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

王守仁在唐伯虎那裡盤桓了三天,兩人以前本是舊識,這次再見面時,彼此的身份、學識,甚至是性格,都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但是這並不妨礙兩的交往,甚至王守仁和唐伯虎都覺得,現在的對方纔是自己真正可以交心的朋友。

三天之後,王守仁按照自己之前的計劃要去他這次出行的最後一站,也就是金洲東南角的舊港。本來唐伯虎力主收復舊港,是想將舊港併入馬六甲的管轄範圍內,但是神瑛和曲烈在佔據舊港後,發現無論是淡目王國還是萬丹王國,在大明軍隊面前簡直就像是土雞瓦狗一般,於是他們順勢就把萬丹王國給滅了,然後佔據了金洲的東部,與原來馬六甲王國佔據的金洲地區連成一片,這樣一來,舊港管轄的區域就變得太大了,於是周重乾脆將以舊港爲主的金洲區域單獨劃爲一府,與馬六甲一南一北牢牢的控制住了馬六甲海峽。

在王守仁離開馬六甲港的時候,唐伯虎再次設宴爲他送行,不過這次陪同的還有馬六甲港的各級官員,這也是王守仁第一次公開出現在當地的官員面前,結果當那些官員知道眼前這個中年人竟然是新上任的按察使時,全都是嚇的出了一身的冷汗,畢竟按察使本來就是管理吏治的主官,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定可得罪總督,也不願意得罪按察使。

送行宴結束後,王守仁帶着自己的十幾個屬下離開了馬六甲,直接乘船去了舊港。而在他離開之前。唐伯虎託他帶了封書信。這封信是給唐伯虎的至交好友,同時也是吳中四才子之一人祝枝山送去的。

說起來祝枝山的仕途也十分坎坷,他在三十三歲考中舉人,之後數次參加會試,卻都是無功而返,一直到現在他都五十多歲了,卻還是沒能考中。後來唐伯虎恢復功名,並且靠着自己的努力。以及周重的照顧下,竟然一舉做到了知府,這讓祝枝山在爲老友高興的同時,也爲自己坎坷的仕途感到悲傷。

唐伯虎做爲祝枝山的知心好友,自然知道對方也一心想要出仕爲官,至少也要做到造福一方百姓,所以唐伯虎在考慮再三後,終於給再次科舉失利的祝枝山寫信,勸他與其將所有精力都浪費在無望的科舉上,不如現在就以舉人的身份出仕爲官。畢竟以現在唐伯虎的身份,給祝枝山安排一個官職還是十分容易的。

祝枝山這時剛剛經歷自己的第五次會試失敗。從他中舉到現在,前前後後加在一起,都已經二十年了,這讓祝枝山也是極度的灰心喪氣,所以在接到好友唐伯虎的書信後,考慮數日後終於下了決心,那就是放棄會試直接以舉人的身份出仕,雖然這會影響到他以後的升遷,但是對於一個已經五十多歲的男人來說,他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所以他現在需要一個一展胸中抱負的機會,而不是考慮日後官場上的得失。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祝枝山很快給唐伯虎寫了回信,信中同意唐伯虎的建議,希望他給自己安排一個官職,這個官職不需要太大,只要能爲百姓做一些實事就行。這對於唐伯虎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很快就安排好了一個馬六甲下屬縣的主簿職位,然後按照官場上的流程,送到總督府報備。

十分巧合的是,周重在無意間看到了唐伯虎給祝枝山安排的官職文書,然後向唐伯虎問明原因後,卻是讓他是哭笑不得,因爲他若是沒有記錯的話,祝枝山在第六次,也就是下次會試時就會中舉,並且得到一個知縣的官職,可是沒想到在這最後關頭,祝枝山竟然在唐伯虎的勸說下放棄了科舉,簡直就像是老天在給祝枝山開了一個玩笑。

既然是因爲自己穿越而來的影響,使得祝枝山最終放棄了成爲進士的機會,所以最後周重決定補償一下祝枝山,於是他就破格將祝枝山任命爲舊港府治下一縣的知縣,舊港那邊的情況雖然比馬六甲差了一些,但是卻是新歸附的領地,而且周重也在不停的向那邊遷移百姓,可以說正是官員大展身手的時候,就是不知道祝枝山是否有這個本事了?

剛開始周重過問祝枝山的事情時,唐伯虎還有些擔心,不過當周重把祝枝山的官職由主簿變成知縣時,這讓他也是欣喜若狂,當下立刻給祝枝山報喜,而祝枝山也同樣高興的手舞足蹈,畢竟就算是他中了進士,最後恐怕也不過是個知縣,可是現在那位周總督卻是讓他一個舉人擔任知縣,簡直已經是破格提拔了。

也正是因爲如此,祝枝山在接到消息後,立刻就趕到了四海總督府報備,並向周重表示了感謝,然後就急匆匆的趕到舊港去任職,現在他治理的那個縣名叫港南縣,顧名思義,這個縣就處於舊港的南邊,與舊港緊挨着,縣中的土人比漢人多了幾十倍,不過縣中的漢人數量正在持續增加中,相信用不了多久,港南縣就會變成一個漢人爲主體的縣。

王守仁以前的揚州時也拜訪過祝枝山,甚至還向對方請教過書法,所以當他聽到祝枝山竟然在舊港任職時,也是十分的驚訝,當下接過唐伯虎給祝枝山的書信放在懷裡,然後與馬六甲的各級官員揮手做別。

就在王守仁的船隻離開馬六甲的同時,馬六甲東南方向的舊港南側的港南縣縣衙內,祝枝山正在十分頭痛的看着手中的一份情報,情報上顯示,港南縣境內的一些土人因爲不滿自己的土地被官府分給遷來的漢人,所以這些土人正在準備發動一場暴動,企圖用武力手段把漢人從自己的土地上趕出去,但是那些愚蠢的土人卻不知道,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被土人中的叛徒全都賣給了大明的官府。

說起港南縣的土人,祝枝山對他們也是又氣又恨,本來隨着舊港向大明歸順,並且神瑛與曲烈向舊港周圍駐軍後,舊港周圍的屬地也同樣屬於大明的領土,比如港南縣這裡,因爲距離舊港很近,而且這裡的土地也十分富饒,於是就被第一批劃爲舊港的下屬縣。

本來港南縣中漢人很少,治下大都是土人,可是這些土人又懶又笨,平時整天都是躺在樹下睡覺,等到睡醒了就到樹上摘幾個果子吃,反正舊港這裡物產豐富,就算不幹活也餓不死人,不過這樣一來,港南縣能夠從土人身上收取的稅收就十分可憐了。

不過隨着港南縣被劃歸大明的領土後,這種情況很快就得到了改變,一些大明國內的移民開始向這裡遷移,並且人數越來越多,等到祝枝山上任時,港南縣中的漢人數量就已經達到了一萬多人,雖然比之土人還是少的多,但畢竟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而且日後還會持續增加。

港南縣之前的官員看到土人那麼懶惰,於是就土人趕到港南縣的北側,然後把南側的土地分給遷移來的漢人。反正這裡的土人也不算多,光是縣北的土地就已經足夠養活他們了,所以這件事一開始並沒有遇到土人的太大反抗。

只不過對於勤勞的漢人來說,這裡肥沃的土地簡直就是老天賜給自己的,他們砍掉縣城南側的樹林賣掉木材,得到了第一筆錢財,然後開墾土地開始種植水稻等農作物,這使得港南縣南側很快就變成了一片富饒之地,相比之下,縣城北側土人居住的地方就顯得十分的貧窮。

人最怕的就是對比,哪怕是那些愚蠢的土人,在看到城南漢人生活的土地那麼富饒,遍地都是水稻和其它的各種家作物,而且那裡的漢人都能穿得起衣服,住着高大的房屋,也能喝上美酒,而他們這些城北的土人卻只能用一小塊布擋住下身,無論男女都是光着膀子,住在低矮的棚子裡,至於那些美酒,除了少數的土人貴族外,其它人就只能在夢中品嚐了。

也正是在這種對比下,使得港南縣的土人產生了一種心理落產,進而開始有些心理不平衡,畢竟在他們看來,自己纔是這片土地的主人,那些漢人只不過是從外面遷來的,而且城南的土地本來就是他們的,可是現在卻全都被漢人佔據着,這對於他們來說,那些漢人簡直就是強盜,正是這些漢人強盜的到來,才使得他們失去了自己最好的土地。

可以說這些土人卻全都選擇性遺忘了一件事,城南和城北本來是一樣的土地,而且漢人的數量也比他們要少的多,只是因爲漢人的勤勞,所以才使得城南變得更加富饒美麗。不過這些道理對於土人來說,根本就是強詞奪理,甚至一切都是隻是漢人們找的藉口,所以他們開始聯合起來,準備用武力奪回本該屬於自己的土地,順便殺光那些漢人,搶走他們屍體上的衣服,佔據他們的房屋,然後在高大的房屋裡品嚐漢人的美酒。

第416章 理念的差別第39章 功德碑落成第170章 特殊的客人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268章 戴罪立功第138章 船隊歸來第157章 天大的侮辱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529章 消除草原威脅第349章 敲詐勒索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376章 收買人心第228章 谷大用的威風第302章 等候時機的周重第218章 抵達京城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163章 宣旨第76章 與謝靈芸的複雜關係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459章 追擊第70章 又是債務第375章 反悔第483章 拖延第112章 錦衣衛?第194章 影響大明國運的作物第416章 理念的差別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206章 瑾萱的誤會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379章 朝鮮五大勢力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533章 正德的鬧劇第238章 忽悠正德(下)第27章 談生意第39章 功德碑落成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346章 簡陋的臺南縣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124章 辣椒發芽了第242章 與正德一起忽悠內閣第4章 再無瓜葛第68章 殺進全羅商會第56章 走私基地雙嶼港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136章 商會瑣事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257章 遊泰山第162章 入京做畫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27章 談生意第470章 正德出巡(下)第292章 海上救援第470章 正德出巡(下)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422章 烤番薯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151章 焦炭與木炭之爭第491章 晉商(下)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第189章 歸來的歐洲工匠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240章 內閣議事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114章 把女兒託付給周重第320章 造反?第480章 應州之戰(下)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454章 釜底抽薪第77章 港口見聞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393章 倭國拉鋸戰第56章 走私基地雙嶼港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494章 朵顏三衛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516章 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第183章 辣椒成熟了(上)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380章 平安軍李安良第409章 讀書人的心理第39章 功德碑落成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373章 穆西河之戰第332章 安東衛第453章 檯球與足球第505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351章 達伽馬進京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354章 朝鮮變局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
第416章 理念的差別第39章 功德碑落成第170章 特殊的客人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268章 戴罪立功第138章 船隊歸來第157章 天大的侮辱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529章 消除草原威脅第349章 敲詐勒索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376章 收買人心第228章 谷大用的威風第302章 等候時機的周重第218章 抵達京城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163章 宣旨第76章 與謝靈芸的複雜關係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459章 追擊第70章 又是債務第375章 反悔第483章 拖延第112章 錦衣衛?第194章 影響大明國運的作物第416章 理念的差別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206章 瑾萱的誤會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379章 朝鮮五大勢力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533章 正德的鬧劇第238章 忽悠正德(下)第27章 談生意第39章 功德碑落成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346章 簡陋的臺南縣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124章 辣椒發芽了第242章 與正德一起忽悠內閣第4章 再無瓜葛第68章 殺進全羅商會第56章 走私基地雙嶼港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136章 商會瑣事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257章 遊泰山第162章 入京做畫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27章 談生意第470章 正德出巡(下)第292章 海上救援第470章 正德出巡(下)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422章 烤番薯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151章 焦炭與木炭之爭第491章 晉商(下)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第189章 歸來的歐洲工匠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240章 內閣議事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114章 把女兒託付給周重第320章 造反?第480章 應州之戰(下)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454章 釜底抽薪第77章 港口見聞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393章 倭國拉鋸戰第56章 走私基地雙嶼港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494章 朵顏三衛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516章 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第183章 辣椒成熟了(上)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380章 平安軍李安良第409章 讀書人的心理第39章 功德碑落成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373章 穆西河之戰第332章 安東衛第453章 檯球與足球第505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351章 達伽馬進京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354章 朝鮮變局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