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尾聲(3)人事(上)

說完移民之事後,尼堪看了看殿下之人,嗯,都是以前從陽都過來的“老人”:

四十歲的端肅郡王孫秀林,他還兼着政務院總理、吏部尚書,這廝在這幾年乾的不好也不壞;

四十五歲的安國公孫秀節,兼着都察院左都御史,在六部都幹過,大明舉人出身,又在明國工部、戶部都幹過,是他最器重的人才;

六十八歲,早已垂垂老矣的工部尚書的孫老道孫道成,這廝雖然是白蓮教出身,修身養性有術,終究是年近古稀之人,該退休了;

戶部尚書哈爾哈圖,與尼堪同歲,他在這個職位上已經幹了十餘年了,該換個位置了;

四十五歲,正年富力強的禮部尚書的遼東大儒韓承影,以前的大儒,在經歷了海參崴、陽都、瀛洲、四地的滄桑變遷後,如今已經是尼堪的忠實信徒,說他是大儒,卻不是孔丘的忠實信徒,在尼堪的影響下,是亞聖的衣鉢傳人還差不多,這樣的人,安排到什麼地方最合適,還真是煞費思量啊;

對了,他還兼着刑部尚書。

同樣與尼堪同歲,精通漢、索倫、蒙古、突厥四種語言的商部尚書雅丹,與哈爾哈圖一樣,也是後天自學成才的完美典範,否則,一個邊荒北境能出這樣的人才實在令人驚歎。

當然了,他與哈爾哈圖兩人能出頭,也與尼堪的精心培養、提點大有關係,否則,就算彼等再有天分,沒有尼堪的出現,彼等也會在各自的部族作爲“青壯”蹉跎一生。

樞密使孫傳宇,五十歲,一個馬賊出身的大明邊軍老兵,竟然成了大夏軍頭名義上的首領,說起來還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理藩院總理,牧仁,尼堪第一任龍騎兵的首領,第一任兵部尚書,第一任瀛洲總督,各方面都有所歷練,雖然略顯保守,不過在烏扎部也算難得的人才。

通政使劉若愚,今年剛好六十歲,作爲一個清心寡慾的太監,這樣的年紀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按察使王文慧,比尼堪小一歲,多年的廠衛生涯,讓這廝以前不過是大明管轄通州漕運碼頭、倉庫的一個小內官變成了一個面色蒼白、內心狠厲之人,當然了,尼堪對他卻是放心的很。

除了這些,還有幾人,彼等多半是在大夏國的要地歷練了好幾年的,如今都出現在紫禁城,眼看是要變換職務了,是平調還是升職,就要看尼堪的心境了。

羅承志,尼堪的妹夫,按照大明的說法,這可是駙馬,同樣按照大明的做法,駙馬一輩子是不能參與政事的,不過在大夏卻沒有這麼一說,開什麼玩笑,自己的親妹夫不用還用誰?

羅承志比尼堪大兩歲,也是年富力強之時,在伯力省,後來改爲東方省布政使兼鎮守使的職位上長期任職。

李開富,山西移民的傑出代表,先後在山南省、安西任職,都有不錯的政績;

沈默,江南沈家的代表,在濟州特別府府尹的位置上也幹了不少年了,集舉人、商人、海商、船坊管家等多種身份於一身,也算是一個特殊人才。

潘學忠,沈默的副手,也是舉人出身,精通日語。

孫佳績,樞密副使,海軍總管,海軍總管這個位置上已經幹了十餘年了,十餘年,除了他,孫秀濤、楊承恩、蘇納等人也成長起來了。

柳川靜雲,這廝竟然也來到了北京,比尼堪大一歲,難道也要大用?

其實,一些個新的人事任命尼堪私下裡與各人都有過溝通,今日不過正式宣佈罷了。

這一次的調整,幅度很大,非得他親自宣佈不可。

“端肅郡王孫秀林改任宗人府宗人令,掌管皇家一應事務”

這是尼堪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決定的,以前還好說,地廣人稀,事務也不算太多,不過如今既然入關了,丁口也陡然增加,再用孫秀林就有些不夠了。

“安國公孫秀節升任政務院總理,兼任吏部尚書”

讓孫秀節來全盤掌控政務院是尼堪許久以來的想法,現在總算如願以償了,而孫秀林以郡王的身份改任宗人府也是應有之意,旁人也無話可說。

孫秀節,精通西學,又是舉人出身,先後大明、大夏各級衙門任過職,爲人既“端肅”,又大氣,實在是掌管大夏國政務院的絕佳人選,四十五歲的年紀又是最年富力強之時,有了此人在任上,尼堪大可放手去管軍事。

何況,此人還有着安國公的爵位,用德高望重來說一點也不爲過。

“孫道成改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尼堪原本想讓孫道成徹底退休的,可想來想去,還真缺一個能取代他的人,於是只得讓他再堅持兩年。

“放心吧,原明國太常寺少卿吳麟徵正在金州軍政學校學習,大約秋末時分學業就會結束,屆時,便由他輔助你,擔任都察院右副都御使”

說起這吳麟徵,就得說說尼堪讓楊廷玉救下的那些個大明官員,這些人都是在歷史上能爲大明死節的人物,先不說能力,至少在氣節上稱得上一個“儒”字。

這些人,除了駙馬鞏永固、倪元璐堅持要去南京,剩下的人倒是願意留下來,這也算是大出尼堪的意外。

“朕知曉你等心裡有看法,不過朕自有決斷,此時不妨說出來”

“以前時,我大夏國地廣人稀,加上遼東之地,手底下也只有三百多萬丁口,那時,在用人上,用其才就行了,不過進關之後就完全不同了,關內名教盛行,且已歷近兩千年,兼之丁口衆多,在用人上豈能全看才能?”

“故此,像吳麟徵這些人,先不論其才能,至少在品德上無可挑剔,進關之後,我大夏用人的標準就要改一改了,必須得德才兼備!”

說出這話時,尼堪自己的心裡也有些打鼓,不過不管做不做得到,至少要在面上宣揚出來。

“沈默,你今年四十歲,正是不惑之年,杭州舉人出身,管過沈家船坊、工坊,跑過海船,又在大夏國濟州島幹過幾年,這幾年,經朕觀察,你對我大夏還是忠心耿耿的,與濟州島的朝鮮人、索倫人、日本人相處的都不錯,故此……”

大殿裡的沈默也很忐忑,話說他做上濟州特別府的府尹後,身在杭州的沈家自然是一片歡騰,不過作爲孫秀林“好友”的沈默卻很忐忑,這次被招到北京,這心裡也是七上八下,他可是提前打聽到孫秀林這一次要從政務院總理的位置上退下來了的,政務院總理,那是什麼位置,放在前朝,那可是宰相,放在大明,那也是內閣首輔!

沒想到皇帝是這樣評價自己的,他不禁有些感動,他向尼堪深施一禮,“陛下謬讚,微臣……微臣受之有愧”

“呵呵”,尼堪微笑道,“你受之無愧,人人都說吏部是六部之首,不過大夏國的人都知曉朕喜歡奇淫巧技,對工部情有獨鍾,這工部尚書一職就由你來擔任吧”

沈默一聽不禁大喜過望,他趕緊跪下行禮謝恩。

一旁的孫秀林,此時也略略有些安慰,雖然宗人令也是一品的高官,不過明眼人都知曉,這不過是一個閒職,他孫秀林雖然平素懶散慣了,對職位也不大在乎,不過一朝從政務院總理的高位上下來,這臉上還是有些掛不住的,但眼下皇帝依舊重用自己的好友,在旁人看來是自己“黨羽”的沈默,多少也是一個安慰。

其實他想多了,沈默的複合背景纔是尼堪所看重的。

“戶部尚書……”

這一個職位,異常關鍵,哈爾哈圖已經十餘年,應該換人了。

“由原安西布政使李開富擔任”

李開富,這位原陝西代州的童生,原本是北上逃難的,沒想到在大夏國卻闖出了一大片天地,不僅他在官位上步步高昇,他的兒子李光宗也是前途無量。

可以說在如今大夏的官場,李開富是對尼堪最感激的,也是最爲死心塌地的,他之前並不知曉自己自己能登堂入閣,一開始他還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哈爾哈圖提醒了他後,他才踉踉蹌蹌邁着小碎步來到高臺下面跪倒謝恩。

等他回到隊伍裡時,衆人都看到他一雙眼睛早已是飽含淚水。

“禮部尚書,改由雅丹擔任”

這倒沒引起多大的波瀾,不過尼堪接下來的話卻石破天驚。

“孫德芳”

只見從人羣裡走出來一人,雖然穿着一身官服,不過看那身形卻明顯是一個女子,剛纔站着的時候衆人都沒注意,不過一走起路來便很明顯,看來,此人是一早便來到了大殿。

尼堪見狀便笑道:“此人確實是女子,原本是我國在芝罘島設置收容的難民中的一員,很不幸,彼等走到芝罘島時雙親都不在了,那時,像德芳這樣的孤兒孤女不下千人,都被送到了大夏國內妥善安置”

“其中有幾人還被朕收爲義子、義女,德芳便是其中之一”

“義女?”,衆人一想,“這也至少有個郡主名號的人物”,這才放下剛纔的偏見,紛紛向孫德芳見禮。

這孫德芳,便是在大夏國佔據北京城立下大功的山西靳家宋掌櫃的所謂“二兒媳”,自然了,這都是掩人耳目罷了,人家孫德芳從大夏國各級學校畢業後便直接被尼堪安排進了灰衣衛,也是灰衣衛不多的女子之一。

“芳兒”,尼堪看着她也是感慨萬千,原本讓她南下掌管京城的灰衣衛不過是姑妄觀之,沒想到她竟然踏踏實實闖出一片天地,況且她一個未婚之人,能在鳳凰臺那樣魚龍混雜之處呆得住,也算是大出尼堪的意外了。

“這幾年裡辛苦了”

尼堪的聲音陡然溫柔了許多。

孫德芳趕緊也跪下了,“都是陛下運籌得當,孩兒無非是恰逢其會罷了”

尼堪卻搖搖頭,“那個位置,莫說女兒家了,就算男兒坐上去也不容易”

“好了,不說這些了,進入關內後,這以往在大夏國內男女同校的規制就得改一改了,芳兒,朕將你調入禮部,專管建設、管理女子學校一事,擔任禮部右侍郎,同時兼任後宮領侍衛內指揮使,統領五百女兵,如何?”

這五百女兵,都是尼堪從各級學校選拔的,按照他的想法,太監自然要用,不過在他這一世用就行了,在他的下一代他已經說過要廢除這一做法了,不過偌大的後宮也需要護衛,選用一些女官、女護衛也是應有之意,眼下便從孫德芳開始。

此事尼堪之前就與孫德芳說過,此時說出來,她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而讓雅丹改任禮部尚書,而不是任用以前的韓承影,也是擔心老夫子韓承影一時適應不過來。

“孩……微臣願意”

等孫德芳退到人羣中後,大多數人都沒什麼,不過出自大明的一些人還是有些腹誹的,不過當着尼堪的面不敢說出來罷了。

“韓承影專任刑部尚書,商部尚書有羅承志擔任”

這兩個任命也是波瀾不驚。

“設置安西總督轄區,下轄定遠、定方、臨潢三府,由哈爾哈圖擔任總督,管轄轄內一應軍政事務,目前那裡只有郭天才一個軍團,你過去之後,等移民到位後,立即組建新的軍團,你親自兼任軍團指揮使”

衆人這下才明白了,原來哈爾哈圖另有重用。

“安西的牧戶超過五萬,再組建一個軍團完全沒有問題,你過去之後,除了安排移民事宜,這件事便是重中之重”

哈爾哈圖也跪下行禮後退下了,他的臉色很平靜,心裡卻想着:“在衙門做了十幾年,是時候出去闖蕩一番了”

“潘學忠調入商部,擔任右侍郎”

這也是應有之意,潘學忠長期在濟州島擔任沈默的助手,並專門負責海關,如今調到商部倒是十分適當。

“由柳川靜雲擔任濟州特別府府尹,併兼任鎮守使”

衆人這才明白爲何大老遠將此人也叫過來了。

“宇久島該由石田芳夫掌管”

石田芳夫,便是那位柳川靜雲在日本出羽國奧羽山秋田古道碰到的那位忍者了,原本是弘前藩藩主津輕信義下面的武士,後來也跟着柳川靜雲混了——原因也很簡單,作爲豐臣秀吉手底下有數的大將石田三成的後人,他的身份已經暴露了,正被德川幕府暗地裡通緝,他只有避走他鄉一途。

石田芳夫加入到大夏國後,曾在灰衣衛裡接受過一年時間的培訓,還是得到了尼堪、王文慧的信任。

“皇甫端”

聽到自己的名字被喚起,皇甫端趕緊從人羣中出來了。

“你就擔任順天府尹吧,安巴擔任同知”

順天府尹,放到後世,那便是北京市市長,不可謂不位高權重,皇甫端心理一凜,趕緊跪下謝恩。

而灰衣衛的年輕探子安巴,自然沒有資格與會,不過讓他掌管北京城這個魚龍混雜之地的市面安寧也是較爲合適的,按照尼堪的想法,他這個職位相當於後世的城管、公安、市場管理局三合一,放在大明,那就是五城兵馬司指揮使,放在大清,那就是步軍統領衙門都統。

說起安巴,尼堪猛然想到宮裡那位斷了胳膊的前朝公主,“等這位公主稍大一些,就許給安巴吧,也算是圓了這兩人的夢”

第三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1)第五章 蝴蝶效應(一)北境三少之白皙通候最少年第三十章 白山黑水(二)金自點與林慶業第七十三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7)第三十章 木.野狐.禪之八:不對稱戰爭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1):阿亞古茲(下)第四十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1)臨行第七十五章 向南,邂逅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六十五章 明斯克大公國(7)第四十五章 山海關之十一:新一片石之戰(6)第五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9)尾聲第十四章 美洲公司之七:懸崖邊,野牛、白馬、內茲佩爾人第九章 冷兵器之島第九章 家中有事知問誰第三十章 喀啦契丹(一)蕭承翰第四十九章 春之祭(三)部落的對抗第二十八章 濟州風雲(下)濟州海峽之戰之二第十九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下)第六十九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3)第九十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②第八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8)柳川憶興和立花次郎第四章 東興八年,元旦第二十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五:尼布楚運河第四十五章 小玉茲風雲(1)破碎圖爾河第九章 柳川靜雲第七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上)第六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一:新艦隊第二十章 阿巴坎(七)尾聲第十三章 一路向東(3)打得一拳開第六十二章 明斯克大公國(4)第五十六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下)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五十三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下)第二十七章 兩京皇宮(上)第四十四章 玄武青龍決之七:囂張的死神(3)第七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上)第十八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4)第二十八章 秘密協議第十三章 土爾扈特(中)第八章 三雄會第十七章 空蕩蕩的察哈爾第二十一章 隴右往事之三:到底誰是黃雀?第八章 三雄會第三十三章 大對決(四)板甲騎兵驚現遠東第三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5)第三章 大搖大擺渡河?第四十二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中)第三十三章 破局(中)第三十八章 行者無疆(6)壹岐島,秋雨之戰(中)第十四章 張北馬市第六十三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下)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六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第十九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5)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5)牛仔、女人和船員第五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2)第七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4)推演第九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④第十一章 皮島陸戰(上)第五十六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下)第九章 猛虎騎的重生(上)第二十二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⑦第三十五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上)第十五章 返程航線:暖流與西北風第五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1)第十三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三)安東尼奧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八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2)南下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四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三:林茂春的救贖(下)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十三章 土爾扈特(中)第十章 東方已曉(四)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中)第九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九:交易大會(中)第二十五章 外喀爾喀(二)哲布尊丹巴二世與姐夫尼堪第二十三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下)第十八章 魅夜(下)第十六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2)第二十六章 俘虜的新生活(下)第三十四章 大對決(五)關寧鐵騎VS西班牙大方陣第三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十五:火中取栗(4)第五十三章 齊魯風雲之四:最後一戰(3)第二十章 新艦隊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第一章 葵未年,秋意濃(上)第二十六章 俘虜的新生活(下)第二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③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五章 阿拉套之戰(1)第八十三章 美洲大草原(1)第二十三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1)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三十五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上)第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③第二十一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六:並不寧靜的頓河第四十八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十八章 一路向東(8)安加拉省
第三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1)第五章 蝴蝶效應(一)北境三少之白皙通候最少年第三十章 白山黑水(二)金自點與林慶業第七十三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7)第三十章 木.野狐.禪之八:不對稱戰爭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1):阿亞古茲(下)第四十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1)臨行第七十五章 向南,邂逅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六十五章 明斯克大公國(7)第四十五章 山海關之十一:新一片石之戰(6)第五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9)尾聲第十四章 美洲公司之七:懸崖邊,野牛、白馬、內茲佩爾人第九章 冷兵器之島第九章 家中有事知問誰第三十章 喀啦契丹(一)蕭承翰第四十九章 春之祭(三)部落的對抗第二十八章 濟州風雲(下)濟州海峽之戰之二第十九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下)第六十九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3)第九十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②第八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8)柳川憶興和立花次郎第四章 東興八年,元旦第二十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五:尼布楚運河第四十五章 小玉茲風雲(1)破碎圖爾河第九章 柳川靜雲第七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上)第六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一:新艦隊第二十章 阿巴坎(七)尾聲第十三章 一路向東(3)打得一拳開第六十二章 明斯克大公國(4)第五十六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下)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五十三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下)第二十七章 兩京皇宮(上)第四十四章 玄武青龍決之七:囂張的死神(3)第七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上)第十八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4)第二十八章 秘密協議第十三章 土爾扈特(中)第八章 三雄會第十七章 空蕩蕩的察哈爾第二十一章 隴右往事之三:到底誰是黃雀?第八章 三雄會第三十三章 大對決(四)板甲騎兵驚現遠東第三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5)第三章 大搖大擺渡河?第四十二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中)第三十三章 破局(中)第三十八章 行者無疆(6)壹岐島,秋雨之戰(中)第十四章 張北馬市第六十三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下)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六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第十九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5)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5)牛仔、女人和船員第五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2)第七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4)推演第九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④第十一章 皮島陸戰(上)第五十六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下)第九章 猛虎騎的重生(上)第二十二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⑦第三十五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上)第十五章 返程航線:暖流與西北風第五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1)第十三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三)安東尼奧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八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2)南下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四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三:林茂春的救贖(下)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十三章 土爾扈特(中)第十章 東方已曉(四)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中)第九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九:交易大會(中)第二十五章 外喀爾喀(二)哲布尊丹巴二世與姐夫尼堪第二十三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下)第十八章 魅夜(下)第十六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2)第二十六章 俘虜的新生活(下)第三十四章 大對決(五)關寧鐵騎VS西班牙大方陣第三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十五:火中取栗(4)第五十三章 齊魯風雲之四:最後一戰(3)第二十章 新艦隊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第一章 葵未年,秋意濃(上)第二十六章 俘虜的新生活(下)第二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③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五章 阿拉套之戰(1)第八十三章 美洲大草原(1)第二十三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1)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三十五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上)第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③第二十一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六:並不寧靜的頓河第四十八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十八章 一路向東(8)安加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