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使者——前奏

秦藩的事情就先告一段落,讓我們回頭繼續看允熥在慶功宴後都做了什麼。

八月二十三尚炳帶兵出征後,允熥也打算離開伊吾了。對他來說,戰爭已經結束,繼續留在伊吾也沒必要了,何況他還有其它事要做,就打算於八月二十六日離開伊吾東返。

前來西域打仗的軍隊也開始分批啓程返回原來的駐地。不過有一部分將士被留在了吐魯番和伊吾。這兩地現在所有的百姓都屬於尚炳,將會被遷徙到塔什干,可尚烈與宋家總不能當光桿司令,就留下一些人作爲他們的部屬。

這些將士,與晉王、代王三護衛的將士的家人都要通過有軌馬車運到西域,是以從八月二十四日將士東返的第一日,從星星峽到西安的整條有軌馬車都堆滿了馬車,無數馬匹拉着或大或小的馬車在軌道上奔馳。

八月二十五日下午,他將尚烈與宋瑄、宋琥兄弟叫來,對他們囑咐道:“尚烈,之後你就要鎮守吐魯番了。之前你兄長尚炳鎮守這兩地你也一直在,遇到事情多想想你兄長當時是怎麼處置的,不要自己一拍腦袋就決定。”

“兄長打算設立別失八里都指揮使司,下轄伊吾衛、吐魯番衛等衛所,由宋晟擔任都指揮使兼任伊吾衛指揮使,你擔任都指揮同知兼任吐魯番衛指揮使,遇事多與宋晟商議。過後朕會給你派來指揮同知,有事也可與他們商量。”

“此戰之後吐魯番的外敵已經消失,但想要穩固治理地方仍不容易。對涉及你治下的蒙古人與西番人之事可要謹慎對待。兄長並非是囑咐你優待他們,但任何一個政策都不能將他們全部推到對面去,對他們實行的律法也要嚴格制定,嚴格執行,不能朝令夕改。”允熥囑咐了許多事情。

“是,皇兄,臣弟已經謹遵皇兄的教誨。”尚烈答應。

“那最好。”允熥又說了這句,轉過頭對宋瑄、宋琥兄弟道:“這段時日宋晟不在,你們兄弟治理伊吾地方也要謹慎,朕適才吩咐尚烈的話也是對你們二人說的。”

“是,陛下,臣謹遵聖明。”他們兄弟同時躬身說道。

“只願你們真的能將朕的話聽進去。”允熥最後說了一句,讓他們退下。

待他們退下後,允熥吩咐王恭:“你去將徐暉祖與藍珍、耿璇、張輔叫來,朕有話要吩咐他們。”

王恭領命,出去吩咐侍衛傳陛下的口諭。但當他走進來的時候,卻馬上說道:“官家,奴才適才出去吩咐侍衛傳陛下口諭,卻遇到了秦王府的侍衛。那侍衛說秦王妃想要求見陛下。”

“秦王妃要求見朕?他可說了何事?”允熥有些驚訝的問。

“官家,那侍衛說秦王妃想與陛下一道前往甘州,接秦王殿下諸子與秦王殿下的幾位弟弟返回伊吾,待明年前往殿下新的封地,請求陛下准許。”王恭彎腰說道。

“哎,朕定然會讓宋瑛將志堩、尚煜等人平安送回來的,她不必這般親自去接。”

“官家,單單這番話可勸服不了王妃娘娘。”王恭小聲提醒。

“哎!”允熥又嘆了口氣。他雖然與秦王妃唐月婉接觸不多,但潛伏在秦王府的錦衣衛可是源源不斷的將有關秦王妃的事情傳到他案頭,是以他知道唐月婉這個人外柔內剛,不是容易勸說的人。

“罷了,就帶她一起去甘州城吧。”允熥扶着額頭說道。與其費勁口舌勸說唐月婉還不一定成功,不如直接答應帶她去甘州。

“你下去告訴那侍衛,讓他和秦王妃說,見面就不必了,但朕答應帶她一起去往甘州城。也不必來謝恩。”

“是,官家。”王恭再次答應出去吩咐。

過了一會兒徐暉祖等人前來,允熥與他們寒暄幾句就開始說正事:“徐愛卿,朕明日就啓程返回中原,你留在伊吾主持將士返回之事,待大多數將士離開伊吾後再返回京城。”

“此事可輕忽不得。五十多萬大軍東返,將士與物什的順序可一定要安排好,稍有疏忽就會釀成大禍。”

“臣明白,臣定當將此事辦妥。”徐暉祖躬身答應。

“徐愛卿一向嚴謹,朕信得過,也就不對你多囑咐了。”允熥隨即轉過頭對耿璇說道:“耿卿,此次你留在此地爲晉王左相,可要好好輔佐。”

“你之前雖然在山西當過都指揮僉事,可做佐貳官與主官完全不同,你要多多用心,將晉藩打理好了,將來朕將你再調回朝廷任職時你就能勝任五軍都督府的官職。遇事也多與晉王商議,儘量不要獨斷專行。”

“待徐愛卿離開伊吾後,將士東返剩下的事情就交給你與宋瑄來安排,可一定要將事情做得妥帖。”

“是,陛下。”耿璇也忙答應。

他又吩咐藍珍:“藍卿,你就去往西安,坐鎮此城負責將士東返之事。除了陝西都司、陝西行都司之兵馬,其餘將士返回駐地都要經過西安,你的職責比徐愛卿略輕一些,但也不能放鬆。”之後他又對張輔重複了一遍,只是地方換成了開封。他們二人待允熥吩咐完後也趕忙答應。

允熥又問了幾件事,沒什麼要吩咐得了,又見天開始黑下來,就要讓他們四人退下。可他擡頭掃視卻注意到徐暉祖眼神有異,似乎想要對他說什麼事情一般。他吩咐藍珍、耿璇、張輔等三人退下,待大帳內只剩下徐暉祖一人的時候出言問道:“徐愛卿,你可是有事要向朕奏報?”

“陛下,八月初二打破西虜的大營後,臣就向陛下奏報過解救出的當年先帝在時派到撒馬爾罕城的使者傅安等人,與許多被帖木兒帶來的西方國家使者。當時陛下十分忙碌,沒空處置他們,更沒空接見蠻夷使者。臣請陛下示下,傅安等當年出使之人當如何處置?這些西方國家使者,是否召見?”徐暉祖躬身說道。

第739章 色目後裔(完)——儒學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1054章 最終決戰——猛獸夜襲第793章 大案——延後第269章 驚動第1522章 回賜第1453章 孩子—教育一第1528章 暢想與請求第1468章 我喜歡誰?我喜歡你!第1322章 金融改革——尾聲第859章 南定——糧草大營的對戰第214章 論跡論心第851章 忘了第1421章 大喜之極與大悲之極第747章 出巡兩廣——安南人的反應第861章 南定——不惜任何代價攻城啦第1223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以前就想廢的人(下)第809章 戰安南——探查第1419章 加封與解釋第1093章 血色——報了第213章 發福利第1230章 第一站周王府第844章 治傷第770章 大案——刺客?第1173章 爲年後提前謀劃第3章 徹底融合第1014章 用少林寺主持搞事情第1373章 重力第196章 新問題第300章 抱琴與朱模第771章 大案——繼續第664章 攻緬——火器的勝利第1776章 解釋二三事150章 挖坑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爲晚輩第381章 監國與納妃第842章 佔領升龍城第951章 任官第591章 各自的上元節第1391章 庭前辯論第1742章 賞賜與求賞第1277章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節快樂)第1031章 最慘烈的一戰——累第1772章 最終定論第706章 接見使者之前第618章 俸祿和特權第128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四)第1218章 軍事改革——開始第28章 茹瑺評論第637章 相模國第356章 齊王府後續第943章 兩個囑咐第1465章 爲了流傳第1005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上)第516章 稅清氓第1664章 巴布納——第一聲大笑第633章 出門番外21:祭祀與許願第1469章 攤牌第1548章 印度之戰——白死?第1394章 方孝孺與李士魯第1768章 繼續解釋爲什麼攻打埃及第5章 各自盤算第1442章 對歐洲的謀劃—驅逐威尼斯使者與熱那亞的請求第545章 審訊緣故第1788章 工業時代——法典第558章 從松江到杭州第442章 北巡——阿依努與更北第1300章 爲什麼要推行簡體字第1732章 奪回我們的財富第1344章 南洋風雨——帶路黨第555章 廢舉人和印度數第813章 探望第684章 西域佛教第101章 玻璃第750章 西南與西北第982章 評論第1508章 蘇州驚變——結束第1238章 真正的學校——五城學堂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東西第256章 多疑第1059章 最終決戰——僧人營第1006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中)第71章 寶鈔戰爭——蘇州問題第604章 對西北衛所第396章 濟、青第1762章 與未婚妻同船第89章 識時務的名將第1787章 工業時代——工會第879章 視察軍醫所第1765章 允熥與文坻的對話第994章 朱鬆不知道第333章 過山東與白蓮教第1376章 醞釀風暴第569章 扶桑船隊第809章 戰安南——探查第279章 段家與視察第170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24章 皇家之人第1554章 印度之戰——夜殺
第739章 色目後裔(完)——儒學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1054章 最終決戰——猛獸夜襲第793章 大案——延後第269章 驚動第1522章 回賜第1453章 孩子—教育一第1528章 暢想與請求第1468章 我喜歡誰?我喜歡你!第1322章 金融改革——尾聲第859章 南定——糧草大營的對戰第214章 論跡論心第851章 忘了第1421章 大喜之極與大悲之極第747章 出巡兩廣——安南人的反應第861章 南定——不惜任何代價攻城啦第1223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以前就想廢的人(下)第809章 戰安南——探查第1419章 加封與解釋第1093章 血色——報了第213章 發福利第1230章 第一站周王府第844章 治傷第770章 大案——刺客?第1173章 爲年後提前謀劃第3章 徹底融合第1014章 用少林寺主持搞事情第1373章 重力第196章 新問題第300章 抱琴與朱模第771章 大案——繼續第664章 攻緬——火器的勝利第1776章 解釋二三事150章 挖坑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爲晚輩第381章 監國與納妃第842章 佔領升龍城第951章 任官第591章 各自的上元節第1391章 庭前辯論第1742章 賞賜與求賞第1277章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節快樂)第1031章 最慘烈的一戰——累第1772章 最終定論第706章 接見使者之前第618章 俸祿和特權第128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四)第1218章 軍事改革——開始第28章 茹瑺評論第637章 相模國第356章 齊王府後續第943章 兩個囑咐第1465章 爲了流傳第1005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上)第516章 稅清氓第1664章 巴布納——第一聲大笑第633章 出門番外21:祭祀與許願第1469章 攤牌第1548章 印度之戰——白死?第1394章 方孝孺與李士魯第1768章 繼續解釋爲什麼攻打埃及第5章 各自盤算第1442章 對歐洲的謀劃—驅逐威尼斯使者與熱那亞的請求第545章 審訊緣故第1788章 工業時代——法典第558章 從松江到杭州第442章 北巡——阿依努與更北第1300章 爲什麼要推行簡體字第1732章 奪回我們的財富第1344章 南洋風雨——帶路黨第555章 廢舉人和印度數第813章 探望第684章 西域佛教第101章 玻璃第750章 西南與西北第982章 評論第1508章 蘇州驚變——結束第1238章 真正的學校——五城學堂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東西第256章 多疑第1059章 最終決戰——僧人營第1006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中)第71章 寶鈔戰爭——蘇州問題第604章 對西北衛所第396章 濟、青第1762章 與未婚妻同船第89章 識時務的名將第1787章 工業時代——工會第879章 視察軍醫所第1765章 允熥與文坻的對話第994章 朱鬆不知道第333章 過山東與白蓮教第1376章 醞釀風暴第569章 扶桑船隊第809章 戰安南——探查第279章 段家與視察第170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24章 皇家之人第1554章 印度之戰——夜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