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武器定型

二十九軍殊死搏殺爲日漸暗淡的抗日前景帶來一抹亮色,然而總體實力的不足、中央內部紛爭不斷、戰和不定的情況下,空有三十五萬大軍卻舉措失當,佈置更是一塌糊塗,不僅根本沒能發揮出這些軍隊的真正戰鬥力,就連前面的戰鬥也弄得一波三折,變故頻發!

從三月大戰伊始,到五月31日簽訂塘沽協定,整個華北抵禦前沿指揮方面都在不停的調整,頂替蔣委員長在這裡坐鎮指揮的黃一方面大聲喊着“誓死抵抗、決不後退”,一面眼睜睜的看着一支支部隊死傷慘重不住潰退,而何應欽爲首的和談隊伍也在艱難跋涉,要想讓看到了好處的日軍就此收手,談何容易!

二十九軍孤軍奮戰終究擋不住日軍的傾力打擊,無奈之下節節退讓,日軍不斷將兵鋒逼到東一線,攻入長城。若不是日軍作戰目的已經達到,只怕京津之地說佔也就佔了,看到中國國內的抵抗不過如此,在這種情勢下仍舊衆說紛紜莫衷一是,日本人明白他們未來將面對的是怎樣一羣人,此時不宜將中國人逼得擰成一股繩,斷了他們的大好發展時機,故而從善如流的簽了協定。至於說這段時間宋子文周遊列國不斷請列強調停,純屬無用功,日本此時誰的話也不必去理了。這樣的結果,就連一向軟弱的黃都氣的大叫起來,這樣的一邊打一邊談,怎麼能做得好事情!

冀北長城戰線的戰事終究以中國方面的無奈吞下失敗惡果而告終,在其他地方,卻發生着另外的故事。

在中國人最需要的時候,蘇俄先將東北的控制鐵路賣給了日本人,公然的助紂爲虐,還抵死不承認。

察哈爾,馮玉祥扯起來的大旗終於篷幡爆滿,方振武和吉鴻昌以及孫良誠帶來的三萬兩千人充實了他的鐵桿班底,其後將留在察哈爾的地方軍隊、敗退下來的雜牌軍、二十九軍部衆,加上姬金源的一萬兩千人義勇軍,林林總總湊了十二萬人,編成六個軍主力,以“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的旗號,在張家口扛起抗日大旗!

在這之前的四五月中,姬金源的抗日義勇軍一直堅守在察東多倫、寶昌、沽源一線,承受住小部分日軍和大部分爲滿僞軍組成的來自赤峰方向敵人的攻擊,反覆徵殺兩個月,牢牢的釘在多倫要地,令這一路的日軍攻擊師老無功,不能好好的完全佔領這察東鎖匙之要地,展現出極其罕見的強大戰鬥力。

其時,另有不知道多少的大大小小的抗日義勇軍隊伍頻繁出沒在莽莽燕山之間,不斷襲擾敵軍的小股部隊和補給線,令他們寢食難安不能從容展開大規模攻擊,間接的幫助姬金源部保證了察東這片地方的安定。

對於他們表現出來的這種強大戰鬥力,馮玉祥非常驚訝,也非常高興,這麼一支隊伍在這個時候能夠響應他的號召毅然加入到抗日序列內,這說明他的影響力是很不錯的嘛!有這麼一支部隊幫忙,起碼察東屏藩已經可以開一個好頭了,接下來他要做的,便是加強這樣的功勳,將已經把爪子探進察哈爾的日軍力量徹底趕出去!

六月二十四日,馮玉祥終於不顧中央的責令和一些人的勸告,揮軍進擊,令方振武部北上協助姬金源等人徹底將對峙的李守忠部隊全部打敗,徹底掌握多倫地區,在《塘沽協定》簽訂,全國人民垂頭喪氣的時候,來了一針不大不小的強心劑。

取得這樣地戰績固然可喜。然在國府和日本方面。卻引起了極大地不滿!國府認爲。他們好不容易求來地安定大局。正需要韜光養晦以待來日。若是一味強項。則極有可能導致日軍惱羞成怒之下攻佔京津。此爲大大失策!

而日軍儘管也打不下去了。嘴上卻發出無比嚴厲地斥責。聲稱若是馮玉祥一意孤行挑起爭端。公然違背停戰協議精神。則不排除他們要採取嚴厲措施懲罰!

蔣委員長地臉不用提有多黑。他一方面放出風聲。稱馮某人跟赤匪有勾結。準備在察哈爾割據稱霸。圖謀分裂國家統一。另一方面。準備派出大軍剿滅這一羣烏合之衆。

此時。宋哲元覺察到其中有些不好地苗頭。他夾在中間盡力調停。不讓“剿匪”大軍打起來。盡力去說服馮玉祥順從大勢收篷了事。

到了七月。馮玉祥從陳曉奇那裡弄來地一百萬花地差不多了。從京津各地弄來地一點捐助也消耗一空。十幾萬大軍沒什麼着落。加之國內輿論對他表現出某些不同程度地不滿。這仗也實在打不下去了。他便從善如流。稱只要中央不撤了宋哲元地察哈爾主席位子。便順勢下臺。不能影響國家大計。

八月五日。馮玉祥戀戀不捨地離開察哈爾。重新回到泰山繼續讀書。宋哲元重返察哈爾。立刻着手整頓那些雜亂無章地部隊。大部分人都留下來等待整編。但方振武和吉鴻昌部卻不聽號令。揮軍入京津準備來一次困獸猶鬥。十月被剿滅。遊離在外地姬金源部。則收縮到多倫、寶昌一線。明裡暗裡地掌握着那塊擋住北部熱河日軍前鋒地戰略要地。不進不退。

“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搞得轟轟烈烈喊得山響,最後卻草草收場不了了之,其中因由甚多,然馮玉祥麾下很多人跟赤黨勾結甚至就是其中要人的事實卻無法掩蓋,正因爲這個,馮玉祥顧慮重重不得不下臺,否則他一世英名就此葬送。再者,他也察覺到宋哲元的態度變化,心灰意冷之下,乾脆臨走賣一個人情,以宋哲元的復職爲要挾跟蔣中正談了一筆交易,圓滿解決察哈爾問題

紛紜之中,陳曉奇依然沉默,各方熙熙攘攘的有不少人前來動員勸慰他要在關鍵時刻振臂一呼,拉着包頭強軍去幫抗日隊伍一臂之力,將小鬼子打出去!然而這個時候他的口風把的前所未有的死,絕對不提一個擅自行動的字眼,裡裡外外的咬定,一切聽從中央指揮,中央要調兵,則他絕對不會有任何的猶豫,第五集團軍的將士也一定會奮戰到底,絕不芶且!

然而,蔣委員長是那麼的知情知趣,這個時候也是配合的恰到好處,不管前面打成什麼樣子,不管守軍是如何的節節敗退,絕對不提調動山東軍北上的事情,即便是前沿部隊就在滄州一線駐紮,空軍甚至可以起飛直接轟炸日軍,仍是一兵不動。

在全國一統的大聲勢號召下,他這樣的行爲誰也說不出個不字來,皆因蔣委員長自己的鐵桿也都是沒怎麼動彈,來來回回就是將東北軍和原來西北軍的老底子加上一點點晉軍頂在前頭,且空有大量優勢火力而不提供,目的當然是再明顯不過了。

這些蠅營狗芶陳曉奇不打算再管了,他的大布局已經完成,十幾年的辛苦籌措,而今都到了花開見果的時候了,正需要進行從量變到質變的巨大變,這個過程需要幾年時間,他沒那個閒心再去挑起事端跟老蔣過不去。

半年來,很多事情牽扯了他的主要精力,一個是緬甸北部的徐元部衆。這批人在去年殺入緬北之後,用了半年時間將撣邦高原狹長地帶上的所有人口蒐羅一空,匯聚成十幾萬人拼命的修造從暹羅北部到果敢的數百公里山路。這一段地區是世界上最危險最複雜的地形,即便是有炸藥拓出主要道路,剩下的鑿石鋪地仍舊是海量的工程。

羅人民黨上臺之後,頭半年的時間合作關係非常不錯!在那段時間,有大約兩萬人的工程部隊和一萬蘭芳共和軍叢林山地作戰部隊陸陸續續的經過曼谷北上進入該基地,幫助他們玩命的加快速度建設,到1933年4,終於將這條用少說用了十萬命人鋪出來的堅實寬闊山間大道給墊了出來,其殘酷程度若是傳揚出去,絕對驚世駭俗。

隨後,一條掩藏在清邁工業實體建設設備中的兵工廠生產線被分批拉到景棟,在那裡將會有一個深入山體的巨大全套武器生產線建立起來,提供75毫米以下大炮、迫擊炮和全系列槍械、彈藥的生產。

到了1933年初,暹羅人開始不老實了!人民黨的一些傢伙開始叫囂“要把華人趕出去”,當然也有一些人假惺惺的跳出來,進行調和矛盾,可以不趕走華人,但是要限定每年華人移民的數量,並且要嚴格限定華人學校內教學內容,必須每天學習多少小時的暹羅語課程,甚至是華人企業的稅賦獨立等等。

這樣的做法,帶有很明顯的殖民主義色彩,這些從西方留學回來的精英們深受他們老師的影響,做起來可謂是得心應手。不過,這些滿腦子漿糊的傢伙忘了一件事,這時候的華人,可不是沒有人撐腰管着的!

他們前腳下發了這樣的通告,後腳便開始發生了一系列的古怪時間。某一天早上,一名力主施行這種政策的國會議員起牀下地的時候,突然間腳下一軟摔倒在地,他驚訝的發現,自己右腳的大拇指不知去向!而在他寢室的桌子上,半截血淋淋的布幅上面寫着觸目驚心的中文大字---“這次是腳趾頭,下次是你的腦袋!”

驚恐萬狀的議員立刻搬進了守衛森嚴的政府駐地,然後放出風聲,堅決不接受這種恐怖威脅,華人的事情一定要清理到底!

第二天,風平浪靜,他的腦袋並沒有搬家。但是另一名議員的家裡,一夜之間除了人之外,貓狗老鼠蟑螂蒼蠅等等全都死的精光,真正是“雞犬不留”,無數以前從來沒注意到的生物的屍體橫七豎八的陳列在庭院房舍之內,最近的甚至就在他們的牀上。

這一家人立刻也遷入到政府駐地內,小心翼翼的閉着嘴靜待事情的變化,但是要說讓他們就此妥協,那還有點難!

第三天,又一名議員家中出事,議員的妻子半夜三更突然從牀上跳起來,聲稱聽到了佛祖的召喚,無論如何要將自己渾身塗滿香油舉行“燃身供奉”,若不是家人發現的早,只怕一把火就要將全家燒個精光。而後家裡人不管請來什麼樣的大師上師,都沒辦法讓她冷靜下來清醒下來,無奈之下只好晝夜看守,等待奇蹟出現。

第四天,又一名民黨首腦在上班的時候突然發現,他位於政府內的辦公桌上,原本供奉的佛座玉石像居然變成了一具好像剛剛用死人腦袋製成的骷髏頭!那黑洞洞的眼窩和張開的大嘴,森森利齒似乎都在向他發出嘲笑!

至此,暹羅民黨的諸位首腦已經很清楚,這樣的事情絕對不會自己集中發生在他們這些人身上的,這些人一個個頓時覺得有說不出的恐怖。要知道他們這些人以軍事政變上臺,家裡家外的都有守衛,卻被人這麼輕易的弄出這麼多的詭異事情來,可想而知若是想要他們的腦袋的話,那簡直太輕鬆了!這是什麼人乾的,華人?!

做大事者很少有不愛惜自己生命的,這些西方留學生更明白這一點,人要是死了,什麼雄心壯志都沒用,他們心裡有多少讓國家強大的正念,誰都難說,起碼不見得比朱拉隆貢國王更多一些,但是毫無疑問,面對生死威脅,他們更傾向於先保護自己的小命!

不過若是就此妥協,那未免有點太看不起他們這些精英了!在搬入到政府駐地重兵保護之後,幾天來似乎都沒有什麼動靜,他們覺得這是不是意

些人就沒有辦法了呢?

於是乎,膽氣再次壯了起來,管不住自己嘴巴的那位丟了腳趾頭的傢伙,開始在報紙上嚷嚷,“絕對不向這種殘暴的反面勢力屈服!我們要堅持暹羅人民強大的力量,爲了我們的權利和利益,毫不妥協!”

在發出聲明呼籲的第二天,這個人就在衆目睽睽之下突然口吐白沫昏倒在地,送入西方醫院搶救了許久都沒有用,最終醫治無效眼看就要喪命了,一名曾經學過中醫的老者看了一眼就說,“中毒了!”

草藥之毒,解救起來很容易,精英們向來是絕對不信這些道道,現在小命要緊,那邊暫時從權也罷!先保住了命再說話!

不過接下來的事情就更加的頭疼了!兩艘巡洋艦從爪哇海那邊逛游過來,不管暹羅人的勸阻,強行停入到曼谷海港之內,黑洞洞的炮口揚起來,對着裡面比比劃劃的。

這下子,可把暹羅人給嚇壞了!在求助他們的西方乾爹無果之下,他們明白這樣的行爲是真的惹得華人不痛快了!人家可以輕易讓他們生死兩難,也可以隨時把他們的國門轟開,無賴起來根本不當回事的中國人過來摻和的結果,就是他們除了屈服之外,沒有別的路可以走!

歧視華人的政策被迅速取消!然後沒過多久,清邁地區的華人工廠主企業家們開始過來談判,要求一些敞開的政策,特別是整個暹羅北部華人聚居區的問題,做適當的得寸進尺!

威逼之下,人民黨的那些人不得不選擇妥協,更何況,他們中的很多人本就有華人血統,自己鬧騰的太過分,家裡頭老爺子那也是要掄着柺棍打的!裡外交逼之下,暹羅的事情就這麼不了了之!他們眼睜睜的看着華人如潮一般涌入進來,迅速的在北部建立起越來越多的聚居地,城市中,佔了主導權的是華人!

擺平了暹羅精英政府,那條浸滿了鮮血的公路開通之後,從雲南昆明開出來大量的汽車運輸隊,拉着大量的物資器械開始通過果敢地區跨越怒江,送入到景棟、孟卡地區劃定的建設區域內。

雲南省主席龍雲對這一切看的莫名其妙,他難以想想在這個時候,果敢地區到底發生了什麼,那片漢人說了算的爭議地區內,到底有了怎樣的變化,怎麼會讓這麼多的卡車拉着物資源源不斷的運進去,然後拉着大量的鴉片回來,甚至更離譜的是拉着來自暹羅的農作物!這些人到底在搞什麼!

龍雲不想得罪英國人,那些從開始建設雲南工業體系時就已經運進去的富餘的機械設備此時突然調動,他的確有點措手不及,但是人家投資方沒短了他一毛錢的利潤和過關稅,沒有侵佔他一點點的利益,想要發作卻有點師出無名!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全國的禁菸運動搞得如火如荼的時候,爲了裝樣他毀掉了雲南境內的罌粟田之後,來自果敢那邊的便宜煙土便成了重要的補充。同時,雲南工業生產出來的大量基本產品分流了老大一塊進入那一片地區,也不知道是不是運到了暹羅或者緬甸給賣掉了,總之,那邊成了一條可以開動卡車的大通道。

龍雲曾經派出不少的人去摸底,結果卻一個都沒有回來,從果敢那邊來的馬幫和商隊也是稀裡糊塗莫衷一是,所有人知道的情況都被一條奔騰的江水給隔開了,誰也不知道對岸到底發生了什麼。龍雲意識到,很有可能陳曉奇又在搞什麼新的把戲了,實在是有些諱莫如深。眼前正是雲南工業蒸蒸日上剛開了好頭的時候,不易跟他鬧翻臉,所以,裝作看不見是最好的辦法,否則一旦挑起矛盾來,導致中英衝突,他滿身是嘴也說不清---他不能證明那條公路不是他修的。再者,這條公路開始顯示出巨大的經濟價值,他捨不得。

人口,物資,開始源源不斷的流入撣邦高原的基地內,徐元在裡面搞什麼,很少有人知道。

在1933年6月,積累十幾年的美華集團開始羣體性的爆發出他們的巨大力量!十幾年來不斷送出的留學人才數以萬計的迴歸國內,承擔起科研、教學的重擔之後,他們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幾何級數開始狂增!涉及到國防建設方方面面的研究中心,充斥在萊蕪山區的數十萬人巨大科研隊伍,幾乎挖空了魯中山區的那一片大山的宏偉基地,開始了激烈的變。

陳曉奇期待了已久,準備了許久,謀劃了許久的軍事裝備成型統一,終於完成了第一步的跨越。

長久以來,儘管該集團一直都在想方設法的研究新武器裝備,不管的發明新東西,將戰爭武器推向一個又一個的高度,但是要說成建制的組合成現代化軍隊的部署,特別是陳曉奇理想中的部隊裝備體系,那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這並不是說那些東西沒有研究出來,而是最要命的---規模化生產問題,說白了,就是定型生產。

戰爭武器不是說你研究出來就可以生產的,那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關鍵性條件。第一個,現代化武器所需要的原材料,那需要在基礎化工、冶金和化學、物理學、空氣動力學、冶金、製造等等各方面的理論完善,其次,要在完善理論的基礎上,針對需求進行各種生產設備的研發和製造,這就比較麻煩了!

衆所周之,在工業時代來臨之後,有一種誰也避不過去的基本設備是必須要搞出來的,那就是機牀,或者俗稱的工業母機。

顧名思義,工業之母,任何工業化的生產基礎都離不開合適的機牀,一條毛瑟步槍生產線需要六千多臺、件生產設備組成,那麼一輛汽車呢?一輛坦克呢?一艘戰艦呢?哪有涉及到多少的工業機械?

誠然,在這個時代,只要你有錢,連萬噸級水壓機和超大型熱處理爐都買得到,無非是貴一點而已,但是那都是成型的設備,如果你要研製一種新的武器,那麼生產所需的機牀很顯然在這個時代基本是丁對丁、卯對卯的專用機牀時代,是難以符合要求的。

想要解決新產品隨時都可能大規模生產,要麼你隨時都能買到新的符合需求的機牀,要麼能夠隨時設計並生產出來需要的機牀,更重要的是,你還需要想辦法實現自動化的流水線生產,擁有大批量的專業自動化機牀!

要上升到這樣的技術高度,才能夠真正實現在戰爭武器上面,特別是成建制、成系統的武器裝備,真正做到自給自足隨時轉彎升級。但是要達到這樣的程度,何其難也!

工業化時代,機牀決定一切的理念可以說深入人心!任何一個看網絡架空歷史小說的讀者,再白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很多人即便是穿越到戰國都想辦法去造。行不行且不說,到底是不是那麼簡單?這個問題,陳曉奇來到這個時代之後是深有體會的。他好歹也摸過三年那種非數控老字號的機牀,又是那種這個時代來說非常先進的專業自動化機牀,毛子五十年代出品,半個世紀了依然身體康健乾的動活,那印象不能不深!

而後他擁有了自己的霸業基礎,做夢都想着能夠有一天用武器海淹死小日本,起碼不用幾千萬人鋪出來一條勝利的血路,中國人的命沒那麼賤!

想要做到這一點,他可謂煞費苦心!從一開始拼命購進戰敗德國的設備,收攏失業的德國工人和工程師,想盡一切辦法的摳唆人家的先進技術,甚至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籌備機牀生產廠,爲的就是在最早的時候把這一課補上。到現在,幹了整整十三年!

十三年來,從一開始的用德國工人德國機牀,到聘用美國工人研究機牀,再到培養中國留學生開發機牀,以至於回到國內,用最原始的方法拼湊藍領工人隊伍,四年來跟德國人深入的合作研究,加上他自己穿越前三年的實踐經驗,幾乎集合了世界上最頂尖的技術力量,才勉強做到了在今天,可以很自豪的說,能夠實現中國人自己設計、生產針對性的工業產品所需要的機牀了!而這裡面最關鍵的,又是那種在福特流水線上被大量採用、在這個時代還沒有發展成熟的自動化機牀!

能夠大批量的設計生產這樣的基礎設備,將意味着在未來的幾年積累之後,他可以完全不依賴其他力量,在自己的地盤上建立起一整套真正可以海量生產武器裝備的生產體系,那一條引進了四年都還沒有用起來的寶馬汽車生產線按照美國人的標準改造完成,就標誌着這個基礎的成功!儘管,他比美國人晚了十幾年!

十幾年的外派留學生積累,加上近三四年引進美國工程師和產業工人的輔助,加上來自德國的強大科研團隊給幫助補上的課程,在這個時候總算積累起來一點自信,基於根本實力上的壓過日本人的自信!以陳曉奇手中掌握的情報,他相信只要給自己五年時間,將迎來一個嶄新的時代!那時候,只要有足夠的資源,他想怎麼幹都可以!

夯實了地基,打下來至關重要的基礎,接下來的其他事情就順理成章!

常規武器方面,首當其衝的是槍械。到目前爲止,整個陳曉奇系軍隊用得都是美式裝備,從M1903槍,到勃朗寧輕機槍、重機槍,甚至是75毫米炮、迫擊炮和最大口徑203米的重榴彈炮,都是美式標準。

十多年來,他的集團都在想方設法研究屬於自己的武器系統,到現在總算是成型了。

先,步槍方面,改造了一系列基於762X39低碳鋼心芯子彈的中等威力彈輕重武器系統,取代現在全時間普遍採用的大威力彈槍械繫統。

這些武器,包括改自M1903同口徑步槍、馬槍,來自陳曉奇親自繪圖設計的仿造SKS彈夾式半自動步槍,某位天才的武器設計師研究成功的通用機槍,和同樣來自這個人改造設計的加特林系列高射速“金屬風暴”機槍。

採用這樣一種子彈系統沒別的原因,陳曉奇熟悉而已,起碼他知道在後世這樣的一個武器系統是怎麼樣改變了世界,被稱爲最受歡迎的武器不是沒有原因的。762X39子彈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中間型威力槍彈,微錐形彈殼設計使得上、退彈故障率降低,同時也可以使用半月型彈匣以降低彈匣長度。

更重要的是,這種子彈的彈道平直且遠距離穿透力足夠強,而且鋼芯生產成本要低得多!再加上新近研究成功的覆銅鋼、深衝鋼塗漆彈殼,這種消耗量最大的武器的成本可以壓到極低,對於嚴重缺少銅的中國是非常合適的。

再者,先一步走入中等威力彈的行列有着很多的好處,更加適合於新的作戰模式,更適合複雜多變的戰場,更便於生產補給,更低的成本和更加突然的作戰效果。

統一口徑和統一彈種的好處當然更多,在不斷變換的戰場上,後勤補給是個極大的問題。這個時代的中國武器裝備幾乎就是八國聯軍系列,單純一支部隊的步槍子彈都夠要人命的,更不說加上其他的了。這一點,陳曉奇早早的將問題講透了,槍械武器的口徑必須要統一,步槍、半自動步槍和輕重機槍、狙擊步槍用得都是762米子彈,而手槍和衝鋒槍全部採用9毫米帕拉貝魯姆彈,最大程度減少補給難度。

爲了達到這個目的,武器設計師們可是下了不小的功夫,光是一種新的子彈標準就夠人忙活的,十年,

了十年,斷斷續續的完善這一種面向新武器系統的子^到裝藥,從彈殼錐度到彈頭結構,哪一樣不是一點點的去雕琢鑽研?在完全屏蔽其他力量的情況下,靠着中國人的聰明智慧,總算完成了這一點,比起西方人的效率來可能低的可憐,但是別忘了,這個年代,中國人從無到有的去發明一件東西是多麼的難!

在這個過程中,不得不提到一個意外出現的天才式武器發明家,他的名字叫姚殊焰,上海寶山人,原本是在美國卡耐基大學學習機械與冶金技術的,後來不知怎麼的對武器研究發生了興趣,畢業後進入到大名鼎鼎的武器天才白朗寧的企業當中摸爬滾打了好多年,差點將其孫女拐帶到中國來。

後來排華風潮到了頂點,他在美國呆的沒意思,回到國內來加入到陳曉奇旗下,無與倫比的高待遇和非常寬鬆的工作環境,特別是能夠容納他異想天開思想、由着他胡亂糟蹋東西的研究中心實在太合意了!不久之後,他的天才就開始不斷的涌現!第一次,他將正在實驗中的127毫米狙擊步槍笑話了一通,然後設計出來一種後坐力更小、精準度更高、結構更簡單、機械性能更好的大口徑狙擊步槍,採用白朗050英寸口徑子彈,十發供彈倉結構,綜合測試性能比其他產品好太多了!

陳曉奇一見之下驚爲天人,幾乎懷疑這傢伙是不是穿越來的,這槍的外形結構怎麼看都像是原始版的“巴雷特”反器材狙擊步槍!當下立刻大力獎賞,並親自要求對這件武器加大研發完善力度!

姚殊焰的第二次技驚四座,是通用機槍上的發明。在這個時代,“通用機槍”還是一個陌生的名詞,除了德國人在偷偷摸摸的搞之外,其他國家恐怕還沒想到以這種方式解決常規武器的勤務性能問題。

陳曉奇先知先覺的再進一步,提出來新的武器系統不但要做到口徑的統一,更要做到主要零部件的通用,這種靈感來自於中國的81槍族。

這項工作是有點強人所難,儘管陳曉奇的大能提供了AK47的主要結構,讓一點經驗沒有的中國武器專家們完善難度相當不小!

姚殊焰改變了這一切!三年時間,他帶着武器設計小組完成了基於AK47之上的通用機槍設計工作,並順便的測算出來這種還沒有出現過的突擊步槍的各項數據圖紙,作出整套的生產前技術手冊,必要時直接在現有武器的生產線上加工就是了!

他的第三次驚人作爲,是在加特林機槍的改進上。陳曉奇一直要求實現的這種以精準和火力密度達到近防效果的恐怖武器儘管已經完成設計,仍有些微小的瑕疵不能解決。這個大能的天才插手之後,不但將原來的設計更進一步,更是在76212:出來34、56、7五種槍管數量的射擊,真正滿足了不同載體武器的使用需求。

由此,此人成功登上了武器研究院首席設計師的位子。

槍械武器系統的完成統一,令陳曉奇有了底氣,而接下來的另一個大系統更是令人欣喜,那就是他更加關注的火箭炮系統!這裡面,首先要搞出來的是反坦克反裝甲火箭彈,其次是多管火箭炮。八年來,研究部門始終沒能解決穿甲火箭彈的聚能罩問題,但在常規火箭彈的研究上卻進展迅速,到目前爲止,已經可以投入生產裝備的,有107便攜式可拆裝火箭彈,122米火箭炮,220米火箭炮三種,另有300毫米的超遠型火箭炮在研製當中,相信在幾年之內會投入使用。

反坦克火箭彈的問題是陳曉奇的要求太高了,他比着RPG7來說,卻忘了這個時代沒有什麼裝甲武器能夠擁400米以上的裝甲,需要他用金屬射流來侵徹殺傷,一般情況的坦克裝甲即便是高爆穿甲彈都輕鬆解決,所以最後定型一種採用碳化鎢芯穿甲彈頭的可複用式火箭筒,聚能罩問題慢慢研究吧!

常規大炮方面自不必說,陳曉奇高興地是全系列的自行武器系統,包括了各種口徑的自行火炮、自行火箭炮、自行反坦克炮、自行高射炮等等,另外的陸戰之王---真正的主戰坦克也已經定型,那是一輛採用75毫米身管主炮,擁有半蛋形鑄造炮塔,全焊接楔形斜面前裝甲車身,低矮敦實四百馬力強勁引擎和重達25噸的大傢伙,那外形怎麼看都跟T34親戚關係!

不過,它的裝甲採用克虜伯公司和他們合作研究出來的裝甲外殼,正面裝甲足可抵禦75毫米以下炮彈的攻擊,非專用反坦克穿甲彈對他幾乎沒什麼效果,可謂強悍之極!

除此之外,是裝備40毫米博福斯炮的履帶式裝甲運兵車和裝備20毫米機炮的輪式戰車,也都設計定型。除此之外,便是裝甲部隊必不可缺的工程機械、舟橋部隊的機械,甚至是輜重部隊、戰地醫院等等的一系列汽車設備。

這些自行武器最大的特點,便是通用設備超多!重型自行武器採用一致的坦克底盤和懸掛系統,相當多的零部件跟工程機械都可以通用,包括髮動機在內。裝甲運兵車之類的輕型履帶式底盤,汽車類的通用發動機、底盤、懸掛、變速箱等等,都儘量按照通用化的標準來設計,最大限度減少生產難度,降低後勤補給的難度。

除此之外,另一大武器系統---飛機,在不遺餘力的支持下,十幾年的厚積薄發,迎來了史無前例的羣體性噴發!

第100章 反攻東北(九)第213章 瘋狂少年第57章 選擇第140章 突襲(三)第39章 東方大商(一)第59章 諜戰(三)第86章 交火第129章 二戰結束第2章 黃埔軍校第40章 華北大戰(七)第201章 擠兌風(二)第76章 復興之始第225章 撂挑子&收網第64章 救國軍第43章 華北大戰(十)第51章 刺殺第23章 生存選拔第5章 意外大禮(三)第43章 通信與基礎教育第93章 反擊東北(二)第24章 炸藥發明第74章 黃金軍閥第212章 南洋風起第65章 馮玉祥出山第116章 **蘇聯第64章 救國軍第58章 十九路軍 送禮第167章 鐵甲戰車第169章 狂轟濫炸第45章 南洋戰事(一)第1章 海盜事業第56章 暗潮涌動第180章 標準戰略第70章 麗莎的煩惱第65章 大買賣第166章 炸沉敵艦第59章 諜戰(三)第120章 遭瘟的南朝鮮第137章 空軍投誠第234章 挫敗第34章 華北大戰(一)第131章 大拆遷 全國亂第75章 諾門坎 二戰開打第75章 諾門坎 二戰開打第52章 華北大戰(完)第17章 前路第96章 反攻東北(五)第67章 武器定型第180章 標準戰略第66章 風起西北(三)第43章 大麻煩第103章 全面開發第70章 麗莎的煩惱第152章 熱血少年第76章 波蘭滅 圖謀南下第6章 初次盜版第40章 九一八(五)第103章 全面開發第125章 民族自信心第5章 災難財第188章 未來希望第81章 叢林夢魘(二)第208章 中醫戰略第41章 人才接踵而至(二)第59章 拜見督軍大人(一)第52章 陳平第236章 風口第33章 大搞基建(三)第201章 擠兌風(二)第82章 誓師第63章 南洋布局第52章 一切就緒第68章 崛起的契機第167章 鐵甲戰車第159章 空軍出擊第69章 孬兵第48章 佈局化工第188章 未來希望第71章 刺殺第57章 合作水泥廠第45章 華北大戰(十二)第59章 一二八 開戰第77章 刨根斷底第5章 全線佈防 突出第43章 通信與基礎教育第70章 麗莎的煩惱第81章 叢林夢魘(二)第56章 實業先驅第230章 登陸第18章 未知方向第1章 海盜事業第118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162章 第一場空戰第31章 洪流第74章 黃金軍閥第182章 大手筆第238章 漁民第47章 永利制鹼第92章 反攻東北(一)第78章 秋後算賬
第100章 反攻東北(九)第213章 瘋狂少年第57章 選擇第140章 突襲(三)第39章 東方大商(一)第59章 諜戰(三)第86章 交火第129章 二戰結束第2章 黃埔軍校第40章 華北大戰(七)第201章 擠兌風(二)第76章 復興之始第225章 撂挑子&收網第64章 救國軍第43章 華北大戰(十)第51章 刺殺第23章 生存選拔第5章 意外大禮(三)第43章 通信與基礎教育第93章 反擊東北(二)第24章 炸藥發明第74章 黃金軍閥第212章 南洋風起第65章 馮玉祥出山第116章 **蘇聯第64章 救國軍第58章 十九路軍 送禮第167章 鐵甲戰車第169章 狂轟濫炸第45章 南洋戰事(一)第1章 海盜事業第56章 暗潮涌動第180章 標準戰略第70章 麗莎的煩惱第65章 大買賣第166章 炸沉敵艦第59章 諜戰(三)第120章 遭瘟的南朝鮮第137章 空軍投誠第234章 挫敗第34章 華北大戰(一)第131章 大拆遷 全國亂第75章 諾門坎 二戰開打第75章 諾門坎 二戰開打第52章 華北大戰(完)第17章 前路第96章 反攻東北(五)第67章 武器定型第180章 標準戰略第66章 風起西北(三)第43章 大麻煩第103章 全面開發第70章 麗莎的煩惱第152章 熱血少年第76章 波蘭滅 圖謀南下第6章 初次盜版第40章 九一八(五)第103章 全面開發第125章 民族自信心第5章 災難財第188章 未來希望第81章 叢林夢魘(二)第208章 中醫戰略第41章 人才接踵而至(二)第59章 拜見督軍大人(一)第52章 陳平第236章 風口第33章 大搞基建(三)第201章 擠兌風(二)第82章 誓師第63章 南洋布局第52章 一切就緒第68章 崛起的契機第167章 鐵甲戰車第159章 空軍出擊第69章 孬兵第48章 佈局化工第188章 未來希望第71章 刺殺第57章 合作水泥廠第45章 華北大戰(十二)第59章 一二八 開戰第77章 刨根斷底第5章 全線佈防 突出第43章 通信與基礎教育第70章 麗莎的煩惱第81章 叢林夢魘(二)第56章 實業先驅第230章 登陸第18章 未知方向第1章 海盜事業第118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162章 第一場空戰第31章 洪流第74章 黃金軍閥第182章 大手筆第238章 漁民第47章 永利制鹼第92章 反攻東北(一)第78章 秋後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