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實際困難

在三月的順化戰役結束之後,南越阮氏政權隨着順化城的失陷而宣告覆滅,海漢出兵的主要目的也得以完成。戰後北越朝廷已經沒有能力償付海漢民團繼續作戰所需的軍費,於是包括黑土港特戰營在內的海漢民團大部隊便各自撤回駐地,並沒有參加下一階段清剿南越殘餘武裝勢力的行動。

阮氏政權雖然已經倒臺,但這並不意味着之前由其統治的區域就會立刻改名換姓跟着北越朝廷走。例如像廣治這樣的大城,城中的守軍依然是選擇了軍事抵抗而非舉手投降。而北越軍隊所具備的作戰,特別是對大型城池的攻堅能力,卻遠遠不能跟海漢民團相提並論。

在南下攻打順化城之前,北越軍隊就已經包圍了廣治,但爲了不讓海漢獨佔順化城,北越大將鄭柏還是選擇了率領主力部隊南下先打順化,再回頭解決廣治。不過順化雖然打得較爲順利,但戰後卻不得不要分出一部分軍隊留守順化,一是要看守過萬的南越戰俘,二來要維持當地的戰後社會秩序,第三還得抓捕那些仍然躲在城裡某處的南越高官要人。

等鄭柏把這些工作佈置好,時間已經到了四月下旬,然後鄭柏才揮師北上,開始攻打廣治。然而戰事並沒有他之前預計的那麼順利,廣治城中的守將是南越阮福源的女婿,根本就沒有投降的意願,反倒是趁着北越大軍南下圍攻順化的時候,對城外的北越軍展開了數次主動攻擊,雖然沒有能夠實現突圍,但也造成了北越軍較大的傷亡。等鄭柏帶着大部隊返回廣治城外,留在這裡包圍廣治城的北越軍竟然已經損失了近四分之一,如果再拖上十天半個月,說不定就真的被城裡的南越軍給突圍出去了。

相比海漢民團,北越軍在戰力上最大的短板就是火炮太少,而這就直接導致北越軍在攻城戰當中的手段比較少,幾乎只能靠着較爲原始的攻城方式來操作。而反觀城中的南越軍隊,因爲無路可退,將領又有死戰的決心,戰鬥意志一點也不比城外的攻方差。

雙方在城內外對峙兩日之後,北越軍便發動了攻勢。但由於缺乏遠程火力的攻擊,這種靠着戰兵攀爬木梯攻城的老式戰法並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前幾天的攻勢除了白白付出了上千條性命之外,就根本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收穫。

鄭柏當然沒有興趣跟守軍在廣治城下慢慢磨下去,因爲此時他們的糧食供給,還得依靠海漢的船隻從海上運來,戰事每拖一日,北越朝廷就得爲僱傭這些船隻付出近千兩的運費,這對於目前軍費吃緊的北越軍來說絕非什麼好消息。

鄭柏直到這時候都不是很明白海漢民團究竟是如何轟塌了順化內外兩道城牆,因爲他也同樣集中使用火炮對廣治城城牆進行了轟擊,但效果顯然離轟塌城牆還差得遠。最終他也只能把這歸結爲海漢人手裡還掌握有某些並沒有向北越公開的秘密戰術,儘管猜得倒是八九不離十了,但這對於當下的戰局並沒有什麼實際作用,所以他還是不得不採用最傳統的攻城方式來攻打廣治城。

在鄭柏的嚴厲督戰之下,十日之後,北越軍終於攻破了廣治城北門,然後又花了整整四天清剿城內的南越殘餘。城破之後,所有被俘南越將官全部斬首於北門之外,而三千多戰俘也都在鄭柏的命令之下打包集中,準備出口給海漢人抵押戰爭債務。

這一戰就足足耗費了北越軍半個月的時間,死傷達兩千餘人,比起打順化城的損失要大了好幾倍。而這樣的戰果也讓北越的將領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了與海漢民團的差距——人家幾千人的部隊渡海而來攻打順化,前後纔不過戰死了一兩百人,就將堅城順化一舉拿下。

這種戰鬥力的差距更加促進了北越軍中“海漢至上論”的熱度,原本這種理論只是在一部分接受過海漢直接培訓的軍官中流行,認爲海漢人的軍事理論和武裝水平已經登峰造極,安南國想要變得強大,就不能離開海漢的扶持和幫助。而在順化、廣治兩場戰役之後,原本對這種理論持有反對看法的一些軍官也開始轉變了觀念,認爲事實也的確如此,與其繼續對海漢抱着敵對、提防的心態,倒不如趁着現在兩家關係好,又結成了各種戰略同盟的時候,多多向其學習一些軍事方面的東西,以此來壯大安南的軍力。

當然這種效果也正是海漢執委會所期望的,兩年來花了這麼多精力用於扶持和培訓北越軍事人員,爲的便是有朝一日能夠影響到安南的軍事發展方向。如果軍方的當權者能夠傾向於依靠海漢,那麼今後數年內僅僅是武器出口和軍事培訓,就足以讓海漢從安南賺個盆滿鉢滿了。

鄭柏率領的大軍在平定了廣治之後,來不及做長期休整,便很快又再次南下,因爲順化以南還有千里疆土,數十座城鎮,等着大軍前去一一接收。而南邊已經傳來了某些讓鄭柏很不爽的消息,據說占城國的軍隊有些得寸進尺,在幾個月前擊敗了南越軍隊之後,仍然在不斷地繼續向東擴大控制範圍,大有要將百年前占城國土全拿回來的架勢。

鄭柏當然也知道占城國方面同樣得到了海漢人的某些軍事援助,因此他並不會把希望寄託在殘餘的南越軍隊能夠阻擋住這些已經武裝起來的占城軍隊。唯一能夠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儘快率軍南下,將佔城軍阻擋在國門之外。

鄭柏急着要南下控制局面,但很多事情並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這支軍隊所面臨的後勤補給問題幾乎是無解的,哪怕就算僱傭了海漢船隻從海路運送補給物資,也很難維持從順化到南方國境線的上千裡補給線。海漢的船隊要維持民團那種三四千人規模的隊伍還勉強湊合,但兵力十倍於此的北越大軍所需的物資,卻已經超過了船隊的運轉能力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鄭柏也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就只能採用最原始的方式——行軍途中就地補給。比較簡單易懂的說法,就是一路搶着走。凡是願意獻出糧食的民衆,多少還能保得一家性命和少量的糧食,但只要是不願合作的人,幾乎都是被洗劫一空,膽敢反抗者更是連性命都有可能就此丟掉,反正戰亂時期人命不值錢,被亂兵殺了也就殺了,頂多報一個“南越餘孽”的罪名就混過去了。

這樣的方式直接就導致了順化以南的地區陷入到巨大的混亂之中,北越軍所到之處,幾乎如同蝗蟲席捲一般。鄭柏的初衷雖然只是徵集補給,但這種命令到了基層,就很難原封原樣地執行下去了。而且對於北越軍隊來說,南北分開多年,他們的家人都在爭江以北,對於南越地區的民衆並沒有太多的憐憫和同情,下手搶奪財物也不會有太多的心理壓力,很快就導致徵集補給的行動變成了一場劫掠的盛宴。

在大海另一頭,海漢執委會派出特派小組前往石碌的時候,鄭柏指揮着麾下的大軍也前進到了順化以南四百里的廣義一帶。而此時軍中的隨軍物品非但沒有因爲不斷的消耗而減少,反倒是多出了數萬斤的輜重。

這其中除了沿途不斷靠着各種手段徵集而來的軍糧之外,更多的還是士兵們劫掠的各種私人物品。士兵們搶到錢財之後,並沒有地方可以存放,更談不上在行軍途中花銷掉,想要運回北方也沒有可行的辦法,於是就只能集中到一起存放,往往一隊人搶劫的財物全都放到一起裝幾個大箱,然後行軍時就一起帶走。好在這一路南下倒也搶到了不少騾馬之類的牲畜,倒是不需擔心搶的東西太多沒辦法運走。

鄭柏並不是瞎子,對於軍中所出現的這種狀況也不是沒有發現,但在如今這種客觀形勢之下,如果不給予這些士兵們物質上的刺激,那的確也有些說不過去。鄭柏倒是聽說過海漢民團全都是在戰後才論功行賞,作戰期間繳獲的財物要全部充公,可惜北越軍中並沒有立下這樣的規矩,即便是那些曾經在海漢軍中培訓過的軍官,大概也不會同意將屬於自己的一份財物充公處理。

南越的政權已經瓦解,所以大軍在一路清剿南越殘餘勢力的過程中並沒有再遭遇類似廣治城的那種抵抗,守軍往往是一觸即潰,要嘛就直接開城投降了。鄭柏所擔心的頻繁而密集的小規模軍事衝突,倒並沒有出現。但這種一路連搶帶殺的行軍方式也造成了另一種惡果,那就是所經之處出現了大量的破產民衆,而他們唯一的選擇大概就只能背井離鄉逃難了。於是南越地區出現了至1627年以來的第二次難民潮,而這次的地點不再是爭江附近的南北交戰區,轉移到了南方的峴港、會安、三歧、廣義、安寧等沿海地區城鎮。

海漢執委會在戰前就向北越朝廷討要了峴港、歸仁、金蘭、頭頓四個地方的租界權限,但此時除了更加南方的金蘭和頭頓之外,峴港和歸仁這兩處地方几乎都成爲了白地,民衆在北越大軍的劫掠之下紛紛棄家出逃。而這種局面,無疑就給海漢想在這邊實施的開發計劃增加了更多的難度。畢竟港口的開發建設需要用到大量的勞動力,執委會在規劃的時候直接就打算從當地徵集主要勞力,只從大本營這邊派管理人員過去就行。但北越軍隊這麼一鬧騰,恐怕執委會就得重新考慮勞力的來源分配了。

然而執委會也的確沒有更好的辦法來替北越解決當下的問題,因爲隨着石碌項目的啓動,執委會需要將更多的海上運力集中到勝利港——昌化這條航線上去,根本不可能派出更多的海船去替北越大軍解決補給物資的運輸問題。北越軍在當地鬧得一團糟,執委會也只能乾瞪眼看着,畢竟當初的協議中也只涉及到當地土地的使用權和所有權,並沒有說連同周邊地區的人口都要給海漢留着。

對於這種局面,執委會也是相當無奈。按執委們去年所商定的發展計劃,本來是有望在石碌、南越兩處地點同時開始建設工程,但現在看來恐怕難以雙管齊下。權衡再三,執委會還是決定先照顧距離勝利港更近,對於穿越集團未來發展更爲重要的石碌鐵礦。儘管石碌鐵礦項目的建設時間可能要遠遠地大於開發南越港口所需的時間,但重要性卻不可同日而語。

對於這個決定,顏楚傑在執委會上發表過一番後來被外界廣爲討論的觀點:“有鋼鐵,就有戰鬥力,有戰鬥力,還有什麼我們搶不到的地方?南越的港口放在那裡又不會丟,只要我們的軍力足夠強大,將來別說這幾個港口,就連整個中南半島一起拿下來,那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雖然執委們並不是完全贊同顏楚傑這種略帶偏激的觀點,但也不得不承認他的說法具有一定的道理。被火槍大炮武裝起來的海漢民團,幾乎已經算得上這個時代遠東地區同等規模下戰力最強的一支軍隊,而石碌鐵礦的開發勢必會帶來軍力乃至整個穿越集團綜合實力的進一步提升,到時候想佔哪裡,最終還不是槍桿子說了算?

於是在執委們統一了認識之後,執委會也作出了決定,暫時停止在南越地區的港口建設計劃,將資源全力投入到石碌鐵礦的開發項目當中,爭取能夠把預定工期縮短,讓石碌鐵礦這個大項目早日投入到實際運行當中。而這個決定的作出,也就帶來了1629年新一波移民潮的爆發。

2757.第2757章第1606章 隱藏信息第155章 修炮臺的海商第1452章 後勤安排第四百六十九章 脣槍舌劍第2321章第282章 花式吊打2772.第2772章第2098章第1175章 兵臨城下3222.第3222章第2225章第1059章 無巧不成書第143章 登陸新港第1645章 重要情報2566.第2566章2645.第2645章3341.第3341章第1595章 操作方式第七百四十二章 引入移民第1256章 被逼無奈第八百九十八章 考察任務第1229章 集訓備戰第1961章2984.第2984章第55章 崖州城(二)第1583章 佔據主動第1719章 糧食貿易第九百零一章 北上考察(三)第1412章 深入敵佔區第1119章 眼見爲實3251.第3251章2930.第2930章第八百五十六章 林家兄弟的顧慮2402.第2402章2566.第2566章第六百一十三章 泉州狀況第九百五十四章 信使第1552章 建交與通商第四百二十三章 實際困難3102.第3102章第3427章第1026章 先遣隊(七)第53章 邀功請賞(二)第1457章 回遷遼東2446.第2446章第3452章2630.第2630章2380.第2380章2875.第2875章第九百七十七章 昌化見聞第1132章 反覆無常第八百九十二章 合作套路第四百八十五章 賑災第37章 緊急情況2412.第2412章2888.第2888章第1291章 軍演第二天第1179章 和平談判第298章 駐廣辦的新業務第1175章 兵臨城下2505.第2505章第2263章第1437章 炮轟紀家堡第1212章 治安官的職責第2365章第八百九十三章 順藤摸瓜2752.第2752章3253.第3253章第1854章 支持對象第159章 參觀軍訓第四百三十一章 錦衣衛行事第1336章 身份地位第3422章第六百四十八章 島上夜襲第2332章第1100章 各取所需第九百四十一章 星島3026.第3026章2575.第2575章第1446章 關鍵人物第1638章 苦命的偵察船3163.第3163章第280章 構建陣地3227.第3227章第2167章第七百四十四章 新移民第九百零三章 北上考察(五)2628.第2628章第2281章第140章 抵達清化第72章 重訪故地第17章 小漁村第1583章 佔據主動2417.第2417章第1943章第57章 拖下水地1250章 戰後賠償第1785章 聯合行動第1870章 前進方向
2757.第2757章第1606章 隱藏信息第155章 修炮臺的海商第1452章 後勤安排第四百六十九章 脣槍舌劍第2321章第282章 花式吊打2772.第2772章第2098章第1175章 兵臨城下3222.第3222章第2225章第1059章 無巧不成書第143章 登陸新港第1645章 重要情報2566.第2566章2645.第2645章3341.第3341章第1595章 操作方式第七百四十二章 引入移民第1256章 被逼無奈第八百九十八章 考察任務第1229章 集訓備戰第1961章2984.第2984章第55章 崖州城(二)第1583章 佔據主動第1719章 糧食貿易第九百零一章 北上考察(三)第1412章 深入敵佔區第1119章 眼見爲實3251.第3251章2930.第2930章第八百五十六章 林家兄弟的顧慮2402.第2402章2566.第2566章第六百一十三章 泉州狀況第九百五十四章 信使第1552章 建交與通商第四百二十三章 實際困難3102.第3102章第3427章第1026章 先遣隊(七)第53章 邀功請賞(二)第1457章 回遷遼東2446.第2446章第3452章2630.第2630章2380.第2380章2875.第2875章第九百七十七章 昌化見聞第1132章 反覆無常第八百九十二章 合作套路第四百八十五章 賑災第37章 緊急情況2412.第2412章2888.第2888章第1291章 軍演第二天第1179章 和平談判第298章 駐廣辦的新業務第1175章 兵臨城下2505.第2505章第2263章第1437章 炮轟紀家堡第1212章 治安官的職責第2365章第八百九十三章 順藤摸瓜2752.第2752章3253.第3253章第1854章 支持對象第159章 參觀軍訓第四百三十一章 錦衣衛行事第1336章 身份地位第3422章第六百四十八章 島上夜襲第2332章第1100章 各取所需第九百四十一章 星島3026.第3026章2575.第2575章第1446章 關鍵人物第1638章 苦命的偵察船3163.第3163章第280章 構建陣地3227.第3227章第2167章第七百四十四章 新移民第九百零三章 北上考察(五)2628.第2628章第2281章第140章 抵達清化第72章 重訪故地第17章 小漁村第1583章 佔據主動2417.第2417章第1943章第57章 拖下水地1250章 戰後賠償第1785章 聯合行動第1870章 前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