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國在舉國歡慶王子降生的同時,漢國兵馬大元帥韓信已經朝燕國發起了進攻。收復成皋,解除滎陽危機之後,漢王劉邦爲了儘快對付西楚國,便派出了韓信率領軍隊對燕國和齊國展開攻勢,從而徹底地統一北方,繼而對西楚國形成一個圓弧狀的包圍圈。
再次掌管軍權,出征在外一直是韓信所期待的,此番也是他謀大事最後的機會,可以說是一拍即合,韓信立即率軍出征,再次對河北諸侯展開攻勢。
可是當大軍集結在趙地的時候,韓信卻停下了腳步,沒有急於求成。此番燕齊之戰關係重大,勝利是一方面,更加關係到自己下一步的發展,機會只有一次,因此韓信必須慎之又慎。
在開戰之前有個完整的作戰方案,這是韓信許久以來養成的好習慣。尤其是這次,因爲趙地戰事的暫時性終結,現在重新開啓的時候,燕齊兩國的形勢複雜了很多。爲此韓信特意找來了李左車,一個對河北諸侯的情況更加了解,軍事戰略上也頗爲突出將領,與自己一同商討此事。
韓信笑問道:“李將軍,對於此番攻燕伐齊之事,你有和看法?”
李左車淡淡一笑道:“我聽說敗軍之將不可言勇,亡國之臣不敢語政。現在我是敗軍之將,雖然投效到您麾下,但是時日尚短,資歷尚淺,如此大事不敢貿然。”
韓信打個比方道:“我聽說百里奚在虞國時,虞國滅亡,在秦國而秦國稱霸,這不是因爲他在虞國時愚蠢,在秦國時聰敏,而是在於國君是否重用他,是否採納他的意見。假使成安君陳餘聽了你的計策,那我韓信現在已成了階下囚了。現在本帥是誠心向你求教此事,將軍以爲如何?”
李左車輕輕搖頭道:“元帥,行軍佈陣。打仗甚至是軍事謀略的事情,元帥如此誠心垂詢,末將自然不敢推辭。只是燕齊之戰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問題。還包括了政治等諸多問題,這方面末將並不熟悉,因此不敢妄言。”
“唉!”韓信輕嘆一聲,他是李左車說的也沒錯。自己和李左車都是善於軍事作戰。至於政治謀略上的事情卻並不怎麼熟悉。一個頗有些棘手,或者說一直困擾韓信的問題再次擺上檯面,那就是缺少智謀高深,謀劃得當的謀主!
西楚霸王項羽有范增,漢王劉邦有張良。越王尹旭有李斯和尉繚,而自己卻一直缺少這樣一個謀主。這也是很長時間以內,自己的事情沒有發展,除了時機不到,就是因爲缺少一個幫自己謀劃的人物。如果說他只是想要做個漢軍大元帥,這也並不算什麼大事,可是想要有別的什麼想法的話,可就是致命傷。
上次劉邦突然來到趙地的時候。韓信就有這樣的感覺。而今這樣的遺憾尤爲顯著。到哪裡去尋找這樣一個人呢?難道是自己的運氣不夠好嗎?韓信爲此鬱悶不已。
李左車似乎看出了韓信的心思,說道:“元帥,末將或許能爲元帥排憂解難?”
“哦?將軍知道本帥的難處?”韓信饒有興趣地詢問。
李左車問道:“元帥可是在爲謀士的事情發愁?”
“難道李將軍知曉這樣的人才?”韓信頓時一亮。
李左車道:“是的,確實有這麼一個人,元帥或許可以試試!”
“何人?”韓信急忙追問,足可見他對謀士人才迫切需要。
“范陽辯士蒯徹!”
……
蒯徹。秦末范陽固城鎮人,其人才智高遠。尤其擅長言詞辯論,某種程度上有蘇秦、張儀之才。《史記?田儋列傳》記載“從蒯徹者。善爲長短說,論戰國之權變,爲八十一首。其人一直在尋找機遇,有輔佐明主成就功業之志。
蒯徹第一次名揚天下是在秦二世元年八月,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當時武臣授命於陳涉北上掃蕩趙地。眼光老到,善爲長短之說的他立刻遊說范陽縣令徐公,爲其分析當前形勢,解說利害關係說服徐公降趙王武臣,又以三寸不爛之舌說動趙王武臣接受范陽縣令徐公投降,傳檄千里,不戰而下三十餘城。可見其言之利!
一個善於遊說的人物,必然能夠抓住彼此的優勢利弊,以最合適的方式去尋求解決方式。這種人絕對不僅僅是限於口舌之利,更要有敏捷的思維和高超的洞察力,對局勢的掌控分析,才學智謀都不一般。
蒯徹才智高遠,經驗豐富,可以說是一位不錯的謀士。不,準確地說應該是一位謀主,甚至不遜色於范增,張良和陳平。這樣的人要是尋求發展自然是很容易的,在這個風雲跌宕,諸侯爭霸的歲月裡,對很多的君主和諸侯而言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人才,可以說需求是很旺盛的。但是蒯徹似乎是個奇才,遭遇也很是奇怪,他竟然“失業”了!
自從秦二世元年之後,蒯徹幾乎是銷聲匿跡了,這段時間之內在軍事和政治領域幾乎是見不到他的身影。即便是楚漢相爭,越國異軍突起的狀態下,各方諸侯可以說都急需要人才,一個個都是求賢若渴。按理說蒯徹這樣的大才,早就被人籠絡,爲人所重用了,可是事實並非如此。
除了機遇不到,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要從蒯徹自己身上找原因了。蒯徹是一個相當自負的人的,他胸有大志,他確實想要輔佐一位君主,輔佐一位非等閒之輩的君主。蒯徹自視甚高,這段時間內可以說是不遇明主。比如之前輔佐趙王武臣,不過實現平庸之輩而已,沒有什麼大作爲和前途。蒯徹自然不想在這種人身上多浪費時間,因此自然而然就避而遠之。因此在這段風雲跌宕的歲月裡,一直處於默默無聞的遊蕩之中。最近一段時間,在外黃一帶盤踞的彭越曾經試圖聯繫他,但是並未打動蒯徹,顯然彭越尚未入其法眼。也也有人說,蒯徹這完全是自找的,並非是他懷才不遇,問題還是出在他自己身上。他自己完全可以放下身段,主動投效到諸侯王麾下。在這個年月裡,指望着有人禮賢下士來邀請,想要混出個名堂來還是比較難的。想要一展抱負,還得要自己主動才行。
至少天下有三個人是可以前去投奔的,漢王劉邦,西楚霸王項羽,或者南方的越王尹旭都是有爲君主,但是蒯徹並沒有前往。這是有原因的是,蓋因爲蒯徹和當初的陳平有相同的想法。那就是要做就做最好的那個,成爲君王身邊最爲倚重的謀主。
漢王有了張良,項羽有了范增,越王身前有陳平,更有李斯和尉繚。這玩意可不是後來者居上,蒯徹不管到哪裡,都不會是最爲倚重的那個謀主。很可能不會被重用,滿腹才華得不到重用,豈非讓人鬱悶。蒯徹不想一輩子就這樣完了,更不想如此碌碌無爲,草草一生。
不得不說在這方面陳平的運氣就比蒯徹好了很多,人家早早地就出手,而且還眼光奇準地看好了越王尹旭。從而今日成爲越國丞相,當然了當初也是冒了極大的風險,押上一輩子的前程也換得今日的榮耀,足可見這些事情都是很有風險的。
蒯徹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所以時至今日依舊沒有什麼起色,依舊是懷才不遇地遊蕩在中原各地。各國諸侯們都忙於征戰,倒也沒有幾個人在意這位大才。或許是什麼的謀士人才太過厲害,以至於他們逐漸度忽略了。蒯徹也似乎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很多人似乎都遺忘了他的存在。
但是李左車沒有忘記,當初蒯徹在趙地幫助最初的趙王武臣,在趙地多有活動。因此李左車對他是多有熟悉,也一直關注着此人的下落蹤跡。今日見到韓信爲此事憂慮,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其實一直待在韓信身邊,李左車也多少能夠感受到韓信的一些心思。所謂既來之則安之,如今既然已經是韓信麾下的將領,凡事自然就要多爲其考慮。若是得到蒯徹的幫助,韓信可以說是如虎添翼。
聽到李左車這麼一說,韓信頓時一陣陣的激動,當真是天助我也,這個蒯徹簡直就是爲自己量身打造出來的人才。也許在別的諸侯眼中,蒯徹不過是一個自視清高的才學之士罷了,但是對韓信而言簡直就是個寶貝。
自己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有才學有謀略,關鍵是到現在爲止他還沒有效忠之人,而自己正好缺乏一個幫助謀劃周全的謀主。可以說是正好合適,即便是那蒯徹眼光很高,韓信心相信自己可以打動他。因爲自己可以給他足夠的空間,放他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才智謀略。想必他不會拒絕吧?韓信心中暗自猜測着。
最後才問道:“李將軍,這位蒯徹先生現在何處?”如今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別的,就是打聽到這位大才的下落,韓信已經認定他就是自己需要的謀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