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0章 心機重重

二人相視而笑,蕭漢收劍入鞘,拱手道:“請進屋說話。”李從善微笑道:“你我之間不用客氣。”二人一起進入屋中,分賓主落座。李從善問道:“這屋裡住得可還習慣?”蕭漢笑道:“自然習慣,吃得好睡得好,這種日子還有什麼不滿足?”

李從善笑道:“蕭兄好心情,好心性,倒令小弟好生佩服。”二人寒暄幾句,蕭漢正色道:“聽說國主馬上要出發,不知道選在哪日?”李從善道:“欽天監已經報上日子,定於本月十六御駕西行,距今只有區區五日。”

蕭漢沉思道:“你現在和李存嘉關係如何?”李從善臉上微顯不忍之色,猶豫道:“六哥一向待我不錯,而且他一向不太關心朝政,聽說還曾向父皇舉薦我爲太子。”

蕭漢冷冷道:“你心軟了?”李從善忙擺手道:“不是那個意思,我只是想着如果有朝一日兄弟反目,能否好生安置他到一個幽靜的地方,過一種與世無爭的生活。”

蕭漢默然不語,這種設想太過幼稚,說明李從善內心還不夠果決,只看到李煜對他的親情,卻想像不到政治的殘酷和無情。一旦走上這條道路,什麼父子親情,什麼兄弟恩義,全都如日出雪消一般。

蕭漢冷冷看着他道:“既然你不忍心,現在收手還來得及。”李從善面色微變,搖頭道:“想回頭已經遲了,如今數十名朝臣和將軍秘密投奔小王,現在收手,只會給這些人帶來滅頂之災。”

蕭漢冷笑道:“文臣也好,武將也罷,一個個鬼精鬼精,哪會有什麼滅頂之災?只要你收手,他們立刻會拼命巴結李從嘉,然後毫不猶豫地出賣你換取寶貴。”李從善面色尷尬,輕聲道:“我自然懂得這點,因此纔來向你請教。再有一個好消息,太子話中之意,有讓我和右僕射嚴續嚴老夫子一起掌管樞密院的意思,好像已經奏報父皇。”

蕭漢輕輕點頭,皺眉問道:“樞密院掌管全國軍政,倒是個實權部門。嚴續貴爲宰相,自然沒有時間管理這些粗魯軍人,只要把握得當,軍權便可牢牢掌握在我們手中,爲以後行事打下良好基礎。”

李從善面有得色,跟着道:“上次派人給蕭兄送信,聽了蕭兄對時局的分析,小弟認爲武平也好,南平也罷,我們都可照你提的方法一試,如今已按照蕭兄回信派中書舍人徐鉉秘密進入武平和南平,不久便會有消息傳回。”

蕭漢見他按照自己的步驟穩步推進,心內得意,淡淡道:“凡事都要暗中進行,絕對不要小瞧別人的心思,一着不慎,滿盤皆輸的事情古往今來太多,我們絕不能犯相似的錯誤。”

李從善正色道:“那是自然,武平、南平離我江南太近,絕對不可讓大宋輕易吞併,就算蕭兄不言,我也知道如果那天到來,離我江南亡國便也不遠了。”

蕭漢微笑不語,李從善看他一眼接着道:“全國19個州3個軍108個縣已有七個刺史、一個軍都指揮使,四十六個縣令投靠本王。朝臣較少,只有中書舍人徐鉉、禮部侍郎孫洪、吏部侍郎曾延樞、國子監祭酒杜豫、工部員外郎常遜等十數人。武將頗多,倒佔了京城軍官半數,連東宮護衛天興軍副指使令狐託都被小王爭取過來,只要父皇車駕出發,吳王必定會稟持國政,何時起事,一切安排小王靜候蕭兄安排。”

蕭漢不置可否,淡然道:“你真相信我?真會聽我的話?”李從善毫不猶豫道:“小王對天盟誓,絕對言聽計從,如有違背,天必棄之。”跟着又道:“小妹可以從中作保,就算小王的話不可信,小妹你總會相信吧?”

就知道他會拿李月螢出來說事,蕭漢無奈道:“好了,別再拿你小妹說事,我相信便是。”李從善微笑道:“父皇已經下令小妹陪同,如今正在整備行裝,我可以安排你們見一面。”

蕭漢心內一動,微笑道:“如此倒要多謝你了,說真的,數日不見,我還真想她了。”李從善笑道:“我這小妹在宮中一天都不安分,要不是孟公公守着她,早打出宮去了。”跟着自顧笑起來,蕭漢想到李月螢在宮中坐臥不寧的情形,忍不住也跟着笑起來。

二人笑罷,蕭漢斂眉正色道:“大事可期,絕不可操之過急,只要國主出發,軍權到手,便可在全國強軍訓練,準備應對未來的危機。不瞞告訴你說,大宋已經建立水軍,日夜操練,打的就是有朝一日出兵江南的主意。”

李從善變色道:“這個小弟也聽說過,還曾向父皇建議加緊訓練軍隊,父皇一味躲避,無心操練,軍心不穩,此事便不了了之。”

蕭漢冷笑道:“你那六哥如果知道此事會怎麼做?”李從善苦笑道:“我也曾向他提起,六哥並不在意,反而說他們練他們的,關我們何事。”

蕭漢暗歎一聲,有這樣的國君,不亡國都沒天理。李煜本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亡國之君,除了吟風弄月,對於治國,就跟一個白癡一般。看來自己真要努力一把,看能不能影響歷史的走向。

蕭漢看着一臉迫切的李從善,一本正經道:“國主出發之前,你要小心收斂行跡,不可露出一絲破綻,出發之後,拿到軍權,到時來我這裡拿訓練計劃。同時一定要清除所有諸國派駐金陵的細作,絕對不可讓他們得知我們的意圖。”

李從善面色凝重,鄭重點頭道:“這點小弟也已想到,一是拿到軍權,二是清除奸細,然後呢?”

蕭漢鄭重道:“三是對太子曲意逢迎,讓他徹底對你放心,纔會方便我們做事。”李從善正色道:“六哥一向對我們不錯,這點容易辦到。”蕭漢接着道:“四是聯絡北方漢國和大遼,許以重金,讓他們不斷騷擾大宋邊境,宋兵必定會全力防備。宋軍只有二十萬人,漢軍五六萬人,但大遼兵力足足超越宋軍兩倍,一旦此計成功,宋軍必會陷入兩難境地,進退維谷,正好給我訓練和攻佔武平、南平的時機。”

李從善兩眼放光,心弛神往道:“如此一來,宋軍目光自然關注北方,無暇南顧,我們正好放手做事。”蕭漢點頭道:“此事說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大遼如今護着北漢,和大宋和平相處,根本沒有打仗的意圖,想要挑起兩國戰端,說不得要用上一些非常手段。”

李從善皺眉道:“蕭兄請直言,只要小弟能辦到,敢不竭盡全力?”蕭漢沉思道:“此事容我再想想,時日還早,一切等國主車駕出發再議不遲。”

李從善自然無有不從,爲了徵得蕭漢信任,李從善又極力表白對蕭漢的敬服,把蕭漢在江湖上的事蹟又重述一遍,直把他誇得如武曲星下凡,古今中外難得一見的武學奇才。

蕭漢臉皮雖厚,也被他誇得老臉通紅,好不容易把他止住,二人又說一陣閒話,李從善退走。蕭漢躺回牀上開始思考,自己如今真正是上了賊船,就算是爲了李月螢也得一條道走到黑。

呆到晚上,李從善一臉尷尬匆匆過來,告訴蕭漢說李月螢被國主留在宮中,一時出不來,又告訴他說國主爲了討好大宋,已經下令讓他再次出使大宋,貢獻財物,以討趙氏歡心。

李從善一臉無奈和憤怒,蕭漢微一思索便知其中之意。李景想必已經知道一些李從善的意圖,只是沒有明確證據,又怕他一出發,李從善留在京中對李從嘉不利,便把他暫時支使出去。等一切安排妥當,李從善從大宋回來,李煜已經正式監國,又有嚴續老宰相輔佐,區區一個鄭王李從善根本翻不出什麼大浪,到時只能乖乖和太子合作,兄敦弟睦,正是李景心中最理想的結果。

來到這裡一年多,蕭漢根本不敢小看古人的智慧,別看李景是個軟蛋,可好歹人家也是一國之君,些須手段還是有的。自己一再告誡李從善低調也是這個原因,現在看來,李從善出使未必是壞事,他一離開,李煜監國,天下太平,正是自己出手的最佳時機。

呀呀個呸的,老子玩不轉江湖,就來朝堂玩玩兒,玩砸了,大不了一拍屁股重回江湖,反正他們也不能奈何自己,再說現在他身上還有一個三十六派總掌門的身份,必要時可以調動南唐六幫保護自己衝出去。

想到這裡,蕭漢假裝沉思道:“國主這樣安排,想必已有懷疑你之心,如若你相信我,便留下信物授權於我,我幫你掃清一切障礙,等你從江北迴來,坐享其成便可。”

李從善微一猶豫,大喜道:“如此甚好,有蕭兄直接指揮,倒比小弟好上許多。”跟着從身上解下隨身玉佩道:“這是國主御賜玉佩,朝中盡人皆知,一會兒我再交與蕭兄一份名單,無論用到何人,只要亮出玉佩,他們自然聽命。”

自從李月螢跟着他闖蕩江湖,蕭漢便身不由己的把自己看做了江南國李景的女婿,再加之李月螢和李從善關係親近,自然而然便把他當做自己人。李從善也是如此,他匆匆回到前院,一會兒拿着一張寫滿人名和職位的紙過來交給蕭漢。

二人再無廢話,蕭漢看了一眼,收好玉佩和名單,讓李從善把他和武當派諸人送出去,在城東找了一家客店住下。

武當七子又見到師父,很是高興,楚天舒、江東閣也一樣,大家聚在一起談論起前日之事,俱感覺江湖風波越來越大,特別是沈子都重新出山,意味着新一輪血雨腥風又將開始。

事情果然如此,三天後江湖便傳來消息,青煞沈子都在江湖上四處尋找什麼,凡是阻擋他的人全部被他一招擊殺。洪州大地主秦少青的寶貝小兒子因爲騎馬衝撞了沈子都,當即被他格殺,秦少青指揮家丁,又求請官府出面,出動上百捕快衙役拘捕青煞。

這一仗相當慘烈,結果自不待言,沈子都血洗洪州青元巷,計殺秦少青一家一百二十三口,殺捕快衙役一百一十二人,無辜百姓三十九人。洪州守軍和鎮南節度使李紹光嚇得差點上吊自殺,出動上萬軍兵圍剿沈子都,誰知沈子都早沒了蹤影。

洪州刺史邊釗在關鍵時刻出了此事,當即中風偏癱,所幸救治及時,恢復的還算不錯,最後以山匪報復殺人草草結案。洪州事還沒完,饒州跟着出了事,沈子都一身布衣到一個鎮上集市買燒餅,被兩個富家小姐嘲笑,一怒之下,屠了整條街,殺了七十多人,地保報到縣裡,等縣府軍兵來到,只看到一地死屍。

蕭漢聽到這些消息,想到沈子都一人大戰黑牛羣的情形,嚇得汗溼重衣,幸好自己與慕容秋雨有些交情,要不然自己這些人也不夠他殺的。

第二七二章 幕後黑手第六九八章 迎親風光第七一六章 無邊寶藏第六一六章 功敗垂成第五八六章 因禍得福第二三六章 無敵外援第四十章 四小魔頭第四九三章 一舉兩得第一六五章 各懷鬼胎第五三七章 武林內閣制第三十二章 可怕的小道士第五八六章 因禍得福第四五二章 狗血劇情第一八五章 兄弟同心第九十三章 巧舌如簧第一四三章 醋意大發第五0一章 宮門之戰第四三九章 南平大婚第六0一章 美好藍圖第六00章 勝選感言第一九四章 再戰四凶第二五四章 空手退敵第六八六章 雪中送炭第七七五章 老而化妖第二六三章 隨機應變第四六一章 賓朋如雲第一二六章 紅顏知己第四0三章 江湖援兵第二七一章 血戰羣魔第四九六章 疾風驟雨第五二六章 東挑西撥第十四章 好心沒好報第二五八章 塞外驚變第五三三章 五老之戰第二三0章 分道揚鑣第四一六章 出兵無極幫第一一二章 玉面少主第四七二章 絕世美女第一0六章 兇險異常第三十六章 天下大勢第五七六章 人質第七八五章 血染武當 五第五六0章 再現死人谷第一九六章 公主待遇第五0五章 新政新貌第七八九章 痛徹心扉第一七0章 雙喜臨門第七0九章 血戰水心堂第六五六章 一夜繾綣第七十五章 李氏七問第五六八章 陀羅莊迷蹤第三九五章 一觸即發第五五六章 段少俠發飆第二00章 兵發金陵第一七四章 出征大會第五三三章 五老之戰第二七五章 你中有我第六三二章 迎戰金風堂第六二一章 喜出望外第九章 該死的老尼姑第七六七章 諸兇之首第七三三章 中庸之道第二八六章 三宗暗鬥第七一三章 機關難尋第四十八章 飛花鬼爪第七八六章 血染武當 六第六章 力破銅鎖第一三九章 新式練兵第九十一章 重逢第十八章 我叫屠雨萱第三五九章 衝冠一怒第五0八章 晴空霹靂第五二五章 指鹿爲馬第二七九章 挑撥離間第一九三章 傾訴傾聽第一九三章 傾訴傾聽第二九二章 終極對決第五二四章 蓄意挑撥第二六0章 戰前動員第五0一章 宮門之戰第六九六章 金陵盛事第四七一章 武當喜事第九十一章 重逢第五八七章 所得所求第六九五章 新式發明第一七四章 出征大會第二八一章 險中求生第四五八章 魔教起源 1第七四0章 殊死搏鬥第三0六章 到底誰變了第三四四章 自相殘殺第一一七章 雪中送炭第四七一章 武當喜事第三二一章 新法大促銷第六六六章 順理成章第五六五章 出兵陀羅莊第六七0章 喜怒交加第七四三章 身心冰冷第二一九章 腹背受敵第四十六章 福兮禍兮
第二七二章 幕後黑手第六九八章 迎親風光第七一六章 無邊寶藏第六一六章 功敗垂成第五八六章 因禍得福第二三六章 無敵外援第四十章 四小魔頭第四九三章 一舉兩得第一六五章 各懷鬼胎第五三七章 武林內閣制第三十二章 可怕的小道士第五八六章 因禍得福第四五二章 狗血劇情第一八五章 兄弟同心第九十三章 巧舌如簧第一四三章 醋意大發第五0一章 宮門之戰第四三九章 南平大婚第六0一章 美好藍圖第六00章 勝選感言第一九四章 再戰四凶第二五四章 空手退敵第六八六章 雪中送炭第七七五章 老而化妖第二六三章 隨機應變第四六一章 賓朋如雲第一二六章 紅顏知己第四0三章 江湖援兵第二七一章 血戰羣魔第四九六章 疾風驟雨第五二六章 東挑西撥第十四章 好心沒好報第二五八章 塞外驚變第五三三章 五老之戰第二三0章 分道揚鑣第四一六章 出兵無極幫第一一二章 玉面少主第四七二章 絕世美女第一0六章 兇險異常第三十六章 天下大勢第五七六章 人質第七八五章 血染武當 五第五六0章 再現死人谷第一九六章 公主待遇第五0五章 新政新貌第七八九章 痛徹心扉第一七0章 雙喜臨門第七0九章 血戰水心堂第六五六章 一夜繾綣第七十五章 李氏七問第五六八章 陀羅莊迷蹤第三九五章 一觸即發第五五六章 段少俠發飆第二00章 兵發金陵第一七四章 出征大會第五三三章 五老之戰第二七五章 你中有我第六三二章 迎戰金風堂第六二一章 喜出望外第九章 該死的老尼姑第七六七章 諸兇之首第七三三章 中庸之道第二八六章 三宗暗鬥第七一三章 機關難尋第四十八章 飛花鬼爪第七八六章 血染武當 六第六章 力破銅鎖第一三九章 新式練兵第九十一章 重逢第十八章 我叫屠雨萱第三五九章 衝冠一怒第五0八章 晴空霹靂第五二五章 指鹿爲馬第二七九章 挑撥離間第一九三章 傾訴傾聽第一九三章 傾訴傾聽第二九二章 終極對決第五二四章 蓄意挑撥第二六0章 戰前動員第五0一章 宮門之戰第六九六章 金陵盛事第四七一章 武當喜事第九十一章 重逢第五八七章 所得所求第六九五章 新式發明第一七四章 出征大會第二八一章 險中求生第四五八章 魔教起源 1第七四0章 殊死搏鬥第三0六章 到底誰變了第三四四章 自相殘殺第一一七章 雪中送炭第四七一章 武當喜事第三二一章 新法大促銷第六六六章 順理成章第五六五章 出兵陀羅莊第六七0章 喜怒交加第七四三章 身心冰冷第二一九章 腹背受敵第四十六章 福兮禍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