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朝鮮五大勢力

隨着天氣的轉暖,不但倭國的局勢在發生的劇烈的變化,已經蟄伏了一個冬天的朝鮮局勢也同樣在變,無論是李隆的國王軍,還是齊彥名他們這些叛軍,暗地裡都在爲接下來的決定性戰爭做準備,畢竟他們都知道,未來的朝鮮誰說了算,全都要看他們在戰爭中的表現了。

不過也可能正是知道接下來的戰爭關係重大,所以朝鮮的春天雖然已經來了,氣候也變得溫暖溼潤起來,但是無論是以齊彥名爲首的四大叛軍,還是李隆的國王軍,他們竟然不約而同的都選擇了按兵不動,看來他們也都知道槍打出頭鳥的道理,所以一個個都等着別人先出頭。

對於朝鮮出現的這種詭異的平靜局面,周重卻是十分不滿意,因爲這不是他想要看到的結果,在他的理想中,朝鮮內部最好是打成一團,這樣在前期時他可以大買軍火和糧食,以此來掠奪朝鮮的財富,後期時也可以安插自己的力量,然後從政治或經濟上控制住整個朝鮮。

也正是打着這樣的算盤,所以周重在看到朝鮮各方都沒有主動挑起戰爭後,終於有些坐不住了,於是開始主動插手朝鮮的局勢,不過他並沒有打算派兵,而是打算將自己控制朝鮮的計劃提前一步,現在就在朝鮮找一個合適的代理人,然後支持這個代理人達到自己的目的。

想要扶持一個代理人,就必須對朝鮮的各方勢力十分了解,這點對於周重來說根本不算什麼。因爲他控制着大明對朝鮮的貿易。通過這些貿易與交流。很容易就能摸清朝鮮各個勢力的底細。

在朝鮮的五大勢力中,雖然李隆節節敗退,現在只能守着京畿道地區,但是周重卻知道的十分清楚,李隆這個朝鮮國王的實力依然雄踞各個勢力之首,包括齊彥名在內的各路叛軍,沒有任何一路叛軍可以與李隆單獨抗衡,只不過因爲之前李隆的胡作非爲。使得朝鮮上下對他十分厭惡,各路叛軍也鐵了心要滅掉他,所以李隆的實力雖強,但很可能是第一個被消滅的勢力,然後纔是各路叛軍爭奪朝鮮的領導權。

對於周重來說,李隆應該是個不錯的合作對象,一來他本來就是朝鮮國王,而且實力最強,若是選擇他做自己的代理人,自己會少花費許多財力物力。而且像李隆這樣被所有朝鮮人唾棄的人,想要保住自己現在的位子。就只能選擇依附自己,這樣也便於周重對朝鮮的控制。

不過周重在認真考慮過後,卻是一臉可惜把李隆放棄了,因爲他考慮到李隆的性格,這個人性格殘暴,而且從小就生長於朝鮮王室,個性肯定十分高傲,根本不會受別的驅使,若是自己選這樣的人做自己在朝鮮的代理,開始時對方可能還會表現的比較恭順,但說不定哪天就會給自己來一個翻臉不認人,甚至會不管不顧的與自己發生衝突,因爲李隆本來就不一個理性的人,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本來就是個瘋子,所以周重認爲與這樣的人合作實在太危險,還是找一個性格正常的人好把握一些。

排除了李隆後,剩下的就只有以齊彥名爲首的各路叛軍,其中實力最強的就是齊彥名的忠清軍,不過他卻也第一個被周重排除在外,畢竟齊彥名本來就是大明通緝的反賊,他身爲四海總督與這樣的人暗中聯繫,若是被朝中的大臣知道,很可能會引發別人的猜想,從而引發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對於齊彥名他是絕對不會選擇的。

除掉齊彥名外,朝鮮的各路叛軍中,就只剩下平安軍、江原軍和慶尚軍這三股僅次於齊彥名的叛軍,在這三路叛軍中,平安軍發源於朝鮮西南部的平安南道,這裡與大明緊臨,時時刻刻都面臨着大明境內女真人的入侵,民風比較彪悍。

之前平安北道就受到女真人的屠殺,導致平安北道千里無人煙,大量的難民逃進平安北道,結果朝鮮對這些難民安置不力,再加上李隆長年在國內的胡作非爲,最終使得這些難民在平安南道爆發了叛亂,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吞併後,終於形成了現在的平安軍,這些軍隊主要是由之前的難民組成,他們一無所有,打起仗來悍不畏死,而且人數又多,朝鮮官軍被他們殺的連連敗退,可以說是四路叛軍中最爲兇悍的一支,不過他們只知道破壞而不知道建設,所以他們是四路叛軍中最窮的一個,軍隊裡也根本沒什麼像樣的武器,不少人都和倭國的士兵一樣,使用竹槍做爲武器。

平安軍的領袖名叫樸成樹,據周重打聽到的消息,這個人只是一個莽夫,除了作戰勇猛之外,根本沒有什麼其它的優點,但偏偏是這個莽夫,竟然打敗了平安道周圍的各路叛軍,最後竟然成爲統治着平安道、咸鏡道廣大地區的一方霸主,這顯然有些不合常理,最後周重和手下人得出的結論是,樸成樹身邊肯定有一個或數個忠心的謀士爲他出謀劃策,否則以他的能力,根本不可能成爲平安軍的首領。

相比由難民組成的平安軍,同爲四大叛軍的江原軍卻是別具一格,因爲江原軍的主體竟然是叛變的朝鮮官兵,這些朝鮮官兵本來是江原道的守軍,之前因爲齊彥名的帶領,江原道也發生叛亂,於是李隆命令江原道的守軍平叛,但卻又不願意支付軍餉,結果引發了朝鮮官兵的不滿,最後乾脆與叛軍一起造反,結果這些朝鮮官軍的裝備和戰鬥力遠比那些普通的叛軍要強大的多,經過幾輪的吞併與淘汰,這支以叛變官兵爲主體的江原軍就出現了。

現在江原軍的首領名叫崔東龍,以前是朝鮮官兵中的中層軍官,在軍事方面極有才能,但是因爲得罪了上司,結果一直受到壓制,後來參加叛亂,憑藉着自己出色的軍事才能,很快就成爲官兵叛軍中的首領,後來又吞併了其它幾路叛軍,成爲江原道的霸主,而且江原道與京畿道相臨,崔東西一直野心勃勃的想要親自抓住李隆,爲此已經數次攻入京畿道,可惜他的實力與李隆相比還是有相當的差距,最後只能無功而返。

最後的慶尚軍也有些特殊,慶尚道與倭國相臨,在三浦倭亂首當其衝,受到的創傷也最重,道中的百姓傷亡極大,不過在三浦倭亂髮生前,這裡和旁邊的全羅道卻是朝鮮十分繁華的個道,而且也是士族的本營,朝鮮不少有名望的士族都發源於這裡。

可是隨着李隆對國內的士族大加迫害,以及三浦倭亂的發生,使得慶尚道和全羅道的士族傷亡慘重,各個大士族也是元氣大傷,特別是李隆對他們的迫害,最後已經到達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若是他們再不想辦法自保的話,那最後只剩下滅亡一途。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慶尚北道的一個有名望的鄭姓士族首先舉旗叛亂,結果其它士族也紛紛響應,這些士族有見識、有人脈、有財物,所以他們叛亂不像其它人那樣亂糟糟的,而是在叛亂後開始聯合起來,儘量在不消耗自己實力的前提下,組成更大的聯盟,結果最後慶尚道和全羅道的士族組成了一個士族聯盟,而慶尚軍則是掌握在他們手中的軍隊,而且在各個士族傾盡財力的支持下,慶尚軍是四大叛軍中裝備最好的一支,同時也是周重在朝鮮最重要的交易對象,畢竟只有這些有錢的士族纔買的起他那些天價的武器和糧食。

慶尚軍並沒有一個統一的首領,因爲它是慶尚道和全羅道所有士族爲求自保而組成的一個聯盟,在這個聯盟中,有幾個實力比較強大的士族,他們各自擁有一批擁擠者,也正是這幾大士族在支配着慶尚軍的行動。

值得一提的是,慶尚軍與齊彥名的忠清軍也是衝突不斷,原因就是齊彥名對富庶的慶尚北道十分眼饞,之前趁着慶尚軍還沒有形成的機會,派兵入侵慶尚北道,結果佔據了慶尚北道的北部地區,這已經威脅到士族聯盟的安全,爲了將忠清軍趕出自己的地盤,於是雙方之前有過數次交戰,可惜慶尚軍的實力與齊彥名相比還是差了一籌,最後非但沒能收復慶尚北道的北部地區,反而再次丟失了一些土地,這讓士族聯盟十分惱火,可惜卻又沒有什麼其它的辦法。

另外慶尚軍也是唯一一支沒有對李隆形成威脅的叛軍,因爲他們的領地與李隆的京畿道之間隔着忠清軍和江原軍的地盤,因此他們想要出兵攻打李隆,就只能向忠清軍和江原軍借路,可惜三路叛軍之間都是齷齪不斷,慶尚軍根本不敢派軍深入到對方的地盤,所以慶尚軍只能偏安於南方一隅,想要爭霸朝鮮的話,就只能先打敗忠清軍或江原軍,否則就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別人消滅掉李隆和其它幾路叛軍,然後再回過頭收拾自己。

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239章 四海提督第368章 土地的問題第90章 鬧鬼第151章 焦炭與木炭之爭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21章 鄭經三人的資助第332章 安東衛第431章 威逼大內義興第209章 玻璃鏡子第392章 朝鮮內附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324章 挾持正德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172章 成婚第272章 常遇春的後人第56章 走私基地雙嶼港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415章 正德與軍校(下)第105章 孤男寡女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468章 達伽馬之死第75章 聯手滅門第32章 立功德碑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155章 正德與金瓶梅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338章 援助朝鮮第14章 豐盛的晚餐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431章 威逼大內義興第321章 底艙中的吳石第352章 正德與葡萄牙人的初會第117章 拖延時間第95章 背叛第439章 淡目王國的覆滅第126章 盒子和書稿第313章 試探黃瓊海第219章 瑾萱有孕第194章 影響大明國運的作物第34章 門外的血人第336章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第203章 倭國政局第124章 辣椒發芽了第501章 朵顏衛花當第62章 納德教士的禮物第126章 盒子和書稿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第436章 要動手了第472章 繁華下的危機第155章 正德與金瓶梅第388章 不死小強齊彥名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161章 唐伯虎的平靜生活第375章 反悔第363章 最冷的冬天第436章 要動手了第423章 朝鮮勞工第308章 三保山的漢人聚居地第248章 波多野秀鄉被擄第366章 舉人做官第73章 全羅商會的幕後黑手第494章 朵顏三衛第306章 無恥的阿方索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501章 朵顏衛花當第231章 張銳的下場第451章 內閣的想法第126章 盒子和書稿第215章 光參騙局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63章 鄭氏一家第392章 朝鮮內附第476章 大明第一奸臣第70章 又是債務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173章 洞房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428章 徐納第296章 準備成親第505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312章 黃家來人第43章 不告而別第372章 舊港第214章 買海蔘第70章 又是債務第297章 盛大的婚禮第14章 豐盛的晚餐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72章 香皂作坊的選址
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239章 四海提督第368章 土地的問題第90章 鬧鬼第151章 焦炭與木炭之爭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21章 鄭經三人的資助第332章 安東衛第431章 威逼大內義興第209章 玻璃鏡子第392章 朝鮮內附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324章 挾持正德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172章 成婚第272章 常遇春的後人第56章 走私基地雙嶼港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415章 正德與軍校(下)第105章 孤男寡女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468章 達伽馬之死第75章 聯手滅門第32章 立功德碑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155章 正德與金瓶梅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338章 援助朝鮮第14章 豐盛的晚餐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431章 威逼大內義興第321章 底艙中的吳石第352章 正德與葡萄牙人的初會第117章 拖延時間第95章 背叛第439章 淡目王國的覆滅第126章 盒子和書稿第313章 試探黃瓊海第219章 瑾萱有孕第194章 影響大明國運的作物第34章 門外的血人第336章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第203章 倭國政局第124章 辣椒發芽了第501章 朵顏衛花當第62章 納德教士的禮物第126章 盒子和書稿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第436章 要動手了第472章 繁華下的危機第155章 正德與金瓶梅第388章 不死小強齊彥名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161章 唐伯虎的平靜生活第375章 反悔第363章 最冷的冬天第436章 要動手了第423章 朝鮮勞工第308章 三保山的漢人聚居地第248章 波多野秀鄉被擄第366章 舉人做官第73章 全羅商會的幕後黑手第494章 朵顏三衛第306章 無恥的阿方索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501章 朵顏衛花當第231章 張銳的下場第451章 內閣的想法第126章 盒子和書稿第215章 光參騙局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63章 鄭氏一家第392章 朝鮮內附第476章 大明第一奸臣第70章 又是債務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173章 洞房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428章 徐納第296章 準備成親第505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312章 黃家來人第43章 不告而別第372章 舊港第214章 買海蔘第70章 又是債務第297章 盛大的婚禮第14章 豐盛的晚餐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72章 香皂作坊的選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