大門,說道:“皇曾孫在此。普通人都不能無辜被殺,何況皇上的親曾孫呢?”邴吉一直守到天亮也不許郭穣進入,郭穣只好回去報告漢武帝,並趁機彈劾丙吉。這時漢武帝也醒悟過來,說:“這是上天讓這樣做的吧。”因而大赦天下。而自己也因此脫身到了外祖母家裡。

同樣是不久之前,漢武帝感傷於劉據之死,便封李壽爲侯,張富昌爲題侯。於祖佳還知道許多年後,追悔莫及的漢武帝會遷怒、轉手報復當初參與謀害劉據的人,徵和三年,內侍郭穰密告丞相劉屈氂夫人詛咒漢武帝,並與貳師將軍李廣利共禱祠,欲令昌邑王爲帝。後劉屈氂被腰斬於東市,其妻則是梟首華陽街,李廣利妻子被捕。李廣利當時正在前線打仗,得知消息後倉促出擊匈奴,兵敗後投降,後來在衛律的運作下被殺。

巫蠱之禍實爲西漢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丞相劉屈氂等相關人物被以各種理由被殺或自殺,被誅殺牽連甚廣,皇親國戚以及顯要官員,震盪當時西漢政權的高層幾乎每一個人物,國本動搖。漢武帝死後,幼子劉弗陵登基,是爲漢昭帝。戾太子劉據的自殺讓漢武帝多年培養的接班人計劃落空,劉氏接班人大量受牽連,朝中大臣也多受誅連,導致後來的霍光專權。漢昭帝早逝無子,霍光等人於是立漢武帝之孫劉賀,劉賀登基不久因爲品行惡劣又被霍光廢掉。然後,霍光立了戾太子劉據唯一倖存的孫子劉病已爲帝,漢朝帝位回到劉據的後裔手上。

鉤弋夫人這夜,老睡不着,索性坐到窗前,看着已經滿圓的月亮,回味着與皇曾孫交往的點點滴滴……想到溫暖的地方,我不禁宛然一笑。

想當初,漢武帝在回長安的夢中,夢見了一個絕世美女,他情不自禁朝我走過去,問我:你是哪處的女子?少女沒有回答,卻衝他宛然一笑,漢武帝激動地正要上前擁抱,居然醒了把漢武帝急得大叫大嚷:我不要醒,我要見!宮中三個大方士被急招來,折騰了好久。

才由大方士對漢武帝說:美女非凡品,大王還是絕了見我的意念爲好。

漢武帝大怒,問:那是那個神仙?是神人嗎?大方士臉色大變說:大王還是不要提神人爲好,商就因爲紂王對神人生出非分之心,才導致亡國的。

漢武帝不以爲然說:"爲這樣的美色而死,值得!"並且吩咐左右,明日繼續到封禪臺朝拜。

大方士默言。

很久以前,他的師傅彌留之際曾告訴他:你以後會進宮做卜者。

你要盡心盡力幫助君王。

不過記住,如果那一天君王提出要去封禪臺,就是你該離開的時候了。

切記切記!汲取商朝亡國的教訓,漢家從漢高祖開始,都不允許天子在宮中祭神,何況親自到泰山東嶽大帝廟中朝拜神人,每年的比較重大的施術,凡涉及要拜神人的,都由大神巫和皇后出面朝拜。在惠帝、呂太后執政期間,神仙信仰並不流行,因爲戰亂之漢初王朝經濟破敗不堪,普通大衆的基本生存都出現了問題,成仙的話題根本無法引發人們的熱情。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最高上位者的個人喜好。“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在權力高度集中的體制下,最高上位者的個人興趣往往會影響到全體王朝成員。從漢高祖訓令來看,漢惠帝、漢景帝似乎都對神仙方術不感什麼興趣。呂后對此更持否定態度,張良爲了成仙學習辟穀、導引術,呂后就勸他不要自找苦吃,強迫他進食。

在他看來,在推行黃老治國之術的大漢諸帝中只有漢文帝曾一度熱衷此道,後因方士新垣平的騙局敗露而“怠於改正、服、鬼神之事”‘上行下效,上位者的態度影響了民間的行爲取向,所以在盛行黃老之術的大漢初年長生信仰並沒有在全王朝流行,只是在漢文帝時期纔有較大的發展。

在大漢朝所有的皇帝中,漢武帝可以稱得上是鐵桿“神仙迷”了。漢武帝一生大搞求仙活動,在他統治期間,一批又一批的方士向他進獻各種求仙方術,李少君、寬舒、少翁、欒大、公孫卿之流層出不窮:“元鼎、元封之際,燕、齊之間方士嗔目扼腕,言有神仙祭祀致福之術者以萬數。”而漢武帝設立各種雜祠,建造飛廉、桎館、益壽、延壽館,舉行封禪大典,巡行海上,諸如此類的求仙活動舉不勝數。雖然屢屢上當受騙,漢武帝始終癡心不改。

在漢家的傳統概念中,君王親自去封禪臺,就是窮兵黷武、自誇功業的徵兆。

漢武帝居然偏偏不信這個邪。

他回到寢宮再也不能入睡,眼前閃動着夢中美女的絕世笑容。

如果真是神人,爲我而降臨真是福氣不淺他這樣想着,內心盼着早點去朝拜封禪,偶遇神人。

鉤弋夫人不知道自己的微笑被月亮奇怪地傳送到了漢武帝的夢中。直到日後她進宮,獨寵,晉升爲婕妤,居住在甘泉宮中,她的宮殿被命名爲鉤弋宮,所以也稱鉤弋夫人。太始三年爲漢武帝生下一子,取名爲劉弗陵,號稱鉤弋子,母儀天下的地位無可置疑。

然而現在,還是在最好年華的她,在月下思念着皇曾孫我,第一次見面時正是月滿之日,如今,一個月過去了,月缺了又圓,我卻因爲一個小小孺子,裝上了滿腹的相思。

莫非是感到了皇曾孫對我特別的關懷,我很喜歡和他說話,他幽默的語言,以及不時冒出了新奇的話其實是現代俚語的詞,都讓我着迷。

但我看不清他到底愛我多少?而我也知道,他是要利用我的,要我去救他的父親!本來就是人倫大防,本質上有着血海深仇,所以他們不能相愛。

有時我也幻想:漢武帝突然放了劉進,劉病己就不用進宮找我了。

或者漢武帝大發慈悲放我出宮,皇曾孫把我隱姓埋名娶爲最心愛的小妾之類的故事。

無論怎麼樣,未來我不知道,有時命運是安排好了的,個人無法改變。

如今,我只有對着月亮,輕輕述說我的相思,並且許下了自己的一個願望。

我的願望其實很簡單,是每個女孩子都可能有的:希望有一天能讓愛人抱在懷裡。

爲此我心裡說:只要上天能幫助我實現這個願望,我在所不惜。

我願意爲這一天等待,甚至犧牲。

哪怕他抱着我時,我立即死去,我也樂意。

我最後這樣想道。

我不知道:我是不能輕易祈禱或許願的,尤其不能對這滿月許願。

因爲我的願望都會實現,只是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樣我今晚許下的這個願望會在千年後,以一種奇怪的令人遺憾的方式實現。

所以方士說:造化弄人!

那一次,漢武帝第二天如時來到封禪臺,大方士心情複雜地跟在他身後。“登封報天,降禪除地”。《尚書·舜典》記載:"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柴望秩于山川。"所謂"柴",就是燔柴祭天,"積薪於焰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燒之"。所謂"望",就是望祭山川。而唯有受命於天,且國泰民安之帝王,纔有資格封禪此“天下第一山”——東嶽。

泰山!

第十七章失蹤的新娘第一百四十四章六道輪迴第一百一十章奪寶奇緣•珠聯璧合第六十九章不可思異(颱風大碼字寒大章求暖or投票也行第二十六章我是臥底第六十六章極品家族之吾兒可教第一百一十七章我的少女時代第一百三十三章浴血重生第二十八章龍珠歸來(下11)第二百一十七章挖出我的屍體第一百二十七章有點二的桃花運第二百八十二章破界時代第一百七十二章楊枝甘露法第二十二章尋龍絕第一百八十四章道國降臨第一百三十七章對就是那樣第十四-十五章幸福滿堂·情義無價第四十一章蟻人第一百八十三章月姬第八十二章書姬吟遊路第一百七十五章我們都是超能力者(大章慶重陽)第一百六十章兇語心願第十六章荒原第一章第五個鬼故事第三章取之有道第二百二十章夢想照進現實第七十九章天才向左,瘋子向右第七章那山那人那狗第一百七十四章心理崩塌第一百一十九章太一第一百四十一章金蛋第五十二章御龍在天第一百四十六章假如愛有天意第三十一章他來了,請閉眼第八十二章枕邊人第十三章血色櫻花第一百六十三章詭打牆第二十八章活埋第一百七十二章請開手機第一百九十二章地下鐵第十四-十五章首大校園怪談·監視與報告第九十五章人皮交易第九十六章OH我的鬼神君第六十三章追星有害身心(熬夜爆肝啦!)第二百零一章細胞王朝第一百五十九章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第十六-二十章女畫家最後的下落第二百八十六章血疑(下)第一百八十九章回到從前第一百五十九章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第一百九十五章深淵第一百三十章少年壯志不言愁第七十章破風第一百四十六章因人妻女第五十章透明人第一百九十七章陰曹地府第五章陰魂不散第九十九章魔鏡第十七章失蹤的新娘第三十章村莊的秘密第七十章 破鏡第一章獨闖龍潭(萬字大章求訂閱)第八十七章十年生死兩茫茫第六十一-六十二章盤龍河畔·主角模板第九十章百思不得其解第六十四章我是奮青(遲了半小時都是熊孩子的錯)第一百二十七章有點二的桃花運第四十九章刑警隊長第一百八十八章陣列在前第一百四十四章六扇門第十四-十五章首大校園怪談·監視與報告第一百五十二章甘石星經第一章獨闖龍潭(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三十七章龍龍龍(2)第十四-十五章幸福滿堂·情義無價第一百零七章未聞花名第一百五十八章信者無敵第三十二章龍珠歸來(下15)第四十七章龍與雨第一百九十二章地下鐵第七十二章 勇闖鱷魚潭第一百八十八章萬萬沒想到第四十四章龍與愛麗絲第二百零二章蝴蝶效應第四章錢能通神第六章我是個紳士,我有特別的溝通技巧第五十章龍之弓第一百九十六章古書第六十八章 鬥魚第九十一章佛本是道第一百五十三章二十八宿第四十七章龍與雨第三十四章龍珠歸來(下17)第一百七十八章三山九侯先生第十六章荒原第九十五章人皮交易第一百零四章再一次happyending第三章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第四十八章真相大白?(今天的第三章)第一百六十一章太陽的後裔
第十七章失蹤的新娘第一百四十四章六道輪迴第一百一十章奪寶奇緣•珠聯璧合第六十九章不可思異(颱風大碼字寒大章求暖or投票也行第二十六章我是臥底第六十六章極品家族之吾兒可教第一百一十七章我的少女時代第一百三十三章浴血重生第二十八章龍珠歸來(下11)第二百一十七章挖出我的屍體第一百二十七章有點二的桃花運第二百八十二章破界時代第一百七十二章楊枝甘露法第二十二章尋龍絕第一百八十四章道國降臨第一百三十七章對就是那樣第十四-十五章幸福滿堂·情義無價第四十一章蟻人第一百八十三章月姬第八十二章書姬吟遊路第一百七十五章我們都是超能力者(大章慶重陽)第一百六十章兇語心願第十六章荒原第一章第五個鬼故事第三章取之有道第二百二十章夢想照進現實第七十九章天才向左,瘋子向右第七章那山那人那狗第一百七十四章心理崩塌第一百一十九章太一第一百四十一章金蛋第五十二章御龍在天第一百四十六章假如愛有天意第三十一章他來了,請閉眼第八十二章枕邊人第十三章血色櫻花第一百六十三章詭打牆第二十八章活埋第一百七十二章請開手機第一百九十二章地下鐵第十四-十五章首大校園怪談·監視與報告第九十五章人皮交易第九十六章OH我的鬼神君第六十三章追星有害身心(熬夜爆肝啦!)第二百零一章細胞王朝第一百五十九章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第十六-二十章女畫家最後的下落第二百八十六章血疑(下)第一百八十九章回到從前第一百五十九章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第一百九十五章深淵第一百三十章少年壯志不言愁第七十章破風第一百四十六章因人妻女第五十章透明人第一百九十七章陰曹地府第五章陰魂不散第九十九章魔鏡第十七章失蹤的新娘第三十章村莊的秘密第七十章 破鏡第一章獨闖龍潭(萬字大章求訂閱)第八十七章十年生死兩茫茫第六十一-六十二章盤龍河畔·主角模板第九十章百思不得其解第六十四章我是奮青(遲了半小時都是熊孩子的錯)第一百二十七章有點二的桃花運第四十九章刑警隊長第一百八十八章陣列在前第一百四十四章六扇門第十四-十五章首大校園怪談·監視與報告第一百五十二章甘石星經第一章獨闖龍潭(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三十七章龍龍龍(2)第十四-十五章幸福滿堂·情義無價第一百零七章未聞花名第一百五十八章信者無敵第三十二章龍珠歸來(下15)第四十七章龍與雨第一百九十二章地下鐵第七十二章 勇闖鱷魚潭第一百八十八章萬萬沒想到第四十四章龍與愛麗絲第二百零二章蝴蝶效應第四章錢能通神第六章我是個紳士,我有特別的溝通技巧第五十章龍之弓第一百九十六章古書第六十八章 鬥魚第九十一章佛本是道第一百五十三章二十八宿第四十七章龍與雨第三十四章龍珠歸來(下17)第一百七十八章三山九侯先生第十六章荒原第九十五章人皮交易第一百零四章再一次happyending第三章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第四十八章真相大白?(今天的第三章)第一百六十一章太陽的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