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章 朱贊儀的遺囑與十年前的詔書

這樣沉默了一會兒,一名侍女來報:”殿下,安王殿下要見您。“

“請他進來!”朱贊儀馬上說道。不一會兒,安王朱楹走進來,見他醒了,忙關切的說道:“現在覺得如何了?”

“多謝叔爺掛懷。不過我這病就這樣了,好不了了。”朱贊儀強笑道。

“你還這麼年輕,怎麼只說這種喪氣話!”朱楹說道:“年輕身體好,與年老的人可不一樣,即使現在病看着很嚴重,也未必不能好。”

在他說話時,朱贊儀只是靜靜地聽着,沒有多說什麼;等他說完後,朱贊儀才又道:“叔爺,侄孫有一件事求你。”

“有什麼事儘管說,只要我能做到,而且別叫叔爺了。我比你還小一歲,一個幾歲的小孩叫我叔爺也就罷了,聽你叫我叔爺感覺自己好像變成了老頭子似的。”朱楹馬上說道。

“還有幾日我就要死了,臨死前就放肆一回。”朱贊儀笑道:“安王。”

“等我死後,求你留在越藩爲我主持喪禮,並繼續代替處置政事,待我喪禮過去後扶佐敬繼位。”

“好,我可以答應。”這些事情並未超過朱楹的能力範圍,他馬上答應。不過也略有些疑惑:“贊儀,爲何不讓你的兄弟們來操辦這些事情?有朝廷在,他們也不可能奪了佐敬的王位。”

朱楹這話說的很直白了,朱贊儀也不藏着掖着,出言道:“有朝廷在,他們自然不能奪了佐敬的王位。但其中頗有幾個無腦之輩,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若是讓他們主持喪禮,指不定把多少錢搬回自己的府邸。我倒不是心疼這點兒錢,但是不願治喪被他們用作斂財的手段。”

“若是讓他們處置朝政,由於知道自己不能長久處置,肯定任人唯親,大肆收受賄賂把自己家的倉庫填滿。這也罷了,問題在於他們任用私人擾亂朝政,進而影響到民間。現在安南人的反抗仍不時發生,被他們這麼亂搞,是要逼着安南人造反。這絕對不行!所以我絕不能,讓他們爲我治喪、代替處置朝政。”

“這,好吧。”朱楹覺得他說的還有道理,就答應一句。

“我自然也不是隻顧着自己享受,不顧兄弟。等我去世後、佐敬繼位時,安王你就以新王繼位、全國同慶爲藉口,大大的賞賜他們一番。但不能讓他們沾喪事與朝政。”朱贊儀害怕朱楹仍然覺得自己是吝嗇對親兄弟都一毛不拔,忙又道。

他的猜測果然是對的,因爲聽了這話,朱楹的表情舒展開了,說道:“就依你。以佐敬的名義給他們賞賜,也是好事。還有,你也不要叫當地人安南人,允熥之前下過旨意,不許任何人稱呼他們爲安南人,一律按照地方稱之爲越人。據我記憶,對於藩國原來的百姓,允熥只下過這一道旨意,允熞仍可以稱呼當地人爲女真人,賢烶仍可以稱當地人爲馬來人,只有越藩不能稱他們是安南人。你可不能違背忌諱。”

“公開場合我當然不會違背,這不是私底下麼。”朱贊儀道。在場的宦官和侍女都是他從廣西帶過來的,與安南人一點關係都沒有,他當然敢這麼說。

“私底下也注意些吧。”朱楹說了一句,沒有多說。

他們又交談幾句,忽然朱贊儀開始劇烈的咳嗽,怎麼拍後背都止不住,而且吐出一口血來。宦官趕忙去叫醫生。醫生很快趕過來,診了一下脈搏,雖然爲他止住了咳嗽,但仍面露難色,又仔細斟酌了一番才說道:“殿下,安王殿下,臣無能爲力。”

“你……”朱楹剛要說什麼,就聽朱贊儀說道:“罷了,孤的病到了此時已非人力所能醫治,你下去吧。”

“是,殿下。”醫生如夢大赦般恭敬的答應一句,隨即退下。

朱贊儀又劇烈的咳嗽幾聲,又吐出一口血。他的親近宦官忙將藥拿過來,可被他一把推開,儘自己最大的力氣說道:“去將王妃與佐敬、茜雪叫來!”

“你,你的身體還能撐得住,叫他們過來做什麼!”朱楹略有些慌張的說道。朱贊儀單獨叫這三人中的那一人都非常正常,可同時將他們三人都叫來,朱楹馬上意識到了他要做什麼。

“我的身體還能撐幾日,而且今日是昀芷大喜的日子,我豈能今日去世給她添堵?即使她知道我死已經過去許多天了。但正因我的身子還能撐,纔要趁着還清醒的時候把話都交代好了。不然,萬一我臨死之前糊塗了,什麼都交代不清楚,對他們三個,對越藩不是好事。”朱贊儀道。

“哎!”朱楹只是嘆了口氣。

不一會兒一大兩小三人走進來。兩小中的那個小姑娘見到朱贊儀,馬上蹦蹦跳跳的過來,湊在他身邊說道:“爹,你怎麼了,都三四天沒有與茜雪說話了。袁姑姑說你生病了,還沒有好麼?”

“茜雪,我的孩子。”朱贊儀笑道:“爹的病還沒好,不過這幾日,爹有空就陪你說話。”

“爹,你還是好好養病,等病完全好了,再與女兒說話。”茜雪說道。

“我的好孩子。”朱贊儀又笑道。他隨即對王妃陳麗萍說道:“將來茜雪出嫁的時候,一定要風光大婚,陪嫁也要極盡所能。在京城,叔叔允許我的幾個小姑姑自己選擇駙馬人選,將來茜雪也要自己選擇駙馬人選。”

“是,是。”陳麗萍答應一句,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

“娘,你哭什麼?”茜雪有些驚訝的問道。

“是啊,麗萍你哭什麼,我雖然年紀不算大,但這輩子該享受的,除了子孫環繞膝下也都享受過了。要說遺憾當然也有,但也能平穩去那邊。你不必哭。”朱贊儀道。

“夫君!”陳麗萍忍不住跪在牀邊放聲大哭起來。屋內的下人被她傳染,也紛紛哭泣起來;她懷裡抱着的只有兩歲的佐敬也哭起來,雖然他並不知道爲什麼哭。只有茜雪,茫然的站在原地。

過了好一會兒她才止住眼淚,停止抽泣。朱贊儀繼續說道:“過幾日等我故去了,喪事不必隆重,咱們越藩底子薄,經不起折騰。安王,你也千萬不能弄得太隆重。民間百姓出於面子,都要將葬禮弄得很風光,咱們朱家都已經是全天下最尊貴的人家了,沒必要顧忌什麼面子。”

“可是,可是,”陳麗萍要說什麼,但又被朱贊儀搶道:“可是什麼!一定按照我的意思來,如果弄得太隆重,我在下面也不得安枕!”

聽到這話,陳麗萍才勉強答應;聽到她答應,朱楹才答應。

此時朱贊儀的精神越發萎靡不振,似乎隨時就要支撐不住,再睡過去,可仍然強撐着不睡,又說道:“把佐敬抱過來給我瞧瞧。”女官趕忙走到他身前,抱着佐敬給他看;朱贊儀伸手摸了摸佐敬的臉,低聲說道:“孩子,真是,你尚未成年就要承擔許多事情,真是讓你受苦了。”

“我先出去一下。”朱楹不忍看到這一幕,忙溜走了。

朱贊儀看了一會兒佐敬,命女官將他抱出去,又讓下人將茜雪帶走,繼續對陳麗萍吩咐道:“我死之後一段時日,由叔爺代替處置朝政;之後等佐敬繼位了,就向叔叔請旨,派來一文一武兩人輔佐佐敬,暫時用藍批代替處置朝政。但大印把握在你手裡,必須你加蓋用印後,王令纔有效,批答的奏摺才能發還處置。”這時他又咳嗽起來,還十分厲害,即使吃了藥也沒起多大作用,斷斷續續的說完了這句話。

“是,夫君。”陳麗萍忍不住又想哭出來。但還是忍住了。

“佐敬,就留在越藩,不要送到京城;茜雪也要留在河內。其實把茜雪送到京城對咱們家足有好處,可若是她去了京城,佐敬一個人就太孤單了,還是讓她留在河內吧。”朱贊儀又道。陳麗萍半跪在地上,繼續哭泣的答應。

朱贊儀又吩咐了許多話,陳麗萍一直答應着。說道最後,朱贊儀將要吩咐的事情交代完畢,正要讓下人再將佐敬與茜雪帶進來,多看他們幾眼,忽然想到一事,吩咐下人從抽屜裡拿出一串鑰匙,找出其中一個,又道:“麗萍,你用這把鑰匙,打開我那櫃子倒數第二格。”

陳麗萍擦了擦眼淚,依言打開那個櫃子,從中拿出一個盒子。

“把盒子遞給我。”朱贊儀忙道。

“再準備一個火盆。”他又道。

“殿下,您這是要做什麼?”宦官不解的問道。

“不要多問!”朱贊儀忽然語氣強硬的說道:“按照我的吩咐做!”

“是,殿下。”這下人被嚇了一跳,趕忙找來火盆。

“你們都出去。麗萍你也出去。沒有我的吩咐,不要進來。”朱贊儀又道。

陳麗萍心中非常疑惑。她本以爲朱贊儀拿出一個十分重要的東西,要交代最後的遺言;可他卻讓他們都出去。盒子裡裝的到底是什麼?

可不論她再疑惑,也不敢違背,答應一聲,轉身離開,並且緊緊的關上了門。

“咳咳!”朱贊儀一邊咳嗽着,一邊用另一把鑰匙打開這個盒子,從中取出一個像是聖旨的卷軸。這個卷軸一看就有些年頭了,緞布略有些陳舊,至少在七年以上。朱贊儀打開卷軸,看着上面的字,用最輕的聲音說道:“……,皇孫允熥,殘暴狠毒,被人偷樑換柱,僭越太孫之位,朕時近壽盡覺之。……,留此遺詔,改封皇孫允炆爲皇太孫,詔藩王起兵清君側,擁立允炆爲君。”

‘贊儀,曾祖已經年過七旬,日子不多了。允熥十分聰慧,雖然不善處理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將來必定能爲一位好皇帝。可是,他在你大爺爺(朱標)故去前後大相徑庭、變化極大,雖然也有因父母去世後兒孫性情大變的先例,但這樣的人既然能因父母去世性情大變,都應當變得對親人十分照顧,可允熥與允炆、允熞等的兄弟之情卻不如從前,後來才慢慢地變得與從前一樣,好像重新培養的兄弟感情一般。雖然這一點他掩飾的好,但曾祖也能感覺出來。”

“而且他變得比從前聰明多了,對事情的見解成熟多了,懂得的治國的道理更多,這不應當是一個十多歲的少年能夠明白的。也沒有人教給他這些。如果不是曾祖嚴查過門禁,確定他並非被人掉包,必定會將他抓起來嚴刑拷打。”

“他必定能夠將大明治理好,但曾祖怕他對宗室不好!將這個遺照給你,如果他繼位後殘害宗室,你逃出京城(當時朱贊儀住在京城),公佈此遺詔,號召藩王清君側!他不可能一下子將所有藩王都剪除,因爲他殘害宗室仍在的藩王必定心懷不滿,清君側必成!’

‘贊儀,保護咱們朱家的重任,曾祖就交給你了,若允熥對宗室不好,你一定要公佈遺詔!’朱贊儀又回想起十年前,洪武三十年,他有一次去宮裡探望朱元璋,允熥不在,朱元璋用理由將下人都遣出去,忽然拿出這封聖旨對他說話的情形。

當初朱贊儀完全驚呆了。他沒有想到,曾祖竟然暗地裡懷疑允熥!當時因爲害怕他拿着遺詔暴露,朱元璋沒有當時就將詔書給他,只是囑咐他不要將此事告訴別人。第二年,洪武三十一年,允熥去祭祖的時候,他才接過這個詔書。

之後數年,他害怕詔書丟失或被人發覺,都是貼身攜帶,從來不敢讓別人看到。同時身上隨時帶着火摺子,一旦要暴露就馬上燒燬。過了好幾年,一直到他來到河內,才稍微放鬆了些,將遺詔緊緊鎖在盒子裡,又將盒子緊緊鎖在櫃子裡,櫃子與整個寢殿完全一體,不能搬走。鑰匙大多數情況都隨身攜帶。

“今日,終於讓你重見天日了。”朱贊儀喃喃的說了一句。

第1059章 最終決戰——僧人營第689章 金帳汗與維齊爾第613章 滁州牧場第657章 攻緬——江頭城第763章 李家子弟第399章 朱榑異變第1270章 兒女第1765章 允熥與文坻的對話第1111章 宴飲後的吩咐第226章 東西藩國第845章 安南士紳第1275章 三人第1389章 教徒與意外的點評第928章 意外的火器人才第963章 鋼鐵廠第616章 齊步走第487章 再次出發第1254章 農業改革——吩咐完畢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第137章 戰——初戰第483章 沿着舊航路第23章 重陽節——其他人的心思第755章 南巡——不要色目人!(五千字章節)第372章 燕周浙第1326章 南洋風雨——事情與軍費第376章 兩地的變故(二)第731章 征討安南——準備和計劃第1138章 陳立傑第1322章 金融改革——尾聲第1185章 什麼菜第1024章 守城——退卻計劃第1662章 巴布納——去巴布納第856章 南定——提要第840章 升龍第1563章 巴布納——爲什麼第1357章 南洋風雨——新的地方第199章 四輔官第998章 撒馬爾罕城的決策——進兵路線第1405章 友情第706章 接見使者之前第1404章 醫生的名字與偉大的豌豆第737章 色目後裔第1302章 簡化字最後第567章 新生宗室與二次北巡第1335章 漢洲攻略(六)第538章 昀芷之言與寶慶之語第204章 彌勒佛第395章 燕軍人答覆本章說第829章 多邦城——謀劃獻城第210章 新的分析第341章 講武堂人才與整頓第1261章 格致監與再見羅貫中第166章 新一年第1125章 傅安(二)第705章 大事件的開端番外21:祭祀與許願第798章 廣州人的反應續第242章 不同的可能第394章 燕軍第1162章 蒙古謀劃——吩咐第221章 三年守孝第81章 下基層下第16章 首抄詩詞第85章 失常的人第792章 大案——真相(下)第110章 見藍珍第410章 德州之戰——關鍵第713章 辨別真相——大白番外13:大辯論上第1278章 練子寧的新差事925章 殿試的題目第1005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上)第448章 徐家四姐妹第1069章 決戰——百夷衛的驚人戰術與上直衛第593章 兩處思量第1382章 聯繫前文第433章 二次抓捕第628章 李家和兵部第506章 派出所和下一步第1167章 曙光第1702章 金家人的奇思妙想第1351章 漢洲攻略(十四)第1735章 發現海盜船第229章 民間輿論第1198章 金銀的作用第621章 艱難的訓練第1276章 赦免和規矩第441章 北巡——扶桑第1347章 漢洲攻略(十二)第1529章 小武則天第246章 接旨第217章 爲何讀書第1502章 蘇州驚變——李家的決斷第1055章 最終決戰——常繼宗第454章 沙州與京城兩地第707章 安南使者第220章 家人和朝鮮請求第124章 兗州事件——線索第1180章 婚禮的次序
第1059章 最終決戰——僧人營第689章 金帳汗與維齊爾第613章 滁州牧場第657章 攻緬——江頭城第763章 李家子弟第399章 朱榑異變第1270章 兒女第1765章 允熥與文坻的對話第1111章 宴飲後的吩咐第226章 東西藩國第845章 安南士紳第1275章 三人第1389章 教徒與意外的點評第928章 意外的火器人才第963章 鋼鐵廠第616章 齊步走第487章 再次出發第1254章 農業改革——吩咐完畢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第137章 戰——初戰第483章 沿着舊航路第23章 重陽節——其他人的心思第755章 南巡——不要色目人!(五千字章節)第372章 燕周浙第1326章 南洋風雨——事情與軍費第376章 兩地的變故(二)第731章 征討安南——準備和計劃第1138章 陳立傑第1322章 金融改革——尾聲第1185章 什麼菜第1024章 守城——退卻計劃第1662章 巴布納——去巴布納第856章 南定——提要第840章 升龍第1563章 巴布納——爲什麼第1357章 南洋風雨——新的地方第199章 四輔官第998章 撒馬爾罕城的決策——進兵路線第1405章 友情第706章 接見使者之前第1404章 醫生的名字與偉大的豌豆第737章 色目後裔第1302章 簡化字最後第567章 新生宗室與二次北巡第1335章 漢洲攻略(六)第538章 昀芷之言與寶慶之語第204章 彌勒佛第395章 燕軍人答覆本章說第829章 多邦城——謀劃獻城第210章 新的分析第341章 講武堂人才與整頓第1261章 格致監與再見羅貫中第166章 新一年第1125章 傅安(二)第705章 大事件的開端番外21:祭祀與許願第798章 廣州人的反應續第242章 不同的可能第394章 燕軍第1162章 蒙古謀劃——吩咐第221章 三年守孝第81章 下基層下第16章 首抄詩詞第85章 失常的人第792章 大案——真相(下)第110章 見藍珍第410章 德州之戰——關鍵第713章 辨別真相——大白番外13:大辯論上第1278章 練子寧的新差事925章 殿試的題目第1005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上)第448章 徐家四姐妹第1069章 決戰——百夷衛的驚人戰術與上直衛第593章 兩處思量第1382章 聯繫前文第433章 二次抓捕第628章 李家和兵部第506章 派出所和下一步第1167章 曙光第1702章 金家人的奇思妙想第1351章 漢洲攻略(十四)第1735章 發現海盜船第229章 民間輿論第1198章 金銀的作用第621章 艱難的訓練第1276章 赦免和規矩第441章 北巡——扶桑第1347章 漢洲攻略(十二)第1529章 小武則天第246章 接旨第217章 爲何讀書第1502章 蘇州驚變——李家的決斷第1055章 最終決戰——常繼宗第454章 沙州與京城兩地第707章 安南使者第220章 家人和朝鮮請求第124章 兗州事件——線索第1180章 婚禮的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