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2章 類比

允熥頓時更加生氣,大聲說道:“卓敬,陳性善,你們真是朕的好臣子!以爲朕就不會廷杖不成!來人,將他們二人拖出去,打三十大板!”

“陛下,萬萬不可!”楊任馬上出列道:“陛下,雖然卓尚書與陳輔官言辭多有不妥,但當衆施以廷杖之刑,臣以爲太嚴厲了些。還請陛下三思。”

“陛下,臣也以爲,對卓尚書與陳輔官的處置太過嚴厲,還請陛下三思。”練子寧和齊泰也說道。

適才卓敬勸解的時候他們都沒有同時出言勸解。卓敬已經年過六旬,其實應當告老還鄉了。只是卓敬身體還康健,允熥也願意他留在朝中輔佐自己,他就這樣一直爲官到現在。可卓敬本人其實有些有些厭倦朝堂紛爭,想要告老了。所以他不在意替陳性善出言勸解的後果,大不了就是回老家罷了。

可沒想到允熥竟然要打卓敬的板子。卓敬今年已經六十五了,身體再康健,也豈能和年輕人相比?就算只是隨便打打,既不着實打也不用心打,也可能一命嗚呼。這種情況下,練子寧等人就不能默不作聲了,紛紛出列勸道。

“陛下,臣也以爲,……”在場的其他官員也紛紛勸阻。今日能夠打卓敬和陳性善的板子,明日就能打別人的板子,爲了自己不被打板子,他們也要努力勸解。

可允熥見到這麼多人勸解更加生氣,冷着臉抿着嘴脣也不說話,就看着殿外的侍衛走進來,擡起頭又看了允熥一眼,隨即摘下陳性善與卓敬的冠帶,將他們向外拖去。有大臣下意識想要阻攔,但身子纔剛剛動了動就又縮了回去。就算是練子寧、齊泰和楊任三人也不敢擋。眼看着他們二人就要被拖出大殿。

可就在此時,“陛下,臣向陛下請求,念在卓尚書與陳輔官乃是初犯,赦免了他們這次的責罰。”武將那邊忽然有一人出列說道。

“是藍珍,他爲什麼要爲惟恭兄和復初求情?”楊任有些驚訝。剛剛陳性善的話明明將藍思齊也罵進去了。

“原來如此。”練子寧卻已經明白了他爲什麼要求情。陛下納廣靈郡主爲妃嬪,同樣會有損樑國公府的聲譽,爲了挽回,藍珍就只能替罵藍思齊的人求情了。只是,‘藍珍心裡應當不會好受吧。’練子寧又想着。

藍珍心裡當然不會好受。昨天下午在要納藍思齊爲妃嬪的消息被四輔官和舍人們知道後,允熥雖然還沒想好如何與藍珍說,但也馬上宣藍珍入宮,親自將此事告訴了他。

藍珍的第一反應是不敢相信;在允熥又重複了一遍後,他終於相信,但馬上沉默起來。

藍珍當然不願自己的侄女成爲允熥的妃嬪之一。從考慮藍思齊本人的以後來講,從關心她的角度考慮,嫁給一個年紀比她大十七歲、有正妻有其他妃嬪的皇帝,將來的生活未必是幸福的。她現在是允熥身邊最年輕的女人,最受寵愛,但等她年紀大了,會有更多更年輕漂亮的女人成爲皇帝的妃嬪,還能像現在這樣麼?

從家族的角度考慮,一個非皇后的侄女在皇帝身邊,對已經幾乎位居人臣之頂的藍家來說未必會帶來好處;而且因爲這種近似於不倫之戀的事情還會讓家族的名聲受損,得不償失。

但允熥已經和他說了,他能怎麼樣?敢拒絕麼?可他也不願答應,只能沉默。

之後允熥見他沉默,也不願逼迫與他,本想讓藍思齊過來和他說話,卻又傳來她病倒了的消息無法見面說話,只能讓他回去。藍珍回去以後仍然不願相信這一事實,但最後也只能相信,而且開始琢磨如何彌補受損的聲譽,這纔有了剛纔替陳性善與卓敬求情之事。

見到藍珍求情,允熥按捺住火氣,又想了想,出言道:“停下!”

正拽着陳性善和卓敬的幾名侍衛馬上停下,低頭等候允熥的口諭。

“卓尚書,陳輔官,朕念在你們乃是初犯,免去你們的廷杖。但朕不能不對你們施以懲戒。卓敬,朕貶你爲工部侍郎;陳性善,朕貶你爲從三品太僕寺少卿。三日內將差事交接完畢,去工部與太僕寺衙門赴任。”允熥定下了最後的處置。

“謝陛下恩典。”卓敬說道。

“臣領旨。”陳性善行禮道。

“退朝!”允熥親自說了這兩個字,轉身離開大殿。

“今日真是好險!”待衆官員從奉天殿內走出,練子寧感嘆道:“若不是樑國公出言求情,惟恭兄,復初,你們必定會被打板子了。惟恭兄你今年已年過六旬,如何經受得起三十大板。”

“陛下要打我板子也就罷了,竟然也要打惟恭兄的板子,真是大大的不該!”陳性善出言道。

“復初,你快少說兩句吧。”楊任又小聲說道:“這裡還是宮裡,若是被陛下聽去了,可不得了。”

“我所言豈有不對之處!如何怕被旁人聽去!若是陛下聽去了我說的話,即使對我施以廷杖,即使將我貶到天涯海角,若是陛下能幡然醒悟,也是好事。”陳性善又道。

“哎!”聽到這話,楊任也只能嘆口氣了。陳性善就是認死理,這在認的‘死理’與皇帝的想法一樣的時候當然是好事,但遇到這種認的‘死理’與皇帝的想法完全不同的時候就是壞事了。

他們又說了幾句話,已經走出了皇城,來到奉天門外。五人都沒有去辦差的想法,又走了幾步找到一家酒樓,要了酒菜又聊了起來。

“昨日我曾說,‘大明確實越來越強,稱得上是國泰民安。可陛下也越來越獨斷。而且陛下又’。當時這句話我並未說完,現在我告訴你們我要說的話:而且陛下又越來越像漢武帝了,莫非真的等到發生巫蠱之亂,修建歸來望思之臺之時纔出言勸諫不成!”

“復初!”另外四人又同時叫道,語帶驚慌。

第93章 講武堂——允熥講話第763章 李家子弟第1694章 朝鮮更換世子預備式第1807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推恩西南第1391章 庭前辯論第1463章 大典編纂完畢第681章 侄戚嬸妹第1806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賢彩第373章 在東平州第320章 內宮貪腐案(四)第116章 兗州事件——分析第693章 海運和詢問(求訂閱!)第1105章 伊吾慶功宴——開始賞賜第1477章 新的左相第55章 ……陰謀——誤事第1658章 巴布納——援兵第482章 鎮守臺灣第170章 砸玻璃第288章 追捕第990章 第二個目的第959章 景川侯府與國子監第84章 講武堂——預備第42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繼續;正式開始第920章 三藩之事第1252章 農業改革——試點第290章 很多人思考第444章 對待扶桑與取名第1743章 神秘的漢人第1427章 長大第104章 魚之有水第804章 改名海南第505章 編戶齊民第276章 連帶處置第442章 北巡——阿依努與更北第1705章 哈哈哈,潘金蓮初遇西門慶第1314章 金融改革——貨幣兌換第306章 元宵第121章 兗州事件——誰第293章 接見使臣第410章 德州之戰——關鍵第1107章 伊吾慶功宴——頭功臣桌第1806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賢彩第29章 子澄入彀第1421章 大喜之極與大悲之極第966章 大家過年快樂第1670章 有所忽略的分析第1004章 面對危險的局勢第740章 忘記的事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703章 宴飲前的談論第1226章 來京第613章 滁州牧場第130章 至山海關第483章 沿着舊航路第1077章 決戰——烈士斷腕第202章 小說家第640章 旅店偶然第928章 意外的火器人才第368章 濟南城破第110章 見藍珍第1423章 一個偉人的陰影徹底結束第808章 戰安南——商議第63章 舊的結束第1389章 教徒與意外的點評第905章 相見不相識第773章 大案——生路在哪第234章 事前準備不敢懈怠第1460章 爵位改革——對勳貴第20章 重陽節——續逛京城第518章 爲什麼第804章 改名海南第821章 戰安南——斷後第565章 道理第1255章 前陳後婚第1664章 巴布納——第一聲大笑第1171章 繼續調查第978章 迎接拜訪第219章 技術發明第817章 戰安南——兩個民族第1720章 退休第1236章 國子監三項第1176章 出乎預料的任用第1655章 巴布納——真正開戰第1766章 氣數已盡第1247章 允許勳貴經商?第1370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上)第1314章 金融改革——貨幣兌換第1092章 血色——冤有頭債有主第335章 去孝陵第1560章 印度之戰——醞釀第1739章 偉大的航行第550章 獎賞市舶司第665章 攻緬——續戰第1421章 大喜之極與大悲之極第1767章 爲什麼要攻打埃及第1680章 崩塌第1364章 不同的想法第1445章 對歐洲的謀劃—歐洲人的議論第1668章 還是讓你們人精的腦袋去想吧第991章 第三個目的
第93章 講武堂——允熥講話第763章 李家子弟第1694章 朝鮮更換世子預備式第1807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推恩西南第1391章 庭前辯論第1463章 大典編纂完畢第681章 侄戚嬸妹第1806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賢彩第373章 在東平州第320章 內宮貪腐案(四)第116章 兗州事件——分析第693章 海運和詢問(求訂閱!)第1105章 伊吾慶功宴——開始賞賜第1477章 新的左相第55章 ……陰謀——誤事第1658章 巴布納——援兵第482章 鎮守臺灣第170章 砸玻璃第288章 追捕第990章 第二個目的第959章 景川侯府與國子監第84章 講武堂——預備第42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繼續;正式開始第920章 三藩之事第1252章 農業改革——試點第290章 很多人思考第444章 對待扶桑與取名第1743章 神秘的漢人第1427章 長大第104章 魚之有水第804章 改名海南第505章 編戶齊民第276章 連帶處置第442章 北巡——阿依努與更北第1705章 哈哈哈,潘金蓮初遇西門慶第1314章 金融改革——貨幣兌換第306章 元宵第121章 兗州事件——誰第293章 接見使臣第410章 德州之戰——關鍵第1107章 伊吾慶功宴——頭功臣桌第1806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賢彩第29章 子澄入彀第1421章 大喜之極與大悲之極第966章 大家過年快樂第1670章 有所忽略的分析第1004章 面對危險的局勢第740章 忘記的事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703章 宴飲前的談論第1226章 來京第613章 滁州牧場第130章 至山海關第483章 沿着舊航路第1077章 決戰——烈士斷腕第202章 小說家第640章 旅店偶然第928章 意外的火器人才第368章 濟南城破第110章 見藍珍第1423章 一個偉人的陰影徹底結束第808章 戰安南——商議第63章 舊的結束第1389章 教徒與意外的點評第905章 相見不相識第773章 大案——生路在哪第234章 事前準備不敢懈怠第1460章 爵位改革——對勳貴第20章 重陽節——續逛京城第518章 爲什麼第804章 改名海南第821章 戰安南——斷後第565章 道理第1255章 前陳後婚第1664章 巴布納——第一聲大笑第1171章 繼續調查第978章 迎接拜訪第219章 技術發明第817章 戰安南——兩個民族第1720章 退休第1236章 國子監三項第1176章 出乎預料的任用第1655章 巴布納——真正開戰第1766章 氣數已盡第1247章 允許勳貴經商?第1370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上)第1314章 金融改革——貨幣兌換第1092章 血色——冤有頭債有主第335章 去孝陵第1560章 印度之戰——醞釀第1739章 偉大的航行第550章 獎賞市舶司第665章 攻緬——續戰第1421章 大喜之極與大悲之極第1767章 爲什麼要攻打埃及第1680章 崩塌第1364章 不同的想法第1445章 對歐洲的謀劃—歐洲人的議論第1668章 還是讓你們人精的腦袋去想吧第991章 第三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