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自揭畫皮(一)

張雲起因爲妻子的緣故,躲過了王興的報復。

而董元儒卻沒這麼幸運了。

......

京劇來到京城,方纔找到了肥沃的生存土壤,煥發了旺盛的生命力。京腔、京韻、京白,讓京城人倍感親切,無論王公貴族,還是升斗小民,都對這一劇種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繁華市井何處有,大柵欄內去轉悠”。大柵欄商鋪林立,人來人往,是京城最爲繁華之處。程強、劉建在大柵欄買了兩處店鋪,重新拆掉,跟後邊宅子連起來,建了一座戲樓,取名“大觀樓”。

程強、劉建前世是京劇大家,他們記憶中的名劇劇本、唱詞、唱腔,都是經過多少藝術家千錘百煉的,信手拿來,根本不費什麼力氣,而且效果不用說,也是極佳。

他們經過慎重考慮,凡是涉及明朝的戲一概不演,以免不小心犯了忌諱。決定在京城上演全本三國戲,主打《羣英會》,如果到勳貴大臣之家唱堂會,則必演《龍鳳呈祥》,取其吉祥之意,並且其中行當較全,文武戲並重,極是受歡迎。

程強的大弟子叫楊有房,今年十七歲,也是苦孩子出身。他長相俊美,身材又好,還有一條亮麗的好嗓子,程強就讓他學了旦角,並給他取了藝名“楊友芳”。

偏生這小子性格跳脫,扮上以後,姿容絕美,體態妸娜,眼波橫流,盡顯風姿,真真雌雄難辯,讓觀者無不如醉如癡。一時之間,“豔友芳”之名,響遍京城。

董元儒看了幾場京劇堂會以後,也成了“豔友芳”的忠實粉絲。

……

英國公張惟賢自從看了一場京劇以後,就喜歡上了這個劇種。他雖貴爲國公,但有明以來,重文抑武,他也沒有太大的權力,不過就是代表軍方的存在罷了,所以,他有大把的時間娛樂。

有錢又有閒,開始鑽研京劇,經常把程強、劉建、楊友芳叫到府裡教他唱戲,有時興致一起,也扮上票一把。

在政治上,他沒有站隊,也不敢站隊,要站也只能站到皇帝一邊,但內心,他是傾向東林黨的,認爲東林黨皆正人君子,所思所謀所行皆利於國,而齊、浙、楚三黨,爲打擊異已,不擇手段,同時,凝聚力也沒有東林黨強。

戶科給事中楊漣、御史左光斗都是他的摯友,也是他府上的常客,董元儒因爲同屬東林黨的緣故,跟着楊漣、左光斗來過幾次國公府,自然也就成了楊友芳的粉絲。

這一日,楊漣、左光斗、董元儒下值後相偕來到英國公府,張惟賢的管家把他們引到側院,這裡有一個小型舞臺,張惟賢正跟程強學戲,楊友芳給他配戲。見到三人,連忙走下臺來,互相見禮已畢,令人在臺前的一張八仙桌上擺上點心和茶水,四人依次而坐。

“國公,不知學的什麼戲啊?”楊漣問道。

“一出新戲,叫《武家坡》。說的是薛平貴跟王寶釧的故事。”

“不知國公學得怎樣了?”

“剛學了個七七八八,這不,你們就來了?”

“國公,不讓我們欣賞欣賞?”楊漣跟他最爲相熟,所以開口問道。

要知道,戲子的身份是非常低的,“王八戲子吹鼓手,裝煙倒茶下九流”,張惟賢愛好唱戲是不假,但讓他唱給別人聽,就有點貶低人的意思,所以,這話也就是楊漣能說出口,別人是不敢說的。

“大洪,居心不良!你想看我出醜是不是?”張惟賢指着楊漣說道。

楊漣,字文孺,號大洪。

“大洪,讓國公給我們唱戲?他敢唱,我們還不敢聽呢!你出的什麼餿主意!”左光斗說道。

“是極,是極。”董元儒也如此說道。

“你們來了,也不能白來,就讓程強、友芳他們師徒唱一段給你們聽聽,我告訴你們,薛平貴和王寶釧的這段對唱,非常好聽。”張惟賢說道。

在座三人都是戲迷,對他的提議自然都是十分贊成。

張惟賢一招手,程強連忙跑了過來。

“程班主,你和友芳唱一段,讓諸位大人開開眼。”張惟賢吩咐道。

“是是是,不知道是彩唱還是清唱?”程強作揖打躬,給各位大人施禮,謙卑地問道。

“彩唱,彩唱!友芳扮上那才叫個美呢!”董元儒不等張惟賢發話,搶先說話。

程強目視張惟賢,張惟賢稍一沉吟,說道:“就扮上吧,我這裡也簡單準備準備一點酒菜,諸位剛下值,估計也沒用飯,就在我府裡用了飯再回去。”

“好好好,就依國公安排。”

楊漣、左光斗、董元儒齊聲道好。

程強聽主人如此一說,連忙跑回後臺去做準備,張惟賢也令管家去準備酒菜。

趁這段空閒,楊漣、左光斗、董元儒說起了政事。

左光斗憂心忡忡地道:“開春以來,京畿、山東、河南持續大旱,去年秋糧欠收,加上今年春荒,已經路有餓殍,如果夏糧再次欠收,百姓不知將如何度過災荒。”

楊漣道:“目前情況,只有依靠朝庭賑濟了。但貪官污吏橫行,朝庭發十斤賑米,到老百姓手裡時不知道能不能還有一斤?我對那些官老爺實在是沒有多少信心。”

“十斤能有一斤到老百姓手裡也就不錯了,就怕一斤也到不了老百姓手裡啊。”董元儒說道。

“如此下去,百姓活命都成問題,如被有心人利用,恐有民變,後果不堪設想啊。”楊漣道。

“大洪,現在說這些沒有用,關鍵是先請皇上重視,然後纔會下旨賑濟啊。”左光斗說道。

“嗯,我回府後定會上摺子說明緣由,請皇上下旨賑濟災荒,再請派清廉官吏督察賑濟情況,或可收到效果。”楊漣道。

“但願吧。”左光斗如此說道,顯然對皇上的怠政心有不滿,對他能否採取得力措施賑濟災荒是沒有多少信心的。

他們三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說着,張惟賢只是靜靜地聽,並不插言。他不想參與,也不想讓他們繼續這個話題。

擡眼見程強和楊有芳扮好了,連忙吩咐:“開戲!”

諸位書友,滴水因爲工作忙碌,近期更新不正常。但滴水儘量會抽出時間來寫作,絕不太監。

第八十四章 上班第一天第一百一十六章 千里之外採花人第六十七章 抗稅風波(五)第二十章 不迷讀書迷心算第一百三十五章 奉旨出京(四)第七十章 韓敬被打臉第一百五十七章 賑饑平亂(六)第五十八章 投名狀(三)第六十五章 定陝西(二)第一百零九章 取名也是一種情懷第七十一章 又起波瀾第六十二章 活字印刷術第六十二章 剿匪會議第五十章 以死明志第五十三章 東廠圍府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大老三命格有變第五十六章 投名狀(一)第三十七章 校場點兵(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東道上(二)第四十五章 主事之人露面第六十五章 抗稅風波(三)第七十九章 冤家對頭第一百六十五章 賑饑平亂(十四)第六十九章 發昏不當死,萬事須自強第五十二章 先保血脈第一百八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五十一章 山東道上(十二)第三章 家人團聚甜中有酸第三十六章 書院招生開始了第三十一章 帝后同施恩第一百三十三章 晴天霹靂(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晴天霹靂(三)第二十六章 衝突爆發第一百三十六章 奉旨出京(五)第五十二章 先保血脈第一百三十五章 奉旨出京(四)第二十七章 潘莊冬訓(五)第七十九章 冤家對頭第三十六章 書院招生開始了第七十七章 女真第一美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英子來了第三十五章 除夕之夜第八章 送出去的女人還能收回?第四十八章 漢語拼音新功能第八十一章 面子裡子算計忙第九十二章 同僚還有科學家?第三章 家人團聚甜中有酸第十六章 關於婚姻自由第一百零八章 請罪第一百六十七章 賑饑平亂(十六)第一百四十章 山東道上(一)五十四章 心機婊遇上“四大傻”第五十二章 先保血脈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戰劉招孫(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樓妓館好修行(爲在家第七把交椅打賞加更)第六十三章 抗稅風波(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賑饑平亂(四)第六十二章 剿匪會議第四十九章 報紙問世(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晴天霹靂(二)第七十六章 中秋喋血(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香脣被偷嬌且羞第四十七章 短命皇帝第八十三章 家書抵萬金第三十六章 太湖飯莊的倒閉第二十七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八十九章 將帥失和第一百二十三章 曹文詔來投第九十八章 腦補之才第八十一章 潘壽的疑惑第三十章 丫環也有上進心第十一章 訓 婢第六十三章 朱軒媁的怪心思第一百三十二章 奉旨出京(一)第四十三章 建軍新思路(一)第十四章 稍盡人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山東道上(八)第一百二十章 誰屙的屎誰擦第七十八章 御賜敲竹槓第一百六十八章 賑饑平亂(十七)第六十三章 自立爲王?第三十九章 北地梟雄(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晴天霹靂(一)第四十章 校場點兵(七)第五十二章 梁山巡檢司第一百四十三章 山東道上(四)第十三章 吃貨大會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東道上(二)第三十二章 愛情與陰謀第八十一章 面子裡子算計忙第五十章 以死明志第五十七章 歸家第六十九章 王興被撤職第一百零三章 兄友弟恭(三)第七十二章 曲解王興第六十章 帝黨第六十三章 朱軒媁的怪心思第五十四章 王家有子第九十四章 兄弟爭鋒第一百二十一章 圖窮匕見
第八十四章 上班第一天第一百一十六章 千里之外採花人第六十七章 抗稅風波(五)第二十章 不迷讀書迷心算第一百三十五章 奉旨出京(四)第七十章 韓敬被打臉第一百五十七章 賑饑平亂(六)第五十八章 投名狀(三)第六十五章 定陝西(二)第一百零九章 取名也是一種情懷第七十一章 又起波瀾第六十二章 活字印刷術第六十二章 剿匪會議第五十章 以死明志第五十三章 東廠圍府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大老三命格有變第五十六章 投名狀(一)第三十七章 校場點兵(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東道上(二)第四十五章 主事之人露面第六十五章 抗稅風波(三)第七十九章 冤家對頭第一百六十五章 賑饑平亂(十四)第六十九章 發昏不當死,萬事須自強第五十二章 先保血脈第一百八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五十一章 山東道上(十二)第三章 家人團聚甜中有酸第三十六章 書院招生開始了第三十一章 帝后同施恩第一百三十三章 晴天霹靂(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晴天霹靂(三)第二十六章 衝突爆發第一百三十六章 奉旨出京(五)第五十二章 先保血脈第一百三十五章 奉旨出京(四)第二十七章 潘莊冬訓(五)第七十九章 冤家對頭第三十六章 書院招生開始了第七十七章 女真第一美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英子來了第三十五章 除夕之夜第八章 送出去的女人還能收回?第四十八章 漢語拼音新功能第八十一章 面子裡子算計忙第九十二章 同僚還有科學家?第三章 家人團聚甜中有酸第十六章 關於婚姻自由第一百零八章 請罪第一百六十七章 賑饑平亂(十六)第一百四十章 山東道上(一)五十四章 心機婊遇上“四大傻”第五十二章 先保血脈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戰劉招孫(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樓妓館好修行(爲在家第七把交椅打賞加更)第六十三章 抗稅風波(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賑饑平亂(四)第六十二章 剿匪會議第四十九章 報紙問世(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晴天霹靂(二)第七十六章 中秋喋血(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香脣被偷嬌且羞第四十七章 短命皇帝第八十三章 家書抵萬金第三十六章 太湖飯莊的倒閉第二十七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八十九章 將帥失和第一百二十三章 曹文詔來投第九十八章 腦補之才第八十一章 潘壽的疑惑第三十章 丫環也有上進心第十一章 訓 婢第六十三章 朱軒媁的怪心思第一百三十二章 奉旨出京(一)第四十三章 建軍新思路(一)第十四章 稍盡人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山東道上(八)第一百二十章 誰屙的屎誰擦第七十八章 御賜敲竹槓第一百六十八章 賑饑平亂(十七)第六十三章 自立爲王?第三十九章 北地梟雄(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晴天霹靂(一)第四十章 校場點兵(七)第五十二章 梁山巡檢司第一百四十三章 山東道上(四)第十三章 吃貨大會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東道上(二)第三十二章 愛情與陰謀第八十一章 面子裡子算計忙第五十章 以死明志第五十七章 歸家第六十九章 王興被撤職第一百零三章 兄友弟恭(三)第七十二章 曲解王興第六十章 帝黨第六十三章 朱軒媁的怪心思第五十四章 王家有子第九十四章 兄弟爭鋒第一百二十一章 圖窮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