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

寧波港除了駐紮着定海衛的這些士兵外,另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朝廷機構,那就是專門管理海上對外貿易的市舶司,職能相當於後世的海關。

市舶司這一政府機構起源於唐朝,在宋朝時最爲興盛,甚至市舶司的稅收一度佔了宋朝財政的十分之一還要多,只可惜到了明朝後,因爲海禁的施行,導致市舶司的職能也大爲萎縮,雖然廣州、泉州和寧波還保留着市舶司,但最多也只是負責對朝貢的番國使者朝廷接待,收取的稅收也是大爲減少。

在大明保留的三個市舶司中,廣州的市舶司應該是最大最完整的,畢竟那裡負責接待的番國最多,收取的稅收自然也最多,甚至光是負責招待番國使團的驛站就二十間房屋,相比之下,寧波和泉州的市舶司就差太多了。

以寧波的市舶司爲例,這裡只負責接待倭國的使團,每十年才能朝貢一次,也就是說,市舶司每十年纔有機會工作一次,剩下的九年卻一直閒着沒事幹,再加上收取的稅收也要上交,所以寧波的市舶司已經從一個油水豐厚的衙門變成了清水衙門。

甚至從明成祖時期到現在,市舶司的最高長官也一直是由浙江按察使兼任的,司中的官員也是殘缺不全,直到周重來寧波之後,內閣才下令讓按察使卸任市舶司的提舉之職,從市舶司內部選出一個人擔任提舉,然後又從其它地方調任了一些官員補充到市舶司,這才把寧波市舶司的官員勉強補齊了。

周重把軍隊的操練事宜全都交給神瑛等人後。第一時間就趕到了位於寧波港的市舶司。只是當他來到到這座曾經興盛無比的海關衙門時。卻被眼前的情景嚇了一跳。

只見出現在他眼前是一座破敗無比的院落,四周的院牆已經倒塌了大半,讓人可以看到裡面荒草叢生的景象,甚至裡面前建築也同樣倒塌了不少,看起來簡直就像是荒廢多年的鬼宅一般,若非依然聳立在那裡的正門上掛着“市舶提舉司衙門”的牌匾,恐怕周重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這裡竟然就是傳說中的市舶司。

“吳山。你確定這就是市舶司?”周重擡頭看了看正門上的牌匾,依然有些不敢相信的問道。說起來大明官場有‘官不修衙’的傳統,這也導致很多官府衙門都十分的破舊,但再怎麼破舊,至少看起來還能住人,可是像眼前這座市舶司這樣,簡直已經和荒廢的鬼宅一般的,卻也十分少見,甚至可能整個大明也就只有這一處。

聽到周重的問話,只見吳山同樣苦笑一聲道:“啓稟大人。這裡的確就是市舶司,屬下爲了確認還曾經找人打聽過。結果據知情的人說,因爲以前市舶司每十年才接待一次倭國的使者,所以市舶司平時根本沒有人辦公,更沒有人打理,導致市舶司常年沒有人來,最後就成了這副樣子,就連門上的那幅牌匾,還是新任的提舉楊統楊大人上任後新換上去的。”

對於吳山的解說,周重聽後也是無奈的苦笑一聲,他倒是可以理解市舶司中官員們的無奈,畢竟無論換作是誰,在市舶司這樣十年才辦一次公的衙門裡呆着,恐怕最後都會懈怠下來,衙門變成這副模樣也就情有可原了。

當下周重擡腿進到市舶司衙門裡面,沿着滿是荒草的小路來到衙門大堂的位置,想要見一見負責這裡的那位楊提舉,可惜這一路上竟然連個人都沒有遇到,一直等到他進到大堂裡,纔看到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吏正坐在一根柱子下打瞌睡。

周重他們一幫十幾個人進到大堂中,立刻驚醒了那個老吏,當他看到衙門中一下子來了這麼多人,大部分都是威風凜凜的錦衣衛,爲首的則是一位氣度不凡的年輕官員時,立刻也是嚇了一跳,急忙跑上來行禮道:“小人見過大人,不知大人前來市舶司有何要事?”

“你們市舶司的楊提舉呢,讓他快點前來參見提督大人?”對於這種小吏,自然不用周重親自開口,旁邊的吳山立刻吩咐道。

“提督大人?”這個老吏聽到這個官職時先是一愣,緊接着立刻猜到了周重的身份,當下也是嚇了一跳,畢竟周重來到寧波港後,就立刻對定海衛進行了一系列的動作,特別是撤消了程全的指揮使一職,更讓他的大名傳遍了寧波港,現在無論是官場上還是民間,都對周重這個新任的四海提督有所耳聞。

“大人稍候,提舉大人正在後院辦公,我這就去通稟!”老吏說完轉身飛快向後院跑去,同時暗自慶幸自家老爺是個官迷,否則這個時候還真不好找到他。

市舶司衙門後院的一個破舊的房間裡,新任的市舶司提舉楊統正樂不可支的坐在那裡,只見他右手拿着自己的任命文書,左手把玩着新到手的提舉官印,在高興的同時也有些感慨,他本以爲自己一輩子都只能做到從六品的副提舉官職上了,沒想到這次竟然由內閣親自發文,使得按察使大人交出了兼任的市舶司提舉一職,最後更是落到了他的頭上,這對於楊統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

楊統今年五十多歲了,以前也是舉人出身,後來花錢活動了一下,這才被分派了一個九品的小官,接下來又經過他多年的努力,總算是熬到了七品縣令的職位,當時他才三十歲,也算是比較有前途的官員,但可惜後來他在官場上得罪了人,結果從七品的縣令升到從六品的市舶司副提舉,看似品級是提升了,但市舶司卻是個冷衙門,來這裡的人要麼是得罪了人,要麼就是來養老的,根本沒有升遷的可能。

楊統這個人沒什麼別的愛好,就是喜歡當官,也就是民間俗稱的“官迷”。他在剛被調到市舶司時,心中也十分不甘,拼命鑽營想要外調出去,哪怕是降級也成,畢竟只要出去了,他就要升遷的可能,不用呆在市舶司混吃等死,但很可惜的是,他得罪的那人勢力太大,所以一直沒能如願,最後更是在市舶司一呆就是二十多年。

這麼多年過去了,楊統能想的辦法也都想過了,這也讓他慢慢的死心了,準備一輩子都安心的做自己的副提舉,好歹這也是個從六品的官職。可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眼看他都已經要到花甲之年了,竟然遇到這種好事,一下子從副提舉升爲正提舉,而且本來是冷衙門的市舶司好像也有些不一樣,上面竟然調來一批官吏補充進來,雖然還沒有說要讓他們做什麼,但爲官多年的他已經敏銳的察覺到,自己這個小小的市舶司恐怕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變化。

也正是看到自己的前途有望,再加上又是剛剛升了官,滿足了楊統自己的官迷心思,所以自從上任以來,楊統幾乎每天都會按時來市舶司,而且一坐就是一天,這並不僅僅是爲了過一過自己的官癮,同時他也想等着上頭的命令,畢竟朝廷可不會無緣無故的把市舶司的缺額補齊,甚至還把提舉一職從按察使那裡獨立出來,這些都說明朝廷肯定會有什麼舉動,而且還會用到市舶司。

不過楊統雖然把事情看的十分清楚,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像他這麼精明,比如那些剛剛從其它地方調到市舶司的官吏,他們對於市舶司還停留在以前的印象中,根本沒看清朝廷調他們進市舶司的深意,所以這些人在來到市舶司任職後,除了第一天露了個面外,其它時間都是垂頭喪氣的呆在自己住的地方,平時連人都找不到。

想到那些調到市舶司的官員,楊統也很是不滿的冷哼一聲,再怎麼說他也是市舶司的一把手,可是因爲所有人都知道市舶司以前是個什麼地方,所以那些屬下也不把他放在眼裡。

特別是那兩個新調來的副提舉,其中一個是官場上的老油條,嘴上說的好聽,但心裡卻沒把自己這個上司當回事,另外一個則是號稱蘇州第一才子,本來今生仕途無望,但也不知道走了什麼門路,竟然讓他恢復了舉人的功名,而且還被派到市舶司做了從六品的副提舉。想當年他以舉人之身入仕,才做了一個九品的小官,熬了好幾年才做到七品,可是人家卻一下子就做到從六品,人比人簡直是氣死人。

就在楊統腹誹着自己的一幫下屬時,忽然聽到外面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着自己以前的老僕,現在被他安排到市舶司混出身的楊福從外面跑了進來,邊跑還邊喊:“老爺,外面來了個大人物,指名要您去見他!”

“大人物?是誰?”楊統聽到老家人的話立刻精神一振,這時他心中已經有所預感,自己要等的人終於來了!

第521章 談判第147章 放血療法第173章 洞房第503章 偷襲對偷襲第91章 花園捉鬼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291章 張銳跳海第523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上)第417章 軍校建立第498章 打破官吏壁壘第134章 反常的朱厚照第19章 知交好友(下)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229章 “小氣”的禮物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134章 反常的朱厚照第213章 威海衛第168章 鄭經的誤會第328章 災民與殖民第515章 遼東局勢第134章 反常的朱厚照第523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上)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162章 入京做畫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14章 豐盛的晚餐第59章 坐論倭寇第309章 黃家與漢寶麗公主第224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上)第340章 給鐲兒訂婚第266章 “熱火朝天”的定海衛第201章 送給正德的禮物第455章 軍校速成班第250章 事情解決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150章 招聘歐洲工匠第308章 三保山的漢人聚居地第531章 鬧劇結束第182章 去京城?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218章 抵達京城第123章 錦衣衛來了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2章 負債累累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330章 洛陽城下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399章 古今思想的碰撞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187章 南洋鎮千戶所第227章 督公張銳第115章 白珺婉的請求第198章 奇拉瓦的新船第403章 土人暴亂第73章 全羅商會的幕後黑手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207章 找幫手第380章 平安軍李安良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473章 撤消總督府第415章 正德與軍校(下)第117章 拖延時間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188章 試射佛郎機炮第117章 拖延時間第189章 歸來的歐洲工匠第303章 偷襲(上)第388章 不死小強齊彥名第253章 石嘴崖第80章 出貨榜第68章 殺進全羅商會第331章 遷移災民第245章 家人第179章 推到錦衣衛身上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390章 蒞臨濟州島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261章 豁然開朗第150章 招聘歐洲工匠第280章 拜訪唐伯虎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440章 周重做飯第111章 神秘的周海第271章 一場戲第2章 負債累累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303章 偷襲(上)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146章 有人鬧事第485章 周重的禮物第400章 逃跑的王守仁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150章 招聘歐洲工匠第85章 全新的走私模式
第521章 談判第147章 放血療法第173章 洞房第503章 偷襲對偷襲第91章 花園捉鬼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291章 張銳跳海第523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上)第417章 軍校建立第498章 打破官吏壁壘第134章 反常的朱厚照第19章 知交好友(下)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229章 “小氣”的禮物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134章 反常的朱厚照第213章 威海衛第168章 鄭經的誤會第328章 災民與殖民第515章 遼東局勢第134章 反常的朱厚照第523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上)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162章 入京做畫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14章 豐盛的晚餐第59章 坐論倭寇第309章 黃家與漢寶麗公主第224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上)第340章 給鐲兒訂婚第266章 “熱火朝天”的定海衛第201章 送給正德的禮物第455章 軍校速成班第250章 事情解決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150章 招聘歐洲工匠第308章 三保山的漢人聚居地第531章 鬧劇結束第182章 去京城?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218章 抵達京城第123章 錦衣衛來了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2章 負債累累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330章 洛陽城下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399章 古今思想的碰撞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187章 南洋鎮千戶所第227章 督公張銳第115章 白珺婉的請求第198章 奇拉瓦的新船第403章 土人暴亂第73章 全羅商會的幕後黑手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207章 找幫手第380章 平安軍李安良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473章 撤消總督府第415章 正德與軍校(下)第117章 拖延時間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188章 試射佛郎機炮第117章 拖延時間第189章 歸來的歐洲工匠第303章 偷襲(上)第388章 不死小強齊彥名第253章 石嘴崖第80章 出貨榜第68章 殺進全羅商會第331章 遷移災民第245章 家人第179章 推到錦衣衛身上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390章 蒞臨濟州島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261章 豁然開朗第150章 招聘歐洲工匠第280章 拜訪唐伯虎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440章 周重做飯第111章 神秘的周海第271章 一場戲第2章 負債累累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303章 偷襲(上)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146章 有人鬧事第485章 周重的禮物第400章 逃跑的王守仁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150章 招聘歐洲工匠第85章 全新的走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