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太平洋聯邦

玻城周圍大約有2000多土著。除了某個教派,守序保留了其他人的人身自由。在私有領地擴大後,守序要對衛隊做些改編了。

封建領主的過程,也是元老院在甩鍋的過程。原本執政官、內閣和各地的總督們、郡守們都有自己的衛隊和儀仗。當然其他人的衛隊只有幾人十幾人,只有守序的衛隊是一隻野戰力量。

以前財政掏錢幫助負擔部分軍餉。分封過後,元老院宣佈不再承認這部分義務,貴族的私兵將由他們自己負責,並且當元老院徵召時,領主們有義務按領地大小出兵。

玻城、雙溪和檳城等貴族私領的防禦由吉打府來組織,邊境和沿海的幾座城市將得到來自內地的協餉和輔助兵。野戰陸軍在吉打保留了一個不滿編的營,三座城各分到60人的連。營部和剩下的2個連駐在吉打府。

孟加拉灣的海盜多如牛毛,沙廉和桑維普兩個海盜建立的小國雖然已經不存在了,但在吉大港以南20英里的第安加島還有一個龐大的海上勢力。這羣半獨立的海盜以葡萄牙人爲核心,在名義上臣服於佛教阿拉幹王國。海盜一般不碰英國人與荷蘭人,他們經常入侵孟加拉,捕捉奴隸。達卡城外十英里就不安全了。

葡萄牙人之外,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還有數不清的小股海盜。這些人都是潛在的威脅,吉打府目前的防禦都是針對海盜入侵部署。

吉打州如果全部開發,即便是農業和林業一年的收入都不會低於20萬兩,現在還做不到,軍隊與移民只能慢慢充實。

拿到封地後,守序先是退役了衛隊部分老兵,將他們安置在玻城。孤山留在了臺灣,蔡元定在雷州,蒂奇在後江府,他們在軍官序列中的前景看好。守序身邊的衛隊已不再按民族和信仰編隊,所有人都混編在了一起,衛隊首領依然是林出勇。

有部分老兄弟也從元老院得到了自己的封地,他們都選擇了玻城周圍的土地。

無論有沒有得到元老院封地,守序都在自己的領地中給他們劃出了一塊。太富不敢說,全部開墾後當個瀟灑的中小地主沒有問題。鑑於士兵們多居住在城中,對耕地既不熟悉也無心管理。守序徵求大多數人意見後,將耕地的使用權與所有權分離,還是使用了公司制,每人以自己的土地入股,募集來的土地交由華人管理,採用了比較適合南洋的熱帶種植園模式。

對凌家衛島的開發則從造船開始,當然戰艦是造不起的,以幾十噸的漁船和單甲板單桅的小船爲主。

勃固在被緬甸滅亡前是個航海強國,孟族人是出色的水手,他們在安達曼海上有很大的影響力。守序在領地上安置了一些孟族人,他們將提供進入安達曼海與孟加拉灣的航路。

守序自己沒多少生活開銷,家裡的錢他也不管,那是老婆帶來的財產,她說了算。

領地的出產被他拿出來養兵。守序簡單計算了一下,按照36兩白銀的年收入,並負責士兵軍服、糧食和彈藥,在玻城、凌家衛島和其他資產收入加起來大約可以養250人。玻州如果全部開發當然不止養這點人,與其他領地一樣,只能慢慢充實。

征服吉打讓半島南端的幾個蘇丹國十分害怕,導致的後果就是他們更貼近了荷蘭人,這正是馬六甲需要的結果。

在荷蘭人的斡旋下,金城與半島的蘇丹們簽署了和平條約。各國承認金城對吉打的佔領,金城承諾不再向南方擴張。

繼續向南擴張會威脅到馬六甲海峽,對於控制海峽的強權來說,金城目前的南方邊界已是他們的心理承受極限。至於北方,既然那是盟友暹羅的地盤,金城也只能止步在現有的邊界上。

守序遺憾地看到,除非海峽局勢發生重大變化,否則本土的擴張恐怕就只能到此爲止了。

元老院倒是沒有不滿意的地方,本土已有3萬平方公里,在幾年前這是海盜們與流亡的亞洲各民族所不敢想象的成果。

臺北府控制的面積也快到極限,那邊大部分地區是山地,深入開發就只能進山了。日月潭周圍的山間盆地算是個比較好的選擇。

現在唯一可以在陸地上進行大規模擴張的地區只剩下後江府。原本林同文直接控制的地區不到1萬平方公里,數千明軍加入,讓那邊的人力比之前更充裕了一些。

在守序辦公室的秘密文件中,後江府的中期目標將是逐步控制富國島直至後來的西哈努克灣,將真臘徹底變成一個內陸國家。

在後江府擴張不適合用大規模戰爭來吞併,那邊依靠的是華人移民沿着湄公河及其支流上溯,慢慢開發蠶食實控區。以華人在農業耕作上的能力,很快他們就能在經濟上佔據統治地位。如果大致以水真臘人與真臘核心區的天然邊界來測算,後江府也能有3萬平方公里。

這些國土加在一起,面積已經接近了葡萄牙本土。金城所要做的是進一步充實人口,開墾荒地,砍伐森林,挖掘礦山。這需要很長時間的發展,即便不打仗,國內也有很多事可做。到處都有發財的機會,現在還不用擔心產生一批墮落不事生產的食利階層。

首都城建的攤子越鋪越大,靠蘇祿人千里迢迢運那點火山灰是杯水車薪。

金城與蘇祿人的火山灰生意只持續了2年,在貿易打通後就被近在咫尺的蘇門答臘島火山灰取代了。

蘇門答臘島分佈着密密麻麻的火山,到處都是質量上佳的火山灰。500多海里的航程,商船一年可以跑數趟。打開安達曼海後,到亞齊的航程更是縮短到了100多海里。

很多跑遠程的商船在等待季風期間都會做個短途生意,運船蘇門答臘火山灰來。每年進入港口的火山灰在5000噸以上,隨着人口增長,火山灰交易還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這讓面向南中國海的幾個州府城建速度很快。

國家擴張也導致了一個結果,元老院和公民們對目前這個國名和首都城市名極度不滿意。當初定國名的時候,守序向所有成員徵求過意見,提什麼的都有。

靠譜的建議不多,而且爭議都很大,爲了國名吵翻了天,還出了幾次打架事件。守序當時無奈之下只能用一個最俗的名字臨時頂上,黃金人人都愛嗎。大家彆扭了一陣後也就接受了。

現在國家領土大了,各方面也都逐漸正規起來,草臺班子變成了官僚衙門,原本的城邦名顯然不合時宜,關於更改正式國名的建議也就被提上了元老院。

也許是過去的幾年實在吵累了,當林奇將元老院的方案拿到內閣會議上時,守序發現這次居然沒爭議了。

“Pacific Federation,太平洋聯邦。”守序聽說過這個建議,以目前的國土承載這樣大的國名似有不妥,他沒想到居然得到90%的元老贊同。

馬爾蒙放下菸斗,“我們是個軍人與商人、農夫的聯盟。華人在南中國海,孟族在安達曼海爲我們貿易,真臘人和暹羅人爲我們耕作,我們還有其他諸多的小民族。元老們覺得聯邦挺貼切的。”

守序點點頭,在國名提案上刷刷簽上了名字。這種事,元老院定了也就定了,沒必要糾結。

接下來是首都名,“Asterism,星芒城。”

既然國旗是星鳥,南十字星座是國家的標誌,首都叫星芒城很合適。

守序再次簽署通過。

國名只是引子,伴隨國名更改的是政體變更。

元老院,也就是參議院,這是同一個詞。元老院不搞普選,按照原先定下的章程,這是個貴族院。元老更換與改選由元老院本身決定。在某些部族,這甚至是世襲的職位,父子承襲或是兄終弟及。出於尊重他們的習俗,元老院一般不予以干涉。

元老數量維持不變,國土擴張後,立法機構只有元老院顯然不夠了。

權力制衡是一方面,聯邦需要劃分出更多的階層來維持人們向上攀登的動力。於是,各州府均成立了市議會,在市議會與貴族院之間,成立了下議院。下議員就要靠選舉產生了,不分民族不分宗教。

目前的國情下,下議院成了維繫國家統一的關鍵所在。貴族院定死了,除非有大的功績,否則很難在其中出頭。對新來的各族移民來說,下議院就是他們奮鬥的目標。

守序將下議院的設置與正在進行的陸海軍改革聯繫到一起。聯邦沒有種族歧視,自由民的人格人人平等。但政治權力卻有所不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從更改國名和下議院召開的那天起,擁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公民與普通自由民之間被區分開。

只有公民擁有投票的權利,而公民也有保衛國家的義務。

在聯邦政體下,對大部分人來說,加入軍隊完成服役才能獲得公民權。在目前的形勢下,把選舉權這一決定國家未來的權利交給那些什麼都不懂,只懂跟風,又缺乏遠見和足夠經歷的人是不恰當的,那就像把上膛的大炮交給心志未成熟的小孩,只有那些爲國家做出過貢獻,並且素質較高的退役士兵和公民纔有決定國家未來的權利。

與海軍比起來,參加陸軍獲取選舉權更容易。守序既然決心在第二個任期將資源向海軍傾斜,那陸軍就必然要做一定的壓縮。

陸軍的人數維持在3000人,這與以前變化不大。但其中拿和之前一樣高軍餉的人只保留1000,主要集中各級軍官、士官、騎兵和炮長,同時首都保留一個500人,純粹由職業軍人組成的機動營。剩餘的2000人由各民族參軍的義務兵組成,義務兵需服役3年,到期退伍。完成義務兵役期,就拿到了選舉權。而要拿到被選舉權,則需要做出更大的貢獻。

軍官和士官軍銜升職不受野戰部隊規模限制,軍官士官在機關、部隊和院校之間輪替,參加培訓或是講課。

元老院對守序的提案做了一點修改。除了服役,完成一定納稅額度的人也能獲得選舉權。錢與劍一樣關鍵,守序看了看,在納稅額度上加了個0。

選舉辦法草案還有些細分內容,地方議員與下議員在選舉門檻上有所區別。對於工匠、學者、教師、醫生等技術人員,也有他們獲得政治權力的方式。不過那人數不會多,各級議會中將有一半以上是退役軍人。

草案在實際運行中肯定會遇到一些在辦公室中想不到的狀況,以後會根據反饋進一步修改完善。元老院暫時保留了對選舉草案的解釋和修改權。

————

政體基本是海爾萊茵在《星船傘兵》中的設想,略作修改。

第43章 酒吧與情報第43章 酒吧與情報第46章 運奴船第3章 高雷之戰1第19章 亞洲權力遊戲中的歐洲玩家第6章 東印度公司與閱艦式第20章 神、黃金、榮譽,3G原則第41章 建州船場第7章 所羅門王的國度第41章 珠江內河之戰第49章 臺北的雪第8章 雷州鐵壁第62章 紫禁城第7章 海盜港1第59章 權力的遊戲第25章 蘇祿海海戰第43章 平甲板炮艦第24章 旗幟第18章 西線第47章 瀋陽十王亭第28章 金三角3第7章 所羅門王的國度第42章 原始的委內瑞拉第25章 蘇祿海海戰第71章 馬吉翔以後我來殺第20章 德國人第47章 全局第59章 權力的遊戲第6章 高雷之戰4第50章 巡航艦的戰列線第30章 遠征的終點第42章 大東溝第13章 海軍再出徵第50章 巡航艦的戰列線第6章 鉛與鋅第46章 兵過如篦第42章 攻城第6章 鉛與鋅第12章 海峽防線與雷州賦稅第23章 西南季風第28章 金三角3第59章 權力的遊戲第14章 運糧賀州第20章 讓鄭彩目瞪口呆的方國安第11章 西班牙的南海第21章 互爲僱傭兵第7章 所羅門王的國度第60章 恩佐的南方大陸航行記1第43章 酒吧與情報第28章 廣州之戰5第39章 來複槍第39章 初臨巴拿馬第40章 海軍造艦章程(上)第6章 前夜第49章 奔向海岸的難民第70章 兩廣與蘇州離譜的稅負差距39章 臺灣殼鬥科植物,橡木艦隊第53章 趙微波第12章 向風海峽3第30章 身既許國,瓦窯堡的勇者!第17章 航海日記第7章 幫盟友解決後顧之憂第68章 四封信第54章 趙夫人歌第1章 新的計劃第40章 登萊巡撫與朝鮮第2章 遠征前,與英國東印度公司第一次接觸第20章 回浙江第16章 卡里馬塔海峽第37章 北洋航線,登州衛第23章 西南季風第37章 洪承疇的酒第26章 朱由樑第33章 浙江商人第12章 海峽防線與雷州賦稅第3章 與約翰的密約第16章 軒主好有文化第16章 葡萄牙人的珠江口季風鐵律第16章 背風羣島4第26章 與崇明的明軍會師第65章 出征前第30章 伊洛瓦底江第16章 馬尼拉僵局第4章 檢視籌碼第41章 珠江內河之戰第10章 智利第9章 啓航第25章 南掌王國與奴隸戰爭第14章 運糧賀州第51章 返航第47章 新殖民地第20章 兵敗如山倒第34章 第二隻被北風全殲的艦隊第24章 長子南征第1章 鋼鐵脊樑第29章 孟加拉灣第16章 卡里馬塔海峽第22章 因明軍打糧而逐漸崩壞的福建、浙江第31章 增援膠州第6章 打垮葡萄牙的阿曼印度洋“帝國”
第43章 酒吧與情報第43章 酒吧與情報第46章 運奴船第3章 高雷之戰1第19章 亞洲權力遊戲中的歐洲玩家第6章 東印度公司與閱艦式第20章 神、黃金、榮譽,3G原則第41章 建州船場第7章 所羅門王的國度第41章 珠江內河之戰第49章 臺北的雪第8章 雷州鐵壁第62章 紫禁城第7章 海盜港1第59章 權力的遊戲第25章 蘇祿海海戰第43章 平甲板炮艦第24章 旗幟第18章 西線第47章 瀋陽十王亭第28章 金三角3第7章 所羅門王的國度第42章 原始的委內瑞拉第25章 蘇祿海海戰第71章 馬吉翔以後我來殺第20章 德國人第47章 全局第59章 權力的遊戲第6章 高雷之戰4第50章 巡航艦的戰列線第30章 遠征的終點第42章 大東溝第13章 海軍再出徵第50章 巡航艦的戰列線第6章 鉛與鋅第46章 兵過如篦第42章 攻城第6章 鉛與鋅第12章 海峽防線與雷州賦稅第23章 西南季風第28章 金三角3第59章 權力的遊戲第14章 運糧賀州第20章 讓鄭彩目瞪口呆的方國安第11章 西班牙的南海第21章 互爲僱傭兵第7章 所羅門王的國度第60章 恩佐的南方大陸航行記1第43章 酒吧與情報第28章 廣州之戰5第39章 來複槍第39章 初臨巴拿馬第40章 海軍造艦章程(上)第6章 前夜第49章 奔向海岸的難民第70章 兩廣與蘇州離譜的稅負差距39章 臺灣殼鬥科植物,橡木艦隊第53章 趙微波第12章 向風海峽3第30章 身既許國,瓦窯堡的勇者!第17章 航海日記第7章 幫盟友解決後顧之憂第68章 四封信第54章 趙夫人歌第1章 新的計劃第40章 登萊巡撫與朝鮮第2章 遠征前,與英國東印度公司第一次接觸第20章 回浙江第16章 卡里馬塔海峽第37章 北洋航線,登州衛第23章 西南季風第37章 洪承疇的酒第26章 朱由樑第33章 浙江商人第12章 海峽防線與雷州賦稅第3章 與約翰的密約第16章 軒主好有文化第16章 葡萄牙人的珠江口季風鐵律第16章 背風羣島4第26章 與崇明的明軍會師第65章 出征前第30章 伊洛瓦底江第16章 馬尼拉僵局第4章 檢視籌碼第41章 珠江內河之戰第10章 智利第9章 啓航第25章 南掌王國與奴隸戰爭第14章 運糧賀州第51章 返航第47章 新殖民地第20章 兵敗如山倒第34章 第二隻被北風全殲的艦隊第24章 長子南征第1章 鋼鐵脊樑第29章 孟加拉灣第16章 卡里馬塔海峽第22章 因明軍打糧而逐漸崩壞的福建、浙江第31章 增援膠州第6章 打垮葡萄牙的阿曼印度洋“帝國”