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再上少林

慕容燕心想朱元璋等帶頭之人雖得暫且安撫,但他帶來二萬餘兵馬,只怕不少人聽了他的說辭,對趙敏兀自不放心。當下帶同楊逍、範遙、五散人、五旗使諸人,前往義軍駐紮之處,購買了酒肉犒勞兵士,在軍帳中會見衆軍官。慕容燕重申“趕韃子”而非“殺韃子”之意,又申明若是衆兄弟都對自己這個教主不滿意了,儘可提出,自己當退位讓賢,絕不戀棧不去。

只見一位濃眉大眼、神情英挺的青年軍官朗聲說道:“啓稟教主:教主仁義待人,爲本教立下大功,人人死心塌地地服您,您如去職不幹,大傷衆兄弟之心。咱們跟韃子拼命血戰,雖說是爲了天下百姓,但老實說,大夥兒是爲您老人家拼命。所以還是請教主勉爲其難,爲了我教中興,繼續爲我教首領。若是有朝一日,您老人家當真想退隱林下,專研武學,不想給俗務煩擾,也請教主另選賢能,指定一位衆望所歸、已爲本教立下大功之人來出任教主,那就人人悅服,紛爭不起,明教不致爲了教內雄才互爭主位而再陷入你砍我殺的大劫,不但見笑於天下英雄,且不免給蒙元乘機反撲。”

慕容燕認得他是朱元璋手下大將李文忠,他是朱元璋的外甥,朱元璋曾收他爲義子,改名“朱文忠”,自是朱元璋的得力親信。他年紀輕輕,武功既不了得,在教內也無威望,只不過在戰陣中頗立戰功而已,但挺立席前,侃侃而談。足見事先早有預備。

慕容燕道:“李兄弟,你口中所說那位衆望所歸、已爲本教立下大功之人,不知是誰?”

李文忠道:“教主只須出得營帳,向帳外兄弟們問一聲,大夥兒就會回答教主的話。那可不是小將胡言向教主瞎說的!”

慕容燕向楊逍、範遙兩人望了一眼,走到營帳之外,廣場上明教義軍一排排的行列整齊,身上頂盔貫甲,手中明晃晃地持了刀槍,見到慕容燕出來。帶隊的將領齊聲吆喝:“參見教主!明尊佑護教主!”

衆兵士把刀槍往地下一擲,砰地一聲大響,數萬人一齊躬身行禮,齊聲喝道:“參見教主!明尊佑護教主!”

慕容燕抱拳還禮,朗聲道:“明尊佑護衆位兄弟!”接着朗聲問道:“適才李文忠將軍言道。本教有一位衆望所歸、已爲本教立下大功的人物,請問說的是哪一位?”

衆兵將齊聲高叫:“是吳國公朱元璋,吳國公朱元璋!”齊聲吶喊,聲音當真地動山搖。

慕容燕回頭一瞧楊逍、範遙,只見二人垂手在下,教緩緩搖手。慕容燕會意,轉頭向衆兵將道:“有這樣一位好兄弟,真是我教的大福份。我知道啦!大家散了隊喝酒吧!”

衆兵將躬身道:“謝教主!”

慕容燕朗聲道:“請吳國公朱元璋兄弟相見!”

一名將軍躬身道:“啓稟教主。應天府軍情緊急,吳國公已即啓程迴應天去了,命屬下向教主恕罪。”

慕容燕點頭道:“朱兄弟馬不停蹄。勤勞軍事,何罪之有?”

他回帳內,湯和、鄧愈、李文忠等都說奉吳國公之召,要趕回應天作戰,紛紛嚮慕容燕請罪告辭。

慕容燕點頭道:“各位先用飽了酒飯,回到應天。請代我向韓兄弟問好。新教主一事乃是大事,大夥兒須得從長計議。祝各位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各位帶兵,務須善待百姓。方不負了我教報國救民的宗旨!”衆將應諾,用罷酒飯,行禮告辭,各帶兵馬離去。

朱元璋等人走後,慕容燕等人商量適才的情事。周顛首先叫了起來:“朱元璋那廝想做教主,他這麼幹,可不是要造反?韋蝠王,咱們快馬趕在頭上,一刀將那廝砍了,瞧他造不造得成反?”

範遙道:“朱元璋手下兵馬人數衆多,攻城掠地的本事不小,適才那李文忠奉了朱元璋之命來向教主示威,倒也神氣得很。周兄,我若上前扭他脖子,這麼喀喇一聲,他還能胡說八道、大言不慚麼?”

周顛哈哈大笑,叫道:“妙極,妙極!剛纔你怎麼不給這小子就這麼扭斷了脖子?”

楊逍道:“我們要殺他,自然不費吹灰之力。不過朱元璋招兵買馬,攻佔州縣,只殺得蒙元半壁江山煙塵滾滾,我大漢的河山,差不多有一半讓他們光復了。這是真正的大功勞。咱們歃血爲盟,共舉義旗,爲來爲去,還不是爲了這件大事。朱元璋、李文忠這些人是殺不得的,就算他們背叛明教,只要他們真能光復大漢江山,將蒙古韃子趕回去,咱們還是不能動他們一分一毫。”

慕容燕點頭道:“不錯!楊左使所言極是。咱們當前要務,是應對眼下的少林大會。至於朱元璋,咱們以後再從長計議。”

彈指間重陽正日已到,慕容燕率領明教羣豪,來到少林寺中。少林寺前殿後殿、左廂右廂,到處擠滿了四方英雄好漢。各路武林人物之中,有的與謝遜有仇,處心積慮地要殺之報仇雪恨;有的覬覦屠龍刀,癡心妄想奪得寶刀,成爲武林至尊;有的是相互間有私人恩怨,要乘機作一了斷;大多數卻爲瞧熱鬧而來。少林寺中派出百餘名知客僧接待,引着在寺中各處休息。

武當派只到了俞蓮舟、殷梨亭和張無忌三人。張無忌上前拜見,請問謝遜安好。俞蓮舟悄聲嚮慕容燕詢問陳友諒和宋青書的下落,慕容燕將別來情由簡略說了,告知陳友諒已去漢陽,投了西路紅巾軍的首領徐壽輝;宋青書則不知去向。

此後一個時辰中,各路英雄越聚越多,華山派、崆峒派、崑崙派均有高手赴會,只峨嵋派無人上山。

明教羣豪聚在西廂的一座偏殿之中。並不和各路英雄交談。明教怨家太多,仇人見面,只怕大會未開,先已和四方怨家打了個落花流水。

午時將屆,寺中知客僧肅請羣雄來到山右的一片大廣場上。那本是寺僧種菜的數百畝菜園。這時已然壓平,搭起了數十座大木棚。羣豪隨着知客僧引導人座。各門派幫會中人數衆多的自佔一棚,人數較少的則合坐一棚。

彭瑩玉將場上傑出之士的來歷,一一稟告慕容燕知曉。羣豪畢集,洵是盛會,許多向來極少在江湖上行走的山林隱逸。這時也紛紛現身。彭瑩玉點查之下,場上不計明教,已有四千六百餘人。慕容燕、楊逍等見與會人衆,多半是敵非友,均感憂慮。

衆賓客坐定後。少林羣僧分批出來,按着空、圓、慧、法、相、莊各字輩,與羣雄見禮,最後是空智神僧,身後跟着達摩堂九老僧。

空智走到廣場正中,合十行禮,口宣佛號,說道:“今日得蒙天下英雄賞臉降臨。少林派至感光寵。只敝寺方丈師兄突患急病,無緣得會俊賢,命老衲鄭重致歉。”

羣雄聽聞主持者忽然患病。不由得均感掃興。

只聽空智又道:“金毛獅王謝遜爲禍武林,罪孽深重,貧僧的師兄空見就是被他打死的。這謝遜避身海外,大夥兒一直找不着他,可近日聽聞他已迴歸了中原,所以敝寺便恭請各位望重武林之士。共商處置之策。”說畢便即合十退下。

羣雄中有那親友被謝遜所殺的,當即便道:“這還有什麼好商議的。當日是把那謝遜抓來,凌遲處死。每人吃他一口肉,飲他一口血,爲無辜死在他手下的朋友們報仇。”此言一出,四周便有數百人隨聲附和,都說及早殺了爲是。

混亂之中,一名知客僧大聲報道:“丐幫史幫主,率領丐幫諸長老、諸弟子到。”

空智說道:“有請!”丐幫是江湖上第一大幫會,他親自迎了出去。

只見一列人快步向廣場走來,約莫一百五十餘人,都是衣衫襤褸的漢子,丐幫近年來聲勢雖已不如往時,畢竟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在江湖上仍有極大潛力,羣雄誰也不敢輕視,大半站起身來。

但見當先是兩名老年丐者,是丐幫的傳功長老和執法長老。兩名老丐身後,是個十二三歲的醜陋女童,鼻孔朝天,闊口中露出兩枚大大門牙。她手持丐幫幫主信物打狗棒。之後是掌棒龍頭、掌鉢龍頭,其後依次是八袋長老、七袋弟子、六袋弟子。

空智見持打狗棒的是個女童,心下躊躇,不知幫主是誰,該當向誰說話纔是,只得合十行禮,含糊道:“少林僧衆恭迎丐幫羣雄大駕。”

羣丐一齊抱拳還禮。傳功長老說道:“敝幫史前幫主不幸歸天,衆長老公決,立史幫主的小姐史紅石史姑娘爲幫主,這一位便是敝幫新幫主。”說着伸手向那醜陋女童一攤。

空智和羣雄都是一怔,不料丐幫更推這樣一個小女孩做幫主,若非丐幫長老親口說出,當真誰也不能相信。

空智雖大感詫異,卻也不缺禮數,合十道:“少林門下空智,參見史幫主。”

史紅石福了福還禮,囁囁嚅嚅地對答不出。

傳功長老道:“敝幫幫主年幼,一切幫務,暫由兄弟及執法長老二人代理。空智神僧乃前輩大德,多禮甚不敢當。”

兩人謙虛了幾句。知客僧引着羣丐入木棚就座。

丐幫人數衆多,半晌方始坐定。慕容燕見羣丐人人戴孝,臉上均有悲憤之色,有些弟子背上的布袋之中更有物蠕蠕而動,顯是有所爲而來。

只見傳功長老起身大聲說道:“我丐幫與少林派向來無怨無仇,敝幫一直尊重少林派是武林第一大門派,縱有些微嫌隙,我們也必儘量剋制忍讓,從來不敢有所得罪。敝幫自史前幫主以下,好生佩服少林四大神僧德高望重,足爲武人的表率楷模。史前幫主歸隱已久,靜居養病,數十年來不與江湖人士往還,不知何故,竟遭少林高僧毒手……”他說到這裡,廣場上衆人一齊“啊”的一聲驚呼,連空智也大出意料之外。

只聽傳功長老接着說道:“我們今日到此,是要當着天下英雄之前,請空聞方丈指點迷津。我們史前幫主到底在什麼事上得罪了少林派,以致少林高僧害死史前幫主之後,對寡婦孤女也要趕盡殺絕,連史夫人也保不了性命?”

空智合十說道:“阿彌陀佛,史幫主不幸仙逝,老衲此刻才首次聽到訊息。長老口口聲聲說是敝派弟子所爲,只怕其中大有誤會,還請長老言明當時詳情。”

傳功長老道:“少林派千百年來是武林中的泰山北斗,我們豈敢誣賴?便請貴寺一位高僧、一位俗家子弟出來對質。”

空智道:“長老吩咐,自當遵命。不知長老要命哪二人出來?”

傳功長老道:“是……”突然張口結舌,啞口無聲。

第三十七章 擂鼓山事了第五十八章 縹緲峰之亂3第十三章 風清揚第四十三章 聖火令第六十六章 英雄大會5第十九章 大戰光明頂7第二章 結交衆人第七十五章 名利盡煙消第三十三章 擂鼓山棋局3(求推薦、收藏)第三十八章 奔赴襄陽2第十三章 變故2第五章 金盆洗手2第十章 玉女心經第八章 授藝第七十五章 名利盡煙消第二十九章 過渡第七十四章 西夏駙馬2第二十五章 賭鬥2第五十三章 驚變第六十九章 盡煙消第二章 路遇彭瑩玉第四十二章 襄陽鏖戰4第四章 取章節名好難第七十一章 再遇木婉清第二十七章 阿朱1(求推薦、收藏)第六十九章 盡煙消第一章 故事開始第九章 授譜第四章 歲月匆匆第一章 漢水之畔第三章 黃河夜戰第二十七章 阿朱1(求推薦、收藏)第二十八章 決裂第六章 金盆洗手3第十章 玉女心經第二十二章 光明頂事了第六章 劍湖宮(新增)第五十三章 萬事皆空2第十三章 變故2第二章 仙人故居第十七章 大戰光明頂5第八章 天山雙鷹第十四章 大戰光明頂2第七十八章 宋遼罷戰第四十二章 萬仙大會3(求推薦、收藏)第十九章 回疆戰亂6第二十九章 阿朱2(求推薦、收藏)第三章 章節名好難取第六章 金盆洗手3第七章 連城寶藏第九章 鬥劍第三十一章 明教大會第三章 黃河夜戰第二十五章 英雄大會6第三十二章 擂鼓山棋局2(求推薦、收藏)第二十八章 武當風雲2第五十六章 縹緲峰之亂第五章 谷內風雲第十四章 罷鬥第十九章 大戰光明頂7第八章 授藝第二十六章 英雄大會7第七十一章 再遇木婉清第二章 辟邪劍譜第三十二章 萬安寺第二十四章 威懾(求推薦、收藏)第四十九章 再上少林第四十三章 聖火令第六十三章 英雄大會2第三十九章 揚帆出海第五十五章 萬事皆空4第二十一章 混戰第十章 洛陽第九章 授譜第三十七章 大都事了第十一章 動情第二十五章 全軍覆沒第五十一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十六章 下山第十二章 上華山第十章 玉女心經第四十六章 巫行雲、李秋水第十九章 盜經第三十八章 金花再現第四十五章 天山童姥第二十七章 英雄大會8第四十八章 狼子野心第四十七章 武當婚姻第七章 退金花第三十四章 定計第十八章 拜訪第五章 大幕開啓第三章 入住古墓第七十五章 名利盡煙消第十五章 會面第七章 木婉清(新增)第二十六章 英雄大會7第七章 木婉清(新增)第二十八章 決裂
第三十七章 擂鼓山事了第五十八章 縹緲峰之亂3第十三章 風清揚第四十三章 聖火令第六十六章 英雄大會5第十九章 大戰光明頂7第二章 結交衆人第七十五章 名利盡煙消第三十三章 擂鼓山棋局3(求推薦、收藏)第三十八章 奔赴襄陽2第十三章 變故2第五章 金盆洗手2第十章 玉女心經第八章 授藝第七十五章 名利盡煙消第二十九章 過渡第七十四章 西夏駙馬2第二十五章 賭鬥2第五十三章 驚變第六十九章 盡煙消第二章 路遇彭瑩玉第四十二章 襄陽鏖戰4第四章 取章節名好難第七十一章 再遇木婉清第二十七章 阿朱1(求推薦、收藏)第六十九章 盡煙消第一章 故事開始第九章 授譜第四章 歲月匆匆第一章 漢水之畔第三章 黃河夜戰第二十七章 阿朱1(求推薦、收藏)第二十八章 決裂第六章 金盆洗手3第十章 玉女心經第二十二章 光明頂事了第六章 劍湖宮(新增)第五十三章 萬事皆空2第十三章 變故2第二章 仙人故居第十七章 大戰光明頂5第八章 天山雙鷹第十四章 大戰光明頂2第七十八章 宋遼罷戰第四十二章 萬仙大會3(求推薦、收藏)第十九章 回疆戰亂6第二十九章 阿朱2(求推薦、收藏)第三章 章節名好難取第六章 金盆洗手3第七章 連城寶藏第九章 鬥劍第三十一章 明教大會第三章 黃河夜戰第二十五章 英雄大會6第三十二章 擂鼓山棋局2(求推薦、收藏)第二十八章 武當風雲2第五十六章 縹緲峰之亂第五章 谷內風雲第十四章 罷鬥第十九章 大戰光明頂7第八章 授藝第二十六章 英雄大會7第七十一章 再遇木婉清第二章 辟邪劍譜第三十二章 萬安寺第二十四章 威懾(求推薦、收藏)第四十九章 再上少林第四十三章 聖火令第六十三章 英雄大會2第三十九章 揚帆出海第五十五章 萬事皆空4第二十一章 混戰第十章 洛陽第九章 授譜第三十七章 大都事了第十一章 動情第二十五章 全軍覆沒第五十一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十六章 下山第十二章 上華山第十章 玉女心經第四十六章 巫行雲、李秋水第十九章 盜經第三十八章 金花再現第四十五章 天山童姥第二十七章 英雄大會8第四十八章 狼子野心第四十七章 武當婚姻第七章 退金花第三十四章 定計第十八章 拜訪第五章 大幕開啓第三章 入住古墓第七十五章 名利盡煙消第十五章 會面第七章 木婉清(新增)第二十六章 英雄大會7第七章 木婉清(新增)第二十八章 決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