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驚見唐伯虎

“市舶司提舉楊統,參見提督大人!”楊統聽到來的竟然是周重時,立刻匆匆忙忙的跑到前廳,見到周重深施一禮道,他之前也聽說過周重的事,心中也同樣猜測過對方很可能就是造成市舶司如此變化的原因,現在看來的確如此。

“楊提舉不必多禮!”周重上下打量了一下楊統,這纔開口道。只見這位楊提舉頭髮花白,身材也十分乾瘦,看起來像是一陣風就能被颳走似的,不過他的精神卻是極好,向周重行禮時表現的極爲恭敬。

“謝大人!”楊統聽到周重的話,這才直起身子道,同時低下頭站在堂下,十足一副做下屬的樣子了,雖然從職權上他們市舶司並不歸周重管轄。

“楊提舉,爲何本提督進來後,只見到你與這個老吏,市舶司的其它官吏呢?”周重看了看大堂上也沒什麼坐的地方,乾脆就這樣站着問話了。

“這……”楊統聽到這裡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老實回答道,“啓稟大人,市舶司平時只負責接待倭國朝貢的使團,今年並不是倭國朝貢的年份,司內並沒有任何公務可以處理,所以司內的大部分官吏都沒有來!”

周重之前已經從吳山那裡得知了這件事,只不過現在聽到身爲提舉的楊統親口講出來,心中還是有些生氣,當下沉着臉吩咐道:“楊提舉,本提督命你即刻把市舶司的官員召集起來,有皇命要宣佈!”

聽到周重說出“皇命”兩個字,楊統的目光中也閃過一道精光。當下沒有絲毫遲疑。立刻答應一聲帶着老吏跑出去找人了。不過太過興奮的楊統並沒有注意到。周重一直到現在都還站着,他也忘了給周重搬把椅子,所以一直等到他把市舶司的官員都召集過來時,周重依然站在大堂上。

中原封建王朝的各級衙門的人員組成一向都分爲官和吏兩種,其實官也就是有正式品級的官員,在吏部那裡有備案,而吏則是官員爲了方便衙門的運行自行招募的管理人員,相當於後世的臨時工。乾的活比較累,而且還不是正式的官府編制。

市舶司衙門中正式的官員其實只有四人,除去楊統這個提舉之外,另外還有兩個副提舉,以及一個吏目,這四人也就是市舶司衙門的核心繫統,其它的都是小吏。其中提舉執掌大局,兩個副提舉協助他處理事務,吏目則是管理文書,以及小吏之間的一些協調事務等。

楊統身爲提舉。對於自己手下的人品習性也十分的瞭解,所以很快就把另外三個官員找到並帶到市舶司。只是當週重見到這三人時,卻是有些哭笑不得。

只見走在楊統身後的那人是個四十歲左右衣衫不整的中年人,滿身都是脂粉氣,甚至脖子上還帶着一個女子的脣印。不過即便是如此狼狽,這個中年人臉上依然帶着一股圓滑的笑容,一看就知道是個官場上的老油子。

相比這個圓滑的中年人,另外一個站在楊統身後的三十多歲中年人就更不成樣子了,因爲這個人現在喝的爛醉如泥,身上的的酒氣熏人,甚至連站都站不起來,全都要靠那個老吏架着才能勉強站立。

最後一個人倒還算正常,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只是他身上也不像楊統那樣身穿官服,只是穿着一身寬鬆的便服來的,微胖的臉上帶着一股和善的笑容,看起來不像個官員,倒像是個做生意的商人。

“楊提舉,這個人是誰,怎麼醉成這副模樣?”周重指着那個醉的一塌糊塗的中年人開口問道,其它兩人也就罷了,唯獨這個人不但不來市舶司,竟然還喝的爛醉如泥,這簡直就是根本沒把他自己的官員身份當成一回事。

“這個……”只見楊統躊躇了一下,有些爲難的開口道,“啓稟大人,這位是我們市舶司剛調來的副提舉,名叫唐寅,蘇州人士,可能是覺得市舶司沒有前途,所以才借酒澆愁,這倒也不怪不得他,當初下官剛調來時,也同樣是想不開,天天都是喝的爛醉。”

雖然楊統有些看不上這個新調來的副提舉,但是對方畢竟是自己的手下,所以他在話的最後也沒忘幫他開脫了一下,這倒是讓另外兩個官員對自己這位上司有些另眼相看。

“哼,身爲官員,就算不滿朝廷的安排,也不能如此的懈怠,來人,把他給我拖出去醉酒!”周重冷哼一聲道,前世他最恨的就是這種懈怠的官員,所以現在對這上喝的爛醉的唐副提舉也沒什麼好臉色。

不過就在周重的話音剛落,腦子中卻忽然閃過這個唐副提舉的名字,當下心中一驚,急忙叫住兩個撲上去的錦衣衛道:“等等,楊提舉,剛纔你說這位副提舉名叫什麼?”

楊統看到周重生氣也正有些焦急,想勸又不敢勸,現在看到周重忽然問起唐副提舉的名字,急忙開口回答道:“啓稟大人,唐副提舉名叫唐寅,是蘇州一帶有名的才子,號稱詩畫雙絕,只是年輕時不小心捲入一樁案子,也毀了自己的前程,幸好當今陛下英明,這次恢復了他的功名,而且還派到市舶司擔當副提舉一職!”

“果然是他!”周重這時也是十分驚訝的道,剛纔他沒有注意唐寅這個名字,僅僅是覺得耳熟,但是現在聽到楊統的介紹,再加上對方的經歷,這讓周重更加確定了對方的身份,原來這個人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

想到唐伯虎在後世的名聲,周重也不禁升出幾分親近之意,只是讓他想不通的是,歷史上的唐伯虎好像因爲科場舞弊案被奪去功名,而且再也不能參加科舉,最後是潦倒一生,可是現在對方竟然做了官,而且還是從六品的副提舉,這顯然與原來歷史上完全不同,難道是因爲自己到來的原因,把唐伯虎的命運給改變了?

看到周重沉默不語,本來要給唐伯虎醒酒的錦衣衛也有些不知所措,只能用眼神向吳山求救,最後吳山只得輕聲問道:“大人,是否要給這位唐大人醒酒?”

“呃?這個……”周重聽到這裡遲疑了一下,唐伯虎是他來到明朝後最想見到的人之一,他對於對方的才華也十分敬佩,而且他還聽老丈人王倫說過,知道王倫和唐伯虎是忘掉交,說起來他還是對方的晚輩,雖然唐伯虎做官有些懈怠,但也算是情有可原。

想到這裡,周重也不得不嘆了口氣,中原地區是個人情社會,就連他也不能免俗,所以只見他開口對兩個錦衣衛吩咐道:“你們兩人把唐大人扶到後院用涼水洗下臉,順便弄點醒酒的東西讓他喝下去,等到他酒醒了再來見我!”

看到周重聽到唐寅的名字後態度大變,這讓楊統等人都是有些驚訝,不過很快他們就想明白了,唐寅本來就是蘇州一帶的大才子,而周重又是松江人,距離蘇州也不算遠,肯定是聽說過唐寅的名氣,所以才如此。只可惜他們不知道,周重在意的不是唐寅現在的名氣,而是後世幾百年的名氣。

兩個錦衣衛也很精明,知道提督大人對這個唐寅十分看重,當下輕手輕腳的把人擡到後院,按周重說的方法給他醒酒,不過若是讓他們自己處置的話,那醒酒的手段可就不會如此溫柔了,甚至可能還會十分的暴力。

接下來楊統又給周重介紹了剩下的兩個官員,其中那個一臉精明的中年人名叫李連,和唐伯虎一樣,同樣是市舶司的副提舉之一。至於那個微胖的中年人名叫錢元,是市舶司的吏目,官職雖然不高,但管理的事務卻十分繁雜。

認識了一下市舶司的官員後,因爲唐寅還沒醒,所以周重就和楊統三人聊了一下關於市舶司的事,比如司中有多少的小吏,以前又是怎麼接待倭國使團等等問題,楊統和錢元都是市舶司的老人,所以他們也一一做了回答。相比之下,那個精明的李連也是和唐伯虎一樣從外面調過來的,所以對市舶司的事務並不是很熟悉。

聊了一些雜事後,周重忽然想到一個問題,當下開口問道:“楊提舉,本提督來的時候,見到寧波港中商船如雲,每天都有大量的商船進出港口,而且我也見到有官吏收稅,本來我以爲他們應該都是市舶司的人,可是現在看來,他們好像並不是市舶司的人吧?”

聽到周重問起這件事,楊統和錢元臉上都露出無奈之色,苦着臉對周重開口道:“啓稟提督大人,咱們大明雖然施行了海禁,但現在海禁是個什麼情況,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本來寧波港來往船隻的稅收應該歸我們市舶司管轄沒錯,但其實早在多年前,寧波港中的稅收就已經被巡撫衙門接管了,我們根本就插不上手啊!”

“哦,寧波港身爲海港,稅收一向都是市舶司在管,巡撫衙門有什麼權力插手?”周重有些不解的開口問道,雖然官場上講究的是官大一級壓死人,但各個衙門都有自己的職權,就算是巡撫也不能越俎代庖吧?

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第445章 無聊的正德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363章 最冷的冬天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498章 打破官吏壁壘第116章 大家閨秀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480章 應州之戰(下)第446章 搏虎第29章 災民來了(上)第199章 海賊遇上山賊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215章 光參騙局第316章 正面交鋒第23章 鐲兒的心思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454章 釜底抽薪第341章 對馬島之戰(上)第32章 立功德碑第534章 清江浦之亂(上)第321章 底艙中的吳石第254章 巧合第383章 對李安良的試探第538章 開拓太平洋第72章 香皂作坊的選址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55章 一個秘密第94章 一封書信第93章 哭笑不得的理由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183章 辣椒成熟了(上)第281章 周重的功勞第14章 豐盛的晚餐第384章 吞併朝鮮的計劃第52章 回禮準備好了第169章 重演倭寇之亂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491章 晉商(下)第399章 古今思想的碰撞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428章 徐納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267章 定海衛的內鬥第379章 朝鮮五大勢力第210章 謝靈芸想通了第534章 清江浦之亂(上)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208章 正使與副使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336章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第226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下)第309章 黃家與漢寶麗公主第522章 蘇伊士運河條約第50章 金瓶梅第189章 歸來的歐洲工匠第42章 暴打兇徒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120章 商會準備就緒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261章 豁然開朗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245章 家人第265章 軍法從事第236章 開始談正事第321章 底艙中的吳石第212章 武器生意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200章 倭國京都第20章 秀才們的影響力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275章 驚見唐伯虎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487章 北條氏滅亡第362章 張銳之死第525章 使團歸來第411章 王守仁的警示第459章 追擊第265章 軍法從事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140章 做廣告第457章 戰前的馬六甲第43章 不告而別第80章 出貨榜第439章 淡目王國的覆滅第48章 形勢逆轉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123章 錦衣衛來了第275章 驚見唐伯虎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218章 抵達京城第131章 送行(下)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第320章 造反?第184章 辣椒成熟了(下)
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第445章 無聊的正德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363章 最冷的冬天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498章 打破官吏壁壘第116章 大家閨秀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480章 應州之戰(下)第446章 搏虎第29章 災民來了(上)第199章 海賊遇上山賊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215章 光參騙局第316章 正面交鋒第23章 鐲兒的心思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454章 釜底抽薪第341章 對馬島之戰(上)第32章 立功德碑第534章 清江浦之亂(上)第321章 底艙中的吳石第254章 巧合第383章 對李安良的試探第538章 開拓太平洋第72章 香皂作坊的選址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55章 一個秘密第94章 一封書信第93章 哭笑不得的理由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183章 辣椒成熟了(上)第281章 周重的功勞第14章 豐盛的晚餐第384章 吞併朝鮮的計劃第52章 回禮準備好了第169章 重演倭寇之亂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491章 晉商(下)第399章 古今思想的碰撞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428章 徐納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267章 定海衛的內鬥第379章 朝鮮五大勢力第210章 謝靈芸想通了第534章 清江浦之亂(上)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208章 正使與副使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336章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第226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下)第309章 黃家與漢寶麗公主第522章 蘇伊士運河條約第50章 金瓶梅第189章 歸來的歐洲工匠第42章 暴打兇徒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120章 商會準備就緒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261章 豁然開朗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245章 家人第265章 軍法從事第236章 開始談正事第321章 底艙中的吳石第212章 武器生意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200章 倭國京都第20章 秀才們的影響力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275章 驚見唐伯虎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487章 北條氏滅亡第362章 張銳之死第525章 使團歸來第411章 王守仁的警示第459章 追擊第265章 軍法從事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140章 做廣告第457章 戰前的馬六甲第43章 不告而別第80章 出貨榜第439章 淡目王國的覆滅第48章 形勢逆轉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123章 錦衣衛來了第275章 驚見唐伯虎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218章 抵達京城第131章 送行(下)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第320章 造反?第184章 辣椒成熟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