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俘虜的新生活(上)

最終尼堪爲了穩妥起見,將還在訓練的那兩千漢人步軍也一同調了過去。

而自己就在呼倫城開始操練起那五千步軍來。

被俘的明軍將領中,全部都要求跟着商隊回去,尼堪也同意了。

其實他對黑雲龍、麻登雲兩人還是寄予了厚望,特別是更年輕一些的麻登雲,麻貴之後,此人在史書上號稱“古有介子推,明有麻登雲”,侍奉父母至孝傳遍天下,又是出身邊軍的有名騎將。

不過至孝之人多半愚忠,黑、麻兩人最終還是決定回去。

不過青城、老河一戰令他們目瞪口呆,如今商隊尚未抵達,他們二人閒着無事,見到尼堪開始親自操練步軍,徵得尼堪同意後,便在一旁觀看。

一直到五月下旬,尼堪都帶着這五千人進行隊列、軍紀、長跑等訓練,黑、麻兩人並沒有見到他們想見到的陣型、刀槍、火銃、石鎖等操練,便詢問尼堪。

尼堪答道:“漠北以北諸部,悍勇不亞於建州,缺乏的是紀律、陣型,故本汗重點便是這兩樣”

“南方漢人,紀律、吃苦不亞於當今任何軍隊,不過體能、悍勇卻有些缺乏,饒是如此,紀律依舊需要操練,一個月以後,等彼等熟悉如何計數、如何列隊、如何前進、如何奔跑、如何後撤,體力也能應付自如時方可開始修習刀槍、火銃”

“再過一個月,刀槍火銃略有所得後方可修習陣型,火銃禦敵於遠處,長槍進攻防備皆可,火銃射擊之後趁敵人陣型凌亂,我方精銳騎兵再出,則無往而不勝”

“故此,本汗麾下常備軍,三個月操練之後只是小成,要上戰場,最少需要半年”

麻登雲說道:“末將觀大汗操練士卒並無棍棒大杖,也無插箭遊行,無一例外都是懲罰跑步,或者退出營房,何也?”

尼堪笑道:“本汗這五千人練到最後,能剩下三千人就不錯了,漠北苦寒,人丁稀少,若是刑罰太重以致士卒喪失作戰能力,豈非矯枉過正?”

“何況本汗這裡,肉食米糧均不缺乏,士卒三餐均能飽食,操練不當者自然要以跑步、加練等爲主”

黑雲龍道:“大汗,可憐這些都是漢家男兒,大汗何苦強留在此地,何不放他們回去?”

尼堪冷笑道:“我本是漠北的大汗,缺的就是丁口,何況這些人都是從建奴那裡搶過來的,按照漠北的規矩,一朝成爲俘虜,除非主家豁免,便永世爲奴,本汗仁義,讓他們或耕種,或匠作,或士卒,都是自由之身,豈不是天大的恩典?”

“若不是本汗,這些人到了遼東,都是旗人的奴才,永世不得翻身,本汗將彼等解救出來,正是彼等竭誠輸款以報厚恩之時”

“那大汗就不體諒彼等在大明尚有父母要養,尚有兒女承歡……”

“哼!”,尼堪毫不客氣打斷了麻登雲的唸叨,“建奴劫掠,肯定是殺死老弱幼小,只留精壯,哪兒有父母要養,哪兒有承歡的兒女?何況,大明無能,讓建奴、韃子在京畿一帶如出無人之境,本汗爲彼等報了大仇,彼等不指望於我,難道還巴巴地指望明國皇帝?”

“……”

半晌,黑雲龍小心翼翼地說道:“大汗,青山一戰,大汗天威已成,不知今後……”

尼堪也正色道:“雖說青山、霍林河兩戰我部都是大獲全勝,不過如今從丁口上來說,韃奴、建奴依舊遠勝於我,我部仍舊需要小心應付纔是”

說完看向兩人,“經此兩戰,建奴、科爾沁都是元氣大傷,幾年之內應該不會西進肆擾明國了,一旦西邊的虎墩兔知曉了虛實,沒準兒會捲土重來,重佔察哈爾、喀喇沁一帶,屆時明國邊境更是無憂”

“何況”,尼堪意味深長地看了兩人一眼,“回去見到皇帝,你等不妨說一聲”

“何事?”

“就說,沒了毛文龍,還有我孫秀榮,建奴下一次想要從從容容入關劫掠就得掂量掂量,本汗爲明國出了如此大力,皇帝豈無更多犒賞?”

“……”

在楚庫河流域,靠近紅奇科伊的地方,張大根夫婦正在一個俄羅斯農夫的指點下播種黑麥。

中國的農民是這個地球上最好的農民,一旦得到指點便會精益求精,幾天後那名俄羅斯農夫便離開了——因爲他已經沒什麼可以教給張大根了。

有兩頭牛輪換耕種,張大根掌犁,他老婆播種,五十畝黑黝黝的黑土地十日便全部耕種完畢。

晚上回到自己簡陋的木屋裡,吃着新烙的大餅,喝着羊肉湯,張大根有些恍惚,還一直以爲自己是在夢裡。

他本是三河縣城外的普通農戶,原本家裡只有七畝地,七畝地,除了納稅,還要供養老孃和一雙兒女,日子確實異常悽慘。

不過再是悽慘,一家人也能湊在一起過着,沒想到萬惡的建奴連這一點也不放過,他們殺了老人和孩童,將青壯、牲畜全部捲走了。

在建奴刀劍的淫威下,像張大根這樣的農戶根本就無能爲力,只得一路屈辱地跟着北上,一路上,張大根親眼見到有一千多人凍死、病倒在路上,都被建奴扔到了灤河裡。

正在忐忑各自的前途時,沒想到又有一夥更加兇惡的蠻夷將他們搶走了。

這夥蠻夷與建奴完全不一樣,接受他們後立即給他們每個人發了一套毛皮製作的衣服,北上時每日也還有兩餐可吃。

抵達呼倫城之後,大汗不僅讓他們夫妻團聚,還給他們分到了極好的地方,在張大根的眼裡,楚庫河流域兩岸土地肥沃的程度比京畿一帶不知強出多少倍,估計撒下種子就能有收穫。

不但如此,大汗還爲他們每一戶發放了農具、種子、被服、日常用具等物,每人還分了一公一母兩頭牛、一公一母兩匹馬、二十隻羊,聽說明年這個時候還有豬仔、雞仔過來。

而他們需要爲大汗付出僅僅是頭三年三成的收穫,從第四年開始便是兩的稅賦,不過家裡多餘的糧食要賣給官府。

這樣好的官府打哪兒去找?

如今的張大根夫婦已經漸漸忘記了老孃和兒女的慘狀了,依照兩人依舊年輕的架勢,再生一窩也不成問題,好日子指日可待。

唯一的缺點是,此地實在太冷,聽說冬季長達半年,不過楚庫河附近森林茂密,柴禾充足,冬季還是能熬過去的。

聽說那位年輕的大汗原本是一個被蠻夷收養的漢人之子,難怪他們對待自己如此之好,到底是有着漢人的血脈。

今天恰好是張大根家最後幾畝完成播種的日子,聽說一旦到了春季,楚庫河也會氾濫成災,張大根決定明天一早便編制大量的草袋子,裝填泥土石塊後放在自家田地附近,以便阻攔肆掠的洪水。

“娘子,天色不早了,趕緊歇息吧,眼下我等一戶人家只有區區兩人,可得趕緊生娃了”

“死漢子,成日裡想着那事,一旦有了身孕,秋收時你一人下地收割?”

“呵呵,一人便一人,又不是沒有幹過,你就趕緊過來吧”

……

楚庫河邊上一間間木屋裡的昏暗的油燈漸漸地都滅了,河水兩岸響起了歡快的聲音。

春天來了,秋天還會遠嗎?

……

尼布楚大草原東端,原墨爾迪勒部的牧地,如今卻修建了一座木寨。

木寨裡住着被尼堪解救出來的三百多戶被建奴從大運河上擄過來的船工,加上分過來的五百以前建奴的阿哈奴才。

八百個船工,都住在木寨裡。

石勒喀河的北岸已經修起了十個船塢,大小各半。

在木寨的主間,坐着一個少年,在他的對面卻是一個鬚髮皆白的老頭。

王文慧,一個今年才十七歲的小太監,不,他還稱不上太監,按照明國的規矩,他只能稱少監,饒是如此,這也非常了不得。

明國的內官,從剛進宮時只能當典簿、長隨、奉御,如果表現良好,方能被升遷爲監丞,監丞再往上升是少監,少監的頂頭上司纔是聞名遐邇的太監。

一般人混到四十歲才能升到少監,太監,那可是內官的巔峰。

王文慧職銜的全稱是“乾清宮打卯牌子忠勇營御馬監麾下總理通州漕務少監”,也就是說他是御馬監派到通州督辦漕糧、船務的少監,他的頂頭上司便是御馬監的太監之一的陶文。

王文慧以區區十七歲年紀便能主持通州這處京畿重地的漕務,除了人緣不錯,深得上司賞識外,靠得卻是真本事。

王文慧本事就是通州人,一家子也靠着大運河上的船隻過日子,對於漕船的虛實、漕糧的優劣、攜私夾帶之事門清。

通州也有造船、修船的地方,於是從河西務、香河、通州這一帶漕運事務,包括漕糧進出、軍械出入、官船/民船管理、造船修船諸事務都是由王文慧在打理——雖然也有戶部的官員,不過誰叫王文慧是內官,“代天子巡守”呢?

按說以王文慧的背景,很快升上太監,被派到九邊某一處要地做監軍,或派到某一處礦場做礦監那是指日可待,沒想到來了建奴。

坐在王文慧對面的那人卻是通州船坊的一個老工匠,世代在通州爲匠,匠籍靠原本屬於兵部,專門建造兵船的,不過隨着承平日久,老工匠的匠籍又轉到了工部下面。

楊春,是老工匠的名字。

第十四章 高貴自由的哥薩克,請用農民來換第十一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四)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上)第五十二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中)第五十五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1)第八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5)會操第九章 猛虎騎的重生(上)第二十章 阿巴坎(七)尾聲第十一章 霜狼騎兵(7)第三十八章 行者無疆(6)壹岐島,秋雨之戰(中)第七十四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8)第五十九章 尾聲(5)八面來風第二十七章 兩京皇宮(上)第二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4)第七十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4)第四十章 江淮風雲(九)第五十七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上)第八十四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下)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八章 三雄會第四十六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下)第一章 葵未年,秋意濃(上)第十一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一)孫德茂第五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圖坦卡里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三十四章 大對決(五)關寧鐵騎VS西班牙大方陣第八十四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6)第三十章 秋高馬肥(中)第十四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上)第四十六章 勒拿河(六)雅庫茨克之戰(下)第三章 寧北將軍第五十四章第十章 霜狼騎兵(6)第五十一章 收官(1):蓋州第三章 滕吉思南歸第三十四章 定遠、定方、陳湯三城第三章 秋之行(3)風浪起(上)第六十六 謀劃之三:金南省第五十五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中)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十一章 美洲公司之四:俄勒岡新況第十五章 支奴幹(二)潰退的安卡第四章 撥雲見日(下)第四十六章 小玉茲風雲(2)夕照奧倫堡第十四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一)可疑的人第四十九章 凍獄之旅(1)烏厄連的真相(上)第六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一:新艦隊第三十三章 宇久-平戶之戰(中)第十七章 克孜勒蘇(下)第八十五章 美洲大草原(3)第八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②第三十三章 白山黑水(四)迷霧第六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2)第二十五章 援救(四)雷霆一擊第二章 土爾扈特(2)第七十六章 新金州(上)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楊廷玉的“忠心”第十六章 斗轉星移(下)第二十四章 煙波浩渺兩茫茫第五章 瀚海新軍第二十一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中)西突厥部落第四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交響第七十三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7)第四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1)莫比爾人第五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中)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二十二章 隴右往事之四:真正的黃雀第五十二章 齊魯風雲之三:最後一戰(2)第八十四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下)第四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7)逆轉第二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中)第五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8)連鎖反應下的條約第四十五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中)第二十五章 外喀爾喀(二)哲布尊丹巴二世與姐夫尼堪第十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④第五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上)第二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中)第六十章 俄勒岡大草原(上)滄海桑田第五十三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Ⅱ第八十二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4)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下)第十五章 孤星傳之二:密會第十六章 克孜勒蘇(中)第六十五章 明斯克大公國(7)第十一章 西行漫記(十)閃擊伊爾根第十一章 大夏監國(7)坎斯克盆地第七十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上)第三十六章 行者無疆(4)短暫邂逅第三十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中)第十六章 支奴幹(三)“怪獸”之擊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九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二)馬爌,分身乏術第四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3)冥海號第六章 雙料家臣(一)柳川靜雲重返宇久島第十八章 潛龍在淵第三十四章 行者無疆(2)壹岐-對馬第三十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上)基地第四十三章 山海關之九:新一片石之戰(4)第二十三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1)
第十四章 高貴自由的哥薩克,請用農民來換第十一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四)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上)第五十二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中)第五十五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1)第八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5)會操第九章 猛虎騎的重生(上)第二十章 阿巴坎(七)尾聲第十一章 霜狼騎兵(7)第三十八章 行者無疆(6)壹岐島,秋雨之戰(中)第七十四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8)第五十九章 尾聲(5)八面來風第二十七章 兩京皇宮(上)第二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4)第七十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4)第四十章 江淮風雲(九)第五十七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上)第八十四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下)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八章 三雄會第四十六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下)第一章 葵未年,秋意濃(上)第十一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一)孫德茂第五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圖坦卡里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三十四章 大對決(五)關寧鐵騎VS西班牙大方陣第八十四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6)第三十章 秋高馬肥(中)第十四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上)第四十六章 勒拿河(六)雅庫茨克之戰(下)第三章 寧北將軍第五十四章第十章 霜狼騎兵(6)第五十一章 收官(1):蓋州第三章 滕吉思南歸第三十四章 定遠、定方、陳湯三城第三章 秋之行(3)風浪起(上)第六十六 謀劃之三:金南省第五十五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中)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十一章 美洲公司之四:俄勒岡新況第十五章 支奴幹(二)潰退的安卡第四章 撥雲見日(下)第四十六章 小玉茲風雲(2)夕照奧倫堡第十四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一)可疑的人第四十九章 凍獄之旅(1)烏厄連的真相(上)第六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一:新艦隊第三十三章 宇久-平戶之戰(中)第十七章 克孜勒蘇(下)第八十五章 美洲大草原(3)第八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②第三十三章 白山黑水(四)迷霧第六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2)第二十五章 援救(四)雷霆一擊第二章 土爾扈特(2)第七十六章 新金州(上)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楊廷玉的“忠心”第十六章 斗轉星移(下)第二十四章 煙波浩渺兩茫茫第五章 瀚海新軍第二十一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中)西突厥部落第四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交響第七十三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7)第四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1)莫比爾人第五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中)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二十二章 隴右往事之四:真正的黃雀第五十二章 齊魯風雲之三:最後一戰(2)第八十四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下)第四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7)逆轉第二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中)第五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8)連鎖反應下的條約第四十五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中)第二十五章 外喀爾喀(二)哲布尊丹巴二世與姐夫尼堪第十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④第五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上)第二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中)第六十章 俄勒岡大草原(上)滄海桑田第五十三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Ⅱ第八十二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4)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下)第十五章 孤星傳之二:密會第十六章 克孜勒蘇(中)第六十五章 明斯克大公國(7)第十一章 西行漫記(十)閃擊伊爾根第十一章 大夏監國(7)坎斯克盆地第七十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上)第三十六章 行者無疆(4)短暫邂逅第三十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中)第十六章 支奴幹(三)“怪獸”之擊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九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二)馬爌,分身乏術第四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3)冥海號第六章 雙料家臣(一)柳川靜雲重返宇久島第十八章 潛龍在淵第三十四章 行者無疆(2)壹岐-對馬第三十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上)基地第四十三章 山海關之九:新一片石之戰(4)第二十三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