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四章 宣府

嬴翌篤定了韃子在阿巴泰全軍覆沒、圖爾格大敗虧輸之後,不敢立刻發兵來攻的原因,就在這裡。

滿清不是大明,韃子看似強盛,實則底蘊淺薄,經不起折騰。

明廷自野豬皮起兵遼東,至崇禎帝下旨退位宣佈滅亡,期間折騰無數。無數次的大敗,無數次的損兵折將,無數糧餉物資打水漂,加上天災、流賊,數不盡的災難加諸於其上,也堅持了半個世紀才疲憊不堪的倒下。

較之於明廷,滿清跟個蹣跚學步的黃毛幼兒沒什麼區別。韃子經得起這些波折?笑話!

韃子表面的強盛,是建立在他們‘戰無不勝’的基礎之上的。明廷可以無數次的大敗,韃子卻不能。一旦大敗一場,就會動搖國基。

人口不過百萬,精兵不過十萬,哪裡經得起折騰?一旦讓蒙八旗、朝鮮、漢八旗這些外附者看到了他們的虛弱,他們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底蘊、體量,韃子差了太多。

原本歷史上,很多人不相信韃子可以入主中原,蛇吞象只是傳說。遍數歷史,漢時的匈奴,唐時的突厥,哪一個不比滿韃子強盛?匈奴動不動幾十萬控弦精騎,突厥動不動幾十萬控弦精騎,韃子算什麼?最鼎盛的時候,也不過十萬精兵而已。

而大明朝即便最虛弱的時候,其體量也超過了漢唐。不說其他,單說人口,就遠邁漢唐。

漢朝最鼎盛不過六千萬人口,唐朝差距不大,多也多不了多少。而明朝末期,人口一億多!

以百萬之族,吞併一億多的龐然大物,這是幾乎無法想象的。

但他們在原本歷史上成功了。

這也是嬴翌感嘆時無英雄,盡出些李闖這樣的貨色。不說朱洪武這等從草莽起勢一統天下的人傑,趙匡胤這樣的應該出幾個吧?可是沒有。

總覺得韃子入主中原有一種僥倖——一億多的人口基數,怎麼就沒跳出幾個厲害的角色?

是天數?或者是明朝太成功,把人們都教化成了綿羊?

這裡面的原因,不得而知。

但無論如何,嬴翌從另一個時空來到這裡,他站出來了,一切就要變得不一樣。

東虜一場大敗,對他們來說,最要緊的,不是立刻發兵復仇。而是消弭這場大敗帶來的巨大的負面影響,穩住基本盤最重要。

於是東虜自舔傷口,嬴翌則展開對河北大地的清剿,以完成對這片大地的實際統治。

...

宣府鎮,城外。

宣府鎮的鎮,不是一個鎮級治所的鎮,而是軍鎮的鎮。是前朝明廷九邊重鎮之一,與大同鎮共同構築形成對韃靼土默特部的宣大軍事防線。

宣府西接大同,東邊的懷來衛與京師順天府直接相連。其軍事地位之重,可以稱之爲京師順天府的門戶屏障。

此前宣府總兵唐通奉詔勤王,被趙金所部擊滅,斬下頭顱。由是宣府空空,對北邊韃靼人的防禦空虛到了極點。

嬴翌用極短的時間進行軍事調整,以鄭九校尉部爲核心,設西北戰區,宣府就包含在其中。

鄭九率兵入宣府,直奔治所宣府鎮。一路所過,諸縣望風而降。大軍剛剛抵達城外,宣府鎮的官員便也打開了城門。

大抵皆是無路可走。

一則嬴翌兵強馬壯,二則崇禎帝下詔退位,明朝滅亡已成定局。任何一個地方的官員都成了無根之萍,又沒有重兵依靠,只有投降一路可走。

鄭九的重任,在於建立西北戰區。因此一路過來,各縣城投降的事,並沒有耽擱腳步。只令當地官員穩定秩序,等待牧政院區置。畢竟那是牧政院的事。

而宣府鎮,則是建立西北戰區的第一個核心位置,抵達這裡之後,來不及安營紮寨,鄭九便在城下接見納降。

宣府巡撫、萬全都司都指揮使及其下一衆前朝浮萍恭恭敬敬的拜倒在鄭九面前,在他們的後面,還有宣府鎮的士紳商人大豪,只是他們沒有資格到前面來,都在後面。

鄭九魁梧的身軀好似一座山,濃密的鬍鬚,神色極剛硬,他一身淡金色甲冑,兜鍪捧在臂彎裡。

目光如刀,掃過一干人等,豪聲道:“本將軍乃夏王帳下代西北戰區都督鄭九。爾等識時務,開城獻降,本將很高興。即日起,宣府鎮進入軍管程序,一應前朝官員、地方士紳,皆聽本將軍號令。有違者,斬!”

他作風強硬,雷厲風行,道:“爾等前朝舊臣,這裡誰最大?”

宣府巡撫與都司都指揮使對視一眼,皆作揖道:“學生宣府巡撫(萬全都司都指揮使)。”

“你們兩個?”

鄭九點了點頭:“一把年紀了,都起來說話。”

“謝將軍。”兩個老官連忙爬起來,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

鄭九道:“唐通倒行逆施,業已伏誅。然宣府九邊之一,不可謂不重。本都督奉夏王之命,收復宣大,建立西北戰區。首要軍務便是肅清宣府濁流。你們兩個老官是這裡的地頭蛇,宣府鎮境況如何,你們比我清楚。各地有幾個土皇帝,有多少山賊匪類,土默特韃靼人有什麼動靜,邊關關隘可有御守,皆一一道來,不可隱瞞。若有差池,誅之!”

西北戰區不可謂不重要,現階段而言,是肅清西北地區的土皇帝,推行夏王秩序,並建立針對韃靼人的戰線,爲將來作準備。而在長遠而言,西北戰區的作用,更在於西域甚至更西、更北的廣大地區。

作爲軍人,鄭九完全不需彎彎繞繞,直接軍管,以軍法爲基準,迅速穩定宣府秩序。

在軍隊的刀鋒之下,什麼土皇帝、山賊匪類、土豪劣紳,皆被迅速剿滅。

邊鎮沒有無辜——至少士紳土豪沒有無辜的。因此無論怎麼殺戮,鄭九都心裡有數。

發兵之前,嬴翌早有叮囑。邊鎮的士紳、商人等土皇帝,是軍隊肅清的主要目標。

宣府只是其一,接下來還有大同,乃至於整個三晉大地——所謂晉商,這等出賣一切的國賊,嬴翌可不會給他們活路。

宣府距離京師最近,但軍隊對地方的肅清,宣府並不是最早的。林江生校尉部對河北大地的清洗,一早就轟轟烈烈的拉開了序幕。

七十七章 變故連連展神通三十七章 勸一百二十七章 毀天滅地震世間 道人魔尊戰更酣六十三章 過去未來九十七章 險些中招十一章 摧枯拉朽顯神通第九章 留印記欲摸根腳 說神通天罡地煞八十八章 十二魔神來圍攻十二章 機緣巧合得訊息四一章 構架四一章 構架八十六章 左良玉三十六章 夜奔百里三五七章 大一統二六二章 田宏遇說八十四章 百年第二章 擒拿上帝力無邊二十八章 事生變故色驟變一九五章 拿人十八章 聖人將至威赫赫十五章 勢艱辛孤注一擲第九章 超凡第五章 長生一百二十五章 狠鬥法各顯神通 不自量蚍蜉螻蟻第八章 同道中人七十章 有根性者強三十章 丹山亂七十九章 洪鯤二九五章 首戰三二九章 封賞六十五章 二三事各有吩咐第九章 超凡八十七章 思考第三章 以一敵三逞威風二五一章 前夕五十四章 改變四二章 道庭三十二章 威名赫赫收兵馬九十五章 虛幻真實一線間八十七章 化道三十八章 齊證混元大羅仙十一章 誅殺一一一章 遭囚一百零七章 可憐身死兩騎士 太一弟子有計較五十章 太一教發揚壯大 言語間隱秘隱現三七三章 只是不喜十三章 見了城隍出城去九十八章 玄陽第十章 術數化二十五章 身在劫中不自由第四章 追蹤二十五章 寶貝動人心 撲朔又迷離二十三章 迴天台山十七章 鐘山嶽樂於助人 入正軌教門修行第四章 天子居第八章 心有目的直指吞星四十六章 崑崙山上玉虛宮十六章 一拳打死老祭司七十章 重造乾坤號天一七十六章 巫族善戰路混沌一六一章 李真人一二一章 再勝五十九章 三山關下二十二章 少年來訪 忽悠引誘一百零三章 推測緣由心明瞭 暴亂起始衆人急九十三章 混沌寂寥空空行十五章 魔神真靈有大用三十六章 孫柳道人捆仙繩 低是一頭太一門一四六章 戰場二十七章 生生死死皆是道四十章 駭牧首危言相與 欲權柄分庭抗禮第一章 事起三元星再解釋和說明一下四十三章 東征西討扭轉乾坤三六七章 德川五十三章 再對陣六十六章 肆虐一百二十七章 毀天滅地震世間 道人魔尊戰更酣七十五章 謀主第八章 同道中人十五章 虛空九十章 雲霞域二十三章 原來至寶是先天十四章 即將十九章 衛臻一一八章 寂寞十六章 相持盤古爭力宇四十一章 滋味第五章 世外坐看風雲涌 山旮旯裡藏真人三十一章 打探六十七章 符印一枚呈太一一八四章 家眷八十章 議定二十九章 貶謫三九一章 中樞元靈一六九章 攻城七十三章 一擊五十五章 李夫人八十八章 煉寶三零八章 勢盡
七十七章 變故連連展神通三十七章 勸一百二十七章 毀天滅地震世間 道人魔尊戰更酣六十三章 過去未來九十七章 險些中招十一章 摧枯拉朽顯神通第九章 留印記欲摸根腳 說神通天罡地煞八十八章 十二魔神來圍攻十二章 機緣巧合得訊息四一章 構架四一章 構架八十六章 左良玉三十六章 夜奔百里三五七章 大一統二六二章 田宏遇說八十四章 百年第二章 擒拿上帝力無邊二十八章 事生變故色驟變一九五章 拿人十八章 聖人將至威赫赫十五章 勢艱辛孤注一擲第九章 超凡第五章 長生一百二十五章 狠鬥法各顯神通 不自量蚍蜉螻蟻第八章 同道中人七十章 有根性者強三十章 丹山亂七十九章 洪鯤二九五章 首戰三二九章 封賞六十五章 二三事各有吩咐第九章 超凡八十七章 思考第三章 以一敵三逞威風二五一章 前夕五十四章 改變四二章 道庭三十二章 威名赫赫收兵馬九十五章 虛幻真實一線間八十七章 化道三十八章 齊證混元大羅仙十一章 誅殺一一一章 遭囚一百零七章 可憐身死兩騎士 太一弟子有計較五十章 太一教發揚壯大 言語間隱秘隱現三七三章 只是不喜十三章 見了城隍出城去九十八章 玄陽第十章 術數化二十五章 身在劫中不自由第四章 追蹤二十五章 寶貝動人心 撲朔又迷離二十三章 迴天台山十七章 鐘山嶽樂於助人 入正軌教門修行第四章 天子居第八章 心有目的直指吞星四十六章 崑崙山上玉虛宮十六章 一拳打死老祭司七十章 重造乾坤號天一七十六章 巫族善戰路混沌一六一章 李真人一二一章 再勝五十九章 三山關下二十二章 少年來訪 忽悠引誘一百零三章 推測緣由心明瞭 暴亂起始衆人急九十三章 混沌寂寥空空行十五章 魔神真靈有大用三十六章 孫柳道人捆仙繩 低是一頭太一門一四六章 戰場二十七章 生生死死皆是道四十章 駭牧首危言相與 欲權柄分庭抗禮第一章 事起三元星再解釋和說明一下四十三章 東征西討扭轉乾坤三六七章 德川五十三章 再對陣六十六章 肆虐一百二十七章 毀天滅地震世間 道人魔尊戰更酣七十五章 謀主第八章 同道中人十五章 虛空九十章 雲霞域二十三章 原來至寶是先天十四章 即將十九章 衛臻一一八章 寂寞十六章 相持盤古爭力宇四十一章 滋味第五章 世外坐看風雲涌 山旮旯裡藏真人三十一章 打探六十七章 符印一枚呈太一一八四章 家眷八十章 議定二十九章 貶謫三九一章 中樞元靈一六九章 攻城七十三章 一擊五十五章 李夫人八十八章 煉寶三零八章 勢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