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六章 如火如荼

拿孔府開刀,不是一時興起,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一則孔府怠墮,的確需要洗一洗。二則也是爲了更平順推行新政策的需求。

說孔府怠墮,並非妄言。

孔聖人值得敬仰,那是封建時代形成的諸夏文明集大成體系的引路人和開拓者。聖人之名,無愧天地。

然孔聖人是孔聖人,孔府是孔府。聖人之澤,五世而斬。而衍聖公孔府,從儒家確立政治上的首要地位之後,已經享受了一千多年的孔聖人的遺澤。

不是說不能享受,作爲孔聖人的後人,他們有一定的資格。但享受之餘,藉着孔聖人的名頭亂來,那就不是味道了。說給聖人抹黑,那也是實實在在的。

就拿當前這個時期來說,明廷末亡之時,整個山東六個府治,說有一半人是孔府的奴婢、佃戶,可能稍稍過了點,但也差不了多少。

至少二十萬頃最肥沃的良田都在孔府名下,這些田畝是怎麼來的,有多少沾染了血腥,其中有多少欺壓,可想而知。

當然,肯定不是全部——因爲明朝讀書人地位極高,有各種特權,比如納稅特權——功名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其名下可以擁有多少畝土地不必納稅。

如孔府這樣的存在,朝廷是不收稅的。

在王朝將末,世道崩壞,天災不斷的情況下,明廷一如既往的收重稅,百姓承擔不起,於是想方設法將自己的土地無償獻給有功名、有資格免稅的人。自願爲奴爲婢。

這也是明末土地兼併嚴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孔府二十萬頃良田,有多少是巧取豪奪,有多少是百姓活不下去自願奉獻,大抵一半一半。

孔府有偌大的名聲,但在這個時期,根本沒有什麼作爲。也不曾奉行聖人世家的德行——山東方方面面,被孔府控制的,不在少數。而山東天災連連的時候,並不見孔府出面做過什麼。

享受是理所當然,至於責任,就呵呵了。

自恃聖人之家,有天下讀書人做後盾,眼睛早已長在腦頂上,全然再無半點聖人世家的德行,在嬴翌而言,自該洗一洗。

當然,有人說了,作爲讀書人的精神領袖,如果做出邀民心之舉,未免大逆不道,恐受明廷忌憚。當然,這是一個理由,但說不過去——私下裡不能邀民心,可不可以通過官府來辦?

明末讀書人的墮落,從孔府這個精神領袖的作爲來看,就可見一斑。

拿孔府開刀,是嬴翌給天下讀書人、士紳的第一個警告。連衍聖公孔府都毫不猶豫的拿下,各地讀書人、士紳知道之後,就會形成兩個極端——一個是竭力抵抗,不死不休。一個是全面服軟,納頭就拜。

於是就可以有效的進行區分——明朝士紳階級養的太過優厚,而致使他們忘了自己的責任,一切都覺得理所當然。必須要對其進行一番大手術。

而即將建立的新朝,在文明的發展上,與此前大不類同。元炁方案的基礎存在,預示着新朝的掌權階級,絕非以往任何一個朝代的掌權者那樣,只需要通讀四書五經即可。

在新朝,四書五經只是基礎,只能作爲思想道德和基礎文化水平的印證,並非掌握權柄的依靠。在元炁方案和人道方案上符合嬴翌需求的,纔會成爲權柄的掌控者和執行者。

舊時代的讀書人,必將被淘汰。只需要留下一批聽話的,承前啓後的讀書人就夠了。頑固不化、守舊不變的人,沒必要繼續存在。

這就是首先對衍聖公府開刀的原因之所在。

道統的革新,必將伴隨着鮮血。衍聖公府必定再無以往的風光——孔聖人是孔聖人,仍然要萬世朝拜,但衍聖公府,呵呵,詩書傳家嘛,就好好傳就是了。

...

曲阜,衍聖公府一片混亂,哭喊聲、喝罵聲、慘叫聲,不絕於耳。一切的榮耀和光輝,在刀槍之下瑟瑟發抖。

明廷兗州府巡撫本欲前往相勸,得聞刀兵加諸聖府,半道折返。曲阜縣令勇闖衍聖公府,於府門外血濺三尺。

數千讀書人高喊着辱沒聖人,而被砍殺於當街。

整個山東震動了,整個天下震動了!

真定府,當三千甲兵抵達,遭到了激烈的反抗。炮轟槍鳴半日,方纔破城,殺盡抵抗者,血流成河。

廣平府,當甲兵抵達,全城服軟,開城投降。

如同滾雪球一樣,隨着軍隊的推進、牧政院的跟進,一個個府治、縣城被拿下。許多縣兵、團練被收編、數不盡的士紳、豪強被剿滅。

山野間,越來越多的被甄選收編武裝起來的軍隊出沒,在百姓的指引下,剿滅一處處匪窩、一個個山寨。

舊時代的哀嚎聲中,夏王嬴翌的名聲傳遍天下,震動寰宇!

京師。

嬴翌坐在龍椅畔的凳子上,陛階下,以鄭允芝、孫秀才爲首的牧政院、御法院的文臣們,正在勸阻嬴翌。

“君上,孔府不能大動干戈啊!”孫秀才苦口婆心:“動了孔府,便是與天下讀書人爲敵,將舉步維艱啊!”

嬴翌笑眯眯地看着他們,倒也沒想到,在這件事上,孫秀才比鄭允芝更焦慮。

按道理說,作爲一個曾經落魄的秀才,孫聞作爲舊體系的一員,並未享受到更多的好處,反倒是鄭允芝作爲其中的一員,得到的利益更多。

然而在山東的消息傳來之後,第一個勸阻的卻是孫聞孫秀才。

這滿朝文臣,皆是孔孟子弟,嬴翌在決定對孔府下手之前,就已經預料到了這一幕的發生。

他們一個個上前來勸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可謂苦心孤詣。但嬴翌也看得出來,其中有不少人已經把握住了新時代的脈搏——他們來勸阻,只是基於孔孟子弟的身份,但只是勸阻,至於嬴翌聽不聽,這些人是不太在意的。

而孫秀才等,則太過在意。雖不說令嬴翌不高興,卻也實在不會在嬴翌面前討的好處。

等到他們一個個說完,嬴翌才道:“說完了罷?說完了聽本王說幾句。”

五十六章 劍陣之中爭口舌 緊箍神咒套錯人一三三章 劍舞四十六章 先天神通困道君一二零章 打翻七十四章 再回七十章 老魔立教號原始 可憐九頭好下場二四零章 水師四十九章 雷雲三十七章 豬狗耳三十六章 夜奔百里七十九章 老魔頭老謀深算 大法師皮殼易主一百章 十八卷三十六章 九幽葫蘆金蛟剪七十七章 改運七十三章 怪物二九七章 箭筒士二六二章 田宏遇說第一章 初來乍到三十章 太史一七九章 爐竈十一章 人人如龍爲我願 道人如何不成全二十七章 朱雀法身耀虛空一六七章 京師五十二章 憂慮三十八章 紅原牧首勤討好 寶光飛遁回帝都六十六章 殺場四十二章 赤精求援三十二章 重修神通太一身七十章 老魔立教號原始 可憐九頭好下場第三章 離家歸道場四十四章 長生之毒至於斯五十章 成親一五九章 三十萬十八章 誅殺四四章 邀請第九章 超凡一百零四章 有應對各人擇一方 欲求援趙昱卻閉關七十六章 逃脫一九一章 祭奠一百零五章 克拉特心有警惕 急行動太一弟子十七章 平息暴亂 少年英雄三零四章 緊急應對十四章 亮出虎皮拉大旗四十二章 再見祖廟八十一章 論鎮封印塵埃落八十六章 是師非師徒非徒八十四章 師兄弟二人逞威 吸血鬼大隊來襲七十一章 一方宇宙財富耶三十七章 一錐破城四十八章 散發二四四章 白廣恩四十章 對接第十章 變化生靈變微塵 偷入洞中聽言談六十章 寶物伴身雖憚不懼十八章 婚期至張燈結綵一零二章 殺督師第一章 魔神兇戾吞天地三十四章 天柱子證得金仙(昨天章節該是三十三,又搞錯了)四十五章 怒而動手二六九章 官至第十章 羣仙蜂擁渡寰宇十六章 似是而非六十九章 大道煉根性第三章 混沌九轉 喚聖玉牌三十八章 血祭之法只試探五六章 底氣十五章 時移世易變化多四十八章 泥菩薩過江心中寒第八章 動手一二四章 迎天子八十九章 成功九十九章 新課程七十九章 宇宙邊緣人將死二零一章 正軌一零一章 裕州亂二十九章 貶謫三八五章 閃擊二八九章 前屯衛的炮火一七七章 歸途四十六章 崑崙山上玉虛宮三十四章 根芽勃發起生機 磨礪刀鋒靜等候十一章 先天死神瘋婆子 造化輪迴大神通一五零章 玉母二十章 動口之間不動手六十四章 推測三十三章 五載情勢變 鬥法有兩場三十六章 孫柳道人捆仙繩 低是一頭太一門第三章 初下山欲往錦州十四章 更新換代七十六章 投無路莫可選四六章 鑄天庭一一四章 求道四十三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一零六章 氣數二十四章 威名四十五章 特色四十五章 開打六十七章 各顯神通爭高強五十四章 棋逢對手 將遇良才二十八章 匪類可能成事乎
五十六章 劍陣之中爭口舌 緊箍神咒套錯人一三三章 劍舞四十六章 先天神通困道君一二零章 打翻七十四章 再回七十章 老魔立教號原始 可憐九頭好下場二四零章 水師四十九章 雷雲三十七章 豬狗耳三十六章 夜奔百里七十九章 老魔頭老謀深算 大法師皮殼易主一百章 十八卷三十六章 九幽葫蘆金蛟剪七十七章 改運七十三章 怪物二九七章 箭筒士二六二章 田宏遇說第一章 初來乍到三十章 太史一七九章 爐竈十一章 人人如龍爲我願 道人如何不成全二十七章 朱雀法身耀虛空一六七章 京師五十二章 憂慮三十八章 紅原牧首勤討好 寶光飛遁回帝都六十六章 殺場四十二章 赤精求援三十二章 重修神通太一身七十章 老魔立教號原始 可憐九頭好下場第三章 離家歸道場四十四章 長生之毒至於斯五十章 成親一五九章 三十萬十八章 誅殺四四章 邀請第九章 超凡一百零四章 有應對各人擇一方 欲求援趙昱卻閉關七十六章 逃脫一九一章 祭奠一百零五章 克拉特心有警惕 急行動太一弟子十七章 平息暴亂 少年英雄三零四章 緊急應對十四章 亮出虎皮拉大旗四十二章 再見祖廟八十一章 論鎮封印塵埃落八十六章 是師非師徒非徒八十四章 師兄弟二人逞威 吸血鬼大隊來襲七十一章 一方宇宙財富耶三十七章 一錐破城四十八章 散發二四四章 白廣恩四十章 對接第十章 變化生靈變微塵 偷入洞中聽言談六十章 寶物伴身雖憚不懼十八章 婚期至張燈結綵一零二章 殺督師第一章 魔神兇戾吞天地三十四章 天柱子證得金仙(昨天章節該是三十三,又搞錯了)四十五章 怒而動手二六九章 官至第十章 羣仙蜂擁渡寰宇十六章 似是而非六十九章 大道煉根性第三章 混沌九轉 喚聖玉牌三十八章 血祭之法只試探五六章 底氣十五章 時移世易變化多四十八章 泥菩薩過江心中寒第八章 動手一二四章 迎天子八十九章 成功九十九章 新課程七十九章 宇宙邊緣人將死二零一章 正軌一零一章 裕州亂二十九章 貶謫三八五章 閃擊二八九章 前屯衛的炮火一七七章 歸途四十六章 崑崙山上玉虛宮三十四章 根芽勃發起生機 磨礪刀鋒靜等候十一章 先天死神瘋婆子 造化輪迴大神通一五零章 玉母二十章 動口之間不動手六十四章 推測三十三章 五載情勢變 鬥法有兩場三十六章 孫柳道人捆仙繩 低是一頭太一門第三章 初下山欲往錦州十四章 更新換代七十六章 投無路莫可選四六章 鑄天庭一一四章 求道四十三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一零六章 氣數二十四章 威名四十五章 特色四十五章 開打六十七章 各顯神通爭高強五十四章 棋逢對手 將遇良才二十八章 匪類可能成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