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劉備南撤

艾弗遜網

?張昭代表的是江東謀士之首,基本張昭的意見就是江東謀士的意見。

“主公也是這個意思嗎?”孫權環視堂下,問道。

“曹操攜百萬之衆,戰則必敗,降則易安。”

“是啊。”

“請主公早作算。”

堂下之人議論紛紛,皆言投降曹操方可自保。

孫權糾結不已,其實他心有不甘,很想與曹操一戰,但是心裡也擔心,萬一投降之後,以曹操的性格會將自己怎麼處理。

就在這個時候,魯肅站起來作揖道:“主公,是戰是降,現在討論爲時尚早,不如由我前往襄陽以弔喪之名探軍情,到時候再做算不遲。”

孫權想了想,diǎndiǎn頭道:“那就有勞子敬了,事不宜遲,請子敬即刻前往。”

“諾。”

兩天之後,鄧縣,劉修率領所有人馬以及隨軍家屬出鄧縣,向着襄陽進發。

很快劉修的舉動傳到了襄陽,蔡瑁一聽大爲震驚,因爲劉修舉動像極了要攻襄陽的態度,蔡瑁立刻招來了蒯越商議此事。

“異度,據說劉修率大軍前來弔喪,你如何看待此事?”蔡瑁問道。

蒯越皺眉,思索片刻,搖搖頭道:“此事實爲蹊蹺,按道理奔喪何須帶領大軍前來,我看其必有所圖。”

“我也是這麼想的。”蔡瑁陰沉着臉說道。

“萬一劉修以奔喪之名,控制襄陽,到時候我們的計劃必然失敗。”蒯越道。

“恩,可惜襄陽只有五千人馬駐守,而且久無操練,戰力有限,所以一定不能讓大軍進城。”蔡瑁咬咬牙道,他完全沒想到劉修會跟自己玩這麼一出,看來自己還是笑看劉修了。

“鄧縣距離襄陽不過幾十里,想要從別處調軍前來顯然不可能了,當下只有緊閉城門,到時候劉修來了,只需要派人前往通知,只許劉修一人進城,大軍駐紮在城外即可。”蒯越肅穆道。

“恩,只能如此了。”蔡瑁心煩意亂。

“放心吧,德珪,如今劉琮上位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任何人也改變不了了,他劉修如果敢攻襄陽,就是犯上作亂,要冒天下之大不韙,何況襄陽城高牆厚,非宛城可比,以劉修近萬人馬,根本上是攻不破的。”蒯越倒是不太擔心劉修敢劍走偏鋒。

於此同時,距離襄陽二十里的樊城中,劉備也是得到了劉修率軍奔向襄陽的消息,立刻找來了諸葛亮商議,其他書友正在看:。

諸葛亮皺眉不語。

在諸葛亮看來,劉修若是奔喪,根本沒有必要攜帶大軍已經隨軍家屬前往,除非是撤出鄧縣,進入襄陽駐紮,但是蔡瑁必然不可能放劉修大軍進城,若如此劉修必然會控制襄陽,進而控制荊州,所以到時候蔡瑁只會讓劉修一人進城,如果劉修到時候派兵攻,於道義上說不過去,而且也不可能攻得下來。

那麼唯有一個可能了。

想到這裡諸葛亮臉色一變,大叫一聲:“不好。”

劉備心裡一緊:“軍師何故驚詐?”

“我看劉修是想要逃。”諸葛亮沉聲道。

“什麼?”劉備嚇了一跳,如果真的如諸葛亮所言,那就只剩自己一家來直面曹操兵鋒了,到時候如果蔡瑁不相助,自己則必然兵敗,這實在不是一個好消息。

諸葛亮想通這一diǎn,再聯想起劉修這段時間的舉動,立刻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我說劉修怎麼會突然從宛城撤軍,想必他早就料到曹操會盡起大軍於月底南征,所以藉着探望劉景升爲由,全軍撤出宛城,而到了鄧縣之後便一直沒有進入襄陽,其實他早就看出了蔡瑁的陰謀,只不過蔡瑁的陰謀卻反而了成了他撤軍的藉口。”

“如今劉表新亡,劉修再次以奔喪之名,率軍前往襄陽,這樣可以堵住了天下人的嘴,如果蔡瑁拒絕其進入襄陽奔喪,則劉修便可以以此爲由,不是自己不想盡孝,實乃蔡瑁不讓,到時候便可將蔡瑁陷入不義,轉嫁天下人的罵名,輕易的就化解了不利的局面。”

“劉修之所以帶着物資以及隨軍家屬,便是早會料到蔡瑁不會讓大軍進城,到時候便可以順理成章的南撤,真是好算計啊。”諸葛亮額頭微微冒出冷汗,想不到此子竟然將自己都欺騙了。

“可是劉修已經答應了與主公一起抵抗曹操,不會食言吧。”孫乾一旁聽着諸葛亮的分析,一邊回想着當初與劉修會談,劉修信誓旦旦的樣子。

諸葛亮苦笑一聲道:“此乃劉修的緩兵之計,此人心機當真了得。”

“可恨,實在是太可恨了。”劉備咬牙切齒,完全沒料到劉修竟然會耍這麼一出,虧自己還認爲他有梟雄之姿,卻沒想到也是個懦夫,臨陣脫逃,最重要的是將自己陷入了孤立的局面。

“現在劉修逃了,我們該如何是好?”劉備問道。

諸葛亮搖着羽扇,說道:“如果亮所料不錯,劉修的目的必然是江陵,江陵囤積了荊州一半的糧草與軍資,而且駐守五千人馬,久不操練,戰力有限,必然不是劉修的敵手,如果劉修入駐江陵,就會將我們陷入不利的局面,所以當務之急,主公立刻整備軍馬,全軍撤退,先劉修一步到達江陵,劉修攜帶隨軍家屬,行軍不然不快,這是我們的機會。”

“好,就依軍師之言,我即刻命雲長與翼德去整頓軍馬。”劉備說道。

曹操南征,人心惶惶,劉備撤軍的消息在樊城中傳了開來,由於之前劉備爲了穩定民心,將曹軍宣傳成兇殘的豺狼,所過之處盡皆屠城,寸草不留,百姓信以爲真,此時更加的害怕,紛紛表示願意拖家帶口,隨劉備撤離。

百姓的舉動完全出乎了劉備的意料,帶着百姓是拖累,劉備不可能不知道,當初了爲了逃命,劉備可以捨棄自己的兄弟,可以捨棄自己的妻兒,但是面對百姓劉備猶豫了。

並不是說劉備多麼的愛護百姓,實乃劉備以仁義行天下,如果丟棄百姓的事情傳出去,必然會影響自己的名聲。

可是劉修已經先自己一步了,若帶着百姓根本就不可能在劉修之前到達江陵。

第36章 設計圈套第227章 潼關對峙第4章 甘寧興霸第193章 南蠻番王第102章 沒卵閹人第121章 劉備對策第109章 整兵追擊第83章 樂進攻城第205章 徐庶剛烈第228章 指東打西第205章 徐庶剛烈第18章 孫權來犯第78章 會晤劉備第140章 入駐江陵第14章 路遇刺殺第102章 沒卵閹人第56章 再臨洞庭第193章 南蠻番王第129章 曹操追擊第178章 雙方談判第180章 入駐襄陽第202章 蠻人之殤第142章 召見周瑜第123章 劉表去世第187章 蠻夷鬧事第217章 湘州入手第149章 樂進賭約第57章 甘寧水軍第24章 水賊援軍第189章 秦晉之好第65章 諸葛孔明第84章 孔明策略第31章 作壁上觀第76章 女子祭酒第9章 必謀荊州第239章 你屬狗的第75章 龐統歸附第23章 雙方對策第152章 活捉劉修第214章 劉璋出兵第65章 諸葛孔明第233章 中了圈套第143章 劉修使臣第131章 劉備敗退第17章 三軍成立第136章 虎豹之殤第143章 劉修使臣第83章 樂進攻城第24章 水賊援軍第213章 出使益州第238章 女扮男裝第185章 得遇二賢第65章 諸葛孔明第75章 龐統歸附第175章 頒佈政策第31章 作壁上觀第202章 蠻人之殤第38章 慘烈一天第28章 黃蓋程普第57章 甘寧水軍第198章 血債血償第8章 蔡瑁殺意第171章 扣爲人質第203章 孫劉聯軍第108章 軍心不穩第135章 再遇伏擊第176章 飼養信鴿第13章 劉修練兵第63章 促膝長談第140章 入駐江陵第34章 韓玄棄逃第74章 鳳雛三策第59章 返回襄陽第185章 得遇二賢第145章 三方會談第144章 周瑜公瑾第222章 飛舞拒婚第190章 書籍博弈第112章 劉修翻臉第94章 背水一戰第75章 龐統歸附第192章 征討南蠻第129章 曹操追擊第181章 一石三鳥第16章 精悍強兵第104章 暗度宛城第163章 暗流涌動第217章 湘州入手第229章 圍攻西陵第75章 龐統歸附第117章 返回穰縣第82章 兵臨城下第39章 奇襲攸縣第125章 劉備南撤第29章 抵達臨湘第209章 大戰關羽第112章 劉修翻臉第70章 鹿門山行第40章 混進城內
第36章 設計圈套第227章 潼關對峙第4章 甘寧興霸第193章 南蠻番王第102章 沒卵閹人第121章 劉備對策第109章 整兵追擊第83章 樂進攻城第205章 徐庶剛烈第228章 指東打西第205章 徐庶剛烈第18章 孫權來犯第78章 會晤劉備第140章 入駐江陵第14章 路遇刺殺第102章 沒卵閹人第56章 再臨洞庭第193章 南蠻番王第129章 曹操追擊第178章 雙方談判第180章 入駐襄陽第202章 蠻人之殤第142章 召見周瑜第123章 劉表去世第187章 蠻夷鬧事第217章 湘州入手第149章 樂進賭約第57章 甘寧水軍第24章 水賊援軍第189章 秦晉之好第65章 諸葛孔明第84章 孔明策略第31章 作壁上觀第76章 女子祭酒第9章 必謀荊州第239章 你屬狗的第75章 龐統歸附第23章 雙方對策第152章 活捉劉修第214章 劉璋出兵第65章 諸葛孔明第233章 中了圈套第143章 劉修使臣第131章 劉備敗退第17章 三軍成立第136章 虎豹之殤第143章 劉修使臣第83章 樂進攻城第24章 水賊援軍第213章 出使益州第238章 女扮男裝第185章 得遇二賢第65章 諸葛孔明第75章 龐統歸附第175章 頒佈政策第31章 作壁上觀第202章 蠻人之殤第38章 慘烈一天第28章 黃蓋程普第57章 甘寧水軍第198章 血債血償第8章 蔡瑁殺意第171章 扣爲人質第203章 孫劉聯軍第108章 軍心不穩第135章 再遇伏擊第176章 飼養信鴿第13章 劉修練兵第63章 促膝長談第140章 入駐江陵第34章 韓玄棄逃第74章 鳳雛三策第59章 返回襄陽第185章 得遇二賢第145章 三方會談第144章 周瑜公瑾第222章 飛舞拒婚第190章 書籍博弈第112章 劉修翻臉第94章 背水一戰第75章 龐統歸附第192章 征討南蠻第129章 曹操追擊第181章 一石三鳥第16章 精悍強兵第104章 暗度宛城第163章 暗流涌動第217章 湘州入手第229章 圍攻西陵第75章 龐統歸附第117章 返回穰縣第82章 兵臨城下第39章 奇襲攸縣第125章 劉備南撤第29章 抵達臨湘第209章 大戰關羽第112章 劉修翻臉第70章 鹿門山行第40章 混進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