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可與不可

從羅升東的手下的水師部隊開始,海漢執委會便啓動了以民團替換地方駐軍的計劃。對外,這些部隊仍然以大明官軍的名義活動,對內,則是按照民團的班排連營進行編制,只接受來自執委會和軍委的指揮命令。在海漢實際控制的瓊南地區,這些所謂的官軍其實也就只剩下一個殼子還屬於大明,軍中從將官到一般士兵,從武器到軍服,從待遇到作戰方式,統統都已經換成了海漢民團的模式。

而原本的地方駐軍除了一部分有才幹和特殊技能的人之外,大多都被遣散,安排到海漢治下的集體農場或者各種工坊裡做事。大部分衛所軍本來就已經是半農兵性質,平時不操練的時候就是屯田種地,而新的工作所能帶給他們的薪酬和生活待遇都遠好於他們過去的境況,也不會再被軍中的兵頭拖欠軍餉,因此也很少有人對此感到不滿。

不過軍官中像羅升東這麼機靈的人並不多,能夠在體制改變之後抓住機會下海撈金的也只是少數,因此絕大部分的衛所軍軍官都是被直接架空,然後由海漢方面提供一筆所謂的“辦公經費”,讓這些人退出一線。這其中自然也有一些人表示了不滿,但他們已經失去了兵權,也沒法鬧出什麼大事。

至於被海盜軍清洗過一遍的瓊北地區,要進行這樣的替換工作就更加簡單容易了。除了沒有被海盜軍攻破的府城之外,當地所有成建制的明軍部隊幾乎都在前段時間的作戰中被打散了編制,整個瓊北的高級軍官現在就只剩下府城還有個參將。海漢民團進駐瓊北之後,順理成章地取代了地方駐軍的職能,雖然套用了明軍的編制和旗號,但這支脫胎換骨的軍隊已經不會再聽命於大明,而是遠在三亞的海漢執委會。

有鑑於民團在海南島上的成功操作經驗,執委會和軍委都認爲這是一種很適合在大明疆域內逐步推廣出去的軍事擴張策略。近期軍委提出應該趁着拿下瓊州島的這股東風,以一種比較和平的方式奪取港島的控制權,而馬力科口中的替代措施,無疑就是最適合的辦法。

當然了,在馬力科看來很合適的辦法,放在劉遷的眼中就是另外一種觀感了。他也知道這幫海漢人並不是表面看上去那麼安分,時不時都會有一些逾矩的舉動,但以往這些小動作基本都是在遙遠的瓊州島上,劉遷收了銀子就睜隻眼閉隻眼當作看不見,必要時還會幫着海漢掩飾一下。可港島就是廣州府所屬轄地,可以說完全就在大明眼皮子底下,跟瓊州島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了,海漢在這裡動手腳,別說劉遷,就算是他的頂頭上司王尊德,也未必能背得下這個責任。

劉遷連連搖頭道:“馬主任,地皮的事情,我們可以再慢慢商議,大不了在新安縣境內再給你們找一些合用的地皮。但這水寨之事,卻務必三思而後行,若是此事被人捅到朝廷……”

“被人捅到朝廷又能怎麼樣?”馬力科臉上的表情似笑非笑:“朝廷現在的注意力都在北邊,關外野豬皮的攻勢一年比一年更強,京城裡的皇上有心思管這幾千裡之外的嶺南海邊一個小島的事情嗎?難道還能發兵來打我們不成?”

“你……”劉遷被馬力科這話噎得不知如何作答纔好。要說他狂妄吧,這番話也的確都是實情,朝廷的邸報上,關於北疆戰事的內容越來越多,雖說全是打勝仗的消息,但官場中人對此自然有另外的解讀——消息這麼多而頻繁,很顯然是因爲北邊的戰事越發激烈了。

至於說打勝仗這件事,大家也都是有數的,真要是打了那麼多勝仗,地方上徵收用來支援北邊軍費的遼餉能一年比一年更多?邸報上的好消息未必都是假的,但很可能只是報喜不報憂,吃敗仗的消息並不會出現在這種朝廷的媒體上。

毫無疑問相比北方明軍與關外蠻子的生死搏殺,在南方所發生的這些小小的糾葛根本就入不了朝廷大人們的法眼,皇帝大概也並不會在意某支地方民團被充進了衛所軍的編制,某個小島被一羣海外商人佔去當港口之類雞毛蒜皮的小事。只要海漢人沒有豎旗造反,便正如馬力科所說的那樣,就算廣東官府這邊有人向朝廷上書,也很難會有什麼大的反應。

至於什麼發兵討伐之類的,如果真會有人這麼認爲,那就連劉遷大概也會覺得這是想多了。打仗這種事,沒錢沒糧根本就打不起來,上次海盜軍橫掃整個瓊北,廣東官府花了大半個月的時間都還沒能完成戰前準備,最後迫於形勢惡化,不得不將出兵的任務交給了海漢民團。

而海漢民團平息了瓊北之亂以後,廣東官府立刻就解散了之前組織起來的部隊——這上萬人的軍隊人吃馬嚼,不說打仗,光是集結在一起,一天就得上千兩銀子的花銷,要出動去瓊州島,每天的花費至少還得增加一半。對於財政永遠都不寬裕的官府來說,這筆銀子自然是能省則省了。

劉遷也知道自己的上司本來就不太樂意大動干戈調集明軍去瓊州平亂,因此纔會對海漢人某些違規的做法睜隻眼閉隻眼,但海漢人要是把手直接伸到廣州這邊來,多少還是有些招搖了。

劉遷平靜了一下思緒,才繼續說道:“馬主任,事有可爲有不可爲,你們好好賺錢就大有可爲,爲何偏偏要選擇做這些不可爲之事?”

馬力科笑道:“劉師爺,什麼是可爲,什麼是不可爲?我們的理解大概和你不太一樣。所謂可爲,就是我們海漢想去完成的目標,所謂不可爲,就是阻止我們完成目標的行爲。我們有錢有人,有槍有炮,有什麼事做不得?何況我們現在也並沒有造反啊!”

劉遷苦着臉道:“馬主任,你們在瓊州島的那套玩法,不能全部照搬到廣州這邊來啊!”

“這個你大可放心,我們是很懂得變通的,如果照搬行不通,我們自然知道改進方法。”馬力科說到這裡,臉上的笑意也收了起來:“但這件事是我們必須要做的,如果有人阻止我們,那大概就得告訴他什麼是可爲,什麼是不可爲了!”

劉遷見馬力科這斬釘截鐵的語氣,心知今天對方提到這個事可並不是徵詢他的意見這麼簡單,而是通知他會有這麼個事。劉遷嘆口氣道:“看來大概是沒辦法說服你了,只希望你們做事能有分寸一些,不要鬧得太過火,在下只是總督大人手下的師爺,事情真鬧大了,也沒辦法給予貴方太多的幫助。”

“劉師爺,不會有你想的那麼嚴重,我們也絕對不會害你。要是把你給害了,我們上哪去再找一個像你這麼上道的合作伙伴?”馬力科伸手打了個響指,很快便有人呈上來一個劉遷十分熟悉的木匣。

“替我們做事,你永遠不需要擔心回報。我們能給你的,會比你想要的更多。”馬力科將木匣遞了過去,劉遷伸手接住,卻發現對方並沒有立刻放手。他不解地望向馬力科,便聽對方一字一句地說道:“但請你記住,我們給你的,你才能接,我們沒給的,你不能隨意索要!”

劉遷後背一寒,連忙應道:“是是是,在下謹記在心!”

馬力科這才鬆了手,笑眯眯地拍拍劉遷的肩膀道:“劉師爺要是沒其他安排,不妨去我們那邊吃個便飯吧?”

“在下還有幾件公文,需送去廣州府衙,這次就不叨擾了。”劉遷此時哪還有心情去駐廣辦吃大餐,他只想趕緊離開這個地方,回到住處去好好理一理思緒,看看下一步要如何配合海漢人這麼膽大妄爲的行動。

馬力科並沒有對他提出什麼很具體的要求,但劉遷知道這可不是說他什麼都不用做,人家銀票都送了,這錢可不是白拿的。而且馬力科最後所說的話裡帶有明顯的警告意味,劉遷可不想在坐擁萬兩銀子身家的時候因爲得罪了海漢人而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到底該怎麼做來讓海漢人滿意,他的確得好好琢磨琢磨。

馬力科也沒有強行挽留,手一揮道:“來人,先用馬車送劉師爺回城。劉師爺,你就不要謙讓了,這裡離駐廣辦就一里地,我慢慢走回去就是。”

劉遷謝過之後,便上了馬車,走出一段之後,他忍不住好奇還是打開了馬力科給他的木匣,想看看這次海漢人給了多少報酬。木匣裡果然是海漢銀行印製的標準銀票,每張面額一千兩,共計五張。劉遷將銀票從盒子裡取出來清點的時候,卻發現銀票下面還有一封書信,連忙打開來看。這不看還好,一看之下,劉遷剛剛平復下來的心跳就又加快了。

書信很簡短,既無擡頭也無落款,但內容卻很勁爆,大意就是說現任的兩廣總督王尊德會在年內卸任,至於原因,書信中卻並未提及,最後還標註了“閱後即焚”四個字。

劉遷立刻就想到了傳說中的海漢預言之術,前任的兩廣總督李某人據說就是被海漢人預言之後才下臺的。當然外面流傳的都是江湖傳聞,沒有什麼依據的小道消息,但劉遷可是有第一手的資料。他跟着王尊德已經有很長時間,王尊德賦閒期間,他也還是伴隨左右,前任總督卸任之前,便有廣州鉅富李繼峰找上門來,主動替王尊德的復出造勢。後來劉遷才知道,這李繼峰據說就是得了海漢人的指點,知道王尊德會出任下一任廣州總督,特地提前上門來燒冷竈的。

這種說法當然很玄乎,但劉遷所知的信息可比外面路人多得多,甚至連前任總督與李繼峰之間的恩怨情仇都瞭解得一清二楚,如果不是有人指點,那真的無法解釋李繼峰有意開罪了在位的現任總督,而跑來抱王尊德這個賦閒官員大腿的行爲。

劉遷又看了一眼這封書信,如果內容屬實,那麼馬力科爲什麼要給自己這個警告信息?難道是要讓自己去拯救上司王尊德?這似乎解釋不通,如果有這個必要,馬力科完全可以當面告訴他應該怎麼做,而無需打這種字謎。

剩下的就只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馬力科希望自己提前得知這個消息,能充分利用時間另謀出路。當然了,前提就是拋下他的上司不管。

如果海漢預言兌現,那下一任總督上任時必定也會帶自己的幕僚班子,不過以劉遷這幾年輔助王尊德治理廣東的經驗,要在新一屆領導班子裡撈一個頭號幕僚的位置,似乎也不是不可能。而且還有海漢這尊大神在後面罩着,很多事做起來都會比單槍匹馬要容易得多,最起碼錢這方面根本就不用發愁,海漢的銀子多得足以活埋整個總督府的人了。

但如果就此拋開王尊德不管,似乎也有點背信棄義之嫌,畢竟兩人以主僕關係相處多年,還是有一些感情在的,何況王尊德一向對他信任有加,特別是公務方面的意見,往往都會聽從劉遷的勸告——這也是劉遷能夠多次幫助海漢實現一些說服任務的主要原因。

劉遷思來想去,還是拿不定主意,回到住處之後先拿着這封密信去了廚房,將其塞進竈膛裡燒了。看着竈膛裡忽明忽暗的火光,劉遷臉上的表情也是陰晴不定。要保住王尊德,只怕自己無力改變海漢人預言的狀況發生,到時候王尊德卸任回家,他劉遷就只是一個普通的識字秀才而已,頂多就能託着王尊德屬下的名義,去某個縣當個文書。想要再像今時今日這樣,在一堆朝廷官員面前頤氣指使,那就不太可能了。

至於銀子、好處之類的,那就更不用妄想了,沒了總督首席幕僚這個身份,誰還正眼看你?

3360.第3360章第1510章 威逼利誘3025.第3025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計劃通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艦的威懾力第1721章 糧食新政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殖民港第2056章2867.第2867章第八百九十三章 順藤摸瓜第319章 教育說明會2963.第2963章第2251章2809.第2809章第四百八十章 新港開發第3500章第1172章 事件發酵2862.第2862章3056.第3056章第1014章 開國慶典(十四)第1427章 春季攻勢2716.第2716章第256章 開發亞龍灣第1292章 炮火覆蓋第53章 邀功請賞(二)第1367章 佯攻2635.第2635章第2277章第1431章 改變歷史第五百四十八章 好胃口3092.第3092章3285.第3285章第九百三十三章 對抗與合作第3445章第四百二十五章 請君幫忙第八百一十四章 妥協第六百三十五章 交手(四)第2114章2574.第2574章第1401章 病毒危機第1566章 各憑本事第1216章 南海銷金窟第1735章 微妙處境第1391章 真相如此簡單2721.第2721章3128.第3128章第2185章2901.第2901章第1679章 打探消息第67章 試炮3190.第3190章第1598章 李奈的決斷2744.第2744章2385.第2385章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千智第2137章第2109章2569.第2569章3046.第3046章第1511章 遼東屬誰第1405章 控制疫情3213.第3213章3209.第3209章第309章 機構和人事調整第1771章 各有打算第1782章 藉機發財第3432章第1385章 收買第1135章 剿匪務盡第2320章第九百六十七章 一切爲了慶典2430.第2430章3401.第3401章第八百五十五章 準備開戰第177章 李奈的投資建議第七百零九章 攻佔澎湖第169章 沆瀣一氣第七百四十五章 移民政策2554.第2554章2875.第2875章第1164章 啼笑皆非第1949章第1843章 新崗位3196.第3196章第1078章 進駐芝罘島第八百八十八章 許逸的新工作3088.第3088章第1166章 再見面第六百四十章 局勢惡化第141章 組織難民第六百七十四章 談判第七百九十八章 聖多明哥城第319章 教育說明會第2174章第197章 李大掌櫃第1560章 白忙一場第四百七十一章 獲釋第128章 華夷之辨第1753章 外交手段第3429章
3360.第3360章第1510章 威逼利誘3025.第3025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計劃通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艦的威懾力第1721章 糧食新政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殖民港第2056章2867.第2867章第八百九十三章 順藤摸瓜第319章 教育說明會2963.第2963章第2251章2809.第2809章第四百八十章 新港開發第3500章第1172章 事件發酵2862.第2862章3056.第3056章第1014章 開國慶典(十四)第1427章 春季攻勢2716.第2716章第256章 開發亞龍灣第1292章 炮火覆蓋第53章 邀功請賞(二)第1367章 佯攻2635.第2635章第2277章第1431章 改變歷史第五百四十八章 好胃口3092.第3092章3285.第3285章第九百三十三章 對抗與合作第3445章第四百二十五章 請君幫忙第八百一十四章 妥協第六百三十五章 交手(四)第2114章2574.第2574章第1401章 病毒危機第1566章 各憑本事第1216章 南海銷金窟第1735章 微妙處境第1391章 真相如此簡單2721.第2721章3128.第3128章第2185章2901.第2901章第1679章 打探消息第67章 試炮3190.第3190章第1598章 李奈的決斷2744.第2744章2385.第2385章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千智第2137章第2109章2569.第2569章3046.第3046章第1511章 遼東屬誰第1405章 控制疫情3213.第3213章3209.第3209章第309章 機構和人事調整第1771章 各有打算第1782章 藉機發財第3432章第1385章 收買第1135章 剿匪務盡第2320章第九百六十七章 一切爲了慶典2430.第2430章3401.第3401章第八百五十五章 準備開戰第177章 李奈的投資建議第七百零九章 攻佔澎湖第169章 沆瀣一氣第七百四十五章 移民政策2554.第2554章2875.第2875章第1164章 啼笑皆非第1949章第1843章 新崗位3196.第3196章第1078章 進駐芝罘島第八百八十八章 許逸的新工作3088.第3088章第1166章 再見面第六百四十章 局勢惡化第141章 組織難民第六百七十四章 談判第七百九十八章 聖多明哥城第319章 教育說明會第2174章第197章 李大掌櫃第1560章 白忙一場第四百七十一章 獲釋第128章 華夷之辨第1753章 外交手段第342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