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

王守仁不愧號稱是儒家四聖之一,目光之長遠準確遠超常人,竟然一下子就看到了松江府,也就是後世的上海的發展潛力,並且還提議將松江府做爲四海總督府的治所,這樣一來,總督府的所有活動都在朝廷的監視之下,也能減少朝廷,特別是皇帝陛下的猜疑。

對於王守仁的這個提議,周重也是十分的贊同,另外他本來就是松江府人,在那裡有不少的知交好友,特別是謝靈芸一家在松江府還擁有不小的影響力,所以若是能將治所遷到那裡,對周重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想到這裡,周重也是極爲高興,當下與王守仁開始商討起將治所遷到松江府的具體細節,他對松江府可是充滿了信心,甚至已經可以預先看到在那片長江出海口上,一座繁榮興盛的巨大港口城市正在飛速的崛起。

另外更讓周重高興的是,王守仁竟然主動向他提出警示,這說明對方已經開始真心的在幫助自己完成大明的海上佈局,這對於周重爲說,簡直是如虎添翼,相信有了王守仁這樣的大聖人幫助,大明完成海上佈局將指日可待。

將治所遷到松江府的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不過這還需要周重召集焦芳和張彩他們詳細商議,所以周重與王守仁也僅僅只是討論了一下大局,接下來只見王守仁話題一轉,面帶笑容的道:“總督大人,你招收那些讀書人進入南洋艦隊,的確是一件好事。另外大人還提出要建立一所專門爲艦隊培養海軍人才的學習之所。每年都向外招募學員。雖然下官還不清楚這個學習之所的培養流程,但總覺得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不知總督大人可否詳細解說一下,也好讓下官先睹爲快?”

王守仁本來就是個知兵的人,不但從小熟讀兵書,而且還在兵部任職了好長一段時間,所以他對於軍事方面也有着不小的興趣,甚至若有機會的話。他也希望可以帶領總督府的艦隊揚威於海外,只可惜總督府與別處不同,這裡帶兵的都是武將,最多派個監軍,卻從來不需要文官做牽制,所以他恐怕很難在總督府找到帶兵的機會。

周重就知道王守仁會對自己這個軍校的計劃感興趣,而且這座軍校也需要有人來負責,眼前這個王守仁就是個極佳的人選,因此只見周重聽完笑了笑,轉身從書架上拿出一疊紙張。上面是他對軍校的一些構想,然後鋪在桌子上清咳一聲。這纔對王守仁做了一個詳細的解說。

“伯安兄,我準備在總督府中成立一所軍事學院,或者稱其爲軍校,這所軍校與我大明那些教授四書五經的書院不同,因爲它是一所給武人建造的學院,軍校裡只會傳授兵書韜略,另外還會朝廷軍事化管理,讓這裡的學生提前適應軍隊的生活,可以說從這裡畢業的學生,日後都會成爲大明軍隊中的中高級將官。”

周重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接着又道:“另外這裡的學生從一開始就會接受忠君愛國的教育,這樣一來,就可以增強大明軍隊的忠誠度,只要朝廷再稍做防範,就不必擔心軍隊會被某些野心勃勃之輩控制,甚至可以說,只要朝廷控制了軍校,就相當於控制了大明的軍隊!”

大明和前宋一樣,對於武人都是採取壓制的態度,特別是在土木堡之戰後,大明勳貴的精華損失殆盡,再也無力與文官爭奪朝堂上的控制權,結果整個大明就成爲了文官的天下,武將的地位再次降到了最低點,甚至比宋朝還不如,畢竟宋朝的武將還可能進入朝堂參與朝政,但是明朝的武將卻徹底的失去了政治上的影響力,甚至連軍隊的控制力也正在逐步喪失。

比如大明就流行文官帶兵,天知道那些文官是怎麼想的,竟然連武將最後的一塊自留地都給奪了過去,相比之下,宋朝的武將至少還可以單獨帶兵,甚至還出過不少名將,但是再看看明朝,除了明初那些開國大將外,之後也只有一個戚繼光可以稱之爲名將,但這個名將卻還是靠着張居正這個文官的庇護才能一展抱負,由此可知大明的將軍是多麼的可憐。

也正是武將的地位極其低下,甚至一個武將在見到比他低兩級的文官時,都會感覺矮上一頭,就算是在領兵作戰之時,他們依然處處受到文官們的節制。

比如周重手下的神瑛可謂是大明的一員老將,他大半輩子都是在文官們的壓制下帶兵,最後好不容易纔得到一個涇陽伯的爵位,卻還差點被文官們給搞死,幸好他遇到了周重,最後甚至連京營都不願意呆,而是不顧年近古稀來到總督府帶兵,甚至現在都呆在馬六甲不願意回來,最大的原因就是在周重手下幹活十分自由,不受處處受制於文官,這讓他再次找到了武將的尊嚴,所以哪怕在南洋吃苦,他也不願意去北京擔任京營的將官。

周重早就看到了大明武將的尷尬地位,不過他也知道,這種情況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同樣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改變的,甚至就算是正德,他也對這種情況無能爲力,畢竟現在文官集團已經完全控制了大明的上上下下,正德也需要藉助文官們的力量統治自己的國家,所以他不敢也不能改變這種情況。

周重之所以開辦軍校,其實也有想要改變大明武將地位低下的問題,在初期可能還顯露不出效果,但是周重相信隨着這些軍校學生慢慢的佔據軍隊的中上層,到時這些人就會結成一個天然的聯盟,文臣們想要像以前那樣任意的揉捏武將,也將變得十分困難,甚至可能還會引來武將們的反擊,到時根本不用別人做什麼,這些聯合起來的武將就會一點點的改變自己的處境。

不過對於上面這些改變武將地位的想法,周重卻沒有當面告訴王守仁,畢竟對方也屬於文官,不過看對方似笑非笑的樣子,周重估計這位大聖人恐怕已經猜到了這一層,只是他也並沒有說破,想必王守仁也清楚的知道,一味的打壓武將,對於大明並沒有什麼好處,還不如藉着軍校來提高一些武將的地位。

“總督大人開辦軍校,的確是個高明無比的招數,相信有了軍校之後,我大明必定擁有無數的良將,只是這件事恐怕並不容易,很可能會引來內閣的反對,而且軍校也實在太特殊,恐怕也不是我們一個總督府可以掌握的東西,不知總督大人對此可有何辦法解決?”王守仁笑呵呵的道,其實他問出的這兩個問題,自己都已經有了解決的辦法,只不過他需要親耳聽周重講出來。

шшш ▲Tтká n ▲℃ O

“伯安兄放心,我也知道軍校雖好,但卻不是我們總督府可以掌控的,所以我已經向陛下上了奏摺,希望由他出任軍校的校長,說起來陛下最喜歡軍伍之事,而且又是熟讀兵書,現在由陛下擔任軍校校長一職,最是合適不過,至於內閣會有人反對,那就是陛下這個校長的事,相信陛下會處理好的!”周重很是無奈的道。

他以前很喜歡和聰明人談話,因爲他覺得和聰明談話十分容易,有些事情不需要他明白的說出來,對方就會領悟自己的意思,而且之後也辦的很好,但是現在他第一次發現,如此談話對象太過聰明的話,那麼整個談話過程就會顯得有些無趣,比如像現在他和王守仁的這場談話,他就覺得十分無聊,因爲他發現自己無論說什麼,王守仁好像都能猜到接下來的談話內容,這讓他有一種挫敗感。

聽到周重讓正德皇帝擔任軍校校長的話,王守仁的臉上也終於露出了笑容,以他的智慧,自然能夠看出來軍校出現所帶來的巨大意義,甚至毫不誇張的說,日後軍校就是大明控制武將最有力的手段,甚至從軍校出來的人,也肯定會在最短時間內得到重用,因爲這些人都是天子門生,是陛下最信任的人,有他們在,陛下對軍校的掌控也就更加有力了。

接下來王守仁又詢問一些關於軍校的詳細情況,畢竟他對這個新生事物也十分的好奇,自然也很想知道這座軍校是如何運作的,甚至若有可能的話,他也很想在軍校中擔任一個職務,對於這件事,周重也十分贊同,正德雖然可以做校長,但那只是名義上的,軍校還需要一個真正的管理者,而周重覺得王守仁就十分適合這個職位。

王守仁聽到周重希望由自己來直接管理軍校,考慮了片刻後就點頭同意了,要知道這座軍校的校長可是正德,若是他能夠代表正德來管理軍校,這對於任何官員來說,都是一件十分有誘惑力的事,因爲這代表着他們日後能與皇帝陛下多多接觸,爲自己的仕途掃平一些障礙。當然王守仁對此並不怎麼在乎,他在乎的是軍校對大明的意義,能夠親手打造這座影響大明未來走向的軍校,這纔是對王守仁最大的誘惑。

第282章 換裝火炮第145章 豹房召見(下)第117章 拖延時間第59章 坐論倭寇第219章 瑾萱有孕第502章 夜襲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第111章 神秘的周海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490章 晉商(中)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377章 信貴山城之戰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241章 同意出兵第25章 許慎中求書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219章 瑾萱有孕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320章 造反?第296章 準備成親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173章 洞房第250章 事情解決第28章 寒風中的一家人第58章 千戶所與走私港第270章 慢軍之罪第192章 歐洲人的殺傷力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481章 應州大捷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403章 土人暴亂第410章 受到限制的雙嶼港第40章 準岳父有請第420章 江彬入京第430章 兇殘的倭人第229章 “小氣”的禮物第208章 正使與副使第284章 亡命天涯的齊彥名第84章 入股商會(下)第506章 亂行伊始第238章 忽悠正德(下)第457章 戰前的馬六甲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361章 張銳的經歷(下)第468章 達伽馬之死第240章 內閣議事第476章 大明第一奸臣第12章 賣文的打算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97章 甲板突變第265章 軍法從事第20章 秀才們的影響力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223章 寧王朱宸濠(下)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295章 訓練情況第71章 快速發展的捷徑第275章 驚見唐伯虎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223章 寧王朱宸濠(下)第470章 正德出巡(下)第106章 謝靈芸的主動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241章 同意出兵第440章 周重做飯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280章 拜訪唐伯虎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238章 忽悠正德(下)第35章 雪夜救治第82章 潛在的威脅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第255章 滅門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447章 巧合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第89章 新房客第134章 反常的朱厚照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136章 商會瑣事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372章 舊港第226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下)第43章 不告而別第260章 黑牛寨第399章 古今思想的碰撞第76章 與謝靈芸的複雜關係第255章 滅門
第282章 換裝火炮第145章 豹房召見(下)第117章 拖延時間第59章 坐論倭寇第219章 瑾萱有孕第502章 夜襲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第111章 神秘的周海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490章 晉商(中)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377章 信貴山城之戰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241章 同意出兵第25章 許慎中求書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219章 瑾萱有孕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320章 造反?第296章 準備成親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173章 洞房第250章 事情解決第28章 寒風中的一家人第58章 千戶所與走私港第270章 慢軍之罪第192章 歐洲人的殺傷力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481章 應州大捷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403章 土人暴亂第410章 受到限制的雙嶼港第40章 準岳父有請第420章 江彬入京第430章 兇殘的倭人第229章 “小氣”的禮物第208章 正使與副使第284章 亡命天涯的齊彥名第84章 入股商會(下)第506章 亂行伊始第238章 忽悠正德(下)第457章 戰前的馬六甲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361章 張銳的經歷(下)第468章 達伽馬之死第240章 內閣議事第476章 大明第一奸臣第12章 賣文的打算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97章 甲板突變第265章 軍法從事第20章 秀才們的影響力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223章 寧王朱宸濠(下)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295章 訓練情況第71章 快速發展的捷徑第275章 驚見唐伯虎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223章 寧王朱宸濠(下)第470章 正德出巡(下)第106章 謝靈芸的主動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241章 同意出兵第440章 周重做飯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280章 拜訪唐伯虎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238章 忽悠正德(下)第35章 雪夜救治第82章 潛在的威脅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第255章 滅門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447章 巧合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第89章 新房客第134章 反常的朱厚照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136章 商會瑣事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372章 舊港第226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下)第43章 不告而別第260章 黑牛寨第399章 古今思想的碰撞第76章 與謝靈芸的複雜關係第255章 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