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黃金軍閥

蹤沈鴻烈海軍的日本聯合艦隊終究沒能達成將這一支T(代海軍直接扼殺在幼年狀態的願望!當北海艦隊浩浩蕩蕩的勻速抵達臺灣海峽的時候,日本人原以爲機會已經到來,他們打算就在這狹窄區域內,在中國人的眼皮底下,明目張膽的挑釁並將這一系列的“弱不禁風”的戰艦統統用戰列艦410米巨炮送到海底下去!

就在日本人以爲這一樁豐功偉績建立的機會將要到來的時候,半路上殺出來一羣程咬金!不知道是商量好了的,還是真的無意中出現,總而言之就在日本人拉開架勢準備大幹的時候,英國人和美國人的遠東艦隊莫名其妙的就出現在了中國艦隊的旁邊,且還擺出來一幅爲他們護航的架勢,夾着中國艦隊昂着頭就越過了日本人的勢力區域,眼睜睜的揚長而去!

無論日軍如何的狂妄,這個時候他們也是不敢對着英美兩國的軍艦開炮的!那等同於是向兩個世界最強大的國家同時宣戰!這樣的後果誰也承擔不起!無可奈何之下,他們只有憋着那股子氣,咬緊牙關等着報仇雪恨的那一天到來!

日本人當然不知道英美兩國爲了保持這片地區的事態均衡的良苦用心!日本在中國北方咄咄逼人的態勢,與中國政府畏縮不前節節退讓的窩囊樣,令他們憂心忡忡,生怕一個不小心,龐大的疲弱中國可能被日本一口吞下完全控制,那樣的話英美兩國在遠東的利益徹底沒有保障,一個將擁有內海的日本帝國崛起,那將是他們的災難!

所以,任何能夠將日本遏制住的力量他們都是需要的,如同當年他們需要有人來遏制不斷壯大的俄國人一般,此時的日本成了大禍害,且蘇俄跟他們眉來眼去的媾和,根本不能指望這兩個大傢伙拼一個你死我活,如此一來新崛起的陳曉奇軍閥倒成了唯一能夠指望的一員!

最關鍵的,是已經將制海權作爲強大指標的列強們,陡然發覺這個偏安一隅的軍閥突然爆發出來令人側目的實力,他居然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內就把落後殘破的中國整頓出來一套完善的重工業,能夠製造袖珍戰列艦和航空母艦,這意味着這個實力已經完成了原始積累和工業轉型,已經追着列強的尾巴往上趕了!

若是太平時節,英美兩國不用猜測,自然要將這樣的力量扼殺!任何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強大起來的**實力都不符合他們的利益,他們希望建設一個由西方文明和白種人控制的世界,而不是東西方兩極強大。

但是現在卻不同了,日本已經崛起成爲大患,對峙的形式不可避免!西方正陷入到疲憊不堪的復甦泥沼,而內部爭鬥的大敵德國正在緊鑼密鼓的重新武裝,所有的變故都拉扯的大英帝國沒有經歷分神顧及,而大蕭條後的美國人正在發揮他們的強項,逮着什麼賣什麼,無論如何先把國家從困難中解救出來再說!

日本,在30年代中期,居然成爲了令全世界都爲之側目的一|力量,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異數,而這一切偏偏又都是英美兩國直接促成的!他們弄出來的大麻煩,自然要他們來收拾!

日本不允許中國有強大海軍的事實大家都清楚,所以稍微有點惹眼的中國海軍艦艇都不在中國沿海轉悠,很識趣的山東海軍更是直接躲到了南洋深處,英美兩國的羽翼遮蓋之下,心安理得當起了縮頭烏龜。

這一次仍不例外,儘管這一次出來的戰艦已經足可以把日本在中國沿海的艦隊全部掃平了,明眼人一看都知道那不過是雞蛋碰石頭而已,憑着這一點點的海軍力量去跟日本強大的聯合艦隊做殊死搏鬥,可能會有戰果,可能會很悲壯,但對於國家來說有什麼用?門口碰上這麼一個強大的對手,是中國人的悲哀所在,他們不得不上來就面對全世界都數得着的強悍兇殘敵人,一星半點的努力甚至都無助於改變什麼!超越,是如此的艱難!

在中**力真正能夠抗得住日本之前。不能讓他們就這麼夭折了!這是英美兩國地共識。特別是大英帝國地戰略考量。

同時因爲有着巨大地共同利益在。他們也不願意這個新興地大市場就此沉淪下去。搶佔了中國地日本人可不見得那麼好合作!日本人喜歡地是沒有成本地資源!

種種博弈和利益交換。促成了這次地護航任務。還沒有做好準備地日本當然不能現在就跟整個西方世界翻臉。他們在等待着最恰當地時機到來!雖說日本人狂妄。卻沒有發瘋到現在就**挑戰全球地地步。

1935年忽忽過去。整個中國正處於後地中央政府迅速膨脹起來。中央財政首次擺脫捉襟見肘地狀況。財大氣粗地他們一方面大建先進軍隊。一方面緊鑼密鼓地建設長江防禦體系。大名鼎鼎地“吳福線”、“錫澄線”等等拱衛京師(南京)地次第防禦體系都弄了出來。美中不足地是。非常緊要地吳淞炮臺以及長江沿岸地大型炮臺卻並沒有構建起來。也不知道是忘了還是沒錢。話說回來。那些動輒二三百毫米地岸防炮地確也不便宜!

出了同樣打造堅固地烏龜殼之外。中央政府也沒忘了給自己地子弟兵升級換代。自從與德國展開軍事交流合作以來。中央軍再次看到了另外一個夢想不到地新奇世界!

從來沒見過歐洲戰場千門大炮齊發這種現代軍事奇觀地他們。驟然接觸到德國人帶來地大量新鮮軍事理論和諸多在歐洲可能已經要過時地軍事裝備時。表現出來濃厚地興趣。當然他們並不知道。這些在德國人手裡還沒有捂熱乎地新發明新裝備。在不遠地北方陳曉奇手裡都是過時產品了!

陳曉奇與德國人的合作時間達到六年多之久,中間雙方真的合作建立了不少的先進技術成果,能夠拿出來共享的,包括石油化工技術,煤化工技術(包括煤變油技術),先進冶金技術,部分電子技術,航空武器技術,坦克裝備技術,戰艦設計製造,自動化機牀,以及潛艇等等,差不多算是全方位的了。在這其中,雙方都拿出來過硬的理念和技術作爲共享,功底紮實的德國人爲中國人補上了課,又從中國人這裡得

多開拓性的先進思維和啓發!

在1935年,希特勒的目光盯上貌似::後,打着算盤要越過陳曉奇直接跟中央政府談礦產貿易的他們,同時也興起搶奪這塊新的軍火市場的念頭,加上他們開始了近乎明目張膽的武裝行動,也就不大那麼需要一個遠東的軍閥來合作了,他們拿到的東西,其實也不算少了。

在1933年後,小克虜伯正式上任成爲重新武裝德國的副經理,很多在臺下的武器研究工作擺上檯面,歐洲大本營的條件似乎更好、更便利,他們的力量開始回撤。這期間,中國方面很慷慨的提供了到目前爲止最先進的化工技術,提供了先進的、完善的“天鵠”戰機當然已經被改的面目全非,各項性能指標比這時候的剛弄出來的BF-109好太多了,更大的速度和航程,更安全的起降系統,更大的火力,完全可以讓德國工業直接投產使用的優秀設計,非常符合德國人審美觀的外形和一脈相承的動力系統,都成爲技術交流的最佳產品之一。不問可知,得到了大筆美國貸款想辦法賴過去不還的希特勒迫不及待的購買這種先進戰機,同時嚴厲要求德國各大公司一定要拿出超過中國人的產品來!

陸軍武器方面,除了大家合作的防空炮之外,克虜伯公司的其他大炮質量非常過硬,而中國人的榴彈炮技術和穿甲彈技術似乎也別有機,且在自行火炮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設計理念非常先進,加上重型運載車的各項技術,德國人沒有必要另起爐竈單幹了,因爲那裡頭相當的技術來自於寶馬公司.此外,陸戰之虎坦克技術,德國人沒有看到中國人已經開始裝備的中型主戰坦克的樣子,他們在1933迫不及待的將第一種成熟技術的“土狼-1型”裝有40倍徑75毫米加農炮的主戰坦克弄了回去,改進型自然自己去搞,他們沒有給中國人貢獻太多金錢的打算!

“深海羣狼”潛艇的第一代技術德國人也買到了,這種一看就是純正德國血統的海戰利器承載了大量的先進技術,他讓前來交流的鄧尼茨歎爲觀止,信誓旦旦的向元首閣下保證,這就是他們要找的,能夠切斷英國人海上生命線的利刃!

在條約限制下,德國人已經來不及建造大量的水面戰艦去跟英國人爭鋒,他們已經熟悉並且開始整理成體系的還戰手段裡,潛艇的位置非常靠前!英國人因爲過於恐懼而提出全世界限制潛艇的發展。他們害怕,這正是希特勒想要的!只不過,固執的德國人再次改動圖紙,把艦橋拉高,裝上了主炮和高射機槍。

儘管很貴,希特勒還是定購了四艘,然後拿到了整套的設計圖紙,剩下的,自然有已經快速回復的德國工業去製造,從別人手裡買先進武器,這等於是在侮辱偉大聰明睿智的雅利安人。

冶金技術的合作方面,雙方共同研製的超強裝甲和合金據稱達到了世界最高水準,而在超低溫實驗室的輔助之下,德國人很興奮的發現,他們可能輕易的得到一種完全適合北海和大西洋地區寒冷嚴苛氣候考驗的艦船用鋼材。相比起優質鐵礦石嚴重缺乏的中國,真正的高級技術工人缺乏的中國,優秀的德國工人和精密的德國工業可以做得更好!

電子技術方面,德國人並沒有得到完整的雷達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甚至是便攜式小型發報機技術等等,單晶、紅外線、激光和計算機技術就更不用提了。他們倒是把最好的電子管技術都弄到手了,想必接下來一段時間裡,這一項可以保證他們的電子系統足夠穩定強大,而不至於領先太多。

德國人蔘與的幾乎都是常規武器的研究,在尖端戰略武器層面上,中國人是堅決的不同流,某些實驗室中與德國人同時進行的中方研究人員,是完全不知道在另外一個地方,有另外一個體系在獨自發展,他們走的更遠更先進。

以德國人的基礎,他們把這些東西拿過去之後馬上就能消化掉,並且開始迅速的推陳出新開枝散葉,將一棵主幹迅速的變成無數分支,整個德國無數的優秀人才表現出來癲狂澎湃的爆發力,在這個時候,希特勒犯了一個大錯誤!他沒有有意識的對所有國防工業體系作系統化戰略性控制調整,無數的人員和資源以及最爲寶貴的時間都浪費在漫無目的的隨意發揮上面。優秀的德國人在每一個產品上都創造出來令人瞠目結舌的系列化產品,卻在定型、量產和主次分明方面一直沒有弄得清楚,一切都在急匆匆的發展中,弄出來令人眼花繚亂的效果。

蔣中正的中央政府將陳曉奇的高速崛起的原因,歸咎於他先是來自於美國幾大財團的支持,後來跟德國人的技術合作,通過這樣的方式打造出今天的鐵通軍閥江山,因此他們固執的認爲,並非是那些中國人自己的努力改變了這一切,而是來自於強大的西方世界的支援更實在。即便是齊魯商會、美華集團輸出了那麼多的西方不想賣的廉價工業技術之後,他們仍然這麼認爲。

在掌控江南工商金融之後,宋子文、孔祥熙等人沒有馬上在工業化上面投入跟進,而是想方設法的開始壓榨這些既有條件的產能和利潤,短時間內爲他們積累了巨大的財富,四大家族在短短兩年內就崛起爲中國數得着的財閥。但是,沒有了持續投入的工業體系,也註定了在落後之時免不了被淘汰的命運。

買辦思想,這一從清末設立十三行衙門以來,就紮根在中國第一代做國際貿易的中間商心裡頭,一百多年來越發的根深蒂固。特別是這些留學人員走上前臺後,自覺不自覺的,很多人開始按照西方學來的那一套東西行事,甚至用到了中央剛剛起步的工業化上面。

德國人,是第一個提出來要給中央政府做深入軍事合作和交易的政權,英美等國看不起中國的那點資源輸出,他們只要中國市場。德國人適時的放下姿態贏得了好感,本身主要的陸軍體系中,各位軍官們身上帶有的都是來自於普魯士血統的日本軍官教育習氣,對於開創了輝煌的德國人的先輩們還是非常尊敬的。

因促成了他們更早的跟德國人展開大規模合作,看到+特價值的四大家族終於醒悟爲什麼陳曉奇早在1928就下手搞這玩意兒了!他們忙不迭的加入到開挖資源的隊伍裡,加大力度,換來無數德國人的裝備,大名鼎鼎的德械師開始在1935初的時候建立

中央軍整軍的速度並沒有因爲四大家族更有錢而變得更快,滾滾而去的鎢、礦換來的錢除了部分用來換裝整軍之外,相當數量的塞入個人腰包或者投到了美國房地產上面,1935的中央工業什麼樣,一直到1937年還是什麼樣。蔣總司令並不認爲,日本人會很快的動手展開全面戰爭,因爲日本人也沒有準備好。

儘管國內最大宗的軍火買賣被德國人搶了去,陳曉奇也沒覺得有什麼可惜,比起跟德國人進行的那些大宗工業、軍火買賣來,那些槍啊炮啊之類的算得了什麼?就中央政府那點錢,只要他吆喝一聲“還錢”,雙方立馬就得紅臉,從七八年前開始積累下來的外債太大了,只要扒着指頭算一算,宋子文的心裡面就發虛。

於是在1935年的9月,中央政府比另一時空提前兩個月施行法幣之後,中國就出現非常怪異的雙法幣並行的現象,在民間,特別是淮河以北地區,被稱作“華元”的美華元是公認的貨幣單位,而在淮河以南,法幣正憑着中央政府的權威和幾大財團不得不聯合起來的跟隨抵制,勉強成爲那些地帶的主要貨幣。爲了充實國庫資本,中央政府加緊時間以紙鈔換取銀元和黃金,儘可能的把自家的院牆壘的結實一點,提放隨時可能爆發的暴風雨到來。總體上,他們進展還是比較順利的,除了廣西之外。

1935年末到1936年10,整個中國貌似都算平靜,各方勢力加班加點的忙活自己的實力建設,陳曉奇更不用說,第二個五年計劃進展順利,他的心氣也越來越壯了。在1936年6月另一艘航母船體建成下水曬裝之後,他一鼓作氣的投入了四艘同級航母的建造,順便開始建造兩艘萬噸級大型補給艦、試製一艘萬噸級塢登,兩艘潛艇補給維修艦,和四艘五萬噸級的巨型貨輪。

這是第一艘試着建造的巨型貨輪還沒有完工之後,英法德美五國都同時注意到了這史無前例的噸位。

倒不是說他們造不出來這麼大的船,關鍵是這是由中國人自行設計製造,全部採用新式高強度合金鋼板,分段全焊接製造出來的龐大傢伙,很多人都看出來在其貌似憨醜的本相底下,埋藏的是怎樣的技術積累和蓬勃野心。一個窮國,都沒有事實上的統一,一個軍閥,都沒有取得事實上的統治,卻這麼心急火燎的追趕造船業的噸位,這意味着什麼?尤其是在世界經濟剛剛開始恢復的今天!

在看過那一艘已經完成主體框架,剩餘部分開始曬裝的用途非常可疑的巨輪之後,列強一直認爲,中國人在掌握了這種噸位的鉅艦之後,開工建造三萬噸的戰列艦和更大噸位的航空母艦將不再是多麼大的問題,至少在各種主要指標上,他們都及格了。也就是說,在理論上,中國人能夠跟海軍強國比一比的能力。四個國家一人定了一艘,拉回家去幹什麼,想也知道。

同樣在1936年10,北方多個財團共同出資建立的幾條鐵路紛紛投入使用,一條是從綏遠集寧出發,北上穿過察哈爾的商都、寶康、多倫,明目張膽的在日本勢力頭上架起一個前進基地。另一支線從集寧北上,穿綏遠北上直逼蘇俄控制的蒙古邊界,躍躍欲試。

一條鐵路貫穿山東臨南下,經郯城與連雲方向西去的鐵路主幹道接頭於新安鎮;另一條從濟南北貫穿齊河、聊城、館陶出河南,然後在邯鄲與平漢線對接,如此一來,山東本地的鐵路網縱橫鏈接,不在是單純的一條主幹道那麼孤家寡人,然防守難度也加強了!

另一條至爲關鍵的鐵路,是從山西寶雞南下直達成都,再由成都穿山越嶺鏈接昆明的西部交通大道!這是被中央冠以“西部生命線”的重要國防鐵路建設項目,總里程超過一千七百公里,施工難度冠絕當代!既有“難於上青天”的蜀道,也有充滿地震區、岸沖刷、山體錯落、溶洞、暗河、斷層、流沙、瓦斯、巖爆,以及有害氣體等等的危險地段。這條跌路的勘探工作早在1933年就全部做完,但當時的預算成本,卻是每公里鐵路十萬元!遠比其他鐵路最低5元、最高75元的建設成本要高,總是達到17億元之巨的投資嚇到了中央政府很多人,卻在發行公債的時候,意外的發現民間購買踊躍程度是那樣的高!就連在國外發布的一大半鐵路債券都很快被搶購一空!

於是,也是在1935年底正式開工,陝甘地區的二十萬人力被組織起來,爲工程建設加快了速度!雲南方面和四川方面,更是分三頭一起忙活,蔣委員長雄心勃勃的稱,要在三年內貫通這一奇蹟般的建設偉業!這樣的話傳到陳曉奇耳朵裡,他嘴巴一歪:“他能五年建起來都算好手!”

一千七百公里鐵路,又是由中央政府主持建造,他們掌控的兩家鋼廠可算有了目標!相關的工業產品需求量巨大,產生的利潤自然不必多說。

此外,湖南段鐵路完全貫通,從而使北平到廣州終於連成一線,早在計劃中的成渝鐵路也提上案頭,以借款的形式促成建設。

1936年8,一種對爲西方醫學帶來突破性提高的新興藥品抗生素問世了!這種由英國弗萊明發明、但發明專利歸陳曉奇所有的神奇藥物一上市就震驚了全世界!一直在某求西方醫學霸佔世界的洛克菲勒財團和大量西方財團們興奮異常,他們意識到,一個真正賺取暴利的機會就在眼前!西方醫學再次攀登高峰的機會降臨了

這種抗生素,就是弗萊明很早以前發現的青黴素,他發明之後因爲沒有找到工業化生產的手段,並沒有引起全世界的重視。但心中有鬼的陳曉奇早就知道這一切,他第一時間找到英國人買下來這個發明,並在英國就地成立實驗室“繼續研究”,實則是在大大的拖

的工作。在遙遠的東方,他不但早早的研究出來這T驗室到工業化量產的技術,並在長達八年的時間裡完全攻克了各種難題,依照他的記憶弄出來其他幾個品種。

但是,這樣可以爲人類造福、爲西方醫學帶來高速發展的重要發明,被他強行壓制在最小範圍內,以絕密的級別限定不得外流,除了不斷改進和工業化的研究部門,以及極其有限的可控少數人知道之外,對外都是絕對保密的。沒有別的原因,陳曉奇不想讓剛剛緩過勁來正在蓬勃發展的中醫夭折,他沒法對抗全世界!

因爲清末的摧折,中醫已經奄奄一息,到親自關注投入巨資整理了十年之後,陳曉奇看到的中醫跟後世他所知道的根本不一樣!中醫學絕不是一種單純治病救人的學科,那是包含天文地理人情世事的一切學問總和,便是在21世紀西方提出來的所有靠近自然的醫療思想無不包容在內,中醫缺少的只是一個寬鬆環境下的系統整理和發展而已!

明知道抗生素是搶黃金的絕好產品,他一直壓制到了今天才發出來。而一旦公佈,就是完全工業化了的、將成本壓到極低的產品,但是對外那就不一樣了,當年盤尼西林能夠賣到什麼價,現在他還是賣什麼價,市場需求的缺口是無窮無盡的,光憑當年他“發明”磺類藥物解決不了多少問題,現在的世界需要更加瘋狂!

一支盤尼西林可以賣到黃金價格,陳曉奇乾的問心無愧。

從歐洲主要幾個國家,到美國甚至日本,這種壓根就沒人比得了的高純度、擁有完整臨牀病例藥理成果的產品頓時掀起搶購狂潮,幾乎成爲單品利潤最高的工業產品之一!躲在背後大發財的陳曉奇嘴巴都笑歪了,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當然,盤尼西林的暴利只針對的是陳系軍閥之外的地區和人,在他的系統內,早已經建立起來的醫療保障制度中,應用這種昂貴藥品的實際結算價格非常低廉,這種被嚴格控制在固定醫院、固定藥方、專人開方的藥品,根本不可能有人走私出去換取暴利,因爲那樣的來的外快比起自己享受到的福利,微不足道。

很快的,全國都知道山東醫院看病便宜效果好的消息,達官貴人們此時爲了自己的身價安危着想,寧可坐包機前來就診療養,但是到了這裡怎麼治療全部是大夫說了算。

沒有西方人硬性規定的中醫不準進醫院,西醫不準學中醫的限制,山東畢業的醫學類學生基本上都是中西醫兼學的,後世很多人被西方人誘導的狹隘思想中,似乎一定要非此即彼,他們卻不知道在自古以來的中國醫學裡,從來都是包容並序博取衆家之長的,遠在先秦時期未曾形成體系之前,他們甚至連方士、巫醫的很多手段都驗證後加以改良納入到治病救人的行列,在真正的國醫心中,沒有手段分別,只有病人的安危,只有“大醫精誠”四個字。

用釜底抽薪和揚湯止沸來形容這時的中西醫非常合適,雙管齊下的治療手段比起任何的其他偏見都來的妥當便捷,從四季養生和生活規律調節開始的中國醫學保健醫療體系,要單純比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西醫做法明白了太多。(不要拿現代西方醫學去比,很多人沒研究過裡頭究竟有多少是來自東方的思想)

賺錢的買賣不止藥品這一類,在中國的北方察東地區,一些新鮮事情貫穿了將近一年的風雲變幻。

日本人搶佔察東六縣,想打開長城突破口兵威西北的目的沒有得逞,還沒等二十九軍動手,就被姬金源部義勇軍一具滅掉,連點渣滓都沒給他剩下。日本人對此發火是情理之中,然堵在當面的張自忠並不吃他們那一套,而姬金源部在打了勝仗之後,眼瞅着開始膨脹起來,佔據了六縣地面之後很有長期對抗的意思!

因爲宋哲元的告知,張自忠明白了這裡頭的道道,加上中央某些人毅力堅持的《秦土協定》之類的玩意兒,也不需要他去觸那個黴頭。

但是很快,一種令人難以捉摸的現象出現了大規模的走私!

集寧到多倫的鐵路修的很快,公路早就有的,在1935底的時候,義勇軍佔領整個燕山沿線,製造出來一長串的溝通熱察兩地的走私口岸!從針頭線腦到農業機械,從軍火物資到毒品藥品,他們是逮着什麼賣什麼!很明顯的是,輸入到熱河以及東北四省的工業品要比東北出來的多得多,這是怎麼回事?!

日軍佔領東北和熱河之後,他們首先不得不面臨大規模東北勞動力逃亡留下的巨大空缺!起初一些不願意走的人被抓了壯丁當礦工,不久之後就有義勇軍出來打死日本人解救他們,然後這些工人立馬變成日本人的死敵!如此滾動起來之後,義勇軍人數越來越多,可用的工人越來越少!

投入巨資打贏了佔了地盤卻沒有產出,怎麼能行!日本財團們想盡辦法,最後迴歸原點把日本數百萬的失業工人輸出!大量建設開採東北的資源,拉回到日本深加工之後再賣出來,既解決了就業問題,又極大的拉動了國家經濟,多好!

不僅如此,日本的武裝移民也加快速度!以村爲單位的移民工程直接在中國人跑了之後的遼寧地區安家落戶,組建日本聚居地,繁衍生息永久性佔領東北!

在確定中國工人沒法用之後,日本工人前來的速度極快,到1936年中,東北的日本人激增到了2之多,無數的公司、礦業建立起來,在義勇軍的不斷襲擾下迅速復甦日本經濟,轉變日本工業。

就在這個過程中,日本人發現一個新的致命問題他們生產的工業品幾乎都賣不出去!最爲重要的中國市場被陳氏和四大家族聯合掌控之後,中國市場物價低的可憐,英法美等國都插不上手,日本搶來的資源仍舊沒法賣成那樣子,否則只能巨賠,且還要承擔隨時發生的抵制行動。

佔領的東北、朝鮮地區加上日本本土,消費能力極其有限,日本財閥們可不是陳曉奇,人爲的硬性把全區域民衆收入提高了十倍,大力拉動消費。他們捨不得,龐大的中國和東南亞市場對他們關上大門之

本輕工業以及農業仍舊危機重重!

更要命的還在後頭!他們的毒品買賣在華北遭受重創,山東、山西、察哈爾這一關都過不去,上海也在中央壓力下大力禁毒,最得力的三大佬中,只有張嘯林繼續跟他們合作,但那力度遠遠不能讓朝鮮、東北的毒品產出宣泄!

察東地區走私集團興起帶來的是更大的威脅!來自內地的廉價產品雖然過不了山海關,卻能通過燕山地區和赤峰等地滲透過去,連高純度的毒品都在反輸入,直接衝擊日本的工業產出!

非常離譜的是,很多日本人到了東北之後,看到無邊無際的肥沃土地欣喜若狂,他們不再像以前一樣的往回跑,而是買走私進來農業機械大面積耕種,產出的糧食大量輸出之後,迅速沖垮了岌岌可危的本國農業,加上日本買辦們的合夥打擊,日本農民幾乎都過不下去了!不得以,他們也加入到移民的行動力。這樣的連鎖反應,導致日本實行了十幾年的移民政策,意外的大幅度提高加速!

察東走私貿易,爲察哈爾帶來意外之財,長城外的貧瘠之地居然成了南北通商的大市場!從東北大肆掠奪的日本財團們眼瞅着無數的資源變不成活錢,除了軍隊的採購之外大量堆積閒置,他們憤怒了!他們開始不顧一切的支持推動軍部的侵略擴張行動,要求那些跟他們息息相關的野心家們,無論如何要搶佔更多的人口市場,爲他們的財富大計鋪路!日本國內上下,再次擴張的論調甚囂塵上!

1936年10月,美國華盛頓郵報和其他幾家報紙相繼轉載了一篇文章,題目是《誰在掌控我們的生活》。文中以一個當代年輕時尚女性的口吻敘述了她一天的生活。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很少去考慮,究竟是誰在掌控着這個世界。有人說是總統,有人說是議員們,還有人說是最富有的那些人。總之,不管是誰也不可能猜到,其實我們每一天中的每一刻,都在與一個你可能根本都沒聽說過的人發生聯繫。”

“每天早晨醒來,你總會習慣性的拉下絲絨被,穿上拖鞋或者踩着鬆軟的地毯走到窗前,拉開厚重的帶着蕾絲花邊的窗簾,透過玻璃開着外面的第一縷陽光,請注意,那張凌亂的牀和上面所有的物品,包括地毯和窗簾,都來自於中國人制造。然後你大概會打開冰箱,拿出一杯紙包的牛奶,或者在細膩的白瓷杯子裡倒上清水,準備先溼潤一下被空調吹的過於乾燥的口腔和喉嚨。”

“然後你可能打開唱片機,聽一曲從擁有立體聲效果的揚聲器裡傳來的優美樂曲,走進漱洗室洗個澡,刷刷牙,清潔個人衛生,順便用棕油製成的化妝品來保護你細嫩的皮膚臉蛋兒。大概你沒有發現,其實你所有的行爲中涉及到的物品,極可能同樣來自一個供貨商。”

“吃過早飯或者出門去吃一頓快餐來打發自己,但在這之前你可能要穿上一年積累纔買得起的昂貴外衣,提着小羊皮的包出門,或者對於自己的身材有足夠的信心,你會穿上某種不太莊重的內衣,其實那很性感時尚。總之你打扮好了出門了,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或者休閒。”

“你或許會開上一輛吉普車,躲過那些粗魯的重載卡車,開到某個加油站順便寄出一封信,當然最快捷的是‘聯邦快遞’,然後你打算去半死不活的公司?還是不遠處那座閃耀着誘人玻璃外牆的購物中心?喔,請不要忽視,你的車和你不喜歡的卡車,加油站和快遞,以及你最喜歡去的購物中心都是跟那個人有關的,另外,他精心設計的購物環境和該死的豐富商品可能掏空你的錢包,再一次,那裡至少有一千種商品是他專門來引誘你的。”

“或許你會在節假日去登山還是滑雪?再不然攀巖或者獨自遠足旅行?沒關係,他爲你準備好了一切,哪怕你是個一竅不通的外行人。或者你坐聯合航空的飛機來節省時間,如果你選擇了比較慢的火車,恭喜你,總算避開了他的影子,但是你得小心,火車上兜售的商品可能跟他有關!”

“好吧,你總算熬過了一天的旅程,晚上打算去吃味道非常美的中餐?還是去看一場彩色的寬銀幕立體聲電影?那些最美輪美奐的畫面和最豔麗的服裝最動聽的音樂,甚至是神奇的打鬥場面,都來自於一家電影公司,我記得它剛開張的時候,出品的兩部電影全都是東方素材。”

“一天的工作很忙,有無數的合同報告要處理,你不得不無數次的敲打那臺新的打字機,中間去喝了很多的純淨水,裝訂文本和簽字可能累得你手疼,但你不能抱怨那些帶來方便的辦公用品。”

“夜晚,你要蜷縮到那張舒適的硬木牀上,聞着清香的氣息睡一個好覺。

或許你並沒有意識到,你的一天時間都之間或者間接的跟那個人發生關係,更令你心煩的是,那個人還是個中國人。”

“什麼?你不相信?或許吧,從十年前開始他就在美國銷聲匿跡了,但是他卻留下了足跡在所有的地方,你的衣食住行以及醫療都在爲他創造利潤,你所熟知洛克菲勒財團還是杜邦財團,甚至是摩根財團,都是他的合夥人。那個人,是真正的世界首富,他掌控了至少一億人的生活和工作,影響了至少兩個國家五億人的經濟,他甚至還是一個擁有三十萬軍隊的軍閥。”

“這個人,就是曾經創造了許多發明神話的陳曉奇,一個年輕的中國人。現在,他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船隊和私人艦隊,他擁有至少兩千噸來自日本和法國的黃金,他建立的托拉斯帝國生產數以萬計的品類的產品,影響世界百分之十以上的進出口份額,他,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級一流富豪。如果他願意,他可以睡在用黃金建造的城堡裡,這樣一個影響着世界的人,在某些政治家們口中,被稱作‘黃金軍閥’,他當之無愧。”

第24章 炸藥發明第5章 華北佈陣 待發第31章 過把槍癮第91章 人性 算計第92章 反攻東北(一)第19章 淞滬開戰第59章 諜戰(三)第29章 工業規劃第5章 衣冠專家第65章 大買賣第99章 反攻東北(八)第81章 叢林夢魘(二)第147章 四大家族第1章 不速穿越第14章 淞滬開戰(一)第148章 日本再出兵第20章 土匪護衛第52章 一切就緒第2章 黃埔軍校第9章 中原開戰第132章 最後的告別 以色列第171章 空戰英豪第35章 華北大戰(二)第39章 華北大戰(六)第156章 夜襲(一)第78章 秋後算賬第46章 第一筆橫財第203章 省內移民第37章 華北大戰(四)第21章 劉黑七之死第234章 挫敗第4章 鬱悶年代第40章 華北大戰(七)第103章 全面開發第20章 土匪護衛第12章 塞牙西餐第38章 藏兵計劃(三)第65章 馮玉祥出山第15章 騷亂開始第51章 華北大戰(十八)第72章 列強嘴臉第20章 淞滬開戰(七)第53章 託媒求親第107章 潰不成軍第68章 黃金基業第25章 杜邦公司第87章 蘭芳參戰 鐵血出擊第39章 九一八(四)第75章 漢家衣冠第14章 淞滬開戰(一)第23章 華北劇變第13章 美華招工第28章 從走路做起第89章 南洋大戰(二)第50章 回鄉當土匪去(一)第88章 割據基地第25章 逆襲 偷襲第67章 武器定型第231章 登陸戰第16章 屠殺第60章 拜見督軍大人(二)第144章 亡命(二)第158章 夜襲(三)第97章 反攻東北(六)第72章 英雄的背影第92章 反攻東北(一)第153章 再見蔣中正第62章 航母 災難第196章 我的中國心第148章 日本再出兵第213章 瘋狂少年第62章 諜戰(六)第4章 鬱悶年代第2章 談判第48章 山寨版JEEP第152章 熱血少年第58章 十九路軍 送禮第89章 孫老當家第153章 再見蔣中正第64章 羅的計劃第22章 淞滬開戰(九)第14章 淞滬開戰(一)第19章 潤物無聲第35章 改變的步伐第169章 狂轟濫炸第28章 從走路做起第63章 柳暗花明第222章 中醫抗爭(二)第164章 戰艦自沉第219章 尚武中華第13章 虎頭蛇尾第71章 慘敗第219章 尚武中華第45章 華北大戰(十二)第153章 再見蔣中正第21章 底氣第15章 騷亂開始第65章 馮玉祥出山第26章 中國海軍之痛
第24章 炸藥發明第5章 華北佈陣 待發第31章 過把槍癮第91章 人性 算計第92章 反攻東北(一)第19章 淞滬開戰第59章 諜戰(三)第29章 工業規劃第5章 衣冠專家第65章 大買賣第99章 反攻東北(八)第81章 叢林夢魘(二)第147章 四大家族第1章 不速穿越第14章 淞滬開戰(一)第148章 日本再出兵第20章 土匪護衛第52章 一切就緒第2章 黃埔軍校第9章 中原開戰第132章 最後的告別 以色列第171章 空戰英豪第35章 華北大戰(二)第39章 華北大戰(六)第156章 夜襲(一)第78章 秋後算賬第46章 第一筆橫財第203章 省內移民第37章 華北大戰(四)第21章 劉黑七之死第234章 挫敗第4章 鬱悶年代第40章 華北大戰(七)第103章 全面開發第20章 土匪護衛第12章 塞牙西餐第38章 藏兵計劃(三)第65章 馮玉祥出山第15章 騷亂開始第51章 華北大戰(十八)第72章 列強嘴臉第20章 淞滬開戰(七)第53章 託媒求親第107章 潰不成軍第68章 黃金基業第25章 杜邦公司第87章 蘭芳參戰 鐵血出擊第39章 九一八(四)第75章 漢家衣冠第14章 淞滬開戰(一)第23章 華北劇變第13章 美華招工第28章 從走路做起第89章 南洋大戰(二)第50章 回鄉當土匪去(一)第88章 割據基地第25章 逆襲 偷襲第67章 武器定型第231章 登陸戰第16章 屠殺第60章 拜見督軍大人(二)第144章 亡命(二)第158章 夜襲(三)第97章 反攻東北(六)第72章 英雄的背影第92章 反攻東北(一)第153章 再見蔣中正第62章 航母 災難第196章 我的中國心第148章 日本再出兵第213章 瘋狂少年第62章 諜戰(六)第4章 鬱悶年代第2章 談判第48章 山寨版JEEP第152章 熱血少年第58章 十九路軍 送禮第89章 孫老當家第153章 再見蔣中正第64章 羅的計劃第22章 淞滬開戰(九)第14章 淞滬開戰(一)第19章 潤物無聲第35章 改變的步伐第169章 狂轟濫炸第28章 從走路做起第63章 柳暗花明第222章 中醫抗爭(二)第164章 戰艦自沉第219章 尚武中華第13章 虎頭蛇尾第71章 慘敗第219章 尚武中華第45章 華北大戰(十二)第153章 再見蔣中正第21章 底氣第15章 騷亂開始第65章 馮玉祥出山第26章 中國海軍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